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运动解剖学的概况和展望 |
金季春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1982 |
2
|
|
2
|
运动解剖学体系的改革 |
陆爱云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1987 |
0 |
|
3
|
对下肢肌骨系统解剖学模型的研究 |
单大卯
魏文仪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9
|
|
4
|
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
陆爱云
潘珊珊
张炎
尤培建
李颜合
庄涛
刘波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5
|
健脾生血中药促进运动性疲劳消除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 |
潘珊珊
郑澜
陆爱云
张炎
孙海涛
谈步忠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8
|
|
6
|
力竭运动大鼠心肌心钠素表达的变化 |
潘珊珊
张炎
陆爱云
姜宗来
杨向群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41
|
|
7
|
第11届亚运会男子标枪优秀选手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
陆爱云
邹亮畴
钟冶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0
|
|
8
|
运动性疲劳动物模型的研究 |
郑澜
陆爱云
|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
2003 |
34
|
|
9
|
低氧运动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动脉血氧分压的相关研究 |
郑澜
陆爱云
周志宏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10
|
运动对心脏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潘珊珊
陆爱云
张炎
李颜合
庄涛
尤培建
刘波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1
|
类脾虚运动性疲劳模型的实验研究 |
潘珊珊
陆爱云
郑澜
张炎
孙海涛
谈步忠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2
|
生物信息学在运动能力候选基因研究中的应用策略 |
郑澜
陆爱云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3
|
运动对肾脏心钠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潘珊珊
陆爱云
张炎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4
|
静力性柔软运动对脊柱腰段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林中华
余竹生
王勤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4
|
|
15
|
第11届亚运会女子标枪冠亚军选手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
邹亮畴
钟冶
吕少强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4
|
|
16
|
运动性疲劳及中医药恢复影响心肌组织心钠素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
郑澜
潘珊珊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7
|
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周淑琴掷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
陆爱云
李志华
钟冶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18
|
第25届奥运会女子高低杠规定动作主要难度的运动学分析 |
俞继英
邹亮畴
郊耘
钟冶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9
|
对“用欧拉角描述人体髋关节运动”论点的商榷 |
单大卯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20
|
运动心脏与心钠素研究现状和展望 |
潘珊珊
陆爱云
张炎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