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实际板型下电除尘器中的电流体动力学流动 被引量:8
1
作者 沈恒 钟方川 +1 位作者 亢燕铭 余婉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1-546,共6页
为分析电除尘器(ESP)通道中的耦合流动对于荷电粒子捕集的影响,考虑空间电荷密度的作用,模拟了波形板和C型板通道中电风诱导的二次流与主流的耦合效应。基于FLUENT的用户自定义(UDF),采用有限体积法计算电流场并与FLUENT流场耦合,数值... 为分析电除尘器(ESP)通道中的耦合流动对于荷电粒子捕集的影响,考虑空间电荷密度的作用,模拟了波形板和C型板通道中电风诱导的二次流与主流的耦合效应。基于FLUENT的用户自定义(UDF),采用有限体积法计算电流场并与FLUENT流场耦合,数值模拟了2种实际板型廓线下线-板式电除尘器中的电流体动力学(EHD)流动。模拟结果表明:这2种通道中的电气特性和电流体动力学流动特征有明显差别;波形板通道收尘极表面附近区域的电场强度及分布均优于C型板,即前者近板电场强度相对高且分布更均匀;C型板通道中电风引起的二次流动则强于波形板;当主流速度增大时,波形板通道中的电风效应将逐渐消失,而在C型板中的电风将会加强主流速度,收尘极板附近的涡流区沿流动方向将逐渐变弱。最终得出波形板相对C型板能更有效地抑制粒子返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离子风 EHD流动 二次流 波形板 C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C60桥面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黄修林 丁庆军 +1 位作者 宋晓波 孙华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111,共4页
钢混组合梁在支座处桥面板有较大的负弯矩,桥面板混凝土因承受较大的拉应力,易出现开裂问题。针对海洋环境钢混组合梁预制桥面板负弯矩区混凝土在疲劳荷载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缝等影响桥面板的使用寿命问题,采用高强有机聚合物纤维对... 钢混组合梁在支座处桥面板有较大的负弯矩,桥面板混凝土因承受较大的拉应力,易出现开裂问题。针对海洋环境钢混组合梁预制桥面板负弯矩区混凝土在疲劳荷载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缝等影响桥面板的使用寿命问题,采用高强有机聚合物纤维对混凝土进行增强设计,制备出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优良的混凝土,并进行了港珠澳大桥桥面板模型的浇筑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桥面板 C60混凝土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线电除尘器内EHD流动与粒子行为数值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恒 余婉璇 +1 位作者 贾洪伟 亢燕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0-1037,共8页
为了研究星形线电除尘器内电流体动力学(EHD)流动与荷电粒子运动行为及两者间相互作用,构建了线板式电除尘器(ESP)内关于EHD和带电粒子运动学的耦合数值模型.该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电场方程和空间电荷方程,在拉格朗日法下建立带... 为了研究星形线电除尘器内电流体动力学(EHD)流动与荷电粒子运动行为及两者间相互作用,构建了线板式电除尘器(ESP)内关于EHD和带电粒子运动学的耦合数值模型.该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电场方程和空间电荷方程,在拉格朗日法下建立带电粒子运动方程,并与FLUENT湍流模型进行耦合.利用这一模型,对3种电场风速下星形线电除尘器内流动形态与粒子运动行为进行了细致模拟,并分析了二次流动对气流、粒子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星形线电除尘通道内二次流动对流动形态和粒子浓度分布存在显著作用.随电场风速的降低,这一作用将越明显.EHD流动对细小荷电粒子运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二次流动产生涡旋并作用于主流来影响粒子运动行为.收尘板面的涡旋挤压粒子流远离壁面向流动中心运动,放电极下游的涡旋则促进粒子流向收尘板壁面靠近.此外,由于捕集通道中强二次流的存在,Deutsch计算式对除尘效率、特别是对于亚微米粒子捕集效率的计算并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学(EHD)流动 电除尘器 星形线 粒子行为 除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照相量测技术的风荷载作用下玻璃幕墙变形量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琳洁 刘文白 +2 位作者 原媛 孔戈 高建卫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5-628,共4页
利用数字照相量测技术,测定了风荷载作用下玻璃幕墙玻璃面板的平面位移分布。玻璃面板为3090 mm×1450 mm,厚度为6 mm的中空玻璃,实验选取右下角800 mm×1200 mm的玻璃面板为实验对象。本文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分... 利用数字照相量测技术,测定了风荷载作用下玻璃幕墙玻璃面板的平面位移分布。玻璃面板为3090 mm×1450 mm,厚度为6 mm的中空玻璃,实验选取右下角800 mm×1200 mm的玻璃面板为实验对象。本文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分析了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从玻璃幕墙的玻璃面板对角线方向的位移-荷载曲线可以看出,位移从面板左上角向面板边缘呈增大的趋势;相同位置的位移随风荷载的增大逐渐增大;另外,数字照相量测技术使实验过程简单化,计算结果全场化、直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照相量测 玻璃幕墙 位移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复合双极板气密性和导电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田润平 孔戈 +1 位作者 茆晓雨 于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80,共4页
针对现今双极板存在的气密性和导电性等性能缺陷,通过文献的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强化双极板气密性、导电性的方法。浸渍可以增强石墨双极板的气密性,封堵石墨双极板气孔,减小氢气渗透率。增强复合双极板导电性通过去除双极板表面富集树脂... 针对现今双极板存在的气密性和导电性等性能缺陷,通过文献的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强化双极板气密性、导电性的方法。浸渍可以增强石墨双极板的气密性,封堵石墨双极板气孔,减小氢气渗透率。增强复合双极板导电性通过去除双极板表面富集树脂、表面改性构建导电通道和添加导电填料实现。在满足双极板的性能要求情况下,未来需要简化和优化工艺,以低廉的成本实现双极板的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板 气密性 导电性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字照相量测技术的风荷载作用下玻璃幕墙变形量测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元义 刘文白 +2 位作者 原媛 孔戈 高建卫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9-34,共6页
针对玻璃幕墙在风荷载作用下变形量测方法不能解决全场、复杂节点变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数字照相变形量测技术的光学方法。通过使用双摄像机的三维数字照相量测技术,测定玻璃幕墙在不同风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和挠度,然后通过与传统... 针对玻璃幕墙在风荷载作用下变形量测方法不能解决全场、复杂节点变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数字照相变形量测技术的光学方法。通过使用双摄像机的三维数字照相量测技术,测定玻璃幕墙在不同风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和挠度,然后通过与传统方法应变片和百分表测量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来验证三维数字量测方法在玻璃幕墙变形量测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风荷载作用下,通过3种方法所测得的应变-位置和挠度-位置的比较,说明三维数字照相量测试验测量得到的玻璃幕墙表面变形数据是准确的,数字照相量测方法可以应用于玻璃幕墙表面变形量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照相量测 玻璃幕墙 风荷载 变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隐框玻璃幕墙抗风压性能评估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易非 原媛 +2 位作者 刘文白 孔戈 高建卫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7-1206,共10页
为表征隐框玻璃幕墙面板在复杂边界条件与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不对称挠曲变形并进行安全性评估,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幕墙样品进行非接触式全场测量。通过重建面板的空间挠曲形貌,建立基于面法线距离、表面高斯曲率、面内大主应变与应... 为表征隐框玻璃幕墙面板在复杂边界条件与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不对称挠曲变形并进行安全性评估,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幕墙样品进行非接触式全场测量。通过重建面板的空间挠曲形貌,建立基于面法线距离、表面高斯曲率、面内大主应变与应变能密度分布的玻璃幕墙抗风压性能综合评估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初始形貌与结构耦合作用下面板挠曲后的最大面法线距离为6.02 mm,小于现行标准实验计算结果,幕墙的实际抗风压性能更优秀;面板四角区域呈双曲抛物面变形,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在左上角出现全场最大面内大主应变257με。因此该方法避免了传统仪器受限于指定测点数据的缺陷,能够反映玻璃面板变形的全场时空动态变化,为表征隐框玻璃幕墙的抗风压性能提供便捷且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隐框玻璃幕墙 边界条件 安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