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 被引量:62
1
作者 汪晓赞 尹志华 +2 位作者 李有强 于莹莹 季浏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5,26,共14页
体育课程模式是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载体,中国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体育课程模式。本着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提出当代体育课程模式设计与开发的基本原则,即基于国家的课程标准、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循环往复的改革创新、... 体育课程模式是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载体,中国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体育课程模式。本着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提出当代体育课程模式设计与开发的基本原则,即基于国家的课程标准、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循环往复的改革创新、指向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勾勒出当代体育课程模式发展存在的三维向度,即针对个体身心兼修的微观向度、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中观向度和面向全社会健康促进的宏观向度。依据这些基本原则和发展向度,在重点分析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运动教育课程模式、战术性游戏教学课程模式、冒险教育课程模式、动作教育课程模式、动力体育课程模式、合作学习课程模式等8种课程模式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归纳出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注重实证研究基础、传播推广、融合借鉴等特点,提出其对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视域 体育课程模式 发展向度 脉络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文化背景下中美初中生体育课程期望价值对比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海勇 李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86,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对中美初中生体育课程期望价值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初中生的期望信念高于中国初中生,中国初中生在获取价值及效用价值上表现得更为强烈,两国初中生在内部价值上表现一致,体育课程期望...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对中美初中生体育课程期望价值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初中生的期望信念高于中国初中生,中国初中生在获取价值及效用价值上表现得更为强烈,两国初中生在内部价值上表现一致,体育课程期望价值随年龄或年级的上升逐步下降。提升内部价值成为跨越文化背景影响,提高初中生期望价值的潜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体育课程 期望价值 中国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及世博会背景下上海市体育旅游发展的可行性 被引量:3
3
作者 丁燕华 刘志民 宋洋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3,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金融危机和世博会背景下上海市民的旅游和体育旅游、旅行社和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旅游和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参与性体育...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金融危机和世博会背景下上海市民的旅游和体育旅游、旅行社和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旅游和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参与性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滞后;上海市旅游和体育旅游新产品、新线路的设计,应基于国内外目标群体的意向,满足目标群体的"新、奇、特"及"简、易、廉"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世博会 上海市 体育旅游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残障人体育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其展望
4
作者 朴美子 金昌龙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残障人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残障人体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残障人体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种类的残障人体育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因为残障人种类有几种,社会对不同种类的残障人认识状况不同所造成的。因此,通过了解不同... 残障人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残障人体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残障人体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种类的残障人体育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因为残障人种类有几种,社会对不同种类的残障人认识状况不同所造成的。因此,通过了解不同种类的残障人体育历史演变,考察不同种类的残障人体育启蒙与发展,展望二十一世纪残障人体育,创造残障人与一般人一样能够随意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环境,提高其社会及人们对残障人的认识,让社会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障人体育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溯源与框架构建 被引量:186
5
作者 汪晓赞 郭强 +3 位作者 金燕 李有强 吴红权 季浏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4,共12页
通过梳理国内、外青少年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总结出青少年健康促进的两次重要转向:由早期疾病诊疗的辅助手段转向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由制定健康公共政策的理论探索转向推动行动计划的实践实施。国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 通过梳理国内、外青少年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总结出青少年健康促进的两次重要转向:由早期疾病诊疗的辅助手段转向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由制定健康公共政策的理论探索转向推动行动计划的实践实施。国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成功范例有:"总统挑战杯"、"动起来"、"5-2-1-0计划"、健康公民计划、体育振兴基本计划、体育创新计划、健康改造计划、"塑造全新的你"、"运动是良药"、欧洲健康促进学校网络计划以及"传递的足球"等。这些优秀的体育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具有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促进对象全面覆盖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特点。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推广和实施主要体现在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与推广、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和多元联动机制的探索等几个方面。通过分析国内、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发展规律和内在价值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尝试提出包含身体干预、心理调试和营养膳食的多维发展格局,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多维发展策略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监测、评价、管理等多维监管机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促进框架体系,从而推动以积极生活方式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健康促进 生活方式 理论溯源 框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众竞技”到“大众竞技”:运动竞赛的发展动向——基于上海市民运动会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辜德宏 尚志强 +1 位作者 周健将 吴贻刚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5,共6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个案分析法,研究地方政府在大型运动会中的角色、职能等。认为:上海市民运动会通过合理的设计,使运动竞赛从传统的"小众竞技"转变为"大众竞技";全民参与、享受运动、运动展现城市魅力、运动成为生...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个案分析法,研究地方政府在大型运动会中的角色、职能等。认为:上海市民运动会通过合理的设计,使运动竞赛从传统的"小众竞技"转变为"大众竞技";全民参与、享受运动、运动展现城市魅力、运动成为生活方式是其办赛理念;健身与竞技并存、赛制新颖与亲民、淡化金牌意识与强化参与意识是其典型特征。政府提供全民参与的运动竞赛产品与健身指导服务,发挥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及宏观管理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竞赛 大众竞技 小众竞技 上海市民运动会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以课程为中心”的概念体育理论及其发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丁海勇 李有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87,101,共5页
概念体育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中叶的学科结构运动,后由罗森和普拉赛克首次提出,最终为恩妮斯和陈昂发展成结构较完备的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概念体育提出"以学校为中心的青少年身体活动干预理论模型",注重体育课程在身体活... 概念体育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中叶的学科结构运动,后由罗森和普拉赛克首次提出,最终为恩妮斯和陈昂发展成结构较完备的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概念体育提出"以学校为中心的青少年身体活动干预理论模型",注重体育课程在身体活动干预中的核心地位,并以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概念体育课程理论框架",在教学实践中采用5E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青少年 建构主义 “以课程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历史转型及其启示——基于政府职能转变视角 被引量:14
8
作者 浦义俊 吴贻刚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0,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历史转型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以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的国内外时代背景为切入点,分析了影响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的多维因素,主要包括政党及执政理念更迭、...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历史转型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以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的国内外时代背景为切入点,分析了影响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的多维因素,主要包括政党及执政理念更迭、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精神激励与文化重塑。其次,着重分析了英国政府职能转变对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为体育政策规划职能由着力关注大众体育转变为高度关照竞技体育,由此调转了英国竞技体育发展航向;体育管理改革职能由社会自治转变为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由此强化英国竞技体育发展动力;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由单一的场地设施供给转变为多元化的竞技体育服务供给,由此提升了英国竞技体育发展层次;体育人才培养职能由传统的俱乐部和学校培养转变为系统性的高水平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夯实了英国竞技体育发展基础。最后指出了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对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竞技体育 发展方式 政府职能 体育政策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鉴与反思:美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及其困境 被引量:8
9
作者 浦义俊 吴贻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5,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美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方式及困境进行研究。美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方式,具体表现为对职业竞技体育系统和业余竞技体育系统的法制治理方式、间接性体育融资治理方式、非体育...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美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方式及困境进行研究。美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方式,具体表现为对职业竞技体育系统和业余竞技体育系统的法制治理方式、间接性体育融资治理方式、非体育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协作式的体育服务治理方式,这些治理方式对推动美国竞技体育的逐渐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美国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政府治理仍然面临着诸多危机,主要表现为美国社会结构的裂变加速着美国民众竞技体育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趋势;"美国例外主义"的优越性思维惯性促使美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自恋与恋金;美国政府决策机制有其先进性但也存在诸如偏向于上层利益集团进而导致全民体育权利整体受损等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竞技体育 政府治理 困境 社会结构 中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时代转型脉络、驱动及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浦义俊 吴贻刚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3-403,共11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时代转型、动因及保障机制进行研究。基于重要的历史政治节点结合不同历史阶段下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属性和特点,认为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经历了自由化到政府关...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时代转型、动因及保障机制进行研究。基于重要的历史政治节点结合不同历史阶段下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属性和特点,认为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经历了自由化到政府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1940年前),政府高度控制到搁置——维希政府及第四共和国时期的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1940—1959年),政府主导到官民混合治理——第五共和国期间的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1960年以后)三大历史进程。分析了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时代转型的三维动因与保障机制,认为政治、经济、文化动因是主导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时代转型的三维驱动,日臻完善的官民混合竞技体育管理系统是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的体制保障,高精尖的学院化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是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的人才保障,财政资助理性化、体育法制化、产业化是法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的条件与环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竞技体育 发展方式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历史演进及动因研究——兼谈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的启示 被引量:17
11
作者 浦义俊 吴贻刚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106,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美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在二战前的自然演化、冷战期间的异化矫正以及苏联解体后的内生式发展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回顾,并剖析了美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历史演进的动因,认为美国大国崛起心...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美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在二战前的自然演化、冷战期间的异化矫正以及苏联解体后的内生式发展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回顾,并剖析了美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历史演进的动因,认为美国大国崛起心态为推动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演进提供了文化内因,美国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制精神为其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演进提供了重要保障,美国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导向的竞技体育组织职能为其发展方式演进提供了不朽动力。最后则指出了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的启示,认为应加快体育立法深度与广度,形成"依法治体"的职能履行机制,最终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构建责任明确、相互制衡、权利分化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组织结构体系和利益共同体,着重培育社会体育组织的自治能力与民主意识;以体育产业发展为契机,各类教育体系相配合,拓宽"教体融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业和就业渠道,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发展方式 历史演进 体育法制 组织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演进脉络及政府作用机制特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浦义俊 吴贻刚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6,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历史演进脉络及政府作用机制特征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以重大历史政治节点为界,将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分为二战前、"福利国家"下、"新自由主义理念&q...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历史演进脉络及政府作用机制特征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以重大历史政治节点为界,将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分为二战前、"福利国家"下、"新自由主义理念"下、"第三条道路"下四个不同历史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其次,着重分析了新时期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政府作用机制及特征,主要涉及竞技体育政策形成机制及特征、精英运动员培养机制及特征、竞技体育服务供给机制及特征、竞技体育资金分配机制及特征。最后则指出了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的若干启示,主要包括,顶层设计层面:构建民主、科学、连贯的竞技体育政策决策机制,强化竞技体育政策的绩效考核;人才培养层面:完善教体融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国家彩票资金和政府拨款向社会基层竞技体育事业的倾斜,培育社会主体发展竞技体育的积极性;公共服务层面:营造面向大众的竞技体育产品及服务供给机制,以高质量的精品系列体育赛事为平台,促使竞技体育发展成果惠及民生。资金分配层面:提高竞技体育财政预算的科学性与激励性,加强竞技体育财政资金分配的监督审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体育 竞技体育 发展方式 政府作用 政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身体观及其体育思想的阐释与反思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有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0,共8页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身体观上一脉相承,主张身心相合,强调心对感官肢体的节控作用。他们对于身体的理解建立并影响了传统儒学审视身体的基本维度,同时也决定了国人对于体育运动所特有的文化心态。受其身体观的影响,...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身体观上一脉相承,主张身心相合,强调心对感官肢体的节控作用。他们对于身体的理解建立并影响了传统儒学审视身体的基本维度,同时也决定了国人对于体育运动所特有的文化心态。受其身体观的影响,先秦儒家的体育思想表现出如下特征:先秦儒家主张"心"对身体的主导地位,贬低力的作用,批评单纯以满足感官刺激、流连忘返的体育活动;先秦儒家倡导"礼"对身体节制作用,强化射、御等体育活动的仪式性和规范性,从而将其教化和示范作用加以延展;先秦儒家持有的"省身"、"修身"传统,也让体育活动充满了内省、自律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儒家 身体 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身体观及其体育思想的内在超越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有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6,F0003,共8页
以老子、庄子、列子、鹖冠子等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虽然与儒家共同完成了东方"身心一元"的理论阐释,但其身体观的思想体系自有其独到之处。道家身体结构观用气论来弥合身心界限,注重身体结构的微观考察;道家的身体功能观以自然... 以老子、庄子、列子、鹖冠子等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虽然与儒家共同完成了东方"身心一元"的理论阐释,但其身体观的思想体系自有其独到之处。道家身体结构观用气论来弥合身心界限,注重身体结构的微观考察;道家的身体功能观以自然之身体作为典范,注重形神双修,倡导撄宁养生,将天道作为发挥身体功能的参考依据;道家的身体处置观尊重生命本真,达观生死,化观形变,以减法原则养护身体,主张适度运动。道家体育思想的内在超越集中表现为:摒弃身体力量的展示与炫耀,主张含而不露的负力无闻;摒弃体育技术细节的执著与纠缠,主张极具写意的入化出神;摒弃运动表现的外在评估,主张基于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道家身体观及其体育思想的内在超越,在守雌重柔的哲学精神上一脉相承,既指出了以导引养生为特色的传统体育发展方向,也为现代体育应对危机提供了可能的援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身体观 体育 内在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西方女性主义体育理论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宪丽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6,共5页
自由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是西方女性主义体育理论的两大流派。自由女性主义力图实现女性在运动中的平等参与机会,但未触及体育结构的根本。激进女性主义对性别结构和父权制展开激烈批评,并将女性解放的可能路径诉诸于跨性别运动和放... 自由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是西方女性主义体育理论的两大流派。自由女性主义力图实现女性在运动中的平等参与机会,但未触及体育结构的根本。激进女性主义对性别结构和父权制展开激烈批评,并将女性解放的可能路径诉诸于跨性别运动和放弃家庭。激进女性主义的方案在现实中给许多女性体育参与者造成实践困境,而解决此需要从生态女性主义寻求知识营养。生态女性主义强调女性与自然的关联,并呼吁女性重新思考其在私人领域中的角色,为女性体育指明的道路是休闲体育和家庭体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体育理论 生态女性主义 休闲体育 家庭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体育社会学中的男性气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宪丽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73,80,共8页
男性气质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西方体育社会学中出现。这一研究将男性分成若干性质不同的子群体来看待。同时,更为深刻地检视运动中主体与权力的关系建构。整体来看,男性气质研究具有推动性别平等和关注男性弱势群体等意义,但同时... 男性气质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西方体育社会学中出现。这一研究将男性分成若干性质不同的子群体来看待。同时,更为深刻地检视运动中主体与权力的关系建构。整体来看,男性气质研究具有推动性别平等和关注男性弱势群体等意义,但同时,也存在过度批判和概念内部紧张等不足。从本质上说,男性气质研究是第二波女性主义体育理论的一部分,受到激进女性主义的影响。这一研究对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的启发体现在推动微观研究,充实研究方法以及有助于构建完整的性别体育社会学体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气质 体育社会学 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汇兰体育思想述评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有强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3-136,共4页
我国近代女子体育创始人之一、中国体育运动解剖学的创建人之一、中国体育界的第一位女博士张汇兰是能够从"象牙塔"走向"泥巴墙"的体育思想家。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与教育、体育与锦标、体育与舞蹈、体育与教育实... 我国近代女子体育创始人之一、中国体育运动解剖学的创建人之一、中国体育界的第一位女博士张汇兰是能够从"象牙塔"走向"泥巴墙"的体育思想家。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与教育、体育与锦标、体育与舞蹈、体育与教育实践四个方面对张汇兰的体育思想内容及其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她认为体育属于教育,体育重在普及,普及始于学校,始于优良师资。普及的方法她提倡和缓运动。她的反思意识、担当勇气、奉献精神、实践魄力值得我们当代体育人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体育思想 张汇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上海万国竞走浮沉录
18
作者 李有强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4-187,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梳理和考察《北华捷报》、《申报》等近代中英文报刊中有关万国竞走赛事的新闻报道,系统描述了该项赛事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结论为:中国人的参赛,让该项赛事发展成远东地区最为知名的体育赛事;中国队的六连冠,让西... 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梳理和考察《北华捷报》、《申报》等近代中英文报刊中有关万国竞走赛事的新闻报道,系统描述了该项赛事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结论为:中国人的参赛,让该项赛事发展成远东地区最为知名的体育赛事;中国队的六连冠,让西人组织者丧失了办赛的热情,最终使得这项赛事走到了尽头;在赛事组织方面,该项赛事充分发挥了学生志愿者的作用,并运用汽车、广播等技术手段为场内观众直播比赛情况;万国竞走影响了上海城市赛事的发展,同时也极大推动了中国男、女竞走运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上海 万国竞走 远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小学“概念体育”研究
19
作者 李有强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65,共5页
"概念体育"采用教给中小学生融生物医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文等一整套学科知识的方法,来达成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已成为美国学校体育研究的重要方向。概念体育有着长期的历史传承,注重概念转变对行为改变的影响,借鉴5 ... "概念体育"采用教给中小学生融生物医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文等一整套学科知识的方法,来达成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已成为美国学校体育研究的重要方向。概念体育有着长期的历史传承,注重概念转变对行为改变的影响,借鉴5 E教学模式。在美国中小学多种体育课程模式中,概念体育模式凭借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等理论的支撑,日渐成为美国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强调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育时,美国概念体育的经验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概念体育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浦义俊 王恒 吴贻刚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3-187,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意大利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进行研究。认为:意大利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即贵族化阶段(1918年以前)、集权化阶段(1919至1943年)、民主化阶段(1944年以后);意大利在...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意大利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进行研究。认为:意大利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即贵族化阶段(1918年以前)、集权化阶段(1919至1943年)、民主化阶段(1944年以后);意大利在这3个阶段实现了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平稳转型,完成了传统化到现代化的蜕变,其动力机制主要表现在3个层面,即体制动力机制是转型的内驱,法制动力机制是转型的保障,资源动力机制是转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竞技体育 发展方式 转型 意大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