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S在星形细胞肿瘤术后放疗中的价值:Cho/Cr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于同刚 吴丽琼 +7 位作者 戴嘉中 潘力 盛晓芳 汪洋 施惠东 曹文静 钱慧君 姚旭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星形细胞肿瘤术后、分次放疗后急性期及早期迟发反应期MRS上Cho/Cr随剂量、时间的变化趋势。方法:共18例,年龄9~67岁(平均46±14岁),采用GE signa VH/i 3.0T成像系统进行检查,MRS采用多体素PRESS序列。均为术后患者(... 目的:研究星形细胞肿瘤术后、分次放疗后急性期及早期迟发反应期MRS上Cho/Cr随剂量、时间的变化趋势。方法:共18例,年龄9~67岁(平均46±14岁),采用GE signa VH/i 3.0T成像系统进行检查,MRS采用多体素PRESS序列。均为术后患者(全切或部分切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WHO 4级)7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3级)4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 2级)6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 1级)1例。测量两个体素:≥60Gy区(肿瘤床区)和〈40Gy区(对侧正常区)。一般先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然后进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靶区总处方剂量为60~68Gy。结果:≥60Gy区的Cho/Cr在放疗至60%总剂量时已经开始降低,并且呈进行性降低(从治疗前的2.521降到治疗后1个月的1.810)。而〈40Gy区则先轻度升高,随后降至原来的水平。结论:MRS的Cho/Cr可以对星形细胞肿瘤术后、放疗后急性期和早期迟发反应期的代谢物改变进行检测,有利于对肿瘤治疗后的早期反应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肿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ergy CBCT两种配准方式对脑肿瘤放疗摆位误差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俐颖 胡小洋 +2 位作者 孙磊 盛晓芳 汪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分析脑肿瘤的影像引导放射治疗中,Synergy加速器里的CBCT两种影像配准方式的摆位误差。方法:选择100例脑肿瘤患者,在治疗前进行CBCT扫描,将得到的扫描影像与计划CT影像对比,分别采用骨配准与灰度配准方式。记录这两种配准方式在X、... 目的:分析脑肿瘤的影像引导放射治疗中,Synergy加速器里的CBCT两种影像配准方式的摆位误差。方法:选择100例脑肿瘤患者,在治疗前进行CBCT扫描,将得到的扫描影像与计划CT影像对比,分别采用骨配准与灰度配准方式。记录这两种配准方式在X、Y、Z三个线性方向上的误差值,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两两比较,计算差别是否达到显著性水平。结果:采用骨配准在X、Y、Z方向上的误差值分别是(-0.051±0.136)cm、(-0.059±0.130)cm、(0.057±0.132)cm,灰度配准在X、Y、Z方向上的误差值分别是(-0.055±0.135)cm、(-0.065±0.129)cm、(0.065±0.129)cm。三个方向上统计学分析表明这两种配准方式的数据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初步研究显示在脑肿瘤的影像引导放疗中,CBCT的骨配准精度比灰度配准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影像引导放疗 图像配准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WI指导胶质瘤放疗靶区勾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倪春霞 汪洋 +3 位作者 于同刚 周菊英 盛晓芳 孟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WHO III级)和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IV级)预后差别大,但放疗靶区的设定未进一步细分,本研究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肿瘤及周围区域进行研究,探讨两者术后放疗靶区勾画的差异。方法:对我院... 目的: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WHO III级)和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IV级)预后差别大,但放疗靶区的设定未进一步细分,本研究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肿瘤及周围区域进行研究,探讨两者术后放疗靶区勾画的差异。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患者入组,放疗前行DWI检查,测量肿瘤区、近瘤周区、中瘤周区、远瘤周区及瘤周区外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共76例患者入组,其中24例AA,52例GBM。AA的ADC值在近瘤周区最大;GBM的ADC值在中瘤周区最大。在肿瘤区、中瘤周区和远瘤周区,AA和GBM的ADC值(包括最小值和平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在瘤周区外,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DWI及ADC值有助于指导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弥散加权成像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细胞肿瘤术后瘤床区域的MRS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同刚 钱慧君 +6 位作者 吴丽琼 戴嘉中 潘力 盛晓芳 汪洋 施惠东 曹文静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 :研究星形细胞肿瘤术后瘤床区域的MRS改变。方法 :本研究包括手术组和对照组。均采用GE Signa VH/i 3.0T成像系统进行检查,MRS采用多体素PRESS序列。手术组共18例,年龄9~67岁(平均46±14岁)。其中胶质母细胞瘤(WHO4级)7... 目的 :研究星形细胞肿瘤术后瘤床区域的MRS改变。方法 :本研究包括手术组和对照组。均采用GE Signa VH/i 3.0T成像系统进行检查,MRS采用多体素PRESS序列。手术组共18例,年龄9~67岁(平均46±14岁)。其中胶质母细胞瘤(WHO4级)7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3级)4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2级)6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1级)1例。MRS测量两个体素:肿瘤床区和对侧正常区。对照组包括18例健康志愿者,体素位置选择在右半卵圆中心区。结果 :星形细胞肿瘤术后肿瘤床区的MRS表现为NAA/Cr降低,Cho/Cr、Cho/NAA、Lip0.9/Cr及Lip1.3/Cr升高;而对侧正常区只出现NAA/Cr的降低。结论 :MRS可以对星形细胞肿瘤术后的代谢物改变进行检测,有利于今后对肿瘤治疗后的反应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