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极拳蹬腿动作的下肢肌电活动规律、关节运动类型和平衡控制特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强民 刘庆广 +1 位作者 张胜年 徐春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60,64,共7页
目的:检测太极拳蹬腿动作支撑腿和动作腿的协调活动,揭示中枢双重命令下的下肢运动控制的特征。方法:太极拳运动员和初学者各10人,分两组。记录太极蹬腿动作时下肢肌肌电图、双下肢关节的角运动、足底中心压力的移位。每次试验8s完成,重... 目的:检测太极拳蹬腿动作支撑腿和动作腿的协调活动,揭示中枢双重命令下的下肢运动控制的特征。方法:太极拳运动员和初学者各10人,分两组。记录太极蹬腿动作时下肢肌肌电图、双下肢关节的角运动、足底中心压力的移位。每次试验8s完成,重复5次。统计处理后,做肌电、运动和平衡分析。结果:两组间支撑腿的EMG、关节活动和COP位移出现了在形态上和幅度上的差别,但是在动作腿多表现在幅度上的差别。运动员支撑腿的平均EMG都高于初学者,只有股直肌有显著差异;运动员膝和髋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小于初学者,踝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稍稍比初学者大,只有髋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较为显著。运动员动作腿的平均EMG只有股直肌和胫骨前肌显著地高于初学者,而臀中肌显著地低于初学者;所有关节的平均最大运动角度都是运动员的显著大于初学者。平均足底中心压力的侧方和前后方位移都是运动员的显著大于初学者。运动员动作腿的起始运动约250~350ms,滞后于支撑腿起始运动的延迟时间。结论:运动员和初学者都可以用踝—髋策略来调节单腿直立的姿势平衡,但是运动员能够启动一个根据任务需要的前馈控制技术,通过下肢肌的积极活动,预先形成一个对抗蹬腿反作用力干扰的姿势稳定。因此,训练太极拳可以获得这个前馈控制技术。持续降低重心时,初学者的蹬腿和支撑两任务间出现了相互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蹬腿 平衡稳定 运动控制 干扰 EMG 下肢关节运动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生物反馈仪在慢性下背痛康复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欣 王雪强 +2 位作者 陈楠 陈炳霖 刘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83-1189,共7页
慢性下背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疼痛,与腰腹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压力生物反馈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慢性下背痛的康复评估与治疗中。本文综述压力生物反馈仪在腰腹部肌肉活动性评估中的信效度,并总结其在慢性下背痛康复中的应... 慢性下背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疼痛,与腰腹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压力生物反馈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慢性下背痛的康复评估与治疗中。本文综述压力生物反馈仪在腰腹部肌肉活动性评估中的信效度,并总结其在慢性下背痛康复中的应用,主要涉及腰腹肌活动特点及腰椎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背痛 压力生物反馈 信度 效度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痛常见不良姿势及其运动疗法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雪强 陈佩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48-751,共4页
腰痛是所有成年人慢性健康问题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不良姿势通常是腰椎损伤的潜在因素,而腰椎损伤后又常常导致脊柱错误姿势的出现。在腰痛的治疗中,运动疗法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运动疗法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脊柱附近的肌群,提高脊... 腰痛是所有成年人慢性健康问题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不良姿势通常是腰椎损伤的潜在因素,而腰椎损伤后又常常导致脊柱错误姿势的出现。在腰痛的治疗中,运动疗法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运动疗法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脊柱附近的肌群,提高脊柱的柔韧性,从而改善脊柱的稳定度,达到减轻腰痛的症状。本文主要探讨腰痛的常见不良姿势与运动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不良姿势 运动疗法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硬度鞋底跑鞋对足部运动、足底压力分布及感知舒适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于建成 洪友廉 +1 位作者 王琳 王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255,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名男性业余跑步爱好者在跑步时脚感知舒适度进行调查,并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18名跑步爱好者穿着不同硬度鞋底跑鞋的足部运动和足底压力、压强进行测试,旨在验证不同硬度材料跑鞋底对足部运动、足底压力及感知舒适...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名男性业余跑步爱好者在跑步时脚感知舒适度进行调查,并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18名跑步爱好者穿着不同硬度鞋底跑鞋的足部运动和足底压力、压强进行测试,旨在验证不同硬度材料跑鞋底对足部运动、足底压力及感知舒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鞋底硬度值的增加,足弓和前脚掌外侧部位的峰值压力和峰值压强逐渐增大;受试者穿着硬度稍软鞋底的跑鞋跑步时,脚后跟缓冲能力较好,表现出较好的感知舒适度,发现脚后跟的感知舒适度是影响感觉和神经肌肉系统调整跑步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受试者穿着较硬鞋底的跑鞋测试时,脚部外翻角度较小,能在足弓外侧和前脚掌外侧产生较大压力及压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鞋底 硬度 足部运动 足底压力 感知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心肌保护效应:microRNA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亚丽 王世强 +1 位作者 李丹 王国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1-507,共7页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糖尿病性心肌病等疾病严重损害心脏健康。近年研究发现,microRNA通过调节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细胞增殖与凋亡、血管新生等过程,参与了病理性心脏重塑的发生发展进程。运动能够改善多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肌结构和...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糖尿病性心肌病等疾病严重损害心脏健康。近年研究发现,microRNA通过调节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细胞增殖与凋亡、血管新生等过程,参与了病理性心脏重塑的发生发展进程。运动能够改善多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肌结构和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应。运动能够调节多个microRNA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减少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诱导血管新生和减轻心肌纤维,产生心肌保护效应,改善疾病症状,抑制病理性心脏重塑。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提供理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心肌 保护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6
作者 王雪强 郑依莉 +3 位作者 胡浩宇 张娟 郑洁皎 陈佩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2-676,共5页
腰痛是所有成年人慢性健康问题中最常见、费用最高和造成功能障碍最多的问题之一。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已成为腰痛的评估和康复治疗体系中的重要工具,国际上临床最常用的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为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Roland-Mor... 腰痛是所有成年人慢性健康问题中最常见、费用最高和造成功能障碍最多的问题之一。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已成为腰痛的评估和康复治疗体系中的重要工具,国际上临床最常用的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为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和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量表(QBPDS)。本文对常用腰痛功能障碍评估量表的临床康复应用、信效度和优缺点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功能障碍 评估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两侧踝关节本体感觉及其与肌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雪强 俞卓伟 +3 位作者 刘静 郑洁皎 曾德铭 陈千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3-626,共4页
目的:对比老年人左右两侧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差异和左右两侧峰力矩之间的差异,分析踝关节本体感觉与其肌力的相关性。方法:在Biodex System3等速系统上用被动复位测试法测试53名正常老年人(其中男23名、女30名;平均年龄66.2±5.1岁)... 目的:对比老年人左右两侧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差异和左右两侧峰力矩之间的差异,分析踝关节本体感觉与其肌力的相关性。方法:在Biodex System3等速系统上用被动复位测试法测试53名正常老年人(其中男23名、女30名;平均年龄66.2±5.1岁)的踝关节本体感觉,本研究以被动复位绝对误差角度作为个体本体感觉能力优劣的代表。同时采用Biodex System3等速系统对踝关节屈肌、伸肌肌群在30°/s的角速度下进行向心测试,主要观察指标为各肌群的峰力矩与相对峰力矩。结果:①左侧踝关节复位的绝对误差角度小于右侧踝关节(P=0.011);②左侧踝关节屈肌、伸肌的峰力矩都小于右侧踝关节(P<0.001),左侧踝关节伸肌的相对峰力矩小于右侧踝关节(P<0.001);③踝关节本体感觉误差和肌力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左侧踝关节的本体感觉优于右侧踝关节,而左侧踝关节屈肌与伸肌的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均小于右侧踝关节,老年人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与肌力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 峰力矩 复位测试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训练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彦 唐建华 陈亚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60-1062,共3页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kneereplacement,TKR)已成为临床上解决严重膝关节病变的常用手术,主要用于严重膝关节疼痛、不稳、畸形,日常生活活动严重受限,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平衡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kneereplacement,TKR)已成为临床上解决严重膝关节病变的常用手术,主要用于严重膝关节疼痛、不稳、畸形,日常生活活动严重受限,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平衡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中的各种项目中,是一项重要的训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患者 平衡训练 平衡功能 膝关节置换手术 初次 日常生活活动 膝关节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姚明华 黄强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根据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形成机制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打击、离心运动和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方法进行肌筋膜触发点疼痛造模,以打击组非打击侧作为正常对照。造模组每周进行1次造模实验,连续... 目的:根据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形成机制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打击、离心运动和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方法进行肌筋膜触发点疼痛造模,以打击组非打击侧作为正常对照。造模组每周进行1次造模实验,连续4周。最后一次造模结束1周后,在局部解剖直视下观察局部紧张带,肌电自发电位和局部抽搐反应。结果:(1)可触及紧张带检查显示,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组的紧张带阳性率最高,为10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打击组和离心运动组阳性率分别为66.6%和33.3%,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各造模组组间比较,以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组阳性率最高(P<0.01)。(2)肌电图检查显示,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组肌电图阳性率最高,为91.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打击组阳性率为58.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离心运动组阳性率低,为16.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各造模组组间比较,以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组阳性率最高(P<0.05)。(3)抽搐反应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肌肉内无局部抽搐反应,均为阴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组抽搐反应阳性率最高,为10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打击组阳性率为5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离心运动组阳性率最低,为2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造模组组间比较,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组阳性率最高(P<0.05)。结论:打击与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方法均可建立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实验动物模型,但从临床特点上看,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方法更稳定可靠。重复同样强度的离心运动并不能有效激活触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 打击 离心运动 紧张带 肌电图 抽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姿势控制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正权 陆耀飞 +1 位作者 韩甲 王雪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2-429,共8页
姿势控制对维持姿势稳定和提高动作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姿势控制包含非自主成分和自主成分,而自主姿势控制能力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本文从自主姿势控制能力研究框架入手,回顾三种常见的自主姿势控制测试方法。其中,计时起立... 姿势控制对维持姿势稳定和提高动作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姿势控制包含非自主成分和自主成分,而自主姿势控制能力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本文从自主姿势控制能力研究框架入手,回顾三种常见的自主姿势控制测试方法。其中,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具有测试设备简单、测试场地灵活和面向人群广的特点,可反映框架内的多种能力;平衡评估系统测试包含三个版本,各个版本均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在自主姿势评估上各有特点;统一平衡量表的测试项目也覆盖框架的多个方面,且该量表存在质量控制方法。各测试方法的选用取决于研究目的、场合和时间,也可选择多种测试方法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势控制 姿势不稳 自主姿势控制 评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和性别对腰椎本体感觉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晓晨 崔芳 +7 位作者 董煜琳 郑依莉 胡浩宇 龚迪 张娟 陈昌成 宋歌 王雪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46-1450,共5页
目的探究青年人和老年人腰椎本体感觉的差异,同时探究腰椎本体感觉的性别差异。方法 2017年9月至11月,随机抽取社区内65~80岁老年人58例作为老年组,20~30岁青年人56例作为青年组。使用Con-Trex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进行腰椎... 目的探究青年人和老年人腰椎本体感觉的差异,同时探究腰椎本体感觉的性别差异。方法 2017年9月至11月,随机抽取社区内65~80岁老年人58例作为老年组,20~30岁青年人56例作为青年组。使用Con-Trex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进行腰椎本体感觉测试。采用关节位置被动复位法测试腰椎后伸和前屈方向的本体感觉,以实际复位角度与目标角度差值的绝对值即绝对误差角度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腰椎前屈、后伸的关节复位的绝对误差角度值均显著大于青年组(t> 4.218, P <0.001)。老年男性和女性的绝对误差角度值均明显大于青年男性和女性(t> 2.844, P <0.001)。相同的年龄层中,男性与女性间的绝对误差角度无显著性差异(t <1.473, P> 0.05)。结论老年人腰椎本体感觉功能劣于青年人,老年男性和女性的本体感觉功能也都分别劣于青年男性和女性。在老年人和青年人中,男性和女性的腰椎本体感觉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本体感觉 年龄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苏彬 黄桂兰 +1 位作者 房辉 王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9-123,共5页
脑卒中被认为是老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1]。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ion,WHO)统计,每年全世界脑卒中患者近1500万,而在中国每年约有150万人患脑卒中,其中约8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步行功能障... 脑卒中被认为是老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1]。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ion,WHO)统计,每年全世界脑卒中患者近1500万,而在中国每年约有150万人患脑卒中,其中约8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步行功能障碍,这些患者大多有平衡功能障碍及跌倒的风险,严重地影响了患者家庭社会参与及生活质量[2]。因此,脑卒中后下肢步行能力的改善是康复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步行功能障碍 平衡功能障碍 步行能力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后 临床应用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振动训练治疗腰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雪强 胡浩宇 +3 位作者 郑依莉 郑洁皎 张娟 陈佩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3-1117,共5页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成年人健康最常见的问题,且发病呈现年轻化、严重化和逐年增多的趋势。流行病学表明:腰痛的发病率高达84%,其中慢性腰痛为23%,致残率达11%-12%。腰痛不仅影响健康、生存质量与工作,也造成沉重医疗...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成年人健康最常见的问题,且发病呈现年轻化、严重化和逐年增多的趋势。流行病学表明:腰痛的发病率高达84%,其中慢性腰痛为23%,致残率达11%-12%。腰痛不仅影响健康、生存质量与工作,也造成沉重医疗负担与间接社会成本。鉴于腰痛常见性和对健康的危害性,如何有效地治疗腰痛,一直以来是康复医学领域中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训练治疗 全身振动 流行病学 生存质量 社会成本 医疗负担 医学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腰背肌群延迟激活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郑依莉 胡浩宇 +5 位作者 刘晓晨 董煜琳 张娟 龚迪 宋歌 王雪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7-1192,共6页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信号(sEMG)分析,对比非特异性腰痛(NLBP)患者与正常人在静态平衡模式改变时,上肢肌群与腰背部核心肌群激活时间的差异。方法2017年9月至12月,纳入NLBP患者(NLBP组)与正常受试者(正常组)各21例。两组于站立位分别完成右...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信号(sEMG)分析,对比非特异性腰痛(NLBP)患者与正常人在静态平衡模式改变时,上肢肌群与腰背部核心肌群激活时间的差异。方法2017年9月至12月,纳入NLBP患者(NLBP组)与正常受试者(正常组)各21例。两组于站立位分别完成右侧上肢前屈与外展各2次,记录右侧三角肌前束、中束,双侧竖脊肌和双侧多裂肌的肌电信号,计算各肌肉与主动肌之间的相对激活时间并比较。结果上肢前屈时,两组右侧多裂肌、双侧竖脊肌均在主动肌(三角肌前束)之前激活,而左侧多裂肌在主动肌之后激活;NLBP组右侧竖脊肌的相对激活时间大于正常组(t=-2.393,P=0.019)。上肢外展时,正常组双侧多裂肌和双侧竖脊肌在主动肌(三角肌中束)之前激活;NLBP组左侧竖脊肌在主动肌之前激活,双侧多裂肌、右侧竖脊肌在主动肌之后激活;两组对应肌肉的相对激活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t<1.393,P>0.05)。结论正常人通过上肢的前屈和外展来改变静态平衡时,腰背部核心肌群会提前激活,而NSLBP患者的核心肌群则有延迟激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表面肌电 核心肌群 延迟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对非特异性腰痛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长明 王雪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9-1013,共5页
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是一个困扰着全球各个国家的问题[1],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腰痛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2]。平均患病率为18.3%,疼痛持续一个月及其以上的更是高达30.8%[3]。它还影响着未成年... 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是一个困扰着全球各个国家的问题[1],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腰痛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2]。平均患病率为18.3%,疼痛持续一个月及其以上的更是高达30.8%[3]。它还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38.9%女生和35%的男生会在成年之前有腰痛经历[4]。在各国,非特异性腰痛造成了巨大的财政损失:英国,有12.5%的人全天告假[5];美国,医疗财政支出28.2万亿美元;澳大利亚,消耗9万亿澳元[6]。非特异性腰痛没有明确的病理解剖原因,国际上尚未有统一的诊断标准。诊断主要是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排除腰部以外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如脊柱骨折、马尾综合征、神经根痛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脊柱骨折 马尾综合征 诊断标准 病理解剖 神经根痛 太极拳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感觉测试在慢性腰痛人群中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娟 陈昌成 +4 位作者 彭梦思 吴豹 赵彦巧 王一祖 王雪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评估两点辨别测试(TPD)、点对点测试(PTP)和两点距离估算(TPE)三种测试在正常人和慢性腰痛人群(CLBP)中的重测信度和测试者间信度。方法:筛选30例正常人和30例CLBP患者,由两名物理治疗师分别对60例受试者进行TPD、PTP和TPE三种测... 目的:评估两点辨别测试(TPD)、点对点测试(PTP)和两点距离估算(TPE)三种测试在正常人和慢性腰痛人群(CLBP)中的重测信度和测试者间信度。方法:筛选30例正常人和30例CLBP患者,由两名物理治疗师分别对60例受试者进行TPD、PTP和TPE三种测试评估,测试者间测试间隔时间为10min,其中一人在24h后重复上述测试,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重测信度和测试者间信度。结果:正常组中,TPD、PTP和TPE三种测试左右两侧的重测信度(ICC:0.78—0.90)和测试者间信度(ICC:0.75—0.87)均良好。腰痛组中,TPD、PTP和TPE三种测试疼痛侧与非疼痛侧的重测信度(ICC:0.75—0.90)良好,测试者间信度(ICC:0.72—0.87)中等到良好。结论:三种评估方法在正常人和慢性腰痛人群中的信度可靠,足以在未来评估两种人群的触觉敏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点辨别测试 点对点测试 两点距离估算 重测信度 测试者间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