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建构中华武术学自主知识体系 |
郭玉成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
2
|
中国近代武术竞赛的思想进路、价值取向与实践逻辑 |
崔浩军
张君贤
刘洪
王震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实体·主体·体道:武术套路审美的三重意象 |
吕艾文
郭玉成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构建更有效力的中华武术国际传播体系研究 |
郭玉成
刘韬光
李忠瑞
张美玉
劳嘉欢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体育非遗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
于江南
李守培
|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核心要素的若干问题论述 |
程馨
李守培
曹雪莹
程大力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7
|
武术谚语的多维取向、内容归聚与释读之方 |
刘韬光
郭玉成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8
|
近代中国武术“学科意识”的觉醒 |
刘红军
白俊亚
戴国斌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9
|
明清南方武术主静性、重防性、尚拳性的内卷化发展 |
曾祥林
戴国斌
|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0
|
“中华民族”自在生成与自觉构建语境下形(心)意拳的历史叙事逻辑 |
侯天媛
郭玉成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古代养生术治理的社会动因、实践形态及其当代关照——以晚明士人为考察中心 |
李文博
刘洪
戴国斌
|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从“堕距”到“弥合”:传统武术现代化存续的并联式实践——基于富县“Y拳”的田野考察 |
秦丽
姜传银
虎晓东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
13
|
传统武术四时观的文化形成与现代阐释 |
李守培
米晓宇
孙富强
向春玉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
14
|
近代武术“以用为主”的学术转型 |
刘红军
刘洪
戴国斌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
15
|
宋明理学道统论视域下传统武术传承思想论绎 |
刘韬光
郭玉成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
16
|
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区域休闲体育市场秩序重构研究 |
陈晓峰
康健
朱兰芳
范燕美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17
|
从“功夫人生”到“武学之道”:李小龙研究50年 |
刘洪
戴国斌
岳涛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8
|
健身气功运动处方标准化研究:内容构建、推进困囿与纾解方略 |
宋亚佩
丁省伟
范铜钢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9
|
以影释武:李小龙武道哲学的身体叙事及时代价值 |
尹永佩
连亚菲
刘福根
姜传银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20
|
文化遗产视域下形意拳传承的三重进路:记忆重塑、价值重构和秩序重建 |
侯天媛
郭玉成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