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辛酸烟酸激活Nrf2通路在拮抗蓝光致小鼠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
1
作者 简柳连 程天豪 邹玉平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89,共7页
目的探讨硫辛酸烟酸二联体(N2L)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在蓝光致小鼠视网膜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C57BL/6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两大组:野生型小鼠(+)和Nrf2基因敲除小鼠(-),将每大组小鼠进一步随机分为4个平行小组,... 目的探讨硫辛酸烟酸二联体(N2L)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在蓝光致小鼠视网膜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C57BL/6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两大组:野生型小鼠(+)和Nrf2基因敲除小鼠(-),将每大组小鼠进一步随机分为4个平行小组,即Con+组、BL+组、N2L+组、NS+组、Con-组、BL-组、N2L-组、NS-组,每组6只。分别进行相应处理。视网膜电图(ERG)检查视网膜功能;TUNEL染色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中感光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BL+组、NS+组、BL-组、N2L-组、NS-组小鼠中、高亮度刺激光下的ERG b波振幅以及振荡电位(OPs)的第2个波峰(OS2)振幅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均升高,且以上各组与N2L+组Bax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BL+组比较,N2L+组、Con-组小鼠中、高亮度刺激光下的ERG b波振幅以及OPs的OS2振幅均增加,细胞凋亡率均降低,但BL-组、NS-组细胞凋亡率均升高,Bax蛋白表达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N2L+组比较,NS+组、BL-组、N2L-组、NS-组小鼠中、高亮度刺激光下的ERG b波振幅以及OPs的OS2振幅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均升高,Bax蛋白表达均增加,但Con-组Bax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NS+组比较,Con-组小鼠中、高亮度刺激光下的ERG b波振幅以及OPs的OS2振幅均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Bax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on-组比较,BL-组、N2L-组、NS-组小鼠中、高亮度刺激光下的ERG b波振幅以及OPs的OS2振幅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均升高,Bax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小鼠HO-1、Bcl-2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BL+组、N2L+组、NS+组小鼠HO-1、Bcl-2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BL+组比较,N2L+组小鼠HO-1、Bcl-2蛋白表达均增加,但Con-组、BL-组、N2L-组、NS-组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N2L+组比较,NS+组、Con-组、BL-组、N2L-组、NS-组小鼠HO-1、Bcl-2蛋白表达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NS+组比较,Con-组、BL-组、N2L-组、NS-组小鼠HO-1、Bcl-2蛋白表达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on-组比较,N2L-组小鼠HO-1、Bcl-2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N2L可能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拮抗蓝光导致的小鼠视网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烟酸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 蓝光损伤 氧化应激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金春花 李连喜 +5 位作者 李梅芳 张蓉 李婷婷 贾丽丽 包玉倩 贾伟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586例,均进行免散瞳眼底摄片,按伴或不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将...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586例,均进行免散瞳眼底摄片,按伴或不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300例)和不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2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血压、体质量、腰围、臀围;空腹血糖和空腹C肽、餐后2 h血糖和餐后2 h C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肾功能、肝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和不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收缩压、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清蛋白、肾小球滤过率(e GFR)、性别、高血压患病率、降压药服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和年龄后,两组仅高血压患病率和降压药服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患病率为51.2%(300/586),其中男性为44.6%(166/372),女性为62.6%(134/214),男女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00,P=0.105)。不同年龄段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71,P<0.001)。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单纯视网膜动脉硬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单纯视网膜病变和同时发生视网膜动脉硬化及视网膜病变的患者(χ2=134.25,P<0.001;χ2=89.1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异常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 GFR相关(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患病率高,年龄、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 GFR是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动脉硬化 视网膜微血管异常 疾病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世玮 吴强 +3 位作者 陆斌 王文清 陈颖 方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90-1095,共6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的变化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方法 105例(150眼)白内障患者分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组(A组,56例,80眼)和非高度近视眼白内障组(B组,49例,70眼),分别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于...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的变化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方法 105例(150眼)白内障患者分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组(A组,56例,80眼)和非高度近视眼白内障组(B组,49例,70眼),分别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测量患者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MFT)和黄斑中心凹直径6 mm范围内的黄斑区容积(TMV);计算高、低累积能量复合参数(AECP)。结果 A组和B组术后各时间点UCVA、BCVA和TMV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而术后各时间点MFT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中,高、低AECP患者术后各时间点MFT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AECP患者术后各时间点TMV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高AECP患者术后各时间点MFT和TMV与术前的差值与低AECP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中1眼黄斑区鼻下方发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浅脱离,A组中3眼、B组中1眼黄斑区中心凹发生微囊样改变。结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复明效果较好,术后无黄斑水肿发生,MFT无明显变化,但TMV增加,超声能量对黄斑区视网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tacam对白内障患者前房参数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江丹 刘新泉 +2 位作者 吴强 方健 陆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Pentacam与UBM测量年龄相关性核性白内障患者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角度(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的差异以及其与A型超声测量ACD的差异与晶状体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Pentacam、UBM测量52... 目的探讨Pentacam与UBM测量年龄相关性核性白内障患者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角度(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的差异以及其与A型超声测量ACD的差异与晶状体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Pentacam、UBM测量52例(52眼)年龄相关性核性白内障患者ACD、ACA;Pentacam和A超分别测量患者散瞳后的ACD。结果Pentacam测量的ACD值为(2.63±0.39)mm,UBM测量值为(2.63±0.3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5,r=0.969);Pentacam测量的ACA为(31.27±5.46)°,UBM测量值为(30.89±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Pentacam与UBM测量ACD及平均ACA结果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969、0.759);散瞳后,Pentacam测量ACD为(2.59±0.21)mm,A超测量值为(2.79±0.58)mm,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晶状体密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186,P〈0.05)。在晶状体密度分别为0~20、20~40和40以上时,Pentaeam与A超测量ACD结果差异与晶状体密度相关性分别为0.079、0.264和0.288(均为P〈0.05).结论Pentacam可作为测量年龄相关性核性白内障患者的ACD、平均ACA的良好选择,在临床工作中应灵活运用、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 UBM A超 核性白内障 前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近视患者黄斑厚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明慧 贾丽丽 +1 位作者 胡萍 吴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1-963,共3页
目的 探讨青年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性别、眼轴长度、等效球镜的关系。方法青年近视患者131例参与本研究,年龄18~30岁。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仪的快速黄斑扫描程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 目的 探讨青年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性别、眼轴长度、等效球镜的关系。方法青年近视患者131例参与本研究,年龄18~30岁。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仪的快速黄斑扫描程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行6条夹角30°、长6mm的放射状扫描,测量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同时对所有患者行综合验光检查及A超眼轴测量检查。结果黄斑中心区域视网膜厚度最薄,为(191.1±15.3)μm,黄斑内环区域中颞侧象限厚度最薄,为(264.4±14.5)μm,鼻侧象限最厚,为(280.7±15.1)μm;外环区域中下方象限厚度最薄,为(221.6±12.7)μm,鼻侧象限最厚,为(254.3±13.4)μm。女性患者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值均低于男性(均为P〈0.01)。黄斑中心区域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4.6,P〈0.01),与等效球镜呈负相关(r=-1.0,P〈0.05)。黄斑内环区域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及等效球镜度数均无相关性(r=-1.2,P=0.41;r=0.6,P=0.08)。黄斑外环区域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1,P〈0.01),与等效球镜度数呈正相关(r=1.2,P〈0.01)。结论青年女性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均小于男性。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和眼轴的延长,黄斑中心区域视网膜厚度增厚,而黄斑外环区域视网膜厚度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厚度 近视 等效球镜 眼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杜新华 吴强 +3 位作者 宋蓓雯 陈永东 陈颖 罗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患眼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前均进行B超和视力检查,玻璃体切割术中确认玻璃体积血原因,根据病变情况及范围进行激光或视网膜复位治疗。结果 120例玻璃体...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患眼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前均进行B超和视力检查,玻璃体切割术中确认玻璃体积血原因,根据病变情况及范围进行激光或视网膜复位治疗。结果 120例玻璃体积血患眼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8例;视网膜裂孔(伴或不伴视网膜脱离)23例;视网膜静脉阻塞11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7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例。经过治疗并对比观察术前B超检查结果,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91.30%,视网膜脱离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89.36%,视网膜前增殖膜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99.21%,黄斑区出血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94.74%。治疗后视力为0.237±0.025,与治疗前视力0.039±0.080相比有明显提高(P<0.001)。治疗后视力恢复水平与发病原因及病程呈线性回归相关(均为P<0.05),与年龄、性别、眼别、术前视力以及并发症无关(均为P>0.05)。结论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多种多样,B超检查对于初步判断玻璃体积血的原因有一定帮助,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 B超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 被引量:8
7
作者 邹俊 杨冠 +1 位作者 方玲辉 陈国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4期298-299,共2页
目的 评价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伴有弥漫性黄斑水肿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4 0例 5 0眼伴有弥漫性黄斑水肿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采用氩绿激光进行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分析视力... 目的 评价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伴有弥漫性黄斑水肿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4 0例 5 0眼伴有弥漫性黄斑水肿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采用氩绿激光进行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分析视力、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的变化。结果 激光治疗后随访 6~ 30个月 ,5 0眼中 36眼治疗有效 ;76 %患眼的视力稳定 ,视力进步者占 12 % ;6 2 %患眼黄斑水肿明显减少 ,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占 10 % ;视网膜新生血管或视盘新生血管完全消退者为 12 % ,部分消退者为 5 6 % ,余 14眼 (2 8% )治疗无效。结论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是治疗伴有弥漫性黄斑水肿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激光 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角膜基质组织 被引量:4
8
作者 鲍慧婧 邹俊 +1 位作者 尹烁 崔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1-636,共6页
目的探讨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羟基乙醇(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支架,复合自体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修复角膜基质层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兔脂肪干细胞(rabbit adipose derivedstem cells,rASCs)培养至第4代接种在P... 目的探讨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羟基乙醇(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支架,复合自体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修复角膜基质层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兔脂肪干细胞(rabbit adipose derivedstem cells,rASCs)培养至第4代接种在PLGA载体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生长黏附情况。体外培养7天后将rASCs-PLGA复合物回植到角膜基质缺损模型的兔角膜基质层间,术后第12周和24周取材行组织学和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未接种细胞的PLGA材料移植基质层间作为对照组。结果细胞在PLGA支架上生长增殖良好,实验组移植术后12周材料降解,角膜基本恢复透明。组织学检查显示移植后24周新生角膜基质样组织与正常角膜基质组织相似,电镜下胶原纤维直径与正常角膜基质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可作为种子细胞来源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组织工程 角膜 基质 聚羟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频532激光激发孟加拉红建立色素兔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帅 宋蓓雯 吴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82-1085,1095,共5页
目的探讨光化学法诱导色素兔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的方法和特点。方法将16只健康青紫蓝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8只。经兔耳缘静脉注入孟加拉红(50 mg/kg)后应用倍频532激光光凝视网膜静脉,A组激光能量150 mW光凝双侧视网膜静脉主干15点后... 目的探讨光化学法诱导色素兔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的方法和特点。方法将16只健康青紫蓝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8只。经兔耳缘静脉注入孟加拉红(50 mg/kg)后应用倍频532激光光凝视网膜静脉,A组激光能量150 mW光凝双侧视网膜静脉主干15点后,300 mW再照射15点;B组激光能量150 mW光凝双侧视网膜静脉主干40点后,300 mW再照射40点。分别于术前和光凝后15 m in、1 d、3 d、7 d、14 d、21 d、28 d行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并于光凝后1 d时两组各处死1只动物,其余于光凝后28 d处死,摘除眼球行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两组均成功诱导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光凝后第1天B组产生视网膜动、静脉阻塞。光凝后第7天,A组阻塞静脉全部再通,B组有部分阻塞静脉再通。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光凝后第1天,两组视网膜静脉内均见血栓形成;光凝后第28天,B组视盘周围视网膜萎缩,结构不清。结论利用孟加拉红光化学法制作兔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操作简便,随着局部视网膜静脉接受光凝次数的增加,视网膜动脉亦可出现阻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法 视网膜静脉阻塞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碘酸钠注射大鼠视网膜下的分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龚莉华 周佳 +3 位作者 吴强 宋蓓雯 陆斌 胡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受损的大鼠模型眼中的分化情况。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的BMMSCs,用病毒上清液转染EGFP,移植到经静脉注射NaIO3破坏RPE细胞的大鼠的视网膜下腔,用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对BMMSCs进...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受损的大鼠模型眼中的分化情况。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的BMMSCs,用病毒上清液转染EGFP,移植到经静脉注射NaIO3破坏RPE细胞的大鼠的视网膜下腔,用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对BMMSCs进行追踪并观察术后5周的分化情况。结果BMMSCs的EGFP转染比例可达到76·9%,术后第5周可见BMMSCs位于视网膜下区域,未整合入神经视网膜层,并表达角蛋白(CK)、视紫红质(rhodops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BMMSCs植入RPE受损伤的大鼠视网膜下腔后可存活,并表达RPE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 移植 NaI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脂肪干细胞复合PLGA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鲍慧婧 邹俊 +1 位作者 尹烁 崔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1-516,共6页
背景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是角膜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课题。脂肪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增生和分化能力强的特点而成为目前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热点,聚羟基乙醇(PLGA)作为高分子可降解支架材料已成功用于构建多种组织器官。目的探讨兔... 背景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是角膜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课题。脂肪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增生和分化能力强的特点而成为目前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热点,聚羟基乙醇(PLGA)作为高分子可降解支架材料已成功用于构建多种组织器官。目的探讨兔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复合多孔支架材料聚羟基乙醇(PLGA)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构建脂肪干细胞组织工程化角膜基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颈背部脂肪组织,采用消化法分离培养兔脂肪细胞,传至第4代。将传代细胞分别以3×10^4/cm^2、3×10^4/cm^2、3×10^6/cm^2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中,分别用成骨诱导培养液、成脂诱导培养液及成软骨诱导液进行诱导培养,并分别以质量分数1%茜素红-Tris-盐酸溶液、质量分数0.6%油红染液和免疫荧光法鉴定培养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将第4代细胞用稀释的DiO荧光染液重悬的脂肪干细胞按1×10^7/ml的密度接种于自制的多孔PLGA支架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Hoechst法定量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并分别于接种后第1、3、7天对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行共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观察细胞在该支架上的黏附生长和基质分泌情况,评价PLGA的生物相容性。结果原代培养的脂肪细胞7~8d后可达80%~90%融合,呈成纤维细胞样外观。传代第4代的细胞成骨诱导2周后茜素红染色显示矿化结节及周围细胞着深红色;成脂诱导2周后油红0染色显示细胞质内布满红色脂滴颗粒;微团培养成软骨诱导2周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Ⅱ型胶原表达阳性。细胞接种至PLGA支架材料第7天增生达到高峰期,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共焦显微镜检测显示细胞在支架上贴附生长良好,能够在支架表面及孔隙内壁得到充分伸展和生长,细胞外基质分泌旺盛。结论培养的兔脂肪细胞具有脂肪干细胞的多向分化功能,与多孔PLGA支架复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角膜基质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 聚羟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黄斑区视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文芳 吴强 +3 位作者 宋蓓雯 杜新华 戴友林 杨建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后黄斑区视功能的变化及其与黄斑形态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DR患者24例(41眼),行PRP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患者PRP治疗前...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后黄斑区视功能的变化及其与黄斑形态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DR患者24例(41眼),行PRP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患者PRP治疗前后患眼的中心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黄斑区视功能的变化与黄斑形态改变,探讨PRP治疗后黄斑区视功能的变化及其与黄斑形态改变的相关性。结果DR患者PRP治疗后3个月的中心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0.52±0.28、(257.55±124.30)μm,与治疗前的0.57±0.32、(241.15±103.43)μ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7,P=0.22;t=-1.00,P=0.33)。mfERGN1波4、5环及P1波3、5环的反应密度较PRP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3.69、2.23、2.40,均为P<0.05),但各波潜伏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与mfERG的测量结果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PRP治疗虽然没有引起DR患者中心视力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但导致了邻近未接受光凝区域的视网膜功能障碍,表现为mfERG反应密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视网膜光凝 黄斑功能 多焦视网膜电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眼生物测量仪Tomey OA-2000和IOLMaster获得的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华焱军 肖秋怡 吴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5-848,共4页
目的比较新型眼生物测量仪Tomey OA-2000与IOLMaster获得的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参数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白内障术前检查者74例(74眼),分别应用Tomey OA-2000和IOL-Master进行测量,获得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角膜... 目的比较新型眼生物测量仪Tomey OA-2000与IOLMaster获得的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参数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白内障术前检查者74例(74眼),分别应用Tomey OA-2000和IOL-Master进行测量,获得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角膜曲率(keratometry,K)、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和角膜横径(white to white,WTW)等参数。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设备获得的眼生物参数之间的差异。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两种设备获得的各生物参数之间的一致性。结果Tomey OA-2000获得的AL、平坦K(flat K,Kf)值、陡峭K(steep K,Ks)值、平均K(mean K,Km)值、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ACD、晶状体厚度(lens thickness,LT)、瞳孔直径(pupil diameter,PD)和WTW值分别为(24.26±2.71)mm、(44.09±1.76)D、(45.01±1.73)D、(44.55±1.72)D、(518.41±34.18)μm、(3.07±0.48)mm、(4.48±0.61)mm、(4.07±0.95)mm和(11.50±0.52)mm。IOLMaster获得的AL、Kf、Ks、Km、ACD和WTW值分别为(24.33±2.69)mm、(44.21±1.74)mm、(45.15±1.76)D、(44.69±1.74)D、(3.04±0.46)mm和(11.65±0.41)mm。Tomey OA-2000和IOLMaster获得的AL、Kf、Ks、Km、ACD和WTW差值分别为(-0.07±0.10)mm(t=-5.99,P<0.01)、(-0.12±0.14)mm(t=1.99,P=0.05)和(-0.14±0.32)mm(t=-3.73,P<0.01)。两种设备获得的AL、Kf、Ks、Km、ACD的95%一致性界限(Lo A)其上下限最大绝对值分别为0.27 mm、0.50 D、0.53 D、0.38 D、0.30 mm,一致性较好;而WTW的95%Lo A为0.78 mm,一致性较差。结论Tomey OA-2000和IOLMaster获得的AL、K、ACD差异小,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ey 0A-2000 IOLMASTER 眼轴长度 前房深度 角膜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文芝 吴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94-697,共4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由于目前对视网膜静脉阻塞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所以人们尝试用很多方法治疗该病,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血液稀释疗法和高压氧治疗等,但这些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证实。现...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由于目前对视网膜静脉阻塞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所以人们尝试用很多方法治疗该病,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血液稀释疗法和高压氧治疗等,但这些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证实。现对本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治疗 药物 激光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纯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突起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洪伟 吴强 +1 位作者 宋蓓雯 张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662-665,共4页
目的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对纯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突起再生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视网膜,消化并利用筛网纯化后接种于96孔板,加入不同浓度(10μg&... 目的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对纯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突起再生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视网膜,消化并利用筛网纯化后接种于96孔板,加入不同浓度(10μg·L-1、20μg·L-1、30μg·L-1、40μg·L-1)CNTF作为实验组,不加CNTF作为对照。根据细胞形态及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鉴定细胞,观察RGCs生长规律,观测随机选取视野下的RGCs数和有突起细胞数(400倍荧光显微镜和相差显微镜)。结果 纯化的RGCs在含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中可存活30d。加入CNTF后3~5d,40μg·L-1组突起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15d,20μg·L-1、30μg·L-1、40μg·L-1组突起率显著高于时照组(P〈0.05),30μg·L-1、40μg·L-1组突起率显著高于10μg·L-1、20μg·L-1组(P〈0.05)。结论CNTF能显著促进RGCs突起再生,CNTF的浓度和突起率存在量效关系,一定浓度范围内.高浓度CNTF可较早促进突起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和高糖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及VEGF、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丹 吴强 +2 位作者 宋蓓雯 贾丽丽 杜新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究缺氧、高糖环境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生长、增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 目的探究缺氧、高糖环境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生长、增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进行C57小鼠RPE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化学染色对培养的RPE细胞进行鉴定。实验缺氧组:在DMEM培养液中加入CoCl2,使其浓度分别为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实验高糖组:在DMEM培养液中加入D-葡萄糖,使其浓度分别为15mmol.L-1、30mmol.L-1、45mmol.L-1。分别向培养的RPE细胞中加入上述培养液,共6组,每组3份;正常对照组加入含5.5mmol.L-1葡萄糖、不含CoCl2的培养液。观察各组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活力、倍增时间及增生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在培养不同时间后(24h、48h、72h)上清液中VEGF及TGF-β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原代培养及传代早期的RPE细胞生长较为旺盛;在缺氧和高糖培养条件下所培养的细胞活力和分裂次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所降低或减少,而倍增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在缺氧和高糖培养条件下培养24h、48h、72h后,细胞上清液中VEGF和TGF-β1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当CoCl2浓度为100μmol.L-1和D-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1时,VEGF和TGF-β1在24h、48h、72h表达均高于其他浓度,缺氧状态下48h表达量分别为(43.28±0.88)ng.L-1和(8.90±1.38)ng.L-1,高糖状态下分别为(39.76±0.56)ng.L-1和(8.81±0.92)ng.L-1;缺氧组2种细胞因子表达量在48h达到高峰,而高糖组在72h达到高峰。结论应用酶联合消化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体外C57小鼠培养RPE细胞;缺氧和高糖状态可对RPE细胞增生起到明显抑制作用,但能够明显上调RPE细胞的VEGF、TGF-β1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缺氧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厚度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赵明慧 邹俊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73-76,共4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角膜厚度在青光眼诊断治疗中的地位不断突出以及近年来屈光手术的蓬勃发展,角膜厚度测量日益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测量仪器不断推陈出新,测量结果亦更合理准确。目前可用于角膜厚度测量的仪器很多,本文就当前临床上...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角膜厚度在青光眼诊断治疗中的地位不断突出以及近年来屈光手术的蓬勃发展,角膜厚度测量日益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测量仪器不断推陈出新,测量结果亦更合理准确。目前可用于角膜厚度测量的仪器很多,本文就当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测量仪器的特点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厚度 光学测厚法 超声测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胶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慰祖 宋蓓雯 +2 位作者 方健 杨冠 丁韧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3-433,共1页
翼状胬肉的病理生理非常复杂,参与因素繁多,迄今病因未明.大量资料证明,广泛存在于胬肉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有分泌胶原的功能,而研究胶原的变化有助于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胶原变化 发病机制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文芳 张敏 吴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6-390,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眼部并发症,可以导致视力的严重损害。多焦视网膜电图是一项新的视觉电生理测量方法,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测量整个测视野中许多细小部位的视网膜电图,可以反映局部视网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眼部并发症,可以导致视力的严重损害。多焦视网膜电图是一项新的视觉电生理测量方法,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测量整个测视野中许多细小部位的视网膜电图,可以反映局部视网膜的功能,对于DR的早期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能够定量地监测DR的进展情况,判断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焦视网膜电图 黄斑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玻璃体切割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Bruch膜开口-盘沿最小宽度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隽 娄炜 +1 位作者 王相宁 吴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患者Bruch膜开口-盘沿最小宽度(BMO-MRW)的变化。方法采用观察性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12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3例(208眼)及同期健康志愿者66名(121眼)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国际临床D...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患者Bruch膜开口-盘沿最小宽度(BMO-MRW)的变化。方法采用观察性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12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3例(208眼)及同期健康志愿者66名(121眼)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国际临床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DR组(non-DR组,n=72)和轻度DR组(mild-DR组,n=51)。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进行以视盘为中心的24条放射状B扫描及视乳头周围环形扫描,所有扫描结果均相对于该眼特定的黄斑-Bruch膜开口中心轴(FoBMO轴)获得。测量24条B扫描径线上的BMO-MRW值及环形扫描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值,并进一步分为鼻上、鼻侧、鼻下、颞上、颞侧、颞下6个象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non-DR组、mild-DR组平均BMO-MRW及各象限BMO-MRW均呈依次变薄趋势。non-DR组、mild-DR组的平均BMO-MRW分别为(304.64±36.67)μm、(299.39±41.27)μm,相较于正常对照组[(315.14±41.60)μm]变薄(P=0.040,P=0.005)。non-DR组、mild-DR组颞上象限BMO-MRW分别为(308.35±52.40)μm、(304.60±53.33)μm,相较于正常对照组[(324.82±52.40)μm]变薄(P=0.012,P=0.005);颞下象限BMO-MRW分别为(339.49±51.39)μm、(331.48±47.21)μm,相较于正常对照组[(358.58±48.94)μm]变薄(P=0.003,P<0.001)。平均BMO-MRW和平均RNFL厚度呈正相关(r=0.187,P=0.001),各象限BMO-MRW与RNFL厚度呈中等相关至无相关性,其中颞下象限相关性最高(r=0.333,P<0.001),颞侧象限无相关性(r=0.087,P=0.11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BMO-MRW较正常人变薄,且与RNFL厚度改变呈正相关,提示BMO-MRW可以作为DR早期神经退行性改变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Bruch膜开口-盘沿最小宽度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