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体育伦理的国际叙事:问题、原因与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平香 龚正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32,共8页
为提高中国体育伦理国际叙事效益,以中外主流媒体体育报道为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伦理国际叙事存在问题与原因进行探析。结果发现,中国国际体育组织官员国际叙事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精英运动员缺少国际叙事素... 为提高中国体育伦理国际叙事效益,以中外主流媒体体育报道为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伦理国际叙事存在问题与原因进行探析。结果发现,中国国际体育组织官员国际叙事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精英运动员缺少国际叙事素养培训、高校体育学者国际叙事缺少伦理取位、体育媒体国际叙事缺少充分的媒介协作;其原因在于各行业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主动性不强、中国体育叙事介质同化组合能力不足,给中国体育伦理国际有效叙事带来了挑战;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中国体育国际叙事应该团结多样性的叙事合作伙伴、进行体育叙事的跨业务单元协作和进行专业性伦理取位的叙事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伦理 伦理取位 国际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道德责任研究:价值秩序与实现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龚正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23,29,共11页
国家体育道德责任的明晰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价值秩序的分析基础上,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该领域的核心价值及其在整个价值体系中的关系。为此,需要借助"价值守恒定律"等原理,将人的体育的权利置于人权的思考之下,分析出体育... 国家体育道德责任的明晰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价值秩序的分析基础上,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该领域的核心价值及其在整个价值体系中的关系。为此,需要借助"价值守恒定律"等原理,将人的体育的权利置于人权的思考之下,分析出体育的教育、健康及经济等具体权利形态,以利于国家实现体育的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道德责任 法律道德 人权 健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支持网的体育弱势群体关怀路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白亮 龚正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60,共7页
体育弱势群体是体育社会文明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弱势群体的内涵与成因出发,结合体育弱势群体关怀的困境进行分析,基于社会支持网视角,剖析建立体育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的必要性。研究认为体... 体育弱势群体是体育社会文明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弱势群体的内涵与成因出发,结合体育弱势群体关怀的困境进行分析,基于社会支持网视角,剖析建立体育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的必要性。研究认为体育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关怀路径是由政府和正式组织(非政府组织)主导的正式支持;由社区主导的准正式支持;以个体社会网络为主的个体社会支持;以社会工作专业人士和组织为主导的专业技术性支持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弱势群体 社会支持网 关怀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我国体育治理方略 被引量:47
4
作者 龚正伟 刘星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40,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文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促使我们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理解为一种理论,也使我们对于体育之于人类命运的基础价值有了更为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暴露出的体育治理问题,结合现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文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促使我们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理解为一种理论,也使我们对于体育之于人类命运的基础价值有了更为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暴露出的体育治理问题,结合现阶段我国成功的抗疫治理经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治理价值基础和终极目标,建议从内外两个层面去改善体育治理,以期顺利推动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1)精炼内功,将体育相关资源下沉至基层,通过治理关口下移至社区,从而提升社区体育治理能力,促进社区健身服务的提质升级,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民,以达到实现保障公民体育权利、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善治状态;(2)精于外交,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体育治理定位,提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自信,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展示中国体育成绩,形成“官方+民间”的大国体育外交模式,使中国从国际体育体系和秩序的参与者、适应者,转变为改革者和引领者,服务好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育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 体育治理 国际体育 体育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我国体育教师“污名化”现象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徐正旭 龚正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94,共6页
通过厘清体育教师污名化的历史渊源、内涵与外延,并从心理学、历史文化学、社会学及伦理学视角分析"污名化"形成机制,归纳为:基于个人互动间的偏见;社会权力制造的符号暴力;社会制度不完善导致的不公平;传统文化下道德梯度隐... 通过厘清体育教师污名化的历史渊源、内涵与外延,并从心理学、历史文化学、社会学及伦理学视角分析"污名化"形成机制,归纳为:基于个人互动间的偏见;社会权力制造的符号暴力;社会制度不完善导致的不公平;传统文化下道德梯度隐喻。在学理分析基础上研究提出"祛污"之策:(1)微观层次:改变"主-客"偏差认知结构;(2)中观层次:以法律和伦理协同为手段构建当代体育教师利益保障机制;(3)宏观层次:面向社会发起体育文化再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污名化 体育伦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身体哲学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有强 龚正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5-401,共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讨论人的本质时,肉身身体(自然本质)、感性身体(类本质)和社会身体(社会本质)这一身体线索始终贯穿其中。体育在马克思身体哲学的理论体系中,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体育起源于劳动,但却在后续的发展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讨论人的本质时,肉身身体(自然本质)、感性身体(类本质)和社会身体(社会本质)这一身体线索始终贯穿其中。体育在马克思身体哲学的理论体系中,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体育起源于劳动,但却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渐从劳动中升华,成为最能体现和成就人们肉身身体、感性身体和社会身体发展的特殊身体活动形式。着眼于人的肉身身体,体育对人全面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对身心一元、激发最大潜能的充分发展的追求上;着眼于人的感性身体,体育对人全面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对必然规律的把握,从而实现突破自我极限的自由发展的追求上;着眼于人的社会身体,体育对人全面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通过每个人的发展从而促成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体育 身体哲学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 被引量:11
7
作者 白亮 宋宗佩 +1 位作者 邓星华 刘婷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2,38,共6页
体育公共外交淡化意识形态的障碍,强化着国家身份认同。赛事外交、明星外交和体育援助显著提升了国家形象,营造了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后奥运时代,中国大国外交战略的积极实施,体育公共外交国家战略的初步形成以及国家主席足球外交的持... 体育公共外交淡化意识形态的障碍,强化着国家身份认同。赛事外交、明星外交和体育援助显著提升了国家形象,营造了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后奥运时代,中国大国外交战略的积极实施,体育公共外交国家战略的初步形成以及国家主席足球外交的持续升温,为体育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后,体育公共外交应加强顶层设计使体育公共外交国策化,实施多轨体育公共外交实现主体多元化,整合体育公共外交形成协调发展机制化,以迎来体育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公共外交 国家形象塑造 体育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在体育中“学做人”--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会议综述与传统成人理论回应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正旭 龚正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1,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及比较法对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及近现代西方体育伦理的体育哲学关于"学做人"观点进行梳理,并尝试以中国传统成人理论回应西方困境。结果表明:归于西方哲学形而上学传统,西方体育成人理论无法回应与解决当下困境... 运用文献资料法及比较法对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及近现代西方体育伦理的体育哲学关于"学做人"观点进行梳理,并尝试以中国传统成人理论回应西方困境。结果表明:归于西方哲学形而上学传统,西方体育成人理论无法回应与解决当下困境,从中国哲学思想文化视角来回应西方体育成人困境,既体现全球责任,又是自我反省。传统"学做人"理论与实践具有避免单子化优势:在体育成人的目标导向上,成物与成己、为己与为人、克己与复礼并重;在体育成人实践方式上,知识性与情感性、公共性与交互性、整全性与阶段性相统一,从而能够实现道德与美德、认知与情感、法治与德治协同发展。现代体育是西方文化启蒙的产物,为规避西方单子化成人:要坚持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要立足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中国当代实际,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体育学";还要对源自西方的体育项目进行本土化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以成人 体育成人 体育伦理 第24届哲学大会 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己与利他:竞技体育的困境与价值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蔡广 龚正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39,共5页
竞技体育的伦理意蕴,既有利益取向的困境,又有利己、利他及互利的价值。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依据施动者与受动者的标准,析出竞技体育利益主体的己者与他者,剖析其围绕竞技体育客体在选材、训练、竞赛活动过程展开博弈的利益问题,包括跨... 竞技体育的伦理意蕴,既有利益取向的困境,又有利己、利他及互利的价值。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依据施动者与受动者的标准,析出竞技体育利益主体的己者与他者,剖析其围绕竞技体育客体在选材、训练、竞赛活动过程展开博弈的利益问题,包括跨项选材警惕利益偏离、性骚扰背离利益取向、训练低效阻碍利益生长、规则规程掩饰利益流向、兴奋剂妨碍利益公正。提出在规避竞技体育恶的同时,更应该弘扬竞技体育善的利益价值,即推进利己这一内部动力与利他这一外部张力间的关系重塑,进而达成竞技体育互利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伦理价值 利己 利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问题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2
10
作者 白亮 宋宗佩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0,115,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路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政策顶层设计的困境、改革内容科学统一的不足、改革与学生体质的矛盾、改革与现代体育的冲突。建议: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智慧的良性互动,推进科学...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路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政策顶层设计的困境、改革内容科学统一的不足、改革与学生体质的矛盾、改革与现代体育的冲突。建议: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智慧的良性互动,推进科学统一与本土资源的多元衔接,促进体质增强和体育教育的相互融入,提升学校体育改革的文化自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育管理 学校体育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校园足球践行四个自信的理路解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广 龚正伟 +3 位作者 龚波 李滨 李丰荣 耿家先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129,152,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校园足球中践行四个自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校园足球发展要以道路自信为正确路向、以理论自信为内生动力、以制度自信为调节机制、以文化自信为生态环境,才能顺利建构其主体的自信,继而实现...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校园足球中践行四个自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校园足球发展要以道路自信为正确路向、以理论自信为内生动力、以制度自信为调节机制、以文化自信为生态环境,才能顺利建构其主体的自信,继而实现超越,最终达成反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校园足球 四个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运动员行为失范治理:中国逻辑与欧美借鉴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家林 徐正旭 王华倬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基于失范的两面性特征,界定了职业运动员行为失范的边界。认为,中国职业体育遵循效率主导、经济中心的形成逻辑和快速市场化的发展逻辑。在此逻辑下,从社会道德、体育文化和职业体育3个维度对我国职业运动员行为失范进行解析。欧美国家... 基于失范的两面性特征,界定了职业运动员行为失范的边界。认为,中国职业体育遵循效率主导、经济中心的形成逻辑和快速市场化的发展逻辑。在此逻辑下,从社会道德、体育文化和职业体育3个维度对我国职业运动员行为失范进行解析。欧美国家对职业运动员行为失范的治理遵循"规范—失范—规范"这条治理主线,尊重职业体育主体差序化与多重主体等序化区别执行,预防、惩治、规范重构是其普遍经验。我国职业运动员行为失范的治理应遵循动态化、常态化和精准化原则,推行3条治理路径:一轴多元,行业主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法制规制,规范内化的制度建设,包括健全和完善运动员行为规范制度、行为处罚制度和执行监督制度;道德约制,发挥传统文化作用,强化职业体育精神,培养运动员表率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运动员 行为失范 欧美经验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