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本体感受鞋垫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和肌肉状态的影响
1
作者 张琴 曾贞 +4 位作者 王凯 李渊 厉坤鹏 沈宇 陆春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5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3D本体感受鞋垫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和肌肉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2021年12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病情平稳的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3D本体感受... 目的探讨3D本体感受鞋垫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和肌肉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2021年12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病情平稳的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3D本体感受鞋垫组(鞋垫组)、足踝矫形器组(AFO组),每组30例。鞋垫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3D本体感受性鞋垫治疗,AFO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AFO治疗,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BBS)、简化Fugl-Meyer下肢功能量表(FMA)、起立和行走计时测试(TUGT)、步态分析及表面肌电图信号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BBS、FM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TUGT较治疗前减少,且鞋垫组BBS、FMA评分高于AFO组,TUGT低于AFO组(P<0.05)。治疗后,两组步速较治疗前提高,步态周期较治疗前缩短,且鞋垫组步速高于AFO组,步态周期短于AFO组(P<0.05);两组患侧支撑相较治疗前减少,患侧摆动相较治疗前增加,且鞋垫组患侧支撑相低于AFO组,患侧摆动相高于AFO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侧胫前肌、腓肠肌积分肌电值(i EMG)均较治疗前提高,协同收缩率(CCR)较治疗前降低,且鞋垫组患侧胫前肌、腓肠肌i EMG高于AFO组,CCR低于AFO组(P<0.05)。结论与AFO比较,3D本体感受鞋垫能更有效促进肌肉协同收缩,提高患者平衡功能,纠正步态,恢复其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足下垂 足内翻 鞋垫 3D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