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运动医学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1
作者 马利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3-35,共3页
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现代运动医学肩负着越来越重的责任,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有以下几方面:(一)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二)向“微分化”和“积分化”发展;(三)密切联系实际。
关键词 现代运动医学 特点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应激和心理训练对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剑 陈佩杰 +3 位作者 庄洁 皮衍玲 章建成 任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7-178,共2页
以马腾斯的特质焦虑量表一运动竞赛焦虑量表成人选用SCAT-A问卷为依据,测定心理应激和心理训练对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外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血浆白细胞介素-1活性(IL-1)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低焦虑运动员心理应激后... 以马腾斯的特质焦虑量表一运动竞赛焦虑量表成人选用SCAT-A问卷为依据,测定心理应激和心理训练对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外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血浆白细胞介素-1活性(IL-1)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低焦虑运动员心理应激后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同时高焦虑运动员表现有血浆IL-1活性显著升高;心理应激后低焦虑运动员血浆IL-1活性改变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应激后机体免疫力改变和人格特质类型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经过心理训练,运动员对心理应激产生适应,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1活性与心理应激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放松训练 特质焦虑 运动员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应激对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T淋巴细胞亚群和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庄洁 陈佩杰 +3 位作者 张剑 皮衍玲 章建成 任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以美国马滕斯专为运动员设计的特质焦虑量表(SCAT-A)测验为依据,测定不同心理应激对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外用血糖皮质激素(GC)及其受体(GR)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应激状态下,高焦虑组CD4... 以美国马滕斯专为运动员设计的特质焦虑量表(SCAT-A)测验为依据,测定不同心理应激对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外用血糖皮质激素(GC)及其受体(GR)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应激状态下,高焦虑组CD4+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低应激状态下高、低焦虑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高焦虑个体在高应激后更易诱发细胞免疫功能改变。(2)基础状态下,不同特质焦虑者GC分泌没有差异,但应激后GC浓度显著升高(P<0.01),尤以高焦虑组为著,且与CD4+和CD4+/CD8+比的改变存在相关。提示高焦虑组应激后运动员免疫功能改变与GC过量分泌有关。(3)安静状态下GR存在差异,高焦虑组GR结合位点数显著高于低焦虑组。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高焦虑人群HPA轴为何较低焦虑人群更易被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特质焦虑 T细胞亚群 GC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后的渐进抗阻康复训练 被引量:8
4
作者 诸剑英 马利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2-97,共6页
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效果不太理想。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在最大伸膝力量增长、大腿围度增加等方面,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后如采用渐进抗阻康复训练手段,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关键词 运动员 膝关节 渐进抗阻法 康复 最大伸膝力量 大腿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举重运动员经期训练对经血量、血红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人卫 诸剑英 +2 位作者 柯松儿 胡贤豪 戴光裕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9-45,97-98,共9页
本文采用Hallberg等介绍的利用碱性正铁血红素比色法测定经血量的方法,探讨女子举重训练、特别是月经期不同运动量举重训练对经血量和血红蛋白的影响。
关键词 女子举重 月经 经血量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心—离心等速训练法对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术后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封旭华 陈佩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8-620,共3页
运用Cybex 60 0 0型等速仪对两名女子足球运动员的术后患膝进行屈伸肌的测试和向心—离心等速训练 ,使她们的患膝功能显著提高 ,并在较短时间内重返赛场 。
关键词 女子足球运动员 膝关节损伤 疗效 向心-离心 等速训练 膝关节手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后恢复期的免疫功能 被引量:36
7
作者 陈佩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6-299,共4页
关键词 运动后恢复期 免疫功能 白细胞 NK细胞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失败原因的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贤豪 唐卫国 王人卫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3-55,共3页
本文运用调查、统计等方法,着重分析了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在国内重大比赛中抓举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 女子举重运动员 抓举 失败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速度下膝关节损伤运动员的伸屈膝最佳角度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利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0-53,98,共5页
本文通过对45名膝伤运动员在60°/s、180°/s、240°/s三种速度下的等动测试,研究其在上述条件下的最大伸屈膝力量所处的角度(即最佳角度)。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运动速度 伸膝 屈膝 最佳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解除运动员赛前紧张状态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马利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1-53,共3页
通常,紧张状态指的是扰乱人体的物理性的损伤、生物性的侵害或精神上的创伤以及情绪上的干扰等,即人或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反应状态。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紧张状态一般是指由于比赛或大强度训练引起情... 通常,紧张状态指的是扰乱人体的物理性的损伤、生物性的侵害或精神上的创伤以及情绪上的干扰等,即人或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反应状态。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紧张状态一般是指由于比赛或大强度训练引起情绪上的干扰等。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运动日新月异的发展,运动员赛前紧张状态显得越来越突出,如有些心理素质差的运动员在集训期间,由于紧张可能干扰某项运动技能的正确掌握、巩固,或者掌握之后直至比赛的那一天,紧张状态的存在会使运动员体验到过高的唤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前紧张状态 受试者 训练对 心理素质 环境变化 三个阶段 操作性条件反射 生物性 有机体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击剑运动员的损伤特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文洁 沈步乙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3期63-66,共4页
为了解击剑运动员的损伤特点,我们对参加第五届全运会击剑决赛的172名运动员进行了损伤病情、病史询问及局部的体格检查,同时又听取了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训练、损伤等问题的自述。现将击剑运动员损伤特点的分类以及一般规律浅析如下... 为了解击剑运动员的损伤特点,我们对参加第五届全运会击剑决赛的172名运动员进行了损伤病情、病史询问及局部的体格检查,同时又听取了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训练、损伤等问题的自述。现将击剑运动员损伤特点的分类以及一般规律浅析如下。调查结果172名运动员中,男127名,女45名。运动员年龄在16~29岁之间,训练年限1—13年不等。172名运动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剑运动员 损伤特点 运动员年龄 急性损伤 训练年限 体格检查 全运会 一般规律 三角纤维软骨 教练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网球运动员的医学观察
12
作者 江伯明 周宏光 黄瑞英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79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前,我国网球运动正在逐步广泛开展,网球运动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最近第八届亚运会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鉴于迄今对网球运动员的医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资料很少,我们结合网球训练的实际工作,搜集了... 目前,我国网球运动正在逐步广泛开展,网球运动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最近第八届亚运会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鉴于迄今对网球运动员的医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资料很少,我们结合网球训练的实际工作,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现整理如下,供网球教练员、运动员和其他体育工作者参考。自1978年3月至6月对全国网球集训队队员进行了三个月的医学生理学观察。队员前两个月在上海集训,以技术训练为主,身体训练每周三个半天,以发展弹跳力与速度为主。第三个月至武汉参加全国网球比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训练 网球运动员 医学观察 大运动量训练 比赛后 队员 过早收缩 心电图检查 多球训练 比赛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芭蕾蹦床训练对男儿童体操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的影响
13
作者 周宏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29-31,共3页
本文系《男儿童体操运动员芭蕾蹦床启蒙训练的研究》课题(全国重点课题)的组成部分。测试项目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上臂围、前臂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肢长、手长、下肢长、脚长、肩宽、骨盆宽、脉搏、血压、肺活量、心电图... 本文系《男儿童体操运动员芭蕾蹦床启蒙训练的研究》课题(全国重点课题)的组成部分。测试项目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上臂围、前臂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肢长、手长、下肢长、脚长、肩宽、骨盆宽、脉搏、血压、肺活量、心电图和台阶试验(台阶高度34.5cm,持续2分钟)等19个项目。自1979年至1983年,每年进行一次,共检查5次。按照中国青少年儿童形态、机能、素质调查研究测试细则规定方法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运动员 实验训练 身体形态 蹦床 肺活量 青少年儿童 台阶试验 训练对 儿童运动员 启蒙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短跑运动员冬训期间及比赛前后的医务监督
14
作者 王人卫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0年第1期37-44,共8页
国内外运动医学工作者曾对径赛中各个项目的训练作了大量的医务监督研究,认为训练和比赛均可引起运动员心血管、泌尿系统及其他机能的变化,24小时即可恢复。但是,他们的研究大多数是以短时间观察为主。而对于女子短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 国内外运动医学工作者曾对径赛中各个项目的训练作了大量的医务监督研究,认为训练和比赛均可引起运动员心血管、泌尿系统及其他机能的变化,24小时即可恢复。但是,他们的研究大多数是以短时间观察为主。而对于女子短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作较长的、连续的、系统的身体机能观察的报道还不多。为了探讨冬训及比赛对女子短跑运动员身体机能影响的一些规律,从而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进行合理训练,提高运动水平。我们从1977年12月初至1978年6月中旬对上海市田径队女子短跑组进行了冬训及比赛前后的医务监督观察研究。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供教练员、运动员及队医训练实战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跑运动员 身体机能 医务监督 比赛前后 大运动量训练 冬训期 速耐训练 心电图 训练安排 心血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女短跑运动员踝关节运动范围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国源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0年第1期45-48,55,共5页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一个关节。它的背伸和蹠屈运动,对人类的日常活动、劳动和体育运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文献,有人认为踝关节的运动范围与某些体育运动项目有一定关系。如沙特可维奇观察到,举重运动员的踝关节运动性减小,而...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一个关节。它的背伸和蹠屈运动,对人类的日常活动、劳动和体育运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文献,有人认为踝关节的运动范围与某些体育运动项目有一定关系。如沙特可维奇观察到,举重运动员的踝关节运动性减小,而游泳运动员的踝关节运动性加大科尔顿也发现,游泳运动员在踝关节的屈伸方面要有很好的柔韧性。但是有的研究提出,四肢的柔韧性与运动成绩之间只有极小的关系或甚至没有关系。有关踝关节运动范围与短跑运动的关系,文献报道甚少。一般认为这两者之间是互有影响的。有人提出,发挥和保持跑速与踝关节的伸屈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范围 短跑运动员 踝关节 关节运动 训练程度 运动成绩 游泳运动员 柔韧性 运动员成绩 初步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例踝关节急性运动损伤防治小结
16
作者 吕益芳 孔明 +2 位作者 徐光辉 诸剑英 郑金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0年第1期63-66,共4页
根据文献资料,韧带与关节损伤在整个运动损伤中所占比例较大(约占36%及73.1%),其中尤以踝关节韧带损伤占多数(在40%以上,甚至达83.5%)。在我院多年的调查中,亦发现发生的踝关节损伤严重地影响教学教练的正常开展,充分说明防治它的... 根据文献资料,韧带与关节损伤在整个运动损伤中所占比例较大(约占36%及73.1%),其中尤以踝关节韧带损伤占多数(在40%以上,甚至达83.5%)。在我院多年的调查中,亦发现发生的踝关节损伤严重地影响教学教练的正常开展,充分说明防治它的重要性,所以对体院学生踝关节损伤问题开展科研,进行积极的予防和治疗,是提高体院教学教练质量,保护学生健康的一个重要课题。现把我们自78年3月至11月上旬期间,在我院伤科门诊中观察到的53例本科学生急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初步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损伤 运动损伤 踝关节韧带损伤 本科学生 重要课题 体院学生 治疗方法 文献资料 治疗效果 学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名少年运动员心电图的统计分析
17
作者 江伯明 周宏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79年第1期6-15,共10页
系统的运动训练对心脏血管系统的结构和机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心电图是检查心脏血管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逐渐广泛地应用于对运动员的检查,但对少年运动员心电图的统计材料迄今尚少。本文目的是观察少年运动员心电图的特点,进一步... 系统的运动训练对心脏血管系统的结构和机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心电图是检查心脏血管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逐渐广泛地应用于对运动员的检查,但对少年运动员心电图的统计材料迄今尚少。本文目的是观察少年运动员心电图的特点,进一步了解体育运动对少年心脏的影响,以期有助于运动医学实际工作,并供有关人士参考, 调查对象为上海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200名学生。调查前他们平均受过两年的系统训练。入学时他们都经过医院体格检查,包括胸部X射线透视,身体健康。学生在校住宿,上午上文化课,下午上训练课,训练课的时间为3~3.5小时。男运动员114名,女运动员86名,年龄12~1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运动员 心电图 运动训练 迷走神经张力 窦性心动过缓 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不齐 文氏现象 结性逸搏 出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强度训练后机体免疫机能的变化及其和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可能关系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佩杰 任杰 +3 位作者 刘天逸 庄洁 陆跃民 李国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1-53,64,共4页
本文研究四周大强度训练对运动员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及其和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可能关系。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分析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ACTH和GC浓度。四周训练前后自身比较的结果表明,大... 本文研究四周大强度训练对运动员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及其和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可能关系。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分析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ACTH和GC浓度。四周训练前后自身比较的结果表明,大强度训练引起CD<sub>8</sub><sup>+</sup>细胞百分比升高,结果CD<sub>4</sub>/CD<sub>8</sub>比值下降,出现倒置现象,而血浆ACTH和GC浓度分别较四周前提高75%和96%。结果提示,过量训练所致的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过渡激活继发造成免疫抑制。在考虑增加训练负荷时必须以机体免疫力得到恢复为前提,避免出现过度训练综合症,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T淋巴细胞亚群 促皮质素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姿势下均匀负重和非负重时躯干和表面肌电活动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强民 王凤湖 范帅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观察躯干均匀负重和非负重状态下静态前屈和后伸时腰背部、腹部及臀中肌的肌电活动规律和运动学特征。方法 6位正常健康的男性受试者直腿站立于特殊设计的试验框架和平台内做静态前屈和后伸的负重和非负重动作,每次试验持续4 s,重复... 目的观察躯干均匀负重和非负重状态下静态前屈和后伸时腰背部、腹部及臀中肌的肌电活动规律和运动学特征。方法 6位正常健康的男性受试者直腿站立于特殊设计的试验框架和平台内做静态前屈和后伸的负重和非负重动作,每次试验持续4 s,重复3次。动作时,记录双侧腰臀部的10块肌肉: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臀中肌的肌电活动,以及三维角度运动轨迹和足底力系。计算标准化肌电、腰部躯干角和足底中心压力的位移。将所得数据作常规的统计分析。结果负重和非负重前屈时,都是背侧肌活动较大(10.47~16.94)。非负重后伸时,腹侧肌活动也较大;负重后,背侧肌(3.70~17.95)和臀中肌(6.64~11.52)活动增加,腹肌活动减少(10.66~4.18)。后伸时,躯干的闪动次数随负重增加而增多,在3D角上增加1.55次;负重后,足底中心压力向前后的移动多于侧方移动,前屈的前后方移动(14.60)多于后伸的移动(7.65)。结论后伸状态增加了背侧肌的活动,而且多裂肌更明显;同时,腰部角位移度和闪动次数增加,特别在后伸提重时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活动 均匀负重 生物力学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白鹤亮翅对下肢肌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庆广 黄强民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太极拳初学者和太极拳运动员白鹤亮翅动作关节角度活动变化、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变化和肌肉活动特点,分析运动员是如何通过肌肉活动控制其白鹤亮翅的姿势平衡。方法太极拳运动员和初学者分两组各10人。记录... 目的通过对比太极拳初学者和太极拳运动员白鹤亮翅动作关节角度活动变化、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变化和肌肉活动特点,分析运动员是如何通过肌肉活动控制其白鹤亮翅的姿势平衡。方法太极拳运动员和初学者分两组各10人。记录太极白鹤亮翅动作时双下肢10块骨骼肌表面肌电图、双下肢3大关节的二维角运动和COP在侧方和前后的移位。每次试验8 s完成,重复5次。统计处理后,做肌电运动和平衡分析;其中肌电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并比较太极拳运动员和初学者的异同。结果运动员组支撑腿胫骨前肌、股二头肌、臀中肌)的肌电活动表现为显著高于初学者同侧腿骨骼肌的肌电活动;运动员组虚步腿的腓肠肌和股直肌的肌电活动显著高于初学组同侧同名肌。运动员组下肢3大关节最大平均活动角度比初学组大,支撑腿髋关节显著高于初学组同侧同关节。运动员组COP前后方向位移显著小于初学组。结论运动员可以通过肌肉活动的增强对抗COP的移位,保持姿势平衡稳定,而初学者COP前后移位失控时并没表现出积极的肌肉活动。初步解释了太极拳练习能提高人体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控制能力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下肢 关节运动 压力中心 肌电活动 平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