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左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静电纺人工血管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汪涛
陈剑锋
+7 位作者
赵珺
吴桐
莫秀梅
梅家才
张健
邵明哲
潘烨
吴海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6-752,共7页
探讨聚左旋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构建的可降解人工血管材料的降解规律以及生物相容性.聚左旋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成静电纺人工血管材料作为实验组(n=40),市售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材料作为对照组(n=40),分...
探讨聚左旋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构建的可降解人工血管材料的降解规律以及生物相容性.聚左旋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成静电纺人工血管材料作为实验组(n=40),市售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材料作为对照组(n=40),分别植入兔背部脊柱两侧肌肉,于术后10、30、90、180 d取材,行形态学、组织学观察;并在400倍光学显微镜视野下进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镜下聚左旋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组材料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轻,术后90 d材料碎裂,纤维组织长入材料网孔间隙内,逐步取代材料部位,形成囊状纤维膜;术后180 d材料基本降解殆尽,植入区域组织重塑后形态接近正常组织.聚四氟乙烯组材料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轻,术后180 d仍基本保持原有结构,材料周围有薄层纤维组织膜包绕.细胞计数结果提示植入后不同时期两组材料引起的细胞反应类型和反应趋势相同;仅术后10 d时实验组中性粒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多(224.4±37.2 vs 192.2±18.1个/0.25 mm2,P <0.05),其余两组各期各类细胞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材料降解时间为3~6月,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降解规律适宜的良好生物学性能,有作为血管替代物的潜在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左旋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
降解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负压吸引疗法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
被引量:
19
2
作者
汪涛
赵珺
+5 位作者
于敏
杨文超
蒋玉洁
何蕊
刘芳
贾伟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59-1164,共6页
目的·通过将负压吸引治疗技术(NPWT)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创面,观察其对糖尿病足伤口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11)伤口采用清创联合NPWT,对照组(n=11)则单纯采用清创技术。2组患者术后0...
目的·通过将负压吸引治疗技术(NPWT)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创面,观察其对糖尿病足伤口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11)伤口采用清创联合NPWT,对照组(n=11)则单纯采用清创技术。2组患者术后0、7和14 d时采集伤口组织标本,行苏木精染色,观察炎症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伤口IL-6和TNF-α含量,ELISA检测iNOS和COX-2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7、14d时实验组伤口炎症反应较对照组平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术后7d时,实验组TNF-α阳性面积低于对照组[(619.5±15.7)μm^2 vs(636.1±14.1)μm^2,t=2.597,P=0.017];术后7、14d,实验组IL-6阳性面积均较对照组降低[(626.0±11.5)μm^2 vs(664.6±18.8)μm^2,t=5.810,P=0.000;(611.4±19.2)μm^2 vs(642.1±22.5)μm^2,t=3.447,P=0.003]。ELISA检测结果揭示:实验组iNOS蛋白表达在术后7d[(367.0±24.9)pg/mL对(404.6±29.9)pg/mL,t=3.206,P=0.004]和14d[(241.8±24.1)pg/ml vs(356.7±41.9)pg/mL,t=7.882,P=0.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d时,实验组COX-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22.1±52.4)pg/mL vs(725.1±15.4)pg/mL,t=6.256,P=0.000];术后14d时,NPWT仍然抑制了COX-2的表达[(554.3±25.7)pg/mL vs(639.2±50.8)pg/mL,t=4.945,P=0.000]。结论·抑制伤口局部炎症反应是NPWT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引治疗
炎症反应
糖尿病伤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弹簧圈治疗胸腔内锁骨下动脉瘤
被引量:
3
3
作者
赵珺
张玉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用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弹簧圈治疗临近主动脉弓的锁骨下假性动脉瘤的价值。方法经左侧肱动脉通路将室间隔封堵器植于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封堵动脉瘤入口;经股动脉通路植入覆膜支架加强封堵效果;再经左侧肱动脉通路以弹簧钢圈封...
目的探讨用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弹簧圈治疗临近主动脉弓的锁骨下假性动脉瘤的价值。方法经左侧肱动脉通路将室间隔封堵器植于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封堵动脉瘤入口;经股动脉通路植入覆膜支架加强封堵效果;再经左侧肱动脉通路以弹簧钢圈封闭假性动脉瘤出口。结果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入口、开口完全封闭,无内漏,无脑部症状,上肢无明显缺血表现。结论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钢圈的"三介入法"治疗临近主动脉弓的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具有微创操作、封闭彻底、机械结构稳定、手术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动脉瘤
假性
主动脉
胸
覆膜支架
封堵器
弹簧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左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静电纺人工血管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汪涛
陈剑锋
赵珺
吴桐
莫秀梅
梅家才
张健
邵明哲
潘烨
吴海生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东华
大学
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6-752,共7页
文摘
探讨聚左旋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构建的可降解人工血管材料的降解规律以及生物相容性.聚左旋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成静电纺人工血管材料作为实验组(n=40),市售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材料作为对照组(n=40),分别植入兔背部脊柱两侧肌肉,于术后10、30、90、180 d取材,行形态学、组织学观察;并在400倍光学显微镜视野下进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镜下聚左旋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组材料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轻,术后90 d材料碎裂,纤维组织长入材料网孔间隙内,逐步取代材料部位,形成囊状纤维膜;术后180 d材料基本降解殆尽,植入区域组织重塑后形态接近正常组织.聚四氟乙烯组材料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轻,术后180 d仍基本保持原有结构,材料周围有薄层纤维组织膜包绕.细胞计数结果提示植入后不同时期两组材料引起的细胞反应类型和反应趋势相同;仅术后10 d时实验组中性粒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多(224.4±37.2 vs 192.2±18.1个/0.25 mm2,P <0.05),其余两组各期各类细胞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材料降解时间为3~6月,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降解规律适宜的良好生物学性能,有作为血管替代物的潜在可能性.
关键词
聚左旋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
降解
生物相容性
Keywords
P (LLA-CL)/collagen
biocompatibility
biodegradation
分类号
R3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负压吸引疗法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
被引量:
19
2
作者
汪涛
赵珺
于敏
杨文超
蒋玉洁
何蕊
刘芳
贾伟平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
附属第
六
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59-116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397)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20152232)~~
文摘
目的·通过将负压吸引治疗技术(NPWT)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创面,观察其对糖尿病足伤口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11)伤口采用清创联合NPWT,对照组(n=11)则单纯采用清创技术。2组患者术后0、7和14 d时采集伤口组织标本,行苏木精染色,观察炎症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伤口IL-6和TNF-α含量,ELISA检测iNOS和COX-2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7、14d时实验组伤口炎症反应较对照组平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术后7d时,实验组TNF-α阳性面积低于对照组[(619.5±15.7)μm^2 vs(636.1±14.1)μm^2,t=2.597,P=0.017];术后7、14d,实验组IL-6阳性面积均较对照组降低[(626.0±11.5)μm^2 vs(664.6±18.8)μm^2,t=5.810,P=0.000;(611.4±19.2)μm^2 vs(642.1±22.5)μm^2,t=3.447,P=0.003]。ELISA检测结果揭示:实验组iNOS蛋白表达在术后7d[(367.0±24.9)pg/mL对(404.6±29.9)pg/mL,t=3.206,P=0.004]和14d[(241.8±24.1)pg/ml vs(356.7±41.9)pg/mL,t=7.882,P=0.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d时,实验组COX-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22.1±52.4)pg/mL vs(725.1±15.4)pg/mL,t=6.256,P=0.000];术后14d时,NPWT仍然抑制了COX-2的表达[(554.3±25.7)pg/mL vs(639.2±50.8)pg/mL,t=4.945,P=0.000]。结论·抑制伤口局部炎症反应是NPWT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负压吸引治疗
炎症反应
糖尿病伤口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inflammatory reaction; diabetic wound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弹簧圈治疗胸腔内锁骨下动脉瘤
被引量:
3
3
作者
赵珺
张玉春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山东省临沂市
人民医院
心
外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77-28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用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弹簧圈治疗临近主动脉弓的锁骨下假性动脉瘤的价值。方法经左侧肱动脉通路将室间隔封堵器植于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封堵动脉瘤入口;经股动脉通路植入覆膜支架加强封堵效果;再经左侧肱动脉通路以弹簧钢圈封闭假性动脉瘤出口。结果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入口、开口完全封闭,无内漏,无脑部症状,上肢无明显缺血表现。结论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钢圈的"三介入法"治疗临近主动脉弓的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具有微创操作、封闭彻底、机械结构稳定、手术安全性高等优点。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动脉瘤
假性
主动脉
胸
覆膜支架
封堵器
弹簧圈
Keywords
Subclavian artery
Aneurysm/pseudo-
Aorta/thoracie
Stent-graft
Oceiuder
Coils
分类号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左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静电纺人工血管的降解研究
汪涛
陈剑锋
赵珺
吴桐
莫秀梅
梅家才
张健
邵明哲
潘烨
吴海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负压吸引疗法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
汪涛
赵珺
于敏
杨文超
蒋玉洁
何蕊
刘芳
贾伟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弹簧圈治疗胸腔内锁骨下动脉瘤
赵珺
张玉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