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上海东方耳鼻咽喉研究所颅底外科国际论坛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二轮通知
1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6-316,共1页
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上海东方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举办的“上海东方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颅底外科国际论坛暨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国际论坛”定于2014年7... 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上海东方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举办的“上海东方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颅底外科国际论坛暨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国际论坛”定于2014年7月31日(周四)至8月4日(周一)进行。本次论坛围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重点讲述颅底解剖、颅底疾病诊治的基本知识、经典技术及最新进展。本次论坛除邀请国内从事颅底外科工作的著名专家授课之外,还邀请意大利的Sanna教授团队、西班牙的Aristegui教授、以及美国匹兹堡大学颅底外科中心的Snyderman和Gardner教授,分别进行侧颅底及内镜颅底外科方面的讲座,并进行手术演示或解剖示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耳鼻咽喉科 颅底外科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国际论坛 研究所 东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时治疗突发性聋伴耳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红敏 殷善开 +1 位作者 鲁文莺 于栋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0-261,共2页
关键词 凯时 突发性聋 耳鸣 供血障碍 听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3
作者 唐旭兰 周慧群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9-500,共2页
目的评估OtoScan耳镜CO2激光鼓膜造孔术(OTOLAM)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对54名(86耳)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实施OTOLAM,并随访观察三个月的疗效。结果鼓膜造孔平均愈合时间为15.8±5.7天。治愈33耳(38.4%),好转26耳(30.2%),... 目的评估OtoScan耳镜CO2激光鼓膜造孔术(OTOLAM)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对54名(86耳)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实施OTOLAM,并随访观察三个月的疗效。结果鼓膜造孔平均愈合时间为15.8±5.7天。治愈33耳(38.4%),好转26耳(30.2%),无效27耳(31.4%)。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OTOLAM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方式,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CO2激光 疗效 咽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锡的神经毒性和耳毒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于进涛 丁大连 +2 位作者 孙虹 殷善开 Richard Salvi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2-587,共6页
有机锡化合物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众多有机锡化合物中三甲基锡(TMT)对人体有较强的神经毒性和耳毒性。TMT神经毒性可选择性破坏大脑边缘结构尤其是海马神经元以及听神经系统的神经元。TMT之所以选择性损害某些敏感神经元... 有机锡化合物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众多有机锡化合物中三甲基锡(TMT)对人体有较强的神经毒性和耳毒性。TMT神经毒性可选择性破坏大脑边缘结构尤其是海马神经元以及听神经系统的神经元。TMT之所以选择性损害某些敏感神经元,其原因是因为这些神经元富含一种被称为Stannin的蛋白质,而Stannin蛋白正是TMT攻击的特异性靶目标。由于这种蛋白同样存在于线粒体,因此富含线粒体的细胞比线粒体贫乏的细胞更容易遭受有机锡化合物的攻击。TMT与Stannin产生不可逆性结合之后进而破坏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线粒体损害,细胞色素C释放,从而启动细胞凋亡程序。TMT耳毒性主要表现在用药后迅速发生的高频听力损失,其最早期功能改变表现为听神经动作电位的反应阈升高,随后逐渐出现耳蜗微音器电位振幅的降低。因此,TMT对听觉系统的急性损伤部位很可能最早是发生在从内毛细胞到I型螺旋神经节的听神经末梢及其神经纤维,随着用药后时间的延长才会逐渐累及外毛细胞。TMT对周边听觉系统的损害作用包括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应激,细胞内钙超载,线粒体破坏,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等多重损害机制,因此TMT模型可能有助于模拟和研究听神经病的多重损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性 三甲基锡 耳毒性 细胞色素C释放 有机锡化合物 线粒体损害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辅助Fisc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耳硬化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雅琴 殷善开 +1 位作者 张胜兰 倪凌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探讨CO2激光辅助Fise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耳硬化症的疗效。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间,30名临床确诊为耳硬化症的患者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CO2激光辅助Fise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术前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为63.33d... 目的 探讨CO2激光辅助Fise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耳硬化症的疗效。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3年12月间,30名临床确诊为耳硬化症的患者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CO2激光辅助Fise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术前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为63.33dB HL,气骨导差为24.5~50.25dB,平均为36dB。全部病例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 24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查听力,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为26.82dB HL,气骨导差≤15dB者23例,占95.83%;气骨导差≤10dB者21例,占87.5%;平均气骨导差为8.50dB。30例患者术后12个月时复查听力,言语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为27.52dB乩,气骨导差≤15dB者28例,占93.33%;气骨导差≤10dB者25例,占83.33%;平均气骨导差为8.60dB。术后半年与一年复查听力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激光辅助Fiseh人工镫骨技术治疗耳硬化症疗效显著,术后反应轻,远期疗效稳定,是治疗耳硬化症的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硬化 小窗镫骨技术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畸形与耳蜗骨化患者的耳蜗植入 被引量:6
6
作者 殷善开 易红良 +1 位作者 张胜兰 吴雅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耳畸形与耳蜗骨化患者耳蜗植入术的有关问题。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2月间行耳蜗植入术的8例内耳畸形和2例耳蜗骨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术中有外淋巴液搏动;3例Mondini畸形和1例...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耳畸形与耳蜗骨化患者耳蜗植入术的有关问题。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2月间行耳蜗植入术的8例内耳畸形和2例耳蜗骨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术中有外淋巴液搏动;3例Mondini畸形和1例共同腔畸形患者术中出现井喷;1例耳蜗部分骨化患者术中误将电极插入内听道后纠正;另一例耳蜗部分骨化患者植入短电极。1例Mondini畸形患者术后发生少量脑脊液耳鼻漏,保守治疗3月后痊愈,其余患者无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成功开机。结论对于内耳畸形或耳蜗骨化的患者,耳蜗植入术前详细的影像学评估,对术中困难的充分估计和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骨化 耳蜗植入 先天性内耳畸形 深度感音性聋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叶海波 时海波 +2 位作者 于栋祯 陈正侬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其对侧抑制现象的变化,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耳蜗和/或脑干听觉传出通路内侧耳蜗橄榄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20只新生豚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分别腹腔注射胆红素100...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其对侧抑制现象的变化,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耳蜗和/或脑干听觉传出通路内侧耳蜗橄榄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20只新生豚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分别腹腔注射胆红素100μg/g和等量生理盐水。两组于给药前、给药后2、4、6、8小时在对侧耳无声刺激及70dBSPL白噪声刺激两种条件下测试DPOAE,观察两组DPOAE及对侧抑制现象的动态变化。给药后8小时行全耳蜗基底膜铺片定量观察毛细胞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给药前后DPOAE幅值无变化,对侧抑制现象始终存在。实验组给药后DPOAE幅值逐步下降,给药后2小时起对侧抑制现象消失,其中5只豚鼠在给药后8小时DPOAE幅值及对侧抑制现象呈现不同程度的恢复。两组豚鼠耳蜗基底膜铺片观察毛细胞形态未见异常。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可能损害耳蜗毛细胞的主动机械活动及耳蜗传出神经系统,此损害部分为可逆性的。DPOAE及其对侧抑制现象是评估胆红素脑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耳声发射 对侧抑制 耳蜗传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习服治疗 被引量:14
8
作者 殷善开 罗慧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71-375,共5页
关键词 耳鸣 习服治疗 适应治疗 心理声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噪声发生器治疗耳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红敏 殷善开 于栋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白噪声发生器 耳鸣 临床观察 白噪声 掩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与中耳炎 被引量:3
10
作者 殷善开 于栋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不良 解剖因素 宿主因素 中耳疾病 中耳粘膜 变态反应 细菌感染 发病机制 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缺血性损伤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景春 周维镕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缺血性损伤 内耳 损伤模型 突发性聋 供血不足 动物模型 缺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窗耳蜗电图测试及应用研究
12
作者 王林娥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耳蜗电图 电反应测听 测试 圆窗 耳蜗神经纤维 听诱发电位 脑电活动 内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隐窝径路人工耳蜗植入相关解剖研究
13
作者 王林娥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91-392,397,共3页
关键词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 相关解剖 径路 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解剖结构 手术并发症 鼓索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局部注射防治感音神经性聋的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夏力 殷善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1-407,共7页
感音神经性聋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疾病,药物治疗仍然是重要手段,全身给药是目前主要的给药方式。然而,由于血-迷路屏障的存在,全身给药方式给予的药物在耳蜗中分布的浓度较低,一些药物甚至不能通过血-迷路屏障,因此,常规全身给药方式治... 感音神经性聋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疾病,药物治疗仍然是重要手段,全身给药是目前主要的给药方式。然而,由于血-迷路屏障的存在,全身给药方式给予的药物在耳蜗中分布的浓度较低,一些药物甚至不能通过血-迷路屏障,因此,常规全身给药方式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效果欠佳。而内耳局部注射的方式可有效绕过血-迷路屏障,可望克服全身给药耳蜗中药物浓度分布过低的缺陷;同时,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细胞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耳蜗局部基因转染及耳蜗干细胞植入技术也被运用到感音神经性聋防治的研究中。本文将就内耳局部药物注射、局部基因转染及干细胞植入防治感音神经性聋的现状及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聋 耳蜗 听功能 基因转染 干细胞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及手术显微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的比较 被引量:28
15
作者 傅锡品 殷善开 杨文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通过对手术显微镜下及耳内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的疗效比较,探讨耳内镜下脂肪鼓膜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1年6月间78例(83耳)显微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及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间108例(115耳)耳内... 目的通过对手术显微镜下及耳内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的疗效比较,探讨耳内镜下脂肪鼓膜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1年6月间78例(83耳)显微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及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间108例(115耳)耳内镜下行脂肪鼓膜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二组鼓膜穿孔愈合率分别为91.57%(76/83)和93.04%(107/115),二组中不同大小、不同位置、不同类型鼓膜穿孔患者的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穿孔自体脂肪修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无需手术切口、并发症少、节省费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显微镜 耳内镜 鼓膜修补术 脂肪组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对离体C57小鼠耳蜗毛细胞的损害作用
16
作者 曾珊 于栋祯 +1 位作者 陈正侬 陈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离体培养条件下顺铂致C57小鼠耳蜗毛细胞损伤的特点。方法出生后3~4天的C57小鼠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6~8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顺铂(0、10、50、100、400、1000μmol/L)无血清培养液继续培养48小时,其中0μmol/L为正常对照组,10... 目的探讨离体培养条件下顺铂致C57小鼠耳蜗毛细胞损伤的特点。方法出生后3~4天的C57小鼠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6~8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顺铂(0、10、50、100、400、1000μmol/L)无血清培养液继续培养48小时,其中0μmol/L为正常对照组,10~1000μmol/L组为实验组,0~100μmol/L4组,每组各7只耳蜗,400和1000μmol/L两组各6只耳蜗。采用TRITC-Phalloidin和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耳蜗毛细胞生长情况并拍照计数、绘制毛细胞缺失图,运用SARS8.0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比较各组的毛细胞缺失率。结果对照组耳蜗基底膜毛细胞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偶见缺失。实验组中顺铂引起毛细胞的缺失程度从底回至顶回大致均匀。随着顺铂浓度从10μmol/L增加到100μmol/L,毛细胞的缺失率从14.5%上升到78.4%;顺铂浓度升高至400μmol/L及1000μmol/L时,毛细胞缺失率下降至48.8%和8.77%。细胞缺失区域可见DAPI着色的浓缩核。结论离体培养条件下,顺铂对耳蜗毛细胞的损伤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超过一定剂量后顺铂所致毛细胞损伤又逐渐减少;内外毛细胞的损伤从底回至顶回呈现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毛细胞 耳蜗 器官培养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对抗顺铂耳毒性的研究现状
17
作者 和守睆 陈斌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4-507,共4页
关键词 凋亡抑制蛋白 顺铂耳毒性 X连锁 对抗 apoptosis protein PROTEASE CAS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砧骨听骨链成形术的听力重建效果 被引量:15
18
作者 吴雅琴 周慧群 +1 位作者 陈正侬 时海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以自体砧骨重建听骨链的开放式IIIa型鼓室成形术的听力改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16例(16耳)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胆脂瘤中耳炎接受开放式Ⅲa型鼓室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自体砧骨进行听骨链重建。术后随访3-6个月... 目的探讨以自体砧骨重建听骨链的开放式IIIa型鼓室成形术的听力改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16例(16耳)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胆脂瘤中耳炎接受开放式Ⅲa型鼓室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自体砧骨进行听骨链重建。术后随访3-6个月,评估患者手术后听力改善情况,分析指标为手术前后言语频率的纯音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所有均达到干耳。纯音气导听阈从术前的45.2到干耳。降至术后的30.6的干耳。纯音气导听阈(P<0.05)。术前、术后气骨导差分别为33.1、术后7dB及19.8、术后7dB分别为从术前的析,其中气骨导差小于20dB者占62.5%(10/16)。结论在本组病例中,以自体砧骨行听骨链重建开放式Ⅲa型鼓室成形术,获得了较好的近期听力改善效果,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自体砧骨 听骨链重建术 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位治疗椅辅助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谭俊 于栋祯 +3 位作者 冯艳梅 杨光 时海波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评估复位治疗椅辅助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SC-BPPV)的疗效。方法采用复位治疗椅辅助的Epley法治疗58例PSC-BPPV患者,观察首次治疗后一周、一个月... 目的评估复位治疗椅辅助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SC-BPPV)的疗效。方法采用复位治疗椅辅助的Epley法治疗58例PSC-BPPV患者,观察首次治疗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首次治疗后一周(第1次随访)时,41例(70.69%,41/58)治愈,13例(22.41%,13/58)好转,4例(6.90%,4/58)无效,对17例未愈患者行第二次复位治疗,首次治疗后一个月(第2次随访)时,53例(91.38%,53/58)治愈,3例(5.17%,3/58)好转,2例(3.45%,2/58)无效,对5例未愈者立即行第三次复位治疗;首次治疗后三个月(第3次随访)时57例(98.28%,57/58)治愈,1例(1.72%,1/58)无效。结论复位治疗椅辅助治疗PSC-BPPV有效率达98.28%,无严重副反应,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后半规管 眩晕复位治疗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咽部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7
20
作者 庄奇新 顾一峰 +3 位作者 朱莉莉 潘玉萍 殷善开 蒋智铭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研究口咽部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照分析18例口咽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11例腭扁桃体淋巴瘤和3例舌根淋巴瘤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向口咽腔内突出的软组织肿块。4例咽侧壁淋巴... 目的研究口咽部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照分析18例口咽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11例腭扁桃体淋巴瘤和3例舌根淋巴瘤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向口咽腔内突出的软组织肿块。4例咽侧壁淋巴瘤表现为口咽腔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病变范围较大,向周围弥漫性生长。CT和MRI可见病变的密度和信号均匀,可轻度强化,一般不发生坏死和囊变,肿块与相邻结构界限清楚。18例淋巴瘤患者有10例发现颈部有淋巴结转移。结论CT和MRI能清楚显示口咽部恶性淋巴瘤的部位、形态、范围,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周围组织的侵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部 恶性淋巴瘤 CT MRI 磁共振成像 NHL 口咽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