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37
1
作者 阳平坚 彭栓 +3 位作者 王静 王强 任妮 宋维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416,共13页
梳理了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各关键环节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全球和我国现阶段CCUS技术应用进展和挑战.结果表明,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CCUS项目难以实现成本效益的平衡,因此必须转变思路,将CO_(2)视为一种基础工业原料,加快CO_... 梳理了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各关键环节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全球和我国现阶段CCUS技术应用进展和挑战.结果表明,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CCUS项目难以实现成本效益的平衡,因此必须转变思路,将CO_(2)视为一种基础工业原料,加快CO_(2)资源化利用布局.基于此,提出CO_(2)转化利用金字塔模型,通过优化组合高附加值碳基材料、化工利用、生物合成等CO_(2)转化利用路径,形成兼具减排和商业价值的新型碳经济.最后,根据我国未来在能源领域的领先性和电网的灵活度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加快我国CCUS技术布局和应用的政策建议,以期助力CCUS技术产业化落地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碳经济 CO_(2)利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氮比条件下4种可控因素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总氮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文玲 郑离妮 +3 位作者 崔理华 欧阳颖 骆世明 汤仲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7-1192,共6页
以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考查了在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进水流量、水位高度、湿干比及运行周期4个可控因素对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C/N可提高总氮去除效率,4个可控因子对污水总氮的去除有显... 以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考查了在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进水流量、水位高度、湿干比及运行周期4个可控因素对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C/N可提高总氮去除效率,4个可控因子对污水总氮的去除有显著影响,进水量是总氮去除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干湿比的影响强度随着C/N的增大而增加,当C/N为1∶1和3∶1时,总氮的去除效果最优组合为:水位高度为50cm,湿干比为2∶1,周期为24h且进水流量为80cm·d-1;当C/N为5∶1时,总氮的去除效果最优组合为:水位高度为25cm,湿干比为1∶1,周期为24h且进水流量为80cm·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碳氮比 可控因素 总氮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地下水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泓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51-259,共9页
地下水污染已成为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治理污染地下水工作迫在眉睫。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是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新兴技术,具有治理效果好、造价低廉、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等特点,能够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有机氯... 地下水污染已成为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治理污染地下水工作迫在眉睫。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是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新兴技术,具有治理效果好、造价低廉、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等特点,能够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有机氯化物、重金属和无机离子等。PRB技术在美国已广泛应用到工程领域并实现商业化,在我国目前处于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示范应用阶段。综述了PRB技术的原理、结构类型、活性填料、修复机理和工程应用,指出PRB系统长期有效运行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PRB技术的应用前景和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PRB技术在我国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及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渗透反应墙(PRB) 地下水污染 零价铁(Z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