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激光辅助Fisc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耳硬化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雅琴 殷善开 +1 位作者 张胜兰 倪凌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探讨CO2激光辅助Fise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耳硬化症的疗效。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间,30名临床确诊为耳硬化症的患者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CO2激光辅助Fise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术前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为63.33d... 目的 探讨CO2激光辅助Fise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耳硬化症的疗效。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间,30名临床确诊为耳硬化症的患者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CO2激光辅助Fise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术前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为63.33dB HL,气骨导差为24.5~50.25dB,平均为36dB。全部病例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 24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查听力,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为26.82dB HL,气骨导差≤15dB者23例,占95.83%;气骨导差≤10dB者21例,占87.5%;平均气骨导差为8.50dB。30例患者术后12个月时复查听力,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为27.52dB乩,气骨导差≤15dB者28例,占93.33%;气骨导差≤10dB者25例,占83.33%;平均气骨导差为8.60dB。术后半年与一年复查听力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激光辅助Fise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耳硬化症疗效显著,术后反应轻,远期疗效稳定,是治疗耳硬化症的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硬化 小窗镫骨技术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惊跳反射前刺激抑制与听觉系统损失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新 王坚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5-199,共5页
关键词 听觉系统 反射 惊跳 高频听力损失 信号处理 老年性聋 动物 P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听觉发育中听觉敏感度及时间分辨率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余新 王坚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运用听觉惊跳反射前抑制方法观察大鼠听觉系统发育过程中听觉敏感度和时间分辨率的改变及两者之间的时间相关性。方法选用日龄为14、16、18、22、26、30、35天的新生SD大鼠各20只,各日龄大鼠分为2组,每组10只,每个日龄组的大鼠均进... 目的运用听觉惊跳反射前抑制方法观察大鼠听觉系统发育过程中听觉敏感度和时间分辨率的改变及两者之间的时间相关性。方法选用日龄为14、16、18、22、26、30、35天的新生SD大鼠各20只,各日龄大鼠分为2组,每组10只,每个日龄组的大鼠均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和听觉惊跳反射前抑制测试,一组大鼠在测试时标记的背景噪声频率为1~48 kHz,另一组大鼠的背景噪声频率为8~32 kHz。结果 1、2和4 kHz ABR阈值在第26天、16和32 kHz ABR阈值在第22天、8和48 kHz ABR阈值在第18天与第35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生后第26天,大鼠听觉系统各频率已发育完全,听敏度已达到正常成年大鼠的水平。听觉惊跳反射前抑制测试表明当背景噪声为8~32 kHz时,第14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50 ms左右;第16、18、22、26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25 ms;第30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15 ms;第35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8 ms。当背景噪声为1~48 kHz时,间隔阈值明显下降(P=0.013),第14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25 ms;第16、18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15ms;第22、26、30、35天大鼠的间隔阈值为10 ms。但在两种背景噪声下,时间分辨率均在第30天发育成熟。结论在大鼠听觉系统发育过程中,时间分辨率的发育落后于听敏度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发育 听觉惊跳反射前抑制 时间分辨率 听敏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