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专项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静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87,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学生对武术专项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认知,并根据新时期课程改革理念,提出武术专项课程改革策略:教学设计以目标为起点;学习内容设计体现武术的多元价值功能;教学策略应注重学生心理...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学生对武术专项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认知,并根据新时期课程改革理念,提出武术专项课程改革策略:教学设计以目标为起点;学习内容设计体现武术的多元价值功能;教学策略应注重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教学过程体现以认知、情感和集体为主线的发展规律;教学评价注重过程化、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 专项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校运动项目设置及发展构想 被引量:4
2
作者 姜传银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30,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将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的运动项目设置融入上海竞技体育的大系统中进行分析。认为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的项目设置应分为优势项目:古典式摔跤、田径、武术(套路、散打)、击剑和拳击;潜优势项目:跆拳... 采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将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的运动项目设置融入上海竞技体育的大系统中进行分析。认为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的项目设置应分为优势项目:古典式摔跤、田径、武术(套路、散打)、击剑和拳击;潜优势项目:跆拳道、女子举重以及女子自由跤;开拓发展项目: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提出发展构想:加强内部管理体制的建设,严格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建立训练、科研一体化体制;扩大竞技体校的规模,建成上海较大规模的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进一步提高优势项目的水平,争取建立部分项目国家训练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上海体育学院 竞技体校 项目设置 竞技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在孔子学院的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被引量:31
3
作者 郭玉成 李守培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2-126,共5页
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得到众多孔子学院的青睐。武术面向孔子学院推广,需要引起国家重视,强化与有关部门合作,实事求是制定武术推广规划,突出面向各地孔子学院的传播与引导,落实"大武术观",推动武术标准化政策的实施... 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得到众多孔子学院的青睐。武术面向孔子学院推广,需要引起国家重视,强化与有关部门合作,实事求是制定武术推广规划,突出面向各地孔子学院的传播与引导,落实"大武术观",推动武术标准化政策的实施。武术在孔子学院的传播,需要明确传播宗旨与定位;树立文化自信,在整体传播中各有侧重;加强"三教"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形成品牌效应;从经费和科研两方面切实保障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深度传播武术内涵,构建良好中国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 文化传播 孔子学院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子学院的武术推广模式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虞定海 张茂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7,共5页
立足于孔子学院的宗旨和服务内容,对孔子学院武术推广的可行性、推广模式进行探讨。认为:武术与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宗旨上具有一致性,武术具有广泛的海外基础,有助于推动孔子学院建设,形成孔子学院的办学特色。基于武术国际化推... 立足于孔子学院的宗旨和服务内容,对孔子学院武术推广的可行性、推广模式进行探讨。认为:武术与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宗旨上具有一致性,武术具有广泛的海外基础,有助于推动孔子学院建设,形成孔子学院的办学特色。基于武术国际化推广的现状,提出孔子学院武术教学推广模式,即融合型段位制、依托型培训、松散型普及推广模式。建议:明确武术的定位;制定武术推广规划;重视技术与文化传播并进;建设高水平武术师资队伍;制定适应不同国度和语种的武术教学内容和教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武术国际化 推广 教学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子学院模式的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以韩国为例 被引量:33
5
作者 朴一哲 杜舒书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8,共4页
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的孔子学院是推广、弘扬武术文化的可行模式。武术文化能为孔子学院传播提供一种具有强大传播力的文化符号,而孔子学院则为武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传播途径或传播方式。基于孔子学院模式的武术文化国际传... 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的孔子学院是推广、弘扬武术文化的可行模式。武术文化能为孔子学院传播提供一种具有强大传播力的文化符号,而孔子学院则为武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传播途径或传播方式。基于孔子学院模式的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应全面地向世人展现武术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既要介绍传统成果,又要展示当代武术文化的创新成就;努力寻求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规律,建立起科学的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系统;将孔子学院塑造成一个高质量、高规格、非赢利性的武术文化推广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模式 武术文化 国际传播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选择——写在“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之际 被引量:179
6
作者 赵光圣 戴国斌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8,共5页
鉴于武术教育对提升青少年体质与文化自信的作用,值"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之际,梳理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结合青少年对武术的理解,提出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理念、思路、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明确学校武术教学类别、... 鉴于武术教育对提升青少年体质与文化自信的作用,值"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之际,梳理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现状。结合青少年对武术的理解,提出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理念、思路、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明确学校武术教学类别、各学段武术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展演方式,初构学校武术教育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 学校武术教育 困境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强国视域下的武术发展方略 被引量:48
7
作者 郭玉成 李守培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58,共5页
探讨武术在体育强国战略指导下的发展方略,认为:应提炼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华体育文化,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武术健身的独特功效,弥补群众体育发展不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革竞技武术的表现形态,突出竞技武术的... 探讨武术在体育强国战略指导下的发展方略,认为:应提炼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华体育文化,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武术健身的独特功效,弥补群众体育发展不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革竞技武术的表现形态,突出竞技武术的民族特色,为进入奥运不懈努力;建设完备的武术产业体系,加速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加大武术教育实施力度,凸显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优势,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武术国际影响力,发挥武术对中华文化传播的作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稳步推进武术职业化进程,推动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武术传播 武术健身 武术竞技 武术教育 武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历程及发展路径 被引量:33
8
作者 刘轶 蔡仲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6,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经历了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个重要时期。从专业办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入手,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宏观层面控制办学点和招生规模、中观层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经历了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个重要时期。从专业办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入手,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宏观层面控制办学点和招生规模、中观层面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微观层面培育特色课程及教材、外延上鼓励对外交流,使即将展开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发展方向更为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 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院校开设武术演艺专业方向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三 虞定海 王继强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5,89,共5页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之一,归属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和专业下。开设艺术类专业是近年体育院校为拓宽办学口径的一种趋势,鉴于动作类影视、综艺类表演、网络游戏等市场对武术演艺人才的需求,将武术结合艺术类表演...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之一,归属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和专业下。开设艺术类专业是近年体育院校为拓宽办学口径的一种趋势,鉴于动作类影视、综艺类表演、网络游戏等市场对武术演艺人才的需求,将武术结合艺术类表演专业形成新型武术演艺方向能够促进学科和专业的交叉办学,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武术演艺专业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竞技武术套路(长拳类)一二三线运动员选材指标与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虞定海 王俊法 李卫民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3-67,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选材年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心理和教练员评定及印象等方面,对上海市竞技武术套路(长拳类)一二三线运动员选材标准进行研究,提出选材模式与指标。建议一二三线武术套路运动...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选材年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心理和教练员评定及印象等方面,对上海市竞技武术套路(长拳类)一二三线运动员选材标准进行研究,提出选材模式与指标。建议一二三线武术套路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及不同年龄阶段完成动作难度的大小,可作为下一阶段选材的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竞技武术套路 长拳 一二三线运动员 选材指标 选材方法 年龄 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命与扬武:精武体育会与武术近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银行 李吉远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1-46,共6页
清末民初,肩负多重时代使命与责任的精武体育会禀承"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的宗旨,在上海开启了其弘扬中华武术的百年航程。在"入世进取"的有为精神支配下,精武体育会促进了武术从民俗文化向体育文... 清末民初,肩负多重时代使命与责任的精武体育会禀承"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的宗旨,在上海开启了其弘扬中华武术的百年航程。在"入世进取"的有为精神支配下,精武体育会促进了武术从民俗文化向体育文化的提升,推动了武术城市化与国际化进程,开辟了全新的武术传播方式,并极其注重武术的和谐发展,精武体育会成为促进武术近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先锋与楷模。回溯历史是为了继往开来,以期研究能为置身当下全新时代环境中的武术发展提供些许启迪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精武体育会 近现代化 时代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期刊《山西国术体育旬刊》与武术传播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杜舒书 郭志禹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122,共4页
从传播学的视角对民国时期重要的国术期刊之一《山西国术体育旬刊》传播的武术文化内容、期刊特色及其社会作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山西国术体育旬刊》传播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术强国的思想、武术科学化理念、武术基础知识、拳种技... 从传播学的视角对民国时期重要的国术期刊之一《山西国术体育旬刊》传播的武术文化内容、期刊特色及其社会作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山西国术体育旬刊》传播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术强国的思想、武术科学化理念、武术基础知识、拳种技术理论、崇尚武德思想和武林传奇故事。它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高扬武德旗帜,为各地区、各拳种流派建立了多彩的交流平台。它是近代武术文化传播的一份重要的专业期刊,值得更深入地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近代体育 体育期刊 《山西国术体育旬刊》 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身气功在构建上海市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虞定海 牛爱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6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健身气功如何在社区体育设施、组织、指导、信息等方面发挥服务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健身气功在构建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提出应完善健身气功站点建设,加强组织网...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健身气功如何在社区体育设施、组织、指导、信息等方面发挥服务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健身气功在构建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提出应完善健身气功站点建设,加强组织网络体系构建,并将两者紧密联系发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健身气功 社区体育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传统武术的策略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云崖 冉学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7-80,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来探讨和分析传统武术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课程设置、师资情况、教学模式和科研工作,探寻其发展策略。
关键词 传统武术 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体院武术普修课教学策略的制定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卫志强 张云涯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24,共4页
以当前教学改革的新目标及现代教学理论的新要求为依据 ,且结合武术普修课的教学特点 ,论述了武术教学策略的制定内容 ,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自我组织、实践、评判的能力 ;加强武德认识 ,提高武德修养。并对此进行实验对比分析。
关键词 武术教学 普修课教学 比分 武德 现代教学理论 教学特点 自学能力 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 实验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武术成为时尚体育的可能性及价值体现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国志 邱丕相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0,共4页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休闲时代大众武术成为时尚体育的可能性:休闲时代是大众武术大发展的时期;大众武术项目发展的动态性和差异性,为其成为时尚体育提供土壤;大众武术的开放性,是其成为时尚体育的生命力;大众武术超越传统,为其成为时尚体...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休闲时代大众武术成为时尚体育的可能性:休闲时代是大众武术大发展的时期;大众武术项目发展的动态性和差异性,为其成为时尚体育提供土壤;大众武术的开放性,是其成为时尚体育的生命力;大众武术超越传统,为其成为时尚体育创造条件。大众武术作为时尚体育的社会价值体现为:营造小康生活和谐氛围;为全民健身提供良好条件;为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发展创造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武术 休闲时代 时尚体育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体育议决案对武术教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刘帅兵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40,共9页
民国时期由教育家和体育家针对当时的体育现状并结合时代背景所提出的建议,通过大会形成议决案。议决案的形成不仅映射着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而且推动着武术教育的发展。通过对民国时期与武术教育相关的体育议决案进行整理与分类,... 民国时期由教育家和体育家针对当时的体育现状并结合时代背景所提出的建议,通过大会形成议决案。议决案的形成不仅映射着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而且推动着武术教育的发展。通过对民国时期与武术教育相关的体育议决案进行整理与分类,大致以军国民教育的议决案、学校体育的议决案、学校武术教育的议决案、社会武术教育的议决案、武术师资培育的议决案、武术教材编订的议决案等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体育议决案对于武术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军国民教育为武术在学校教育中提供合法地位;兵式体操的废除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有力时机;推动武术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必修课;推动武术师资的培育;推动武术教材的编订;推动武术教育的社会化。体育议决案的制定体现了社会精英们把中国武术与时代命题进行关联的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体育议决案 武术教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体育研究社对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帅兵 赵光圣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33,44,共7页
民国时期,各类武术机构或武术组织为中国武术现代化转型提供实体支撑,各类思潮为中国武术现代化转型提供精神纲领。文章运用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为学理,以北京体育研究社对民国武术教育的历史贡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 民国时期,各类武术机构或武术组织为中国武术现代化转型提供实体支撑,各类思潮为中国武术现代化转型提供精神纲领。文章运用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为学理,以北京体育研究社对民国武术教育的历史贡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得出该研究对象主要表现在:其一,提倡武术并兼及体育,促使土洋涵濡,不仅为武术价值转向提供导向,而且为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两种不同文化进行对比、交融与吸纳提供平台;其二,北京体育研究社提出议决案,不仅为打破政府不事提倡、重文轻武之积习,而且为武术进入学校提供合法性和立法保障;其三,摒除畛域,加强交流,把固袭宗法、师徒秘传的传统武术公诸于世、团体传授之转变,并培养武术专业师资以解决学校和社会武术师资的匮乏;其四,编写教材,探索武术教学新模式,以适应团体传授;其五,创办期刊,研究理论重视武术学科交叉,以促进武术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体育研究社 民国 武术教育 议决案 历史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文武 胡陆顺 朱娜娜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29,共6页
为提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运用文献资料、走访调研、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探讨人才培养的困境和对策。研究认为:生源渠道单一、与社会需求和要求脱节、就业对口率及层次低等方面是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面... 为提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运用文献资料、走访调研、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探讨人才培养的困境和对策。研究认为:生源渠道单一、与社会需求和要求脱节、就业对口率及层次低等方面是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提出拓宽生源渠道、更新培养理念、提升文化要求等破解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武术散打科研发展的阶段划分及阶段性特征——从中文体育核心论文角度 被引量:4
20
作者 毛爱华 赵光圣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7-220,228,共5页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30年来我国武术散打科研发展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武术散打科研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孕育阶段(1983—1998年)、繁荣阶段(1999—2005年)和调整阶段(2006—2009年)3个不同阶段,各个时期的科...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30年来我国武术散打科研发展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武术散打科研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孕育阶段(1983—1998年)、繁荣阶段(1999—2005年)和调整阶段(2006—2009年)3个不同阶段,各个时期的科研随着运动实践的发展表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但总体上呈现出了从定性向定量、从宏观向微观、从理论向应用、从单一向多元、从零散向系统转变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散打 科研 阶段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