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性疾病及生存质量现况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朱云程 曹爱爱 +4 位作者 王芳 薛连学 陈玄玄 江茜茜 季卫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6-859,共4页
目的通过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和生存质量的评定,调查患者代谢特征和生存质量现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非代谢综合征(Non-MS)、高危代谢综合征(HR-MS)或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对174例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代谢指标(体质量指数、... 目的通过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和生存质量的评定,调查患者代谢特征和生存质量现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非代谢综合征(Non-MS)、高危代谢综合征(HR-MS)或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对174例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代谢指标(体质量指数、平均动脉压、胆固醇、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WHOQOL-BREF)的关系。结果 WHOQOL-BREF评分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03,P=0.000);Post-Hoc检验显示Non-MS组的WHOQOL-BREF评分显著低于HR-MS组和MS组(P=0.009,P=0.002),HR-MS组与MS组WHOQOL-BREF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值与WHOQOL-BREF评分呈负线性相关(r=-0.183,P=0.015;r=-0.168,P=0.026)。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任意一项代谢性指标异常均可伴发相关代谢性指标的协同改变,并伴有生存质量的下降。糖尿病、高血压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相对于肥胖、高脂血症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生存质量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特网的STM远程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2
作者 蔡英文 杨誉宗 +4 位作者 吕露 胡钧 李民乾 孙洁林 陈良尧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3-95,共3页
在分析因特网信息传输机制的基础上,采用TCP/IP协议和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实现了多用户远程分权控制STM(扫描隧道显微镜)仪器。分析了远程实时控制系统对设备硬件及网络带宽的要求,初步探讨了因特网远程实验过程中的网络与设备安全问题... 在分析因特网信息传输机制的基础上,采用TCP/IP协议和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实现了多用户远程分权控制STM(扫描隧道显微镜)仪器。分析了远程实时控制系统对设备硬件及网络带宽的要求,初步探讨了因特网远程实验过程中的网络与设备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应用本软件系统可以对远程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同时用户与操作者之间可以进行任意两者之间的语音与视觉交流,从而实现了科学实验的设备无关性,突破了现有科学研究对操作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为大幅度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创建新的科研模式奠定了基础。本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北京-上海两地之间的远程演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特网 STM 远程实时控制系统 设计 扫描隧道显微镜 客户机/服务器 网络安全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道良 李霞 +2 位作者 苏宁 季卫东 陈玄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方法·从上海市长宁区街道中整群抽取4个街道,按照入组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针对干预组提供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社...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方法·从上海市长宁区街道中整群抽取4个街道,按照入组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针对干预组提供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分别在基线时、6个月末、12个月末进行老年期痴呆患者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期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1)对干预前2组患者的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评定时间主效应显著(P<0.001),BEHAVE-AD总分、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组别主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BEHAVE-AD总分、妄想和情感障碍因子分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BEHAVE-AD评分组间比较:在6个月末时,就幻觉、昼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而言,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2个月末时,就BEHAVE-AD总分及妄想、行为紊乱、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而言,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干预前2组患者的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评定时间主效应显著(P<0.001),MMSE和QOL-AD评分组别主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4)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组间比较:在6个月末时,干预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个月末时,就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而言,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并整合多学科团队成员的家庭医疗模式对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有效,可以提高患者和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持续开展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精神行为障碍 家庭医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条件变化下的图像生成方法
4
作者 杨杰 许丽敏 +1 位作者 郭英凯 李国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416-1420,共5页
提出了两种图像生成的方法:(1)由图像分割、三维重建和投影生成构成.该方法考虑了图像中各部分表面发射模型的差异,通过将图像各区域划分成朗伯表面和镜面反射,分别进行三维重建,然后融合两结果,改变光照方向和强度,投影生成新的图像;(2... 提出了两种图像生成的方法:(1)由图像分割、三维重建和投影生成构成.该方法考虑了图像中各部分表面发射模型的差异,通过将图像各区域划分成朗伯表面和镜面反射,分别进行三维重建,然后融合两结果,改变光照方向和强度,投影生成新的图像;(2)将Shape from shading和Shape from texture技术融合起来.采用Gabor滤波器将图像中的纹理成分和阴影成分区分开来,再用两种方法各自生成三维立体图像,依据它们的特性在频域融合两个三维图像,然后再改变视角和光照的强度、方向,生成仿真的二维图像.实验表明,由该两种方法恢复出的形状优于传统的估计方法,生成的图像真实感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生成 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折纸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付衍明 张钊 +3 位作者 李璨 师咏勇 阎秀峰 樊春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31,共7页
DNA折纸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全新的DNA自组装的方法,是DNA纳米技术与DNA自组装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与传统的DNA自组装技术不同,DNA折纸术通过将一条长的DNA单链(通常为基因组DNA)与一系列经过设计的短DNA片段进行碱基互补,能够可控地... DNA折纸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全新的DNA自组装的方法,是DNA纳米技术与DNA自组装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与传统的DNA自组装技术不同,DNA折纸术通过将一条长的DNA单链(通常为基因组DNA)与一系列经过设计的短DNA片段进行碱基互补,能够可控地构造出高度复杂的纳米图案或结构,在新兴的纳米领域中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本文在介绍DNA折纸术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就DNA折纸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在DNA芯片、纳米元件与材料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进行了概述,探讨了DNA折纸术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自组装 DNA折纸术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亚洲和欧洲人群中对一个AC二核苷酸重复的多态性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捷 樊金波 +8 位作者 吴胜男 张长顺 纪宝虎 王磊 李兴旺 顾牛范 冯国鄞 David St Clair 贺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07-1213,共7页
连锁研究表明,染色体15q13-q14区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区域。在此项研究中,使用来自中国和苏格兰的3套独立的样本,对位于D15S118的AC二核苷酸重复的多态性位点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关联分析。在苏格兰病例-对照样本中,该多态性位点的... 连锁研究表明,染色体15q13-q14区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区域。在此项研究中,使用来自中国和苏格兰的3套独立的样本,对位于D15S118的AC二核苷酸重复的多态性位点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关联分析。在苏格兰病例-对照样本中,该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在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但是这一结果在中国的病例-对照组中没有得到重复。在中国三口之家的样本中,我们没有观察到有等位基因从正常的父母向患病子女的传递不平衡。总之,至少在中国人中,此结果不支持这个AC二核苷酸重复的多态性位点在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后续的研究有必要进一步阐明在欧洲人中该多态性位点在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中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关联 传递不平衡(TDT) D15S118 α-7烟碱受体亚基基因(CHRNA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蛋白ZBTB2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7
作者 庞杰 徐飞 李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探索锌指蛋白ZBTB2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中国汉族658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58位健康对照,选取ZBTB22基因rs3130100... 目的·探索锌指蛋白ZBTB2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中国汉族658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58位健康对照,选取ZBTB22基因rs3130100、rs1061783、rs1061801和rs3130099共4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利用SHEsis分析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以及连锁不平衡检验和单倍型分析。结果·rs3130100、rs1061783和rs3130099这3个SNP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Bonferroni校正后均P<0.05),而基因型频率间的差异经Bonferroni校正后无统计学意义。4个位点处于强连锁不平衡状态,构成的单倍型TCGA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频率显著降低(经Bonferroni校正后P=0.015)。结论·ZBTB22基因rs3130100、rs3130099和rs1061783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BTB22 基因 精神分裂症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国汉族人群 病例-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