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梳理国外体育教学系统观察工具,分析各种工具观察的主题、应用情况与问题的发现,以期为国内体育教学的反思、观察工具的遴选、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Academic Search Premier、SPORT Discus with Full Text、ERIC、Web o...目的:系统梳理国外体育教学系统观察工具,分析各种工具观察的主题、应用情况与问题的发现,以期为国内体育教学的反思、观察工具的遴选、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Academic Search Premier、SPORT Discus with Full Text、ERIC、Web of Science和Elsevier为数据源,根据PRISMA流程筛选出89篇涉及系统观察工具的论文,提取出14种观察工具。结果:14种工具可分为观察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人际支持、师生之间的言语特征、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和教学时间有效利用4类;通过分析各类工具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得知,强化师生支持行为、减少学生受控行为、强化师生有效互动,是提升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增加学生课堂有效学习时间、促进课堂言语行为有效性的共性突破口。结论:当前国内体育教学评价,片面强调终结性评价,缺乏客观性、诊断性和系统性,反馈调节功能较弱;急需注重体育教学系统观察法的运用,并研制国内适切的系统观察工具,同时借鉴国外观察工具的科研成果,优化师生课堂教学行为,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对高原训练期间男子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与常规机能指标关系的研究,探讨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应用于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监控的可行性;方法:早晨空腹状态下,使用PeriFlux System 5000激光多普...目的:通过对高原训练期间男子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与常规机能指标关系的研究,探讨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应用于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监控的可行性;方法:早晨空腹状态下,使用PeriFlux System 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对10名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速度进行无创测试,同时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对运动员进行指尖采血进行Hb,BU,CK等常规机能指标测试;结果: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与常规机能指标均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其中与CK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与Hb,BU则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可与Hb共同作用于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评定,且较单一的血红蛋白评定具有测试无创、针对性更强等优点;2)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可较好地反映出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适应情况及机体肌肉肌细胞的损伤情况,可作为一种无创性指标与CK共同应用于评价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反应.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梳理国外体育教学系统观察工具,分析各种工具观察的主题、应用情况与问题的发现,以期为国内体育教学的反思、观察工具的遴选、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Academic Search Premier、SPORT Discus with Full Text、ERIC、Web of Science和Elsevier为数据源,根据PRISMA流程筛选出89篇涉及系统观察工具的论文,提取出14种观察工具。结果:14种工具可分为观察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人际支持、师生之间的言语特征、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和教学时间有效利用4类;通过分析各类工具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得知,强化师生支持行为、减少学生受控行为、强化师生有效互动,是提升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增加学生课堂有效学习时间、促进课堂言语行为有效性的共性突破口。结论:当前国内体育教学评价,片面强调终结性评价,缺乏客观性、诊断性和系统性,反馈调节功能较弱;急需注重体育教学系统观察法的运用,并研制国内适切的系统观察工具,同时借鉴国外观察工具的科研成果,优化师生课堂教学行为,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文摘目的:通过对高原训练期间男子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与常规机能指标关系的研究,探讨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应用于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监控的可行性;方法:早晨空腹状态下,使用PeriFlux System 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对10名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速度进行无创测试,同时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对运动员进行指尖采血进行Hb,BU,CK等常规机能指标测试;结果: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与常规机能指标均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其中与CK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与Hb,BU则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可与Hb共同作用于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评定,且较单一的血红蛋白评定具有测试无创、针对性更强等优点;2)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可较好地反映出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适应情况及机体肌肉肌细胞的损伤情况,可作为一种无创性指标与CK共同应用于评价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