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红楼梦》的不确定性与永恒性——潘向黎北京大学演讲录 |
潘向黎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海派文化”学术笔谈--上海人的好莱坞情结 |
程乃珊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3
|
上海的爱情与浮世绘(访谈) |
潘向黎
罗昕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4
|
试论上海市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实现路径 |
金智青
吴毓
|
《上海农业科技》
|
2011 |
0 |
|
5
|
王安忆访谈 |
王安忆
苏伟贞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7 |
3
|
|
6
|
刻舟求剑人——朱天心小说印象 |
王安忆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7
|
时代·文学·个人 |
陈思和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8
|
捆绑之后——《黄雀记》及阐释中的苏童 |
程德培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9
|
故土、幻象与精神困惑——谈张炜的长篇小说《刺猬歌》及其他 |
周立民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0
|
经验与书写:一个人的总结——林白论 |
项静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1
|
“海派文化”学术笔谈--以建设话语给海派文化以新的定义 |
沈善增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2
|
逃离的方向:小说能走向哪里——谈鲁敏《奔月》及其他 |
李伟长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3
|
冒险的行程——郑小驴小说读札 |
项静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5 |
2
|
|
14
|
时间之形:历史景观化的三种方式——近年来长篇小说阅读札记 |
项静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6 |
0 |
|
15
|
告别与想象:重返转折年代 |
项静
|
《扬子江(评论)》
|
2011 |
1
|
|
16
|
《春梦》残稿释读 |
周立民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0 |
1
|
|
17
|
陌生人的镜子哲学——读吴玄长篇小说《陌生人》 |
程德培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8
|
1920年代的中小学国语教育与新文学 |
胡笛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9
|
请用茶 |
冯英子
|
《农业考古》
|
1992 |
0 |
|
20
|
品茗小吟 |
赵丽宏
|
《农业考古》
|
199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