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困境与转型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丁 肖焕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4-529,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全媒体时代的媒介变革作为考察体育新闻教育的主要视角和出发点,剖析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技能全面、思维融合、基础宽厚、内外兼备的要求。归纳出体育新闻教育应具有教育理念的时代...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全媒体时代的媒介变革作为考察体育新闻教育的主要视角和出发点,剖析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技能全面、思维融合、基础宽厚、内外兼备的要求。归纳出体育新闻教育应具有教育理念的时代性、课程设置的融合性、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和教育评价的多元性等特征。针对目前体育新闻教育面临的教育理念囿于专识、课程设置融合不足、实践教学覆盖不全、教育评价刚性划一等时代困境提出,要培养基础宽厚、思维融合的全媒体型人才;强化通识教育,打造融合课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实践教学重心前移;由单一的理论考试转变为综合性评估等方面进行转型,以适应体育媒体的快速发展与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我国体育新闻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体育新闻教育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之体育传媒变革与人才培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综述 被引量:10
2
作者 杜友君 杜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9-141,共3页
9月26日至28日,集中展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最新研究成果的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中国传播学会体育传播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在上海体育学院召开。
关键词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体育新闻传播 学术年会 年会综述 人才培养 传媒变革 全媒体 上海体育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日日新闻》体育报道研究(1927-1937)
3
作者 陈莉莉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1-176,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个案分析法,探究在沪日本人所办日文报刊《上海日日新闻》1927-1937年间刊登的体育新闻。研究目的:其一,跳脱自我为中心,从第二国家的角度,窥探当时民国时期的体育现状;其二,通过分析刊载的体育新闻,了解日本政府想通...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个案分析法,探究在沪日本人所办日文报刊《上海日日新闻》1927-1937年间刊登的体育新闻。研究目的:其一,跳脱自我为中心,从第二国家的角度,窥探当时民国时期的体育现状;其二,通过分析刊载的体育新闻,了解日本政府想通过体育达到的目的,以及体育在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主要结论:日本政府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是为其侵略殖民服务的。除了对外掩盖其侵略的事实,麻痹我国民的神经、奴化我国人的目的以外,更大的目的是企图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对在沪本国国民的军事化教育,为其争霸世界做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体育新闻 民国时期 《上海日日新闻》 体育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模式、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1
4
作者 刘东锋 姚芹 +1 位作者 杨蕾 徐成龙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55,共6页
梳理当前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3种模式,即中国足协改革模式、参照行业协会及商会类的脱钩模式、部分奥运项目协会的功能优化改革模式。3种模式面临如下共性问题:改革缺少有针对性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方案,缺乏明确的归口部门的针对性... 梳理当前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3种模式,即中国足协改革模式、参照行业协会及商会类的脱钩模式、部分奥运项目协会的功能优化改革模式。3种模式面临如下共性问题:改革缺少有针对性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方案,缺乏明确的归口部门的针对性跟踪指导,跨部门协调难度较大,体育协会社会基础薄弱,权威性与公信力有待提高等。同时,不同的改革模式还面临个性化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改革目标、顶层设计等方面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 体育改革 模式 体育协会实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体育政策的演进 被引量:57
5
作者 龚正伟 肖焕禹 盖洋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4,共7页
实地考察美国体育及其政策,认为:认识美国体育和体育政策必须基于美国文化大背景;在美国体育政策完善的过程中,社会组织介入在先,政府干预在后;美国体育及其政策演进经历了放任(1885年前)、发育(1885—1930年)与成熟巩固(1930年后)3个... 实地考察美国体育及其政策,认为:认识美国体育和体育政策必须基于美国文化大背景;在美国体育政策完善的过程中,社会组织介入在先,政府干预在后;美国体育及其政策演进经历了放任(1885年前)、发育(1885—1930年)与成熟巩固(1930年后)3个历史时期,各时期有若干分支发展阶段;美国体育政策已由最初的放任政策演变为以政府政策为主导、以宏大的民众和社会组织为基础的典型举国体育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体育政策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传播模式之嬗变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丁 肖焕禹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6,共6页
提出促使媒介融合的4个动因,即技术融合、经济融合、政治融合、社会与文化融合。体育媒介的融合还存在特殊诱因,即体育交往需要、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和体育传播媒介自身发展需要等。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切入点,从过程和结构2个视角解... 提出促使媒介融合的4个动因,即技术融合、经济融合、政治融合、社会与文化融合。体育媒介的融合还存在特殊诱因,即体育交往需要、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和体育传播媒介自身发展需要等。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切入点,从过程和结构2个视角解读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传播模式的发展与变化:体育传播者职能的重新定位,体育传播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体育传播渠道(媒介)的创新,体育受众需求的变化以及新环境下对体育传播效果的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体育传播模式变革 2012年伦敦奥运会 传播内容 传播渠道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日本体育政策的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27
7
作者 景俊杰 肖焕禹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5,40,共6页
梳理21世纪以来日本体育政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内容,并以《体育振兴基本计划》为例对其政策效果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近10年日本体育政策发展的整体特征。结合我国体育政策发展现状与政策环境,从加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有效落实&q... 梳理21世纪以来日本体育政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内容,并以《体育振兴基本计划》为例对其政策效果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近10年日本体育政策发展的整体特征。结合我国体育政策发展现状与政策环境,从加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有效落实"体育权利"、优化政策内容体系、提高地方政策目标量化水平等方面阐述对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日本 体育政策 政策环境 政策内容 发展特征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类网络表情符号的特性与传播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杜友君 杨赫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7,共6页
基于符号学、传播学原理,论述了社交网络中体育类网络表情符号的特性,分别从媒介传播效果的3个层面对其影响加以解释和分析,预测了体育类网络表情符号未来使用的发展趋势。认为:体育类网络表情符号现阶段发展良好,在传播体育文化、优化... 基于符号学、传播学原理,论述了社交网络中体育类网络表情符号的特性,分别从媒介传播效果的3个层面对其影响加以解释和分析,预测了体育类网络表情符号未来使用的发展趋势。认为:体育类网络表情符号现阶段发展良好,在传播体育文化、优化消费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体育类网络表情符号发展并不健全,造成了网民理解认知的障碍,影响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应优化使用环境和自身可识别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情符号 体育元素 传播效果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体育复兴计划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5
9
作者 翁捷 肖焕禹 陈玉忠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2,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针对前苏联时期、叶利钦时期的体育发展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历史必然性与客观现实性两个维度来诠释俄罗斯体育复兴计划的提出背景。结合复兴计划中的三大政策,归纳其在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几大方面... 运用文献资料法针对前苏联时期、叶利钦时期的体育发展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历史必然性与客观现实性两个维度来诠释俄罗斯体育复兴计划的提出背景。结合复兴计划中的三大政策,归纳其在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几大方面的特点,并根据俄罗斯基本国情对复兴计划施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俄罗斯体育计划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俄罗斯体育的发展,其对我国的体育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体育复兴计划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体育节目娱乐功能的重塑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友君 杨赫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本文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体育电视节目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解释说明电视体育节目娱乐功能的真正内涵,对目前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功能进行介绍和分析,并且提出构建电视体育节目娱乐功能的新举措。... 本文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体育电视节目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解释说明电视体育节目娱乐功能的真正内涵,对目前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功能进行介绍和分析,并且提出构建电视体育节目娱乐功能的新举措。笔者认为:电视体育节目本身具有娱乐性特征,从艺术创作的极致,宗教仪式的延伸以及"草根"体育文化的传播三个方面论证电视体育节目应回归本质性娱乐,从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转变,以及受众的体验消费和印象管理四个方面论证体育电视节目应探求创造式娱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传播 电视节目 体育节目 娱乐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体育赛事的跨媒介叙事与传播效果——以体育电子游戏叙事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赫 杜友君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71,共4页
体育赛事的跨媒介叙事与传播,是当今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体育电子游戏作为体育赛事跨媒介叙事与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体育赛事相辅相成,互利共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对体育电子游戏的叙事方式、叙事特点和传播... 体育赛事的跨媒介叙事与传播,是当今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体育电子游戏作为体育赛事跨媒介叙事与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体育赛事相辅相成,互利共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对体育电子游戏的叙事方式、叙事特点和传播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体育电子游戏区别于体育书刊和体育电影,有着独特的媒介叙事方式,具备了时效性、印象性和融合性三种叙事特点,在帮助玩家了解赛事、延长体育赛事周期和提高体育项目参与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媒介叙事 传播效果 电子游戏 体育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直播时代体育漫直播的生命力解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帆 杨赫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57,共3页
2016年被称为视频直播的元年,体育漫直播成为目前尝试应用于体育比赛的一种超现场的报道方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以乐视体育中超联赛中的漫直播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体育漫直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以及未来的... 2016年被称为视频直播的元年,体育漫直播成为目前尝试应用于体育比赛的一种超现场的报道方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以乐视体育中超联赛中的漫直播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体育漫直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直播 体育现场报道 体育节目 网络视频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体育频道与栏目化的辩证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江漫 唐建军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8-151,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与栏目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电视体育频道的发展与栏目设置提出建议。主要结论:一方面,栏目化是电视体育频道生存之本,这主要体现在它加强了体育频道的整体性,能优化传播效果;有利于创造品牌...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与栏目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电视体育频道的发展与栏目设置提出建议。主要结论:一方面,栏目化是电视体育频道生存之本,这主要体现在它加强了体育频道的整体性,能优化传播效果;有利于创造品牌栏目,提升频道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等。另一方面,电视体育频道是栏目的载体,这主要体现在栏目化要与体育频道的整体风格相统一;优质的电视体育频道有利于品牌栏目的建设;专业体育频道有利于扩展赛事类栏目的内涵等。建议:构建整体化的体育栏目体系;坚持以受众为本位设置栏目;加强跨媒体合作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传播 体育电视 体育频道 体育栏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视体育生态管理运营模式解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友君 杨赫 李人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6,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解析乐视体育生态管理运营模式,分析其对乐视体育内容传播的影响。认为:乐视体育的内容营销主要基于合理的品牌构建、受众服务和市场定位,但由于发展过快形成产业泡沫,版权分销不畅,广告赞助未...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解析乐视体育生态管理运营模式,分析其对乐视体育内容传播的影响。认为:乐视体育的内容营销主要基于合理的品牌构建、受众服务和市场定位,但由于发展过快形成产业泡沫,版权分销不畅,广告赞助未达预期效果,资金不能及时回笼,无法建立理想的营利模式。建议:乐视体育应优化资源、精简结构、改革机制、培养用户,明确生态管理运营的概念和方向,促进内容传播与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视体育 媒体生态 管理运营模式 内容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体育理论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户进菊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3-166,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课程大纲、课堂教学特色、教材使用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对美国大学体育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主要结论:美国大学体育理论课程具有课程大纲内容详细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特色鲜明、教材使用灵活多变以及课...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课程大纲、课堂教学特色、教材使用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对美国大学体育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主要结论:美国大学体育理论课程具有课程大纲内容详细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特色鲜明、教材使用灵活多变以及课程评价注重过程等特点,这些能够为我国体育院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育理论课程 教学模式 美国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体育主播中的丑角化类型——以老韩的体育主播角色转移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路云亭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0-58,共9页
中国中央级的电台和电视台的体育节目播音员、主播有其稳定的风格特征。新世纪以来电视体育主播出现了表现个性的倾向,而反崇高的文化惯性造就出体育主播的丑角类型。丑角类电视体育主播并不属于传统传播学意义上的正面式角色或隐形人... 中国中央级的电台和电视台的体育节目播音员、主播有其稳定的风格特征。新世纪以来电视体育主播出现了表现个性的倾向,而反崇高的文化惯性造就出体育主播的丑角类型。丑角类电视体育主播并不属于传统传播学意义上的正面式角色或隐形人的类型。个别丑角型体育主播解说体育的言论已达到了对语法规则、逻辑概念、空间意识、知觉世界以及社会规则的破坏程度,并构成了对观众的戏弄性局面。而这类丑角在大众传媒中的表演并不具有表演学意义的滑稽之美,而仅具有个人癫狂学的征象。体育主播中同样需要丑角类风格,而娱乐界丑角文化的风行加速了体育主播的角色分化,导致部分体育主播朝丑角类主播方向转型。即便在丑角学的场域内,体育主播也需要高度自律。电视和网络的结合直接催生出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丑角群体。丑角主播现象是体育节目的非常态延伸。此类丑角仅是大众媒介领域内东方式狂欢的替代品。丑角有其必然的发展极限,在介于理性和非理性的价值选择之间,民众永远青睐理性化主播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主播 滑稽风格 把关人缺位 崇高失落 丑角伪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明星出书与电视互动传播效应的关联度
17
作者 杜友君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6-67,共2页
体育明星出书的例子屡见不鲜,这既是明星个人自9体育成就同明星效应相对接的结果,也是体育艺术借助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产物。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明星出书同电视互动所带来的传播效应有效盘活了明星出版的市场。
关键词 体育明星 传播效应 出书 电视 关联度 市场化运作 明星效应 传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解说员的场域介入资本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俊河 肖焕禹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5,66,共5页
基于布尔迪厄的场域分析理论和实践逻辑理论,采用深度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解说员的场域介入资本进行研究。分析体育解说员"个人资本"的增长及其资本积累和惯习形塑过程,阐述体育解说员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及其惯习... 基于布尔迪厄的场域分析理论和实践逻辑理论,采用深度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解说员的场域介入资本进行研究。分析体育解说员"个人资本"的增长及其资本积累和惯习形塑过程,阐述体育解说员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及其惯习实践途径。指出:准体育解说员应按照解说场域的资本需求,扬弃旧惯习、形塑新惯习,在实践中完成自身的场域资本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解说员 场域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代女性之健康促进与形象塑造——以《玲珑》杂志女子体育报道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姗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9-202,共4页
采用文本分析法,从298期《玲珑》杂志中筛选出近代女子体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分类以及统计分析。主要结论:通过"新女性"思想的传播,我国近代女性开始重塑"健康美"的新形象;通过《玲珑》杂志这一媒介发声平台,女... 采用文本分析法,从298期《玲珑》杂志中筛选出近代女子体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分类以及统计分析。主要结论:通过"新女性"思想的传播,我国近代女性开始重塑"健康美"的新形象;通过《玲珑》杂志这一媒介发声平台,女性要求身体解放和精神权利男女平等;女运动员成为争取这一权利的"意见领袖";女性的健康形象塑造提升到保家卫国的新高度;同时期的国外女性也经历着形象重塑的重大转变,国内女性效仿国外,国外也对我国女性有了新的认识——中国近代女性开始成为内外兼修的现代化都市新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近代 《玲珑》杂志 女子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电视体育的技术变革与形态重构
20
作者 张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6-99,共4页
电视体育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技术和内容价值,成为现代媒介体育的主导形态。互联网时代电视体育的内容价值凸显,但技术的变革和行业实践创新,使电视体育的生产面向一个开放的生态,推动其重构自身的存在方式。互联网时代电视... 电视体育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技术和内容价值,成为现代媒介体育的主导形态。互联网时代电视体育的内容价值凸显,但技术的变革和行业实践创新,使电视体育的生产面向一个开放的生态,推动其重构自身的存在方式。互联网时代电视体育的发展应建立在线性播出与在线生存共融、资源共享与平台开放互通的基础上。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实践改变着人们对电视体育的观看方式,电视体育的跨屏幕生存体现了新旧媒介间的相互塑造,也改变着人们对传统媒介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电视体育 技术 形态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