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少云 徐振兵 +1 位作者 杨培刚 石玉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9-32,共4页
通过对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及与之接轨而进行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高校 体育 全民健身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后我国职工体育的发展及未来趋向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振兵 张少云 石玉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7-81,共5页
通过对建国后我国职工体育的历史纵向演化时期的划分,以及横向拓展的特点回顾与探讨,揭示了未来我国职工体育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中国 职工体育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届全运会上海游泳成绩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陆建平 袁永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13-116,共4页
关键词 泳姿 游泳运动员 运会 游泳项目 金牌数 情况分析 奖牌数 自由泳接力 纪录保持者 中国男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奥运会中的化学知识说起——开发体育中的化学教学素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艳艳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9-34,共6页
结合体育新闻事件和体育活动,介绍体育中的化学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和体育运动的兴趣,增长科学知识,还可以增加他们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了解,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提... 结合体育新闻事件和体育活动,介绍体育中的化学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和体育运动的兴趣,增长科学知识,还可以增加他们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了解,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文章介绍了体育中的一些化学教学素材,以及把这些素材融入教学的效果调查、体会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化学素材 科学素养 化学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穴位电刺激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瑛 郑毓春 +3 位作者 徐光辉 杨华元 夏锦杉 顾训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1-45,共5页
采用穴位电刺激的方法,探讨其对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效果。结果显示,用穴位电刺激法能提高骨骼肌的峰力矩、功率,及膝关节屈伸肌肉的快速力量,故可作为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有效方法。其中,不同穴位电刺激的效果有明显差异,综合刺激效... 采用穴位电刺激的方法,探讨其对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效果。结果显示,用穴位电刺激法能提高骨骼肌的峰力矩、功率,及膝关节屈伸肌肉的快速力量,故可作为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有效方法。其中,不同穴位电刺激的效果有明显差异,综合刺激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快速力量 穴位电刺激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预处理对摔跤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高明 吴瑛 +5 位作者 盛泽田 戴学名 徐刚 唐文超 李稚 曹志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针灸预处理方法对男子摔跤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NK细胞、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0名摔跤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8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实验,分别在大负荷运动训练前、大负荷运动训练后、... 目的:探讨针灸预处理方法对男子摔跤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NK细胞、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0名摔跤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8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实验,分别在大负荷运动训练前、大负荷运动训练后、调整训练后采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运动员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对含量。结果:运动员NK细胞数量变化,对照组W8和W9与W2相比明显降低,实验组W9与W8相比明显降低;CD3+T细胞数量变化,实验组W8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CD4+T细胞数量变化,实验组W8、W9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运动员CD4+/CD8+值变化,实验组表现为上升趋势,W4、W5与W2相比升高。结论:大负荷训练可引起摔跤运动员NK细胞数量下降,CD3+、CD4+、CD8+T细胞数量下降,针灸预处理可延缓或防止其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运动员免疫机能的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预处理 大负荷训练 NK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摔跤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踏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玉章 吉艳霞 +1 位作者 张贵敏 张乐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4,共6页
运用SAFMS-T型六维测力平台测量与平面定点录像解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冲击阶段、积极缓冲阶段、反射蹬伸阶段、动力蹬伸阶段等,对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踏跳着地技术的优劣表现在以髋关节为轴的大腿积极剪... 运用SAFMS-T型六维测力平台测量与平面定点录像解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冲击阶段、积极缓冲阶段、反射蹬伸阶段、动力蹬伸阶段等,对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踏跳着地技术的优劣表现在以髋关节为轴的大腿积极剪绞速度和幅度;踏跳缓冲技术中,形成以膝、踝关节主动缓冲的积极缓冲阶段和以屈踝缓冲为主的反射蹬伸阶段;踏跳蹬伸技术中,反射蹬伸阶段获得垂直速度,动力蹬伸阶段获得水平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 跨步跳 踏跳技术 着地 缓冲 蹬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掷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训练水平匹配发展的理论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卫国 李志华 许以诚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1,56,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 ,对我国投掷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训练水平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以专项技术、一般身体素质、专项身体素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分析了影响投掷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提出以技术训练为...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 ,对我国投掷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训练水平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以专项技术、一般身体素质、专项身体素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分析了影响投掷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提出以技术训练为核心的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训练水平匹配发展的观点 ,以及匹配发展方案实施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训练水平 匹配发展 投掷运动员 专项技术训练水平 身体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跆拳道比赛技战术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侯盛明 赵光圣 刘小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0,84,共4页
在界定跆拳道比赛技战术指标及场地区域划分的基础上,介绍跆拳道比赛技战术分析系统的结构,及其信息管理、视频编辑、技战术数据、智能分析等模块的功能。运用该系统对墨西哥运动员玛丽亚.埃斯皮诺沙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提出针对其技... 在界定跆拳道比赛技战术指标及场地区域划分的基础上,介绍跆拳道比赛技战术分析系统的结构,及其信息管理、视频编辑、技战术数据、智能分析等模块的功能。运用该系统对墨西哥运动员玛丽亚.埃斯皮诺沙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提出针对其技战术特征的具体打法,提高训练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跆拳道比赛 技战术 分析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穴位刺激效应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瑛 郑毓春 +1 位作者 徐光辉 杨华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穴位刺激的方法,探讨其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最佳效应的时间。结果显示,刺激时间的不同,造成效应上的差异。其中,(20±1)min时,效应值达到最高峰,效果最好。
关键词 运动员 快速力量 穴位刺激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训练指标及监测系统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卫国 李志华 许以诚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7,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实验等研究方法 ,在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训练过程中 ,获得了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的 12项指标 ,建立了对训练过程起调控作用的“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主要模块有“指标评价”、“指标修正”、“一般模式” ,可以...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实验等研究方法 ,在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训练过程中 ,获得了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的 12项指标 ,建立了对训练过程起调控作用的“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主要模块有“指标评价”、“指标修正”、“一般模式” ,可以帮助教练员分析运动员的训练状况 ,以便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全年训练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 身体素质 专项技术 训练指标 指标评价 指标修正 监测系统 铅球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击前手直拳下肢专项力量特征及其与击打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彦炬 吴贻刚 +1 位作者 袁艳 吴正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72,共7页
运用2块测力台、三维红外高速摄像系统和中国功夫测试工程人,采集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前手直拳全力击打固定目标过程中,下肢地面支撑反作用力、部分运动学及击打效果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在下肢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双腿发力在90 ms内均达到... 运用2块测力台、三维红外高速摄像系统和中国功夫测试工程人,采集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前手直拳全力击打固定目标过程中,下肢地面支撑反作用力、部分运动学及击打效果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在下肢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双腿发力在90 ms内均达到最大力量峰值,发力50 ms时力量值达到最大力量峰值的60%以上;前腿蹬地最大力量/体重、快速力量指数/体重与击打效果之间线性拟合度最高(P<0.01);蹬地达到最大力量峰值的时间与击打效果二次曲线模型拟合度最高(P<0.01),呈曲线关系;后腿上述参数与击打效果未显示出显著相关性。提示:在前手直拳出拳击打过程中,下肢蹬地专项力量特征为起动力量;提高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前腿最大蹬地力量及发力速度,对于提升前手直拳的击打效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击 前手直拳 下肢专项力量 特征 击打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击后手直拳下肢快速发力对出拳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彦炬 吴贻刚 +1 位作者 袁艳 吴正平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2,126,共6页
目的:探讨拳击运动员下肢快速蹬地发力对出拳速度的影响,为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运用两块测力台和三维红外高速摄像系统进行同步测试,采集16名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以后手直拳全力击打固定目标过程中,双脚地面支撑反作用... 目的:探讨拳击运动员下肢快速蹬地发力对出拳速度的影响,为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运用两块测力台和三维红外高速摄像系统进行同步测试,采集16名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以后手直拳全力击打固定目标过程中,双脚地面支撑反作用力及运动学相关数据。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前、后脚蹬地最大力量/体重、快速力量指数/体重、蹬地达到最大力量峰值的时间分别与出拳速度进行相关分析,从中选取呈显著相关的快速力量参数与出拳速度进行曲线估计,选择拟合度最高的曲线模型计算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前、后脚蹬地最大力量/体重、快速力量指数/体重与出拳速度之间直线拟合度最高,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蹬地达到最大力量峰值的时间与出拳速度二次曲线模型拟合度最高,呈曲线关系(P<0.01)。结论:1)后手直拳击打,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前、后脚快速发力对出拳速度均具有显著影响。2)提高前、后脚积极蹬地发力阶段最大蹬地力量及发力速度对于提升后手直拳出拳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击 后手直拳 下肢 专项力量 快速发力 出拳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电针刺激对提高运动员速度力量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瑛 马海峰 +1 位作者 郑毓春 杨华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43,共4页
采用穴位电针刺激方法 ,观察运动员速度力量的变化状况 ,研究穴位电针刺激后运动员速度力量提高的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结果发现 ,穴位电针刺激对运动员速度力量的提高 ,具有显著的即时效应 ,而累积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穴位电针刺激 速度力量 即时效应 累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名男子体操世界冠军个性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邵斌 吴惠明 毛培雯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9-53,共5页
采用心理问卷测验法 ,对我国 7名男子体操世界冠军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7名男子体操世界冠军在个性特征上各有异同 ;而在聪慧、活跃、冒险敢为、有紧张感等方面具有较为相同的特征 ;7名体操世界冠军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 ,... 采用心理问卷测验法 ,对我国 7名男子体操世界冠军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7名男子体操世界冠军在个性特征上各有异同 ;而在聪慧、活跃、冒险敢为、有紧张感等方面具有较为相同的特征 ;7名体操世界冠军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 ,与他们所从事的体操项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体操 世界冠军 个性特征 表面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预处理对摔跤运动员大负荷训练阶段IFN-γmRNA和IL-4mRNA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明 戴学名 +5 位作者 吴瑛 盛泽田 徐刚 唐文超 曹志超 李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64-156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负荷训练期间男子摔跤运动员IFN-γmRNA和IL-4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针灸预处理方法防治运动性免疫失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0例摔跤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实验组(10例),在8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实验,分别... 目的:通过观察大负荷训练期间男子摔跤运动员IFN-γmRNA和IL-4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针灸预处理方法防治运动性免疫失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0例摔跤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实验组(10例),在8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实验,分别在大负荷运动训练前,大负荷运动训练后、调整训练后采取外周静脉血共5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量。结果:摔跤运动员IFN-γmRNA表达变化,对照组W8与同组W2和W5相比明显降低(P<0.05),调整后W9明显高于W8(P<0.01);实验组W9高于同组W2和W5(P<0.05),实验组W8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IL-4 mRNA表达对照组W4、W5、W8、W9均高于同组W2(P<0.05,P<0.01);实验组W5与同组W2、W4相比明显升高(P<0.01),W8、W9与同组W5相比明显恢复(P<0.05),实验组W4、W8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IFN-γmRNA/IL-4mRNA比值变化,对照组W4、W5、W8均低于同组W2(P<0.05,P<0.01);实验组W5明显低于同组W2(P<0.05),W8、W9与W5相比明显恢复(P<0.05),实验组W8和W9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负荷训练期间运动员通过针灸预处理方法调节IFN-γ和IL-4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进而维持运动员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这可能是针灸延缓或防止运动员免疫机能下降或失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预处理 大负荷训练 IFN-γmRNA IL-4MRNA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季锋 侯希贺 +2 位作者 顾海慧 郝强 许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PRP)对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患者自身PRP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5例,左臂2例,右臂13例,利用二次离心法离心患者自身静脉全血得到PRP,所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PRP)对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患者自身PRP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5例,左臂2例,右臂13例,利用二次离心法离心患者自身静脉全血得到PRP,所有患者每周行1次PRP注射治疗,共计3次。结果患者在首次治疗后开始随访,治疗后1个月患者疼痛(VAS评分)显著改善,治疗后3个月患者疼痛改善最佳,并可持续至12个月,肘关节功能(改良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也得到显著改善,并且疗效持续至12个月。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精确注射PRP可有效改善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疼痛和肘关节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失败原因的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贤豪 唐卫国 王人卫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3-55,共3页
本文运用调查、统计等方法,着重分析了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在国内重大比赛中抓举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 女子举重运动员 抓举 失败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拳击运动员以强度为主的间歇训练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国琪 张立德 +1 位作者 李荣良 孙素英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3-66,共4页
为了加速提高我国拳击运动的水平,在短时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距离,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人员正从各个方面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拳击教练员应根据拳击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拳击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和训... 为了加速提高我国拳击运动的水平,在短时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距离,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人员正从各个方面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拳击教练员应根据拳击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拳击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和训练各时期各阶段的不同要求,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拳击运动员某些生理指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间歇训练法 训练方法 运动项目 教练员 拳击比赛 体育科研人员 比赛前后 运动成绩 个性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水平匹配发展理论在女子铅球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卫国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58,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与实验等研究方法 ,在女子青少年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监测系统的基础上 ,对“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水平匹配发展理论”进行应用性研究。结果表明 :“匹配发展理论”符合经济、实效训练原则 ;教练员较容易控... 采用文献资料与实验等研究方法 ,在女子青少年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监测系统的基础上 ,对“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水平匹配发展理论”进行应用性研究。结果表明 :“匹配发展理论”符合经济、实效训练原则 ;教练员较容易控制训练过程 ;选择练习手段的目的性明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训练水平 专项技术水平 女子 铅球 运动员 身体素质 匹配发展理论 训练原则 训练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