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腿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超声探测方法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朱家安 罗兰 +1 位作者 闻恽 胡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609-610,共2页
目的 探讨小腿部交通支静脉的超声探测方法学。方法 利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技术探测有手术结果的42例肢体的功能不全的小腿交通支静脉 ,并按声像图进行超声分型。研究了交通支静脉的出现规律。结果 超声共检出90条小腿部功能不全... 目的 探讨小腿部交通支静脉的超声探测方法学。方法 利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技术探测有手术结果的42例肢体的功能不全的小腿交通支静脉 ,并按声像图进行超声分型。研究了交通支静脉的出现规律。结果 超声共检出90条小腿部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 ,声像图可分为条状血流型和网状血流型 ,出现率分别为 46%和 5 4%。小腿下 1/3部、中部 1/3和上 1/3部的出现率分别为 5 0 %、40 %和 10 %。临床症状分级越高的肢体 ,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出现率越高。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肢体 95 %出现深静脉的返流。结论 超声可以较清晰和准确地显示小腿部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 ,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交通支静脉 小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8
2
作者 郑斌 詹维伟 +6 位作者 倪晓枫 周伟 胡赟赟 姚洁洁 朱樱 张晓晓 朱家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US-FNAB)对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US-FNAB检查的甲状腺患者的术前超声特征,根据TI-RADS评估每个结...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US-FNAB)对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US-FNAB检查的甲状腺患者的术前超声特征,根据TI-RADS评估每个结节的恶性风险并进行分类,将其中TI-RADS 4a、4b和4c类共265例患者的281个结节纳入为可疑结节,所有结节均行US-FNAB检查,排除细胞学无相关诊断(不满意)结果的病例,将入组的274个结节的US-FNAB细胞学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81个TI-RADS 4类结节中,细胞学诊断恶性97个,可疑恶性45个,良性120个,不满意7个,不确定12个;经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恶性146个,良性128个,US-FNAB细胞学结果和实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S-FNAB细胞学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3.83%、96.09%、96.48%、93.18%和94.89%。结论 US-FNAB检查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有效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TI-RADS分类有助于甲状腺可疑结节临床处理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抽吸活检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分级诊断囊性肾癌的可行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蒋珺 陈亚青 +1 位作者 朱云开 周永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分级诊断囊性肾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囊性肾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评估指标包括囊隔数目、囊隔或囊壁厚度、有无实性结节以及囊壁、囊隔或结节处血供情况。根据超声造影声...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分级诊断囊性肾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囊性肾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评估指标包括囊隔数目、囊隔或囊壁厚度、有无实性结节以及囊壁、囊隔或结节处血供情况。根据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进行Bosniak分级并统计其诊断符合率。结果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2个病灶内未见分隔,8个见少量分隔,14个见多条分隔;5个囊壁或囊隔厚度≤1 mm,19个>1 mm;7个病灶内见实性结节;11个病灶的囊壁、囊隔或结节处可见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8个病灶内见少量分隔,16个见多条分隔;1个囊壁或囊隔厚度≤1 mm,23个>1 mm;9个病灶内见实性结节;所有病灶的囊壁、囊隔或结节处均可见造影剂灌注增强。Bosniak分级示Ⅲ级15个,Ⅳ级9个,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囊性肾癌的血供和复杂的内部结构,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分级可用于诊断囊性肾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超声检查 BOSNIAK分级 肾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肾癌的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蒋珺 陈亚青 周永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28-163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顺性分析26例肾脏囊性病灶的能量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CT表现。病理及随访结果示26例病灶中,囊性肾癌15例,肾囊肿11例。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为:能量多普勒超声声像图上,病灶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顺性分析26例肾脏囊性病灶的能量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CT表现。病理及随访结果示26例病灶中,囊性肾癌15例,肾囊肿11例。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为:能量多普勒超声声像图上,病灶的囊壁囊隔或结节处显示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声像图上,囊壁囊隔或结节处有造影剂灌注;CT增强扫描时,囊壁囊隔或结节处的CT值与CT平扫相比上升15 HU以上。将各影像学诊断结果与病理及随访结果对照,统计比较其对囊性肾癌的诊断能力。结果能量多普勒超声、增强CT、超声造影对肾脏囊性病灶的血供显示率为46.2%、55.6%、73.1%,其中超声造影对病灶血流的显示最为敏感。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囊性肾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46.7%(7/15)、54.5%(6/11)和50.0%(13/26);增强CT分别为66.7%(8/12)、66.7%(4/6)和66.7%(12/ 18);超声造影检查为100%(15/15)、63.6%(7/11)和84.6%(22/26)。结论超声造影能敏感有效地反映肾脏囊性病灶的血供情况,已经成为诊断囊性肾癌的一种重要方法,也可以作为肾脏复杂囊性病灶的随访复查手段以避免CT检查的电离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囊性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被引量:13
5
作者 蒋珺 陈亚青 +1 位作者 朱云开 周永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的比较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06个CCRCC和25个AML的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观察指标包括肿瘤的增强程度、增强均匀度、包膜增强、增强消退情... 目的比较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06个CCRCC和25个AML的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观察指标包括肿瘤的增强程度、增强均匀度、包膜增强、增强消退情况以及增强方式,分析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对肾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肿瘤的增强程度和增强消退时间在CCRCC与AM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强均匀度、包膜增强以及增强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包膜增强以及弥漫性增强的肿瘤具有恶性倾向,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26%、100%、94.74%。如将肿瘤同时具有这3种声像图特征作为CCRCC的诊断标准,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达100%及95.00%。结论CCRCC和AML具有不同的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超声造影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肾细胞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肩胛背神经阻滞的可行性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晶 晏铮剑 +4 位作者 周黎 成涓 向醒 郑元义 张腾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第5颈椎横突后结节(PTFCV)处阻滞肩胛背神经(DSN)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单侧肩胛间区疼痛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PTFCV及DSN,测量PTFCV距皮肤的垂直距离。并于PTFCV处行超声引导下DSN阻滞。记录操作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第5颈椎横突后结节(PTFCV)处阻滞肩胛背神经(DSN)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单侧肩胛间区疼痛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PTFCV及DSN,测量PTFCV距皮肤的垂直距离。并于PTFCV处行超声引导下DSN阻滞。记录操作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并以疼痛缓解程度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超声可准确识别所有患者的PTFCV,PTFCV距皮肤表面垂直距离为(1.09±0.22)cm。20例中,仅8例(8/20,40.00%)的DSN可被超声识别。对20例(20/20,100%)患者均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DSN阻滞,操作时间(9.05±0.41)min。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率为(70.92±17.15)%。未出现明显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于PTFCV处阻滞DSN省时、易行,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背神经 神经阻滞 超声检查 第5颈椎横突后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超声评估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和肌腱端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薛勤 朱家安 +3 位作者 汪年松 张晓光 高许萍 范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骶髂关节炎和肌腱端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比30例健康志愿者和50例AS患者的彩色多普勒高频声像和血流情况,活动期及非活动期AS患者病变部位的高频声像和...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骶髂关节炎和肌腱端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比30例健康志愿者和50例AS患者的彩色多普勒高频声像和血流情况,活动期及非活动期AS患者病变部位的高频声像和血流的改变,并与血沉、C反应蛋白和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等作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志愿者比较AS患者骶髂关节、跟腱附着端、髌韧带附着端、股直肌肌腱附着端超声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ath AS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4的患者在外周肌腱端阳性率较BASDAI<4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在Bath AS功能指数、患者总体评价VAS、夜间背痛和总体背痛VAS、晨僵时间、ESR、CRP均较BASDAI<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能敏感地发现关节滑膜和肌腱端病变的变化情况,从而间接地反映炎症程度,可用于活动性AS患者病情的追踪和临床疗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超声 彩色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观察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薛勤 汪年松 +2 位作者 吴燕 朱家安 程东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前、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改变的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8例活动性AS患者均满足1984年改良的纽约分类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接受6次infliximab 5 mg/kg静脉输注。用高分辨率B超和...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前、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改变的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8例活动性AS患者均满足1984年改良的纽约分类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接受6次infliximab 5 mg/kg静脉输注。用高分辨率B超和能量型多普勒超声观察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前、后下肢关节及肌腱附着点的骨质形态学及血流供应的变化。并分别在0和30 w记录背痛VAS评分,关节肿痛及CRP、ESR和BASDAI、BASFI、BASMI等指标。结果 48例AS患者完成试验,其中31例复查了超声检查。治疗前48例患者超声检查发现骨侵蚀有37处,骨赘有2处,肌腱增厚有17处,滑囊炎有15处,肌腱钙化1处,异常血流数有22处,关节积液11处,滑膜增生1处。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30 w,31例患者复查超声发现骨侵蚀8处,多普勒异常血流1处,与治疗前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滑囊炎3处,与治疗前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骨侵蚀中以股骨大转子肌腱点最多,有13处,治疗后只有2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有7处,治疗后为2处,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赘治疗前有2处,治疗后无进展,仍为2处,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均有明显好转,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超声可清晰显示肌腱附着点及关节的骨侵蚀、骨赘形成,并可发现肌腱增厚、滑囊炎、关节滑膜增生及异常血流等情况,能更实时反映AS患者骨质改变的过程及监测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脊柱炎 强直性 骨侵蚀 骨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刺针导引技术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爱忠 张卫兴 江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957-959,共3页
目的设计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时的穿刺针导引器,并在体外和临床上验证其效果。方法自制一个穿刺针导引器,其主要部分是一个双层的扇形不锈钢薄片。选择80例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自由手组和导引组,每组40人。由... 目的设计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时的穿刺针导引器,并在体外和临床上验证其效果。方法自制一个穿刺针导引器,其主要部分是一个双层的扇形不锈钢薄片。选择80例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自由手组和导引组,每组40人。由四位麻醉医师实施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入路),每位医师完成20例,10例用自由手技术,10例用穿刺针导引器引导技术。记录穿刺针的主观可视性、阻滞完成时间、临床效果以及麻醉医师和患者对臂丛神经阻滞的满意度。结果导引组的针的主观可视性显著优于自由手组(P<0.05);导引组的阻滞完成时间明显短于自由手组(P<0.01);麻醉医师使用导引技术的满意度高于使用自由手技术(P<0.05)。结论使用穿刺针引导技术更容易完成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臂丛神经阻滞 导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cRGD肽的靶向纳米粒超声造影剂的制备以及体外寻靶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宣吉晴 陈瑜莉 +4 位作者 敖梦 王志刚 郑元义 汪朝霞 李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0-815,共6页
目的制备携带精-甘-天冬氨酸(cRGD)肽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粒超声造影剂,观察其在体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靶向能力。方法以PLGA-COOH和全氟新溴烷(PFOB)为原料,采用双步乳化法制备PLGAPFOB纳米粒,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 目的制备携带精-甘-天冬氨酸(cRGD)肽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粒超声造影剂,观察其在体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靶向能力。方法以PLGA-COOH和全氟新溴烷(PFOB)为原料,采用双步乳化法制备PLGAPFOB纳米粒,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观察其表面以及内部结构;采用马尔文粒径分析仪测量其粒径大小、分布以及表面电位;通过碳二亚胺法连接cRGD肽制备靶向纳米粒超声造影剂(cRGD-NPs),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PLGA-PFOB纳米粒造影剂与cRGD肽的连接情况;在大鼠HSC中验证该造影剂的靶向性能。结果所得样品为乳白色混悬液,纳米粒大小均匀,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255.3±66.8)nm,多分散指数为0.025,Zeta电位为(-16.4±5.1)mV;扫描电镜示纳米粒表面光滑规则、透射电镜示PLGA外壳里包裹液氮氟碳PFOB;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连接FITC-cRGD显示为绿色,与显示红色的纳米粒共同融合成橙色,靶向纳米粒超声造影剂大量向大鼠HSC聚集并被其吞噬,红色荧光强度明显多于普通非靶向造影剂。结论成功制备的携带cRGD肽的纳米粒超声造影剂,在体外实验中对大鼠HSC有较强的特异性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 纳米粒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评价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卫梅 朱家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99-1302,共4页
高频超声在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中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超声工程学的进展和探测技术的提高,高频超声可以更细微地显示周围神经损伤的细节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本文主要就周围神经超声探测方法、周围神经损伤的超声分级诊断和... 高频超声在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中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超声工程学的进展和探测技术的提高,高频超声可以更细微地显示周围神经损伤的细节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本文主要就周围神经超声探测方法、周围神经损伤的超声分级诊断和皮神经损伤等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周围神经 创伤与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兔肌肉组织的超声影像学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立新 胡兵 吴蓉 《声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32,共6页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兔肌肉组织的超声图像变化。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经皮照射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后肢肌肉,其中18只于照射前1d、照射后10min、照射后1d,3d,7d,14d,21d,28d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于照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兔肌肉组织的超声图像变化。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经皮照射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后肢肌肉,其中18只于照射前1d、照射后10min、照射后1d,3d,7d,14d,21d,28d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于照射后28天处死后测量凝固灶大小。另2只分别于照射后1d及照射后50d解剖,行病理学检查。(1)HIFU照射后凝固灶外周可见强回声带至低回声带的演变过程。(2)HIFU照射后第1d,测量的凝固灶体积最大(1476.59±308.64mm3),第3d~第21d,凝固灶体积逐渐缩小(612.47±127.98mm3)。第28d凝固灶体积最小(343.29±54.79mm3)。超声检查在兔肌肉组织HIFU照射后的随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监测HIFU治疗人体软组织肿瘤超声图像的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血卟啉 肿瘤 单线态氧 自由基 杀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甲状旁腺疾病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常婷 王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8-481,共4页
甲状旁腺疾病以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最常见,主要由甲状旁腺腺瘤、增生及腺癌引起。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已成为甲状旁腺病变检查和定位的有效手段。本文就超声在甲状旁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原发性 甲状旁腺肿瘤 超声检查 术前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置换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栓子和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爱忠 张卫兴 江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观察全髋置换术中不同手术阶段心腔内栓子和室壁运动异常(SWMAs)的发生率及程度。方法选择30例在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术中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观察切皮前、切皮、髋臼的打磨和人工髋臼安装、股骨扩髓、股骨假体植入... 目的观察全髋置换术中不同手术阶段心腔内栓子和室壁运动异常(SWMAs)的发生率及程度。方法选择30例在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术中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观察切皮前、切皮、髋臼的打磨和人工髋臼安装、股骨扩髓、股骨假体植入、切口缝合和术毕等时间段心腔内栓子和SWMAs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在髋臼的打磨和人工髋臼安装、股骨扩髓和股骨假体植入三个时间段内出现栓子的患者比例和切皮前相比显著增多(P〈0.01),且大的栓子(〉2mm)几乎都出现在股骨假体植入时。有14例患者在植入股骨假体时发生SWMAs,发生率明显高于切皮前(P〈0.01)。SWMAs发生于栓子到达心腔后的30~60S。无一例发生严重呼吸循环障碍和死亡。结论在全髋置换术中,股骨假体植入是心腔内栓子出现数目最多和发生SWMAs最明显的时间段;虽然几乎每个患者都会经历栓子事件,但致命性的栓塞发生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置换术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栓塞 室壁运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早期评价HIFU治疗兔移植性骨肿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莉 姜立新 胡兵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0-434,共5页
目的:观察兔VX2移植性骨肿瘤经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前后超声造影的图像变化,以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骨肿瘤的疗效。方法:将VX2瘤块植入20只兔的右侧胫骨髓腔内,三周后进行HIFU治疗。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兔VX2移植性骨肿瘤经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前后超声造影的图像变化,以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骨肿瘤的疗效。方法:将VX2瘤块植入20只兔的右侧胫骨髓腔内,三周后进行HIFU治疗。治疗前后均推注超声微泡造影剂,对肿瘤治疗前后的超声造影图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超声造影显示,右侧胫骨髓内肿瘤快速、明显强化,与周边组织分界清楚,测得病灶平均大小为,上下径(17.614±0.955)mm,前后径(10.414±1.142)mm。治疗后造影,治疗区域显示为造影剂灌注缺损区,平均范围为上下径(8.010±0.584)mm,前后径(7.540±0.499)mm,未经治疗的肿瘤组织仍有超声造影剂灌注。结论:超声造影成像清楚地显示肿瘤范围以及治疗后灌注缺损区的大小,通过反映治疗后肿瘤的血供改变来评价HIFU治疗肿瘤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动物模型 超声微泡造影剂 高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作用下的组织温度场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立新 胡兵 《声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肿瘤无创治疗新技术,而温度监控是该治疗的关键,故温度场检测成为超声医学工程学研究的热点。该测量方法中的有损测温对实验操作要求较高,且易引起肿瘤细胞的转移;无损测温方法包括超声、微波辐射、电... 高强度聚焦超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肿瘤无创治疗新技术,而温度监控是该治疗的关键,故温度场检测成为超声医学工程学研究的热点。该测量方法中的有损测温对实验操作要求较高,且易引起肿瘤细胞的转移;无损测温方法包括超声、微波辐射、电阻抗成像和MRI(磁共振)等,文章对这些新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作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组织温度场 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U联合超声微泡造影剂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莉 胡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几年快速发展并在国内外广泛用于临床的非侵入性局部消融治疗肿瘤的新技术,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肝、肾、胰腺、前列腺、乳腺、骨骼、子宫等部位的良、恶性实体肿瘤的治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几年快速发展并在国内外广泛用于临床的非侵入性局部消融治疗肿瘤的新技术,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肝、肾、胰腺、前列腺、乳腺、骨骼、子宫等部位的良、恶性实体肿瘤的治疗[1,2]。其显著特点是使靶区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高强度聚焦 微气泡 肿瘤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尿路超声尿动力学研究:关于连接部移动度和尿道关闭压测量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应涛 胡兵 +3 位作者 陈磊 冯亮 金三宝 陈曾德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腹压对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的影响,并比较尿道四个不同侧壁的关闭压,为连接部移动度和尿道关闭压的标准化测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超声尿动力学检查对40例受检者进行腹压大小和连接部移动度的关系的研究,对56例受检者... 目的: 探讨腹压对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的影响,并比较尿道四个不同侧壁的关闭压,为连接部移动度和尿道关闭压的标准化测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超声尿动力学检查对40例受检者进行腹压大小和连接部移动度的关系的研究,对56例受检者进行尿道四个壁关闭压的检测,并对尿道四个侧壁(前、后、左、右)的最大关闭压进行比较。结果: 对40例受检者共120例次的同步测量结果表明,腹压和移动度呈正相关(r=0. 64,P=0.0001)。尿道的四个侧壁关闭压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一定腹压范围内,移动度随着腹压的变化而改变, 女性尿道四个侧壁的关闭压具有显著差异。该结果为连接部移动度和尿道关闭压的标准化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尿动力学 尿道关闭压 压力性尿失禁 尿道膀胱连接部 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移植性骨肿瘤模型超声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莉 姜立新 +1 位作者 郭倩 胡兵 《声学技术》 CSCD 2011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建立兔VX2移植性骨肿瘤模型,为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骨肿瘤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将VX2瘤块植入到20只兔的右侧胫骨髓腔内建立骨肿瘤模型,连续进行超声和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并观察其生长特性,确定HIFU治疗骨肿瘤的最佳时间。结果... 建立兔VX2移植性骨肿瘤模型,为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骨肿瘤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将VX2瘤块植入到20只兔的右侧胫骨髓腔内建立骨肿瘤模型,连续进行超声和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并观察其生长特性,确定HIFU治疗骨肿瘤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成瘤率达100%,1~2周肿瘤在髓内生长,超声可观察肿瘤引起的骨膜反应,2~3周肿瘤开始破坏骨皮质,超声可观察到髓内肿瘤及向髓外软组织侵犯情况,3~4周肿瘤中心有坏死及液化,并开始出现远处转移。可见超声可监测VX2骨肿瘤生长情况,HIFU治疗VX2骨肿瘤模型最佳时间为植瘤后3周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动物模型 超声造影剂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评价犬前列腺内射频消融灶
20
作者 李佳 胡滨 +1 位作者 陈磊 胡兵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评价正常实验犬前列腺内射频消融灶的可行性。方法依次对5只雄性实验犬前列腺两侧叶进行射频消融,每侧叶消融结束后采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观察消融灶,获取消融灶在超声弹性图像的最大左右径、...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评价正常实验犬前列腺内射频消融灶的可行性。方法依次对5只雄性实验犬前列腺两侧叶进行射频消融,每侧叶消融结束后采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观察消融灶,获取消融灶在超声弹性图像的最大左右径、前后径和上下径,并计算消融灶体积。处死实验犬,取前列腺大体标本观察消融灶,测量并计算消融灶体积,并与弹性成像测量结果比较。结果常规超声不能准确反映犬前列腺内射频消融灶;弹性图像显示射频消融灶出现蓝色为主蓝绿相间区域。弹性成像与大体病理测量消融灶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P=0.33)。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能反映前列腺内射频消融灶,其图像特点表现为消融后消融区域硬度增加。常规超声在消融早期无法准确判断消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导管消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