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汉族人PRKCB1基因rs3760106变异与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发病相关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明明 张荣 +7 位作者 李灿 庄兰艮 葛晓旭 陈虹 李鸣 郑泰山 汪年松 刘丽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27-1033,共7页
目的探讨PRKCB1基因rs3760106变异与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RD)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地区汉族174例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ESRD组)和228例糖尿病无肾病患者(DN-0组)为研究对象。采用Taqman探针法检测rs3760106(C/T)基因型,... 目的探讨PRKCB1基因rs3760106变异与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RD)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地区汉族174例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ESRD组)和228例糖尿病无肾病患者(DN-0组)为研究对象。采用Taqman探针法检测rs3760106(C/T)基因型,对两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临床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N-0组与DN.ESRD组rs3760106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基因型相比,CT+TT基因型携带者发生DN-ESRD的风险显著增高,OR(95%CI)为2.14(1.18~3.87)(P〈0.05)。校正性别、糖尿病发病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后,CT+TT基因型携带者发生DN-ESRD的风险依然存在,OR(95%“)为2.47(1.03~5.94)(P〈0.05)。在DN-0组或DN-ESRD组,与CC基因型相比,CT+TT基因型携带者的空腹血糖(FPG)水平显著增加(P〈0.05)或呈增高趋势(P〉0.05)。结论上海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PRKCBJ基因rs3760106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ESRD发病风险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CB1基因 rs3760106变异 2型糖尿病 终末期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异常与尿蛋白关系 被引量:39
2
作者 李军辉 程东生 +3 位作者 王锋 费杨 薛勤 汪年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8-482,共5页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脂异常与尿蛋白关系.选取122例住院的DN患者,年龄(62.26±12.67)岁,女性49例,男性73例,测定血脂代谢各指标,同时留取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依据蛋白尿定量分为肾病和非肾病综合征组,比较两组相关血脂指标...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脂异常与尿蛋白关系.选取122例住院的DN患者,年龄(62.26±12.67)岁,女性49例,男性73例,测定血脂代谢各指标,同时留取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依据蛋白尿定量分为肾病和非肾病综合征组,比较两组相关血脂指标,并行相关性分析比较.肾病综合征组患者的TC(总胆固醇)、NHDL、Lpa和Apo-B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肾病综合征组(P<0.05);TC、NHDL、Apo-B和Apo-E均分别与24h尿蛋白定量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关(P<0.01),Lpa与24h尿蛋白定量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相关,LDL-C及TG仅与HbA1C相关(P<0.01),Apo-A1仅与24hpro相关(P<0.05);各血脂指标依据四分位法分组,TC、NHDL-C、TG、Apo-A1、Apo-B、Lpa及Apo-E随着数值升高,组内24h尿蛋白定量(≥3.5g)百分比例增高(P<0.05),而LDL-C及HDL-C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N患者随着24h蛋白尿增多,血脂异常更为显著,尤其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以TC、NHDL、Lpa及Apo-B升高为主,而血脂异常进一步加重肾脏病进展,有效控制血脂有望改善肾脏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脂异常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脂蛋白A 尿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胺酶基因rs2576178变异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荣 葛晓旭 +6 位作者 王锋 庄兰艮 赵蔚菁 李鸣 郑泰山 汪年松 刘丽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41-1147,共7页
目的 探讨肾胺酶基因(RNLS)rs2576178变异与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以上海地区225例(均为汉族)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和251例无糖尿病、无肾... 目的 探讨肾胺酶基因(RNLS)rs2576178变异与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以上海地区225例(均为汉族)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和251例无糖尿病、无肾脏疾病的健康对照者(Cont组)作为研究对象,DN组又再分为合并高血压组[DN-HTN(+)组]169例和未合并高血压组[DN-HTN(-)]56例进行分析。采用Taqman分型方法,检测以上研究对象RNLS基因rs2576178位点的基因分型,比较两组间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 DN组和Cont组rs2576178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与Cont组相比,DN组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0.05);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进行校正后,rs2576178 AA基因型仍与高血压显著相关,OR(95%CI)为0.48(0.28~0.81)。与DN-HTN(-)组相比,DN-HTN(+)组GG+GA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加(P〈0.05)。对DN组性别、发病年龄、BMI进行校正后,rs2576178 AA基因型亦与高血压显著相关,OR(95%CI)为0.37(0.17~0.79)。结论 RNLS基因rs2576178 AA基因型可能具有防止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胺酶基因 rs2576178变异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微量白蛋白尿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水煎剂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宜方 桂定坤 +1 位作者 陈建国 黄建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水煎剂(AE)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及IR+不同剂量(0.5、1.0、2.0g/kg)AE预处理组(每组8只),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再灌注6h后采... 目的:探讨黄芪水煎剂(AE)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及IR+不同剂量(0.5、1.0、2.0g/kg)AE预处理组(每组8只),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再灌注6h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荧光试剂盒检测肾组织Caspase 3活性;实时定量PCR法检测Bcl-2、Bax mRAN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凋亡细胞数、Caspase 3活性及Bax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而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AE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数、Caspase 3活性及Bax 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而Bcl-2mRAN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AE能显著抑制IR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其调节Bcl-2、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Bax/Bc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血宁片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2
5
作者 汤晓静 戎殳 +8 位作者 梅长林 倪兆慧 蒋更如 袁伟杰 汪年松 郭志勇 马骏 严海东 张黎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6-321,共6页
目的考察生血宁片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与对照组(41例),实验组给予生血宁片,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疗程12周。然后,监测EPO用量、Hb水平、铁代谢指标(SI、SF、TSAT、TIBC)、... 目的考察生血宁片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与对照组(41例),实验组给予生血宁片,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疗程12周。然后,监测EPO用量、Hb水平、铁代谢指标(SI、SF、TSAT、TIBC)、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8、10、12周后,2组Hb水平显著高于筛选期(P<0. 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12周后,2组SI、SF、TSAT显著高于筛选期(P<0. 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8、12周后,实验组EPO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2组血常规参数无明显变化,并且未发现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生血宁片可维持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指标,减少EPO用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血宁片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 肾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脂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军辉 王锋 +3 位作者 向海燕 吴乔木 吴恒兰 汪年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6-538,共3页
目的:观察木兰脂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于再灌注开始前5min静脉注射木兰脂素2mg/kg... 目的:观察木兰脂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于再灌注开始前5min静脉注射木兰脂素2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达相应时间点时,从各组大鼠取血备测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以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肾组织用于观察病理变化以及作免疫组化分析肾组织TLR4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BUN、Cr较相应时间点对照组明显降低,肾组织损伤也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治疗组肾组织TLR4阳性表达多于假手术组,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木兰脂素预处理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胞间粘附分子1 TOLL样受体4 木兰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Fc对糖尿病db/db小鼠肾组织α-dystroglyca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薛瑞 郑丽阳 +3 位作者 吕亭亭 葛声 桂定坤 汪年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2-1134,I0006,I0007,共5页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Fc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db/db及其同窝对照db/m小鼠分为db/m对照组,db/db模型组及db/db模型+三七皂苷Fc治疗组,每组5只。三七皂苷Fc组给予三七皂苷Fc 5 mg/(kg·d...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Fc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db/db及其同窝对照db/m小鼠分为db/m对照组,db/db模型组及db/db模型+三七皂苷Fc治疗组,每组5只。三七皂苷Fc组给予三七皂苷Fc 5 mg/(kg·d)橄榄油溶液灌胃,db/m对照组,db/db模型组给予等量橄榄油灌胃,连续8周。分别采用HE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和PAS染色法(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ing)检测肾脏病理损伤;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肾组织足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足细胞黏附分子α-dystroglycan表达。结果:与db/db模型组比较,三七皂苷Fc组可明显改善肾脏病理损伤及足细胞足突融合。此外,三七皂苷Fc还可明显上调db/db小鼠肾组织α-dystroglycan表达。结论:三七皂苷Fc可上调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肾组织α-dystroglycan表达,改善足细胞损伤,从而降低尿蛋白,延缓DN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Fc 肾脏 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综合征大鼠肾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与Toll样受体4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丹文 朱冬芳 +2 位作者 晏春根 王锋 任光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肾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94(GRP78、94)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在肝肾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诱导肝硬化及肝肾综合征大鼠模型(BDL组),术后1、2、4和6周各选6只大鼠取血及组织标本。从股静脉取血,监... 目的:探讨肾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94(GRP78、94)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在肝肾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诱导肝硬化及肝肾综合征大鼠模型(BDL组),术后1、2、4和6周各选6只大鼠取血及组织标本。从股静脉取血,监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用ELISA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取肝、肾组织称其质量,并制备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肾组织GRP78、94和TLR4的mRNA及蛋白表达。同时以假手术组设为对照(C组)。结果:与C组比较,BDL组各时间点大鼠肝脏、肾脏质量及血浆ALT、TBil和血浆TNF-α均明显升高(P<0.05),4周和6周BUN和Cr也明显升高(P<0.05)。BDL组各时间点肾组织GRP78、94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C组(P<0.01),而TLR4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却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肾组织GRP78、94表达减少可能有助于TLR4炎性信号通路激活,并可能与肝硬化并发的肝肾综合征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葡萄糖调节蛋白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晓光 汪年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641-3643,共3页
慢性肾脏病(CKD)已占到人口的7%~10%,美国第三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Ⅲ)显示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9.2%.血肌酐升高的检出率为6.9%.美国成人CKD的患病率约为11%。AusDiab研究时发现澳大利亚的CKD患病率高达16%。日本... 慢性肾脏病(CKD)已占到人口的7%~10%,美国第三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Ⅲ)显示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9.2%.血肌酐升高的检出率为6.9%.美国成人CKD的患病率约为11%。AusDiab研究时发现澳大利亚的CKD患病率高达16%。日本的Kunitoshi等1分析了1993年和2003年的2个数据库资料发现.1993年和2003年日本冲绳地区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是3、4%和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危险因素 白蛋白尿 患病率 营养调查 澳大利亚 CKD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雪鹏 汪年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7-129,共3页
关键词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丙型肝炎病毒 临床治疗 肝炎病毒相关性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淋巴增生性疾病 相关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HBV DNA表达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年松 吴兆龙 +1 位作者 廖履坦 张月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28,共2页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例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HBV抗原,同时应用Southem印迹杂交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肾组织中.HBV DNA的存在状态及定位情况。结果表明12例IgA肾病患者血清HBV...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例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HBV抗原,同时应用Southem印迹杂交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肾组织中.HBV DNA的存在状态及定位情况。结果表明12例IgA肾病患者血清HBV感染标志至少一项阳性;肾组织中HBV抗原均阳性,其中HBcAg在肾小管和肾小球中阳性分别为8例和5例,HBsAg阳性分别为4例和6例;10例中有8例用Southem印迹杂交技术证实存在整合型HBV DNA;原位杂交技术证实12例患者肾组织HBV DNA均阳性,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内,其中9例在肾小球系膜细胞核、上皮细胞核和基质中同时阳性。提示除了HBV抗原抗体复合物所致体液免疫损伤机制外,亦应考虑肾组织感染HBV导致的细胞免疫机制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发病学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免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防治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翟若男 陈腾 +5 位作者 简桂花 薛瑞 谢玲 高崇婷 汪年松 桂定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3-585,I0008,共4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对链脲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logy,DN)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STZ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益气活血方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对链脲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logy,DN)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STZ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益气活血方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益气活血方组给予黄芪颗粒0.8 g/(kg·d)联合三七颗粒0.4 g/(kg·d)生理盐水溶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溶液灌胃,连续12周。12周末,收集24 h尿液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浓度,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气活血方组可明显减轻DN大鼠尿蛋白排泄(P<0.05)和肾脏病理改变,并减轻足细胞足突融合及改善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表达。结论:益气活血方能减轻DN足细胞损伤和蛋白尿,改善肾脏病理损伤,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方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肾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钙磷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13
作者 陈娟娟 刘素贞 +1 位作者 杨义芳 陈廷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uremic prutitus,UP)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钙磷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UP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uremic prutitus,UP)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钙磷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UP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行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瘙痒症状、肾功能指标和钙磷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清磷、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BUN、Scr、血清PTH、血清磷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血清钙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UP的治疗效果较好,且能调节患者钙磷代谢,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高通量血液透析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简桂花 李军辉 +2 位作者 盛晓华 崔勇平 汪年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I0010-I0011,共2页
关键词 老年 尿路感染 反复发作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改善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并抑制Notch通路激活 被引量:16
15
作者 缪晓杰 桂定坤 +3 位作者 陈玉强 吕荣 李道鸿 杨绪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1,共7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高糖(30 mmol/L葡萄糖)诱导足细胞损伤模型,分别用低、中、高剂量黄芪甲苷与高糖共处理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JC-1荧...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高糖(30 mmol/L葡萄糖)诱导足细胞损伤模型,分别用低、中、高剂量黄芪甲苷与高糖共处理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检测ATP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及足细胞损伤相关蛋白和Notch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G组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增加(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 9、cleaved-caspase 3)表达升高(P均<0.05);和HG组相比,HG+AS-IV组改善高糖诱导的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水平(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 9、cleaved-caspase 3)表达降低(P均<0.05);和control组比较,HG组细胞线粒体发生功能障碍,JC-1单体含量升高,ATP含量降低(P均<0.05);和HG组相比,HG+AS-IV组改善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JC-1聚合物含量升高,ATP含量升高(P<0.05)。此外,和control组相比,HG组细胞Notch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而和HG组相比,HG+AS-IV组Notch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分子对接结果表明AS-IV能够与Notch1结合。结论黄芪甲苷能够改善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是抑制Notch通路激活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足细胞损伤 线粒体功能障碍 NOTCH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颗粒对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玲 翟若男 +2 位作者 高崇婷 薛瑞 桂定坤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6-213,共8页
目的:研究三七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和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24只8周龄雄性大鼠,随机选取8只为对照组,其余大鼠1次性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55mg/kg的STZ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目的:研究三七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和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24只8周龄雄性大鼠,随机选取8只为对照组,其余大鼠1次性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55mg/kg的STZ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将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三七颗粒组(8只/组).三七颗粒组大鼠每天给予质量分数为0.4g/kg的三七颗粒水溶液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12周.灌胃12周末测定大鼠血糖,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及肾脏病理损伤,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足细胞转分化骨架蛋白(desmin)、肾病蛋白(nephrin)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造模72h后模型大鼠血糖浓度≥16.7mmol/L,表明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三七颗粒组大鼠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值显著降低(P<0.05);肾脏系膜增生面积率明显减少,肾脏足细胞足突融合数量明显减少(P<0.05);肾组织中的desmin蛋白和α-SMA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nephrin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三七颗粒可改善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足细胞的转分化程度,缓解肾脏病理损伤,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值,可能因此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颗粒 肾保护 微量白蛋白尿 足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131)I成功救治Grave’s病所致重度黄疸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丹丹 于浩泳 +5 位作者 俞岗 罗全勇 包玉倩 李连喜 吴松华 刘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8-422,共5页
甲亢所致重度黄疸在甲亢性肝损伤中少见且危重,临床治疗棘手。本例患者为23岁男性,1年半前确诊甲亢,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后出现肝损伤,停药保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予甲状腺局部注射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8个月后甲亢好转,未继续治疗。... 甲亢所致重度黄疸在甲亢性肝损伤中少见且危重,临床治疗棘手。本例患者为23岁男性,1年半前确诊甲亢,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后出现肝损伤,停药保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予甲状腺局部注射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8个月后甲亢好转,未继续治疗。4个月前甲亢复发,肝功能再次出现异常,予多种保肝药物及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胆红素仍持续进行性升高。入院后明确为甲亢所致肝损伤,但患者存在重度黄疸,手术及131I治疗甲亢均存在较大风险,故在稳定心率、保肝退黄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利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治疗。治疗后,黄疸及高代谢症状均较前明显减轻,血胆红素、甲状腺素、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明显降低。之后予131I治疗,目前肝功能已恢复正常,甲亢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重度黄疸 人工肝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