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AS2 mRNA:一种潜在的兴奋剂检测生物标志物
1
作者 闫田田 卢璇 吴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330,共8页
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2(ALAS2)是一种蛋白编码基因,作为m RNA在血红蛋白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较为活跃。在兴奋剂领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从而提高机体携氧能力的糖蛋白。随着对EPO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检测技术和方... 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2(ALAS2)是一种蛋白编码基因,作为m RNA在血红蛋白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较为活跃。在兴奋剂领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从而提高机体携氧能力的糖蛋白。随着对EPO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检测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对包含ALAS2在内的更多特定生物标志物进行跟踪检测,可逐渐形成对EPO间接检测方法的补充。本文综述了ALAS2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EPO的相关性,探讨了ALAS2作为血液生物标志物在兴奋剂检测领域中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S2 生物标志物 兴奋剂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生物学作用及在兴奋剂检测中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闫田田 吴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01-1009,共9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型的非编码RNA,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血浆中检测到的游离细胞miRNA可作为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标记物。miRNA因其高稳定性、高度保守性,以及在转录后对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调控影响,成为较有...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型的非编码RNA,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血浆中检测到的游离细胞miRNA可作为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标记物。miRNA因其高稳定性、高度保守性,以及在转录后对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调控影响,成为较有前景的候选生物标志物。目前miRNA的主要临床应用包括癌症预测、病毒感染诊断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等。探寻特定且高敏感性的miRNA生物标志物,是现阶段反兴奋剂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可为兴奋剂检测提供新思路。本文综述miRNA的生物学机制和作用,揭示其作为一类新的血液兴奋剂检测生物标志物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生物标志物 兴奋剂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谱技术的芬太尼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婉丽 汪洋 +2 位作者 伊雄海 古淑青 邓晓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6,共10页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突出问题,其中芬太尼类化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毒品,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管制。质谱技术能够针对不同基质中的芬太尼类化合物提供准确高效的定性定量检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使用质谱技术对...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突出问题,其中芬太尼类化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毒品,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管制。质谱技术能够针对不同基质中的芬太尼类化合物提供准确高效的定性定量检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使用质谱技术对芬太尼类化合物进行靶向和非靶向相关的研究进展,梳理了质谱分析中芬太尼类化合物的不同样品前处理步骤,重点论述了检测芬太尼类化合物的原位电离质谱、液相联用质谱、气相联用质谱等技术的特点,同时介绍了质谱非靶向分析技术对新型芬太尼类化合物结构预测和分类的优势,以更好地让人们了解和管控芬太尼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类化合物 质谱 原位电离质谱 非靶向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防治癌症的作用机制--从整合生理学及肿瘤免疫微环境视角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兴益 石月 +2 位作者 石慧 李斐 陈佩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8,共11页
缺乏体力活动及其引发的肥胖、营养过剩、慢性炎症及代谢紊乱是癌症的重要致病因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在癌症预防、辅助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与其在降低循环中营养物质可用性、减轻机体慢性炎症状态、改善胰岛素代谢及... 缺乏体力活动及其引发的肥胖、营养过剩、慢性炎症及代谢紊乱是癌症的重要致病因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在癌症预防、辅助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与其在降低循环中营养物质可用性、减轻机体慢性炎症状态、改善胰岛素代谢及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功效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上调了机体的“调定点”以更好地应对内、外环境挑战。回归携瘤状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运动抑制癌细胞生长最直接的效应机制是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善: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动员、增殖活性提高、效应功能增强及免疫细胞亚型转换。然而,仅有少部分研究揭示了运动中“运动因子”在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桥梁作用。未来,亟待更多基础研究深入探究运动效应的“本源性”作用机理,以开拓癌症免疫治疗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癌症 肿瘤 免疫 代谢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