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小学体智融合教学学业效益研究的方法学问题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晓 唐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96,F0003,共11页
部分体智融合教学自推行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学业效益,但与其相关的效益获得机制研究至今尚无定论。效益来源假说依中介变量可区分为运动的认知功能提升假说和运动的学习行为优化假说,但两者均未得到已有研究结果一致的支持;在实验干预中... 部分体智融合教学自推行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学业效益,但与其相关的效益获得机制研究至今尚无定论。效益来源假说依中介变量可区分为运动的认知功能提升假说和运动的学习行为优化假说,但两者均未得到已有研究结果一致的支持;在实验干预中存在干预剂量依据不明、干预周期过短、干预过程执行监控不力等问题;在效益测量与评价上存在评价内容上靶向不明,评价工具的标准化水平不一,测量等值水平较低等问题。后续研究应当从完善效益来源假说入手,构建有效整合认知功能、学习行为、健康水平的融合假说,通过合理规划干预剂量,提高运动剂量落实水平,提高评价工具有效性与等值性,丰富评价指标等途径弥补当前研究在干预与测评方面存在的缺欠,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完善运动刺激-学业表现的路径,完整阐释体智融合教学学业效益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运动认知 学业测量 学习行为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参考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邱俊强 杨俊超 +17 位作者 路明月 陈雨扬 杨延平 曹维 孟锟 陈演 张君 许春艳 衣龙燕 郭娴 汪洋 严翊 李翰君 刘晓蕾 卓勤 赵文华 冯连世 Barbara E.Ainsworth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5-349,共15页
目的:编制中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身体活动汇编(compil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ies,CPA),对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进行分类并提供能量消耗参考数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Ebsco,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 目的:编制中国健康成年人(18~64岁)身体活动汇编(compil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ies,CPA),对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进行分类并提供能量消耗参考数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Ebsco,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以及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和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等,搜集与中国健康人群PA能量消耗相关资料,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提取、分类和汇总资料。结果:共汇编13类、241种身体活动,提供了具体PA的详细描述和代谢当量值。结论:本研究创编了中国第一版18~64岁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汇编,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人群、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健身专业人员以及卫生或商业部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未来可在中国版CPA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段开展多种PA能量消耗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中国健康成年人 能量消耗 代谢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智融合课程:基本原理、域外经验与本土启示 被引量:9
3
作者 马晓 梁坤 +1 位作者 胡小清 唐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67,共12页
体智融合课程是将身体活动与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性学习的一种新型课程。经欧美部分小学实践,已积累了较为丰富并具有指导价值的实践经验。此类课程旨在应对小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持续降低造成的肥胖及相关健康风险,通过综合活泼的课堂组... 体智融合课程是将身体活动与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性学习的一种新型课程。经欧美部分小学实践,已积累了较为丰富并具有指导价值的实践经验。此类课程旨在应对小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持续降低造成的肥胖及相关健康风险,通过综合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和多通道并举的学习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通过对TAKE 10!®、A+PAAC、TWM-E 3个大型国际体智融合课程项目的实践过程进行回溯,分析其施用原理,总结得失,为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知识类内容的落实、校园环境中学生运动机会的挖掘、校园运动干预方案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智融合 课程改革 小学生 身体活动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散打运动异化现象治理新思考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信厚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104,共8页
以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为基础,分析武术散打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包括竞技过程与运动员相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异化、运动员与自己习武本质相异化等。认为:传统文化中道德约束软化、对“金牌战略”的过度推崇、武术散打运动竞赛... 以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为基础,分析武术散打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包括竞技过程与运动员相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异化、运动员与自己习武本质相异化等。认为:传统文化中道德约束软化、对“金牌战略”的过度推崇、武术散打运动竞赛监管体制不健全是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策略:聚焦“刚健自强、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守住中华武术文化的“根”与“魂”;聚焦体教融合,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多维格局;聚焦武术文化的育人作用,塑造运动员的道德意识和完美人格;推进“法治武术”建设,促进武术散打运动高质量发展。以此推动武术对抗性内容的传承、发展,助力传统武术走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散打 异化 武术文化 育人 法治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武术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折扣”现象省思 被引量:8
5
作者 李信厚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1,共6页
从中华武术跨文化传播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法对中华武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折扣”现象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其原因并提出解决理路,以期为优化中华武术跨文化传播实践提供新思维与新方法,为当下中华武术跨文化传播的话语... 从中华武术跨文化传播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法对中华武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折扣”现象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其原因并提出解决理路,以期为优化中华武术跨文化传播实践提供新思维与新方法,为当下中华武术跨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建构开拓新的向度。研究认为:中华武术文化传播“文化折扣”现象产生的原因有3方面:一是武术文化信息触达呈现“碎片化”特征,传统媒体的“渠道霸权”被“万物皆媒”解构;二是中西方语言障碍,导致武术文化“信息解码”出现偏差;三是武术文化话语权缺失,导致武术文化信息无法实现认同。中华武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折扣”现象的治理方略具体表现为:坚持理论创新,建构系统完整的中华武术文化外译话语体系是叙事之要;创新传播策略,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华武术文化传播矩阵是发展之基;坚持守住武术文化之“魂”,尽快完成中华武术现代化转型为创新之核;坚持深耕用户,满足用户需求,讲好中华武术故事为行动之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中华武术 跨文化传播 文化折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和团武术活动史学价值省思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信厚 高亮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76,共7页
本研究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历史学等方法对义和团武术活动的史学价值进行研究,旨在对义和团武术活动的价值进行客观、科学的审视和评判。研究结果如下:①义和团武术活动的三重文化向度表现为:“动以卫国,... 本研究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历史学等方法对义和团武术活动的史学价值进行研究,旨在对义和团武术活动的价值进行客观、科学的审视和评判。研究结果如下:①义和团武术活动的三重文化向度表现为:“动以卫国,甘愿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降神附体、喝符念咒”封建迷信思想。②义和团武术活动的史学价值在于: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拳术、器械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也促使人们对“武术”认识发生了改变。③义和团武术活动的当代启示在于:汲取经验,破除武术“神秘主义”面纱,促进武术科学化发展;牢铸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铸魂,涵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和团 武术活动 中华武术 武术文化 巫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