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管理的比较研究——以美国密西根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胡勇军 赵文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3,112,共8页
通过比较密西根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异同,可以看出:科研经费是两校收入的主要来源;两校科研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是政府;密西根大学是全成本核算单位,科研经费的拨款充分考虑了学校承担科研项目的 "间接成本",同时... 通过比较密西根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异同,可以看出:科研经费是两校收入的主要来源;两校科研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是政府;密西根大学是全成本核算单位,科研经费的拨款充分考虑了学校承担科研项目的 "间接成本",同时具有明显的重"人"轻"物"的特征。上海交通大学是全额拨款单位,科研经费未充分考虑管理和人工成本,其预算具有重"物"轻"人"的特征,偏重科研设备的购置,忽视人员费的支出,且科研项目管理繁琐,预算调整刚性僵化。建议我国研究型大学增加科研间接费的拨付比例、适当提高人员费比重、适度下放项目管理权和提高预算调整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 科研经费 经费管理 密西根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学科硕博贯通培养研究生的改革试点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哲 刘明柱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1,共3页
对上海交通大学于2004年开始试行的数学学科实施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 数学学科 培养模式改革 硕博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研究型大学企业博士后发展现状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3
作者 葛昀洲 赵文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2,共4页
作为国内著名研究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企业博士后培养上起步早、基础厚,利用自身的学术实力,建立了企业博士后联培的独特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坚持国家导向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缩减招收规模,优化生源质量,依托优势学科,推动名师参与,与上... 作为国内著名研究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企业博士后培养上起步早、基础厚,利用自身的学术实力,建立了企业博士后联培的独特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坚持国家导向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缩减招收规模,优化生源质量,依托优势学科,推动名师参与,与上海企业合作为主,与其他临近省份、发达省份合作为辅,形成了注重数量向兼顾质量转变,体现国家意志向兼顾市场导向转变,从注重应用科学向兼顾基础科学转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博士后 上海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DNA:我国高校海归教师的学缘研究——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菡 朱佳妮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3,共5页
本研究使用履历分析法,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4所高校2664名海归教师为样本,分析其教育经历和海外工作经历,探究我国高校海归教师学术背景和学缘关系分布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显示,4所高校的多数海归教师接受过... 本研究使用履历分析法,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4所高校2664名海归教师为样本,分析其教育经历和海外工作经历,探究我国高校海归教师学术背景和学缘关系分布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显示,4所高校的多数海归教师接受过较好的教育,但不同高校海归教师学术背景存在一定差距;4所高校的海归教师与本校的学缘关系密切,尤其在优势学科方面。建议高校应以一流学科发展为导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进一步完善开放透明的竞争性人才选拔机制,并主动加大从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人才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归教师 学缘关系 师资队伍 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大学排名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念才 苗耘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4,共8页
本研究通过对1994-2014年间的130篇学术性文献进行质性的内容分析,系统地总结出了应用大学排名对高等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和有争议的影响等三个类别10种具体影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管理的挑战、高校根本任务和价值... 本研究通过对1994-2014年间的130篇学术性文献进行质性的内容分析,系统地总结出了应用大学排名对高等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和有争议的影响等三个类别10种具体影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管理的挑战、高校根本任务和价值的偏离,以及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不平衡等方面。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高校外部关系的改善以及排名方法的完善等方面。有争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招生与择校、学生的学习经历以及高校的排名名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排名 应用行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学生跨国高等教育选择影响机制研究:对家庭背景与期望的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丽媛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7-104,共8页
在中国大陆,跨国高等教育主要包括中外合作机构和项目,统称中外合作办学。为了研究考察家庭背景与期望因素对学生选择跨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所中外合作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并以1所普通公办大学作为参照样本,开展问卷调查。通过... 在中国大陆,跨国高等教育主要包括中外合作机构和项目,统称中外合作办学。为了研究考察家庭背景与期望因素对学生选择跨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所中外合作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并以1所普通公办大学作为参照样本,开展问卷调查。通过二值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家庭背景对选择中外合作大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后,不论海外升学期望还是就业期望,均对选择中外合作大学具有显著影响;期望在家庭背景与中外合作大学选择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高等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家庭背景 期望 学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0
7
作者 高桂娟 苏洋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30,共7页
通过专家调查法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学校教育的共识性指标进行筛选并形成量表,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了1080名大学生,对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校教育和大学生创业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按照影响作... 通过专家调查法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学校教育的共识性指标进行筛选并形成量表,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了1080名大学生,对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校教育和大学生创业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按照影响作用的显著程度看,高校社团活动能极大地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科大学生创业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因此,我们应理性认识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重视学校教育自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学校教育 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评估: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新图景 被引量:34
8
作者 王战军 王永林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共5页
监测评估旨在以预定目标为依据,通过对过程要素状态信息的持续收集、动态跟踪和客观描述,对教育活动是否在按照预定计划执行、向预定目标靠近等运行轨迹做出监控、预警和修正,从而确保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监测评估反映了教育评估理论... 监测评估旨在以预定目标为依据,通过对过程要素状态信息的持续收集、动态跟踪和客观描述,对教育活动是否在按照预定计划执行、向预定目标靠近等运行轨迹做出监控、预警和修正,从而确保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监测评估反映了教育评估理论革新发展的时代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改进发展的方向。研究分析了教育监测评估的概念与特征;论证了监测评估应用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适切性;提出了监测评估实施的原则、模型、步骤、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估 监测评估 内涵特征 实施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结构失衡问题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宋福进 胡薇 刘少雪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35,共5页
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需要合理地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以教育部直属的72所"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为例进行分析发现:经费投入总量有较大增长,年增长率波动幅度很大;财政投入稳定... 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需要合理地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以教育部直属的72所"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为例进行分析发现:经费投入总量有较大增长,年增长率波动幅度很大;财政投入稳定性不足,财政拨款比例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经常拨款比例偏低,专项拨款和科研拨款比例偏高,经费配置结构存在失衡现象。我国应当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同步增长机制,确定各类拨款的合理比例,明确重点建设投入的性质和作用,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中介实施、高校自主办学相结合的拨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投入结构 失衡 拨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范式及其治理路径论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高树仁 宋丹 曾剑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30,共7页
高等教育公平是表征社会民主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中国历来具有重视公平的价值观及相应制度体系建构的传统,注重政策价值的多元化表述、政策内容的多样性表征、政策体系的多维化构成。... 高等教育公平是表征社会民主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中国历来具有重视公平的价值观及相应制度体系建构的传统,注重政策价值的多元化表述、政策内容的多样性表征、政策体系的多维化构成。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是国家政策主导下的渐进式发展过程,包含了市场化的理性范式、社会化的保障范式和自由化的选择范式的共同建构过程。未来的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在创新与调整上应遵循一定的行动逻辑与治理规律,通过发挥教育政策“元治理”职能、构建协同共治的多元行动体系、发挥复合政策范式的系统效应、重视学生群体的多维化利益诉求、优化政策供给和整体性改革,实现持续性的高等教育公平制度优化的目标,进而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公平政策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 教育政策 政策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质量问责的能力限度:问题与出路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守信 杨颉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5,共5页
问责作为一种有限理性的制度行为,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实践中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制度供给不足、问责路径依赖、管理主义盛行和工具理性偏向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责的作用范围及能力大小。问责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高等... 问责作为一种有限理性的制度行为,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实践中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制度供给不足、问责路径依赖、管理主义盛行和工具理性偏向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责的作用范围及能力大小。问责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不能把问责自身的合程序性作为问责能力的判断标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责能力需要加强问责规制建设,完善多元参与的社会公共问责结构,构建高校为主体的问责机制,以及回归教育性问责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责 质量 高等教育 能力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的评价与分类 被引量:14
12
作者 蒋莉莉 赵宏斌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26,共6页
实现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转变是建设教育强省、文化强省、经济强省的迫切需求。本文在辨析"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的评... 实现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转变是建设教育强省、文化强省、经济强省的迫切需求。本文在辨析"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的评价指标,并依此对我国31个省(市)进行"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的分类,为各省级区域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省 高等教育强省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熟度评价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构建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守信 杨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3,共4页
质量标准是衡量与规范高等教育办学活动的准则和制度工具。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在大众化阶段面临"统一"与"多样"二重性:一方面高等教育多元发展要求质量标准趋于多样性,另一方面质量标准必须通过统一性才能避免泛化和... 质量标准是衡量与规范高等教育办学活动的准则和制度工具。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在大众化阶段面临"统一"与"多样"二重性:一方面高等教育多元发展要求质量标准趋于多样性,另一方面质量标准必须通过统一性才能避免泛化和形成约制。基于成熟度评价的质量标准将重心放在高校质量管理活动的纵向提升上,因而能够屏蔽高校办学类型和层次等方面差异性,实现用标准的统一性适应高校的多样性。其意义在于突显高校主体地位,通过帮助高校开展自我评价和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使高校在自觉反思中形成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标准 高等教育 成熟度 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政策执行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对政策改进的影响研究——以大学自主招生政策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聚鹏 余天佐 王志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147,共7页
政策活动是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价三者构成的系统性活动,三者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政策改进是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行的修订,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制定,不但受政策评价的直接影响,而且受政策执行活动的直接影响。长期以来,关于... 政策活动是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价三者构成的系统性活动,三者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政策改进是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行的修订,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制定,不但受政策评价的直接影响,而且受政策执行活动的直接影响。长期以来,关于政策改进研究强调政策评价对政策改进的影响作用,忽视政策执行对政策改进的影响作用。教育政策执行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是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策过程中追求自我利益的一种行为,在其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和行为目标三方面,通过影响政策制定者的印象性评估、实证性评估和对话行为对教育政策改进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执行者 教育政策制定者 机会主义行为 政策改进 自主招生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就业市场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宏斌 王树同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2,共3页
本文认为,家庭在追求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的同时必须面对教育投资的风险。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风险是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择业是在就业风险下的理性选择。为减小大学生就业风险,国家要加强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与大... 本文认为,家庭在追求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的同时必须面对教育投资的风险。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风险是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择业是在就业风险下的理性选择。为减小大学生就业风险,国家要加强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高等教育投资 风险 毕业生就业市场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质量问责路径依赖的化解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守信 杨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0,共3页
高等教育质量问责路径依赖的核心是对问责主体的依赖,本质是问责权力的集中。突破高等教育质量问责路径依赖的束缚,关键在于消解问责权力的单一化运作。因此必须扩大问责权力的来源,改善问责权力的分配结构,更新问责权力的运行范式。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问责 路径依赖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文华 程莹 《现代大学教育》 2002年第6期19-21,共3页
本科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在招生、培养目标、科研条件创设、教学制度等方面的经验 ,以现代本科教育理念为指导 ,构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以学分制改革为龙头 ,建立人才成长的特殊通道 ,... 本科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在招生、培养目标、科研条件创设、教学制度等方面的经验 ,以现代本科教育理念为指导 ,构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以学分制改革为龙头 ,建立人才成长的特殊通道 ,从内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 研究型大学 本科教育 创新人才 中国 招生 教育理念 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比较:背景、方式与遴选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福进 刘少雪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4,112,共7页
从建设背景、建设方式和遴选机制等三个方面比较中国与德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异同,可以发现,中国长期实行重点建设政策,德国放弃平等制;中国主要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建设,德国采取学校与学科相结合的建设方式;中国以政府为主导,遴选标准... 从建设背景、建设方式和遴选机制等三个方面比较中国与德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异同,可以发现,中国长期实行重点建设政策,德国放弃平等制;中国主要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建设,德国采取学校与学科相结合的建设方式;中国以政府为主导,遴选标准和程序不够公开透明,德国由第三方机构评选,遴选标准和程序明确。建议我国继续坚持重点建设,建立分层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与学科相结合,形成特色和优势;行政与学术相结合,建立公开透明的遴选标准和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德国 高等教育 重点建设 遴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教育博士培养“顶峰体验”改革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苗耘 刘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75,共5页
分析了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为解决教育哲学博士(Ph.D.)和教育博士(Ed.D.)趋同的问题而实施的教育博士"顶峰体验"改革的经验,并为我国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建议:以实践为导向,设置问题解决的真实情境;提供优秀的师资保障等。
关键词 教育博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顶峰体验 范德比尔特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评价中的“数字陷阱”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少雪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8-35,共8页
高等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其核心任务很难用具体数字来表达。数字化的描述和评价方法客观上为人们提供了更直接的考察高等教育及其价值体现的视角,但工具理性自身带有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的弊端,也会将高等教育核心使命零碎化、浅表化,... 高等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其核心任务很难用具体数字来表达。数字化的描述和评价方法客观上为人们提供了更直接的考察高等教育及其价值体现的视角,但工具理性自身带有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的弊端,也会将高等教育核心使命零碎化、浅表化,对人们全面认识和评价高等教育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三个具体案例,分析了数字化形式表述高等教育所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而认为,数字化指标可以用来解释高等教育质量,但其使用需要设置若干前提条件,包括数字指标的解释力、指标间的逻辑关系、数据来源的真实性等;缺乏合理性和真实性的数据,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则是失真的、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指标 高等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