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耦合·范式·向度:媒介可供性视角下运动健康传播的阐释 |
李芳
姜亚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体旅融合背景下乡村体育文化传播的本土实践与反思 |
赵馨
张业安
于晓梅
阎晋虎
胡明
郭歌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1
|
|
|
3
|
体育社交媒体健康传播与青少年体育行为互动影响研究——健康信念的中介作用 |
孙浩
李丁
于晓梅
阎晋虎
张业安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4
|
基于体育健康传播视角的肥胖社会传染机制与纾解路径 |
李怡舟
李有强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5
|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回顾与展望 |
易剑东
唐炎
熊欢
任慧涛
涂传飞
温悦
魏伟
祝大鹏
张博
韩勇
郑志强
邰峰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中国传统体育促进身体文化的延续、整合与共享 |
黄美蓉
金子誉
房纹萱
周思羽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7
|
体育传播概念的反思与本土化重构 |
张业安
于晓梅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8
|
交叉与互构:体育社会学对身体社会学理论的再生与范式拓展 |
熊欢
|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体育空间研究的全球知识图谱与本土化研究路径 |
黄晓薇
熊欢
|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我国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逻辑、困境审视与实施通路 |
杨前程
蔡艺
李旭
张家祥
梁雪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群众体育赛事促进“体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以“苏超”为例 |
周思羽
孙文波
路云亭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我国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模型与实施的研究 |
季浏
汪晓赞
王晖
尹志华
李有强
吴艳玲
翟晓磊
陶恩海
徐勤萍
李兴盈
王彬
俞文东
徐安勇
韩晓霞
胡玲
张仕宜
张勤博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
13
|
体育媒介传播的转向与未来:从符号传播回归具身传播 |
于晓梅
张业安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4
|
|
|
14
|
“变”与“不变”:村落体育主体性之辩证思考——基于一个传统村落的百年体育史考察 |
李伟艳
郎勇春
郑国华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5
|
人机交互情景下的体育健康传播:受众风险与疏解路径 |
阎晋虎
于晓梅
张业安
孙浩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
16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社会学的演变与未来展望:从理论、方法到实践的综合回顾 |
熊欢
朱梅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17
|
回归现实与身体:数字时代体育运动的意义与具身路径 |
曹苏方
张业安
于晓梅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8
|
竞技公平与性别包容的张力与调和——论国际体育赛事性别检测的历史嬗变、当代困境及未来趋势 |
熊欢
沈国芳
黄晓薇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9
|
社交媒体促进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混合方法的研究 |
孙浩
蔡宜静
阎晋虎
于晓梅
曹苏方
张业安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0
|
智慧教育视阈下新闻人才培养的现代化路径探究--评《人工智能与教育现代化》 |
肖菁菁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