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性尿道狭窄及并发症诊治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运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月敏 傅强 +5 位作者 撒应龙 张炯 金三宝 谢弘 谷保军 冯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03-1208,共6页
复杂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处理一直是泌尿外科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对初次或再次治疗失败后的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或闭锁(>14 cm)患者的治疗,作者在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及其并发症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创性成果。与国内外的同类研究比... 复杂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处理一直是泌尿外科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对初次或再次治疗失败后的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或闭锁(>14 cm)患者的治疗,作者在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及其并发症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创性成果。与国内外的同类研究比较,主要有以下发现和创新点。①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证实结肠黏膜可作为尿道替代物;临床治疗55例超长段尿道狭窄(平均15.2 cm)的结果提示结肠黏膜具有材源丰富、易于剥离、抗感染力强、皱缩率低等优点,适于14 cm以上尿道的重建,尤其是多次治疗失败的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②在国际上首次建立新型分期手术治疗复杂性超长段狭窄或闭锁,临床应用11例,疗效显著,为难治性前后尿道间长段狭窄或闭锁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③在国际上首次阐述舌黏膜尿道重建的病理学特征及转归,建立大面积舌黏膜取材新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舌黏膜尿道成形术,样本量为国内外最大。④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尿道压客观量化指标(90 cmH2O或较基础压提高40~50 cmH2O),用于评估球部尿道悬吊术中尿道压力。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该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多项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尿失禁 结肠黏膜 口腔黏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环缝扎法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术后3mm以下尿道皮肤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玲 吕逸清 +9 位作者 黄轶晨 李晓溪 孙莉 陈艳 包杰文 孙会振 徐展远 杨刚刚 陈方 谢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585-588,共4页
目的总结采用单环缝扎法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术后3 mm以下尿道皮肤瘘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18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平均手术年龄为6岁(2岁5个月至11岁9个月)。平均尿瘘的直径2. 2... 目的总结采用单环缝扎法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术后3 mm以下尿道皮肤瘘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18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平均手术年龄为6岁(2岁5个月至11岁9个月)。平均尿瘘的直径2. 25 mm(1~3 mm)。所有患儿采用单环缝扎法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皮肤瘘。结果尿瘘均位于阴茎体部,其中阴茎体远端5例,阴茎体中部10例,阴茎体近端3例。术后对所有患儿进行门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9~36个月)。18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均无尿瘘复发,无排尿困难。结论采用单环缝扎法修复尿道下裂术后较小UCF(≤3 mm)患儿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皮肤瘘 尿瘘修复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继发囊性膀胱炎(8例报告) 被引量:6
3
作者 钱余 周恩谱 +1 位作者 黄进宝 傅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继发囊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2月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治疗,术后6~24个月(平均13个月)再次出现尿频、尿急、排尿不畅及间隙性血尿发作,口服α或M受体阻滞剂临床...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继发囊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2月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治疗,术后6~24个月(平均13个月)再次出现尿频、尿急、排尿不畅及间隙性血尿发作,口服α或M受体阻滞剂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膀胱镜检查诊断为部分前列腺残留合并继发囊性膀胱炎,再次行残留前列腺腺体汽化电切和囊泡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8~31 min,平均16 min。术后留置导尿管3~5 d,平均3.3 d。术后病理:前列腺增生合并囊性膀胱炎。8例术后随访3~12个月,8例排尿畅,血尿消失,2例术后6个月仍有轻微尿频、尿急、夜尿增多,采用α受体阻滞剂口服治疗,无尿漏和尿失禁并发症。膀胱镜复查: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尿道光整,无囊泡复发。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腺体残留可继发囊性膀胱炎,再次手术汽化电切残留腺体及囊泡,保持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尿道光整,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膀胱炎 囊泡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技术在儿童下尿路重建修复中的若干问题
4
作者 於明明 陈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85-291,共7页
组织工程的发展日新月异,并且在儿童下尿路重建修复的临床前研究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临床前研究在向临床转化时效果都不太理想。临床转化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前研究常使用的是健康动物模型,从而不能准确模拟病态... 组织工程的发展日新月异,并且在儿童下尿路重建修复的临床前研究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临床前研究在向临床转化时效果都不太理想。临床转化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前研究常使用的是健康动物模型,从而不能准确模拟病态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针对当前组织工程向临床转化的困境,很多新的研究方案也应运而生,包括使用多种来源的干细胞,改善移植物血供,应用可控释放生长因子的新型支架,探究深层次的信号通路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等,但单用其中一种方法很难在临床应用中获得成功。本文阐述组织工程技术在儿童下尿路重建修复中已取得的研究进展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膀胱 尿道 干细胞移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版与2007版Partin tables预测国人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准确性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朱虹 章青 +1 位作者 吴登龙 傅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975-979,共5页
目的:验证2007版Partin tables对国人前列腺癌患者病理特征预测的准确性,并与1997版进行比较。方法:选本院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间,116例前列腺癌患者经根治术后病理确诊为前列腺腺癌,术前资料具备前列摘要目的:验证2007版Partin table... 目的:验证2007版Partin tables对国人前列腺癌患者病理特征预测的准确性,并与1997版进行比较。方法:选本院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间,116例前列腺癌患者经根治术后病理确诊为前列腺腺癌,术前资料具备前列摘要目的:验证2007版Partin tables对国人前列腺癌患者病理特征预测的准确性,并与1997版进行比较。方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临床分期,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根据术后病理分为四型:器官局限(OC),包膜外侵犯(EPE),精囊侵犯(SVI)与淋巴结转移(LNI)。患者中93例符合2007版Partin tables预测入选标准,113例符合1997版预测入选标准,每例患者中分别应用两版Partintables预测术后病理特征的可能性,并通过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法研究两版Partintables的预测准确性并行比较。结果:根据2007版或1997版Partin tables预测入选标准,本组患者OC、EPE、SVI、LNI发生率分别为51%、15%、13%、22%或50%、16%、12%、23%。应用2007版Partin tables预测OC、EPE、SVI、LN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0.613、0.666和0.811,而应用1997版预测时分别为0.834、0.605、0.716、0.808。结论:两版Partin tables皆对OC及LNI有合理的预测价值(AUC>0.7),1997版Partin table比2007版显示出更佳的预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Partin TABLES 病理分期 试验预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巴豆酰化修饰的测定及与肿瘤分期和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利杰 洪西 +2 位作者 黄先玉 罗静 俞建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88-79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巴豆酰化修饰是否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及其与前列腺癌分期和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含有不同临床分期、分级的前列腺癌组织芯片73例,正常前列腺组织7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各样本中巴豆酰... 目的·初步探讨巴豆酰化修饰是否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及其与前列腺癌分期和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含有不同临床分期、分级的前列腺癌组织芯片73例,正常前列腺组织7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各样本中巴豆酰化修饰和组蛋白H4乙酰化修饰水平(H-Score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巴豆酰化修饰水平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较低,与正常前列腺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组蛋白H4乙酰化修饰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4)。不同临床分期、分级的前列腺癌组间比较,巴豆酰化修饰和组蛋白H4乙酰化修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4乙酰化修饰与前列腺癌的分期、分级无相关性(P>0.05);巴豆酰化修饰与前列腺癌的分期无相关性(P=0.887),与前列腺癌分级呈正相关(r=0.493,P=0.000)。结论·相比较组蛋白H4乙酰化修饰,巴豆酰化修饰可以作为一种更好的诊断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巴豆酰化修饰 组蛋白H4乙酰化修饰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人发角蛋白/丝素蛋白复合材料体外理化及生物学特性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冯超 李喆 +2 位作者 吕向国 徐月敏 傅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探索人发角蛋白/丝素蛋白复合材料的改良技术并进行理化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评估。方法自人发及蚕丝中分别提取人发角蛋白及丝素蛋白。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两种蛋白进行定性。按不同浓度比例将两种蛋白进行混合... 目的探索人发角蛋白/丝素蛋白复合材料的改良技术并进行理化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评估。方法自人发及蚕丝中分别提取人发角蛋白及丝素蛋白。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两种蛋白进行定性。按不同浓度比例将两种蛋白进行混合,并加入不同浓度的明胶。对最终制备完成的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拉伸测试,筛选出最佳的蛋白与明胶浓度组合。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复合材料蛋白空间结构变化。兔皮下埋植复合材料,观察生物相容性,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经过提取、纯化,人发角蛋白与丝素蛋白浓度及纯度达到满足后续实验水平。力学拉伸测试结果显示:当明胶浓度为2%,丝素蛋白与人发角蛋白的比例为60∶40时,制备材料的力学特性最佳。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各蛋白组分的空间结构无明显变化。兔皮下埋植实验显示复合材料具有较为理想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速率;MTT检测结果提示复合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结论利用人发角蛋白、丝素蛋白以及明胶在合适比例下,可对已报道的人发角蛋白/丝素蛋白复合材料进行进一步的理化特性改良,使其能够更适合后续组织工程修复重建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人发角蛋白 丝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型脾性腺融合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李晓溪 谢华 +3 位作者 黄轶晨 吕逸清 梁龑 陈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1-1004,共4页
患儿,男,4岁,因左侧阴囊出现无痛性团块3年收治入院。查体左侧腹股沟至阴囊依次可及3个类似睾丸样团块,上方及中部质地稍硬,下方质地稍软。入院后腹腔镜探查发现左侧有脾性腺融合(splenogonadal fusion,SGF),行保留左侧睾丸副脾切除术... 患儿,男,4岁,因左侧阴囊出现无痛性团块3年收治入院。查体左侧腹股沟至阴囊依次可及3个类似睾丸样团块,上方及中部质地稍硬,下方质地稍软。入院后腹腔镜探查发现左侧有脾性腺融合(splenogonadal fusion,SGF),行保留左侧睾丸副脾切除术。术后随访18个月,睾丸发育良好、无萎缩,腹部B超提示肝、胆、脾未见异常。SGF是少见的先天异常,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发现SGF应采取保留睾丸副脾切除术。腹腔镜技术可作为一个有效的诊治方法,其可提高对SGF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睾丸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性腺融合 儿童 腹腔镜 保留睾丸副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膀胱脱细胞基质/透明质酸复合纤维支架的制备及生物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蒋丹 黄建文 +3 位作者 邵惠丽 胡学超 宋鲁杰 张耀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24-6128,共5页
以丝素蛋白(RSF)/膀胱脱细胞基质(BAM)/透明质酸(HA)水溶液为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RSF/BAM/HA复合纤维支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ELISA、MTT以及荧光显微镜对支架的形貌和体外生物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组分比例不变时,纺丝... 以丝素蛋白(RSF)/膀胱脱细胞基质(BAM)/透明质酸(HA)水溶液为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RSF/BAM/HA复合纤维支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ELISA、MTT以及荧光显微镜对支架的形貌和体外生物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组分比例不变时,纺丝液浓度对纤维支架形貌影响不明显;从支架中成功检测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BB)和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及其缓释行为曲线;这些生物活性因子使RSF/BAM/HA复合纤维支架比纯RSF支架更有利于细胞的粘附与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膀胱脱细胞基质 透明质酸 静电纺丝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结构域蛋白4抑制剂对前列腺癌细胞组蛋白巴豆酰化修饰以及增殖、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西 刘利杰 +2 位作者 黄先玉 罗静 俞建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1-729,共9页
目的·探讨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4,BRD4)抑制剂I-BET762对前列腺癌细胞组蛋白巴豆酰化修饰以及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选取3种人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C4-2B和PC-3,分别以各自的半数抑... 目的·探讨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4,BRD4)抑制剂I-BET762对前列腺癌细胞组蛋白巴豆酰化修饰以及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选取3种人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C4-2B和PC-3,分别以各自的半数抑制浓度的I-BET762处理,Western blotting检测组蛋白上巴豆酰化修饰以及乙酰化酶的表达。CCK-8、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测定I-BET762对于LNCaP、C4-2B和PC-3细胞的增殖、迁移的影响。结果·I-BET762可以抑制组蛋白乙酰化酶P300和GCN5的表达,降低组蛋白巴豆酰化修饰表达。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I-BET762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C4-2B和PC-3的迁移能力(均P<0.01);CCK-8实验结果表明,I-BET762处理后,3种前列腺癌细胞系的增殖能力被抑制。结论·前列腺癌细胞中I-BET762能够降低组蛋白巴豆酰化修饰水平,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巴豆酰化修饰 前列腺癌 溴结构域蛋白4 抑制剂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霖 陈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18,共6页
近年来,逼尿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改善膀胱功能,而且能减轻下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该项技术具有微创、不良反应轻、可重复注射的优点。目前,国际上... 近年来,逼尿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改善膀胱功能,而且能减轻下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该项技术具有微创、不良反应轻、可重复注射的优点。目前,国际上对于BTX-A的注射方案并没有达成共识。该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BTX-A的作用机制、类型、注射方案、治疗效果、影响疗效的因素以及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做一综述,为BTX-A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