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医疗实践中的伦理冲突与探讨
1
作者 刘全有 傅一牧 +1 位作者 周敏杰 封启明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10,共4页
医学伦理学在急诊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非常复杂,其中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患者为中心是医学伦理学的基石。医疗工作围绕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最大可能地实现患者及其家庭的幸福,照顾患者及家庭的情感需求,不能威胁医生执业... 医学伦理学在急诊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非常复杂,其中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患者为中心是医学伦理学的基石。医疗工作围绕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最大可能地实现患者及其家庭的幸福,照顾患者及家庭的情感需求,不能威胁医生执业安全来开展。医疗本身复杂、专业,患者个案处在不同的场景下,因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理念,具体的诊疗行为必然有所不同,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对四个典型案例进行伦理学探讨,以期为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复杂伦理学问题提供思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以患者为中心 执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创伤救治模式及其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柳 封启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8期1540-1541,共2页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诊模式在急诊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在一体化急诊模式下,将院前急救、急诊科、创伤病房及ICU融为一体对创伤患者进行整体化治疗。结果2005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创伤患者2007例,其中227例为多发伤,死亡84例,救治成功率为9...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诊模式在急诊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在一体化急诊模式下,将院前急救、急诊科、创伤病房及ICU融为一体对创伤患者进行整体化治疗。结果2005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创伤患者2007例,其中227例为多发伤,死亡84例,救治成功率为95.7%。结论合理的创伤救治模式对提高救治水平十分重要,一体化是创伤救治模式的基本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疗服务 创伤和损伤 急救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医疗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封启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004-1005,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上海市2002年9月~2005年80例急诊医疗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防范措施。结果发生急诊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为医务人员经验/技术水平差、医务人员未按诊疗常规行医/法律法规知识缺乏... 目的探讨急诊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上海市2002年9月~2005年80例急诊医疗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防范措施。结果发生急诊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为医务人员经验/技术水平差、医务人员未按诊疗常规行医/法律法规知识缺乏等。要防止急诊医疗纠纷的发生,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急诊病史记录详实;重视与家属沟通患者的病情;加强医师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训练。结论医疗纠纷产生原因主要在医生方面。应针对原因进行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医疗事故 事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肌肉结构评估:肌骨超声成像技术在运动表现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文静 张立萍 +3 位作者 许贻林 徐恺 路恒 王然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86,F0003,共14页
肌肉结构是影响运动表现的关键因素。肌骨超声成像(musculoskeletal ultrasonography,MSKUS)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手段,凭借其便携性、易操作、无辐射及成本效益等显著优势,已成为评估肌肉结构与运动表现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研... 肌肉结构是影响运动表现的关键因素。肌骨超声成像(musculoskeletal ultrasonography,MSKUS)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手段,凭借其便携性、易操作、无辐射及成本效益等显著优势,已成为评估肌肉结构与运动表现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研究发现:1)MSKUS技术可测量的关键肌肉结构指标包括肌束长度、羽状角、肌肉横截面积和肌肉厚度,这些指标通过直接影响肌肉的收缩机制、力量传递效率和力量生成能力,进而对肌肉力量与爆发力等体能素质产生影响。具体而言,肌束长度决定了肌肉的收缩范围,羽状角影响力量传递的效率,而肌肉横截面积和厚度与肌肉的力量生成能力直接相关。2)不同运动项目对肌肉结构有特定的适应性要求。短跑运动员通常具有较长的肌束长度和较大的肌肉横截面积,以优化其爆发力;长跑运动员则表现出较大的羽状角和较小的横截面积,以适应耐力要求;力量型运动员则拥有较大的肌肉横截面积和较短的肌束长度,以提升力量的生成和传递效率。上述肌肉结构特征为运动员的选材和个性化训练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3)在运动损伤领域,定期监测肌束长度和肌肉横截面积的变化可有效评估运动员的肌肉功能状态,帮助识别潜在的高风险个体,并为伤后康复及重返赛场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基于肌肉的适应性和可塑性特征,抗阻训练、增强式训练、弹振式训练和拉伸训练等方法通过各自独特的机制,能够促进肌肉结构和功能的多样化适应,从而实现肌肉力量增强、爆发力提升以及柔韧和敏捷性改善等不同的训练目标。鉴于MSKUS技术在体能素质、专项运动表现、运动损伤预防与恢复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建议将其作为运动表现分析和运动员潜力评估的重要工具,纳入现有的运动表现评估和训练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成像 肌肉结构 肌肉功能 运动表现 运动损伤 抗阻训练 训练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视频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丁飚 董芳辉 +3 位作者 刘莺 张妮娜 许燕玲 胡三莲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8期93-95,共3页
目的:运用操作视频培训模式,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水平。方法:将我院2008年和2009年培训考核的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带教老师分批分次在护理教研室进行技能培训的模式,对照组采用操作视频培训模式。观察两组操作成绩... 目的:运用操作视频培训模式,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水平。方法:将我院2008年和2009年培训考核的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带教老师分批分次在护理教研室进行技能培训的模式,对照组采用操作视频培训模式。观察两组操作成绩的均值情况及护士操作视频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0项操作考核均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项操作考核均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操作视频能有效激发护士学习动力,提高其操作技能,为规范和统一操作流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 护理技能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反应对内毒素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赵钢 王学敏 +1 位作者 江伟 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热应激反应对内毒素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的影响。方法将中性粒细胞分成四组:内毒素组,加入内毒素后37℃下孵育;热休克组,42℃下热休克40min,加入内毒素,37℃下再孵育;氯化镉组,加入热应激反应诱导剂氯化镉孵育1h,加入内毒... 目的探讨热应激反应对内毒素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的影响。方法将中性粒细胞分成四组:内毒素组,加入内毒素后37℃下孵育;热休克组,42℃下热休克40min,加入内毒素,37℃下再孵育;氯化镉组,加入热应激反应诱导剂氯化镉孵育1h,加入内毒素,37℃下再孵育;对照组,37℃下孵育。在热应激后各组取细胞测定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水平,然后相当于内毒素刺激30min后,分别加细胞松弛素B及甲硫三肽(fMLP),37℃5min后,取上清液测溶菌酶、葡萄糖醛酸苷酶、弹性蛋白酶释放量。结果热休克组和氯化镉组,中性粒细胞HSP70mRNA表达及HSP70水平均明显高于内毒素组和对照组。有内毒素刺激的各组溶菌酶、葡萄糖醛酸苷酶、弹性蛋白酶释放量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但热休克组和氯化镉组的三种蛋白酶释放量百分比均低于内毒素组。结论热应激反应抑制内毒素刺激中性粒细胞蛋白水解酶的释放可能是机体为减轻炎性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反应 中性粒细胞 蛋白酶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傅一牧 荆尧 +2 位作者 李冬冬 封启明 田恒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cute lower deep venous thrombosis,ALDVT)的发生率并对影响其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创伤中心的175例多发伤患者为研... 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cute lower deep venous thrombosis,ALDVT)的发生率并对影响其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创伤中心的175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依据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LDVT组和无ALDVT组,并计算ALDVT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患者ALDVT发生的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及血液学指标进行相关性探究。结果·在175例多发伤患者中,56例(32%)患者出现ALDVT。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中高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25分)、高血糖(≥10 mmol/L)、合并上肢骨折、合并下肢骨折、合并脊柱损伤、合并骨盆骨折以及合并胸腹部损伤的多发伤患者数量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凝血指标中,与无ALDVT组相比,ALDVT组患者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水平均有所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水平≥10 mmol/L(P=0.009)、ISS≥25分(P=0.024)、合并脊柱损伤(P=0.048)和合并骨盆骨折(P=0.029)均是AL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发伤患者ALDVT的发生率较高。血糖水平、ISS、多发伤合并脊柱损伤和多发伤合并骨盆骨折均对ALDVT的诊断具有重要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韦小梅 胡三莲 +2 位作者 钱会娟 魏薇萍 王飞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8-834,共7页
目的·验证前期构建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肠道功能障碍干预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入院上海市某康复中心的80例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验证前期构建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肠道功能障碍干预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入院上海市某康复中心的80例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干预组采用该研究构建的干预方案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干预后4周、出院后1个月的肠道功能指标和入院时、出院前1 d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排便频率、粪便性状评分、排便时间、腹胀、便秘发生率和药物依赖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其生存质量总分和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除社会领域外,2组患者干预后和入院时生存质量差值比较在总分和其他领域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干预方案能有效恢复SCI患者肠道功能,降低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肠道功能障碍 干预方案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未遂病患与家属的信息沟通及家属的照顾能力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郑悦 许烨勍 +4 位作者 王建玉 封启明 洪江 王瑞兰 张海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6-322,共7页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病患与家属的信息沟通状况以及家属对病患的照顾能力。方法·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自杀模块、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能力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信息需求意愿问卷等,对在上海市3所医院急诊科就诊...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病患与家属的信息沟通状况以及家属对病患的照顾能力。方法·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自杀模块、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能力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信息需求意愿问卷等,对在上海市3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疑似自杀未遂病患及其家庭照顾者共148组进行调查,每组包括1例病患和1位家庭照顾者。结果·根据自杀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自杀未遂组病患有84例(56.8%),非自杀未遂组病患有64例(43.2%)。病患对家属的生活影响程度越大、家庭亲密度越低,则家属照顾能力越低(P=0.000,P=0.008)。病患或家属对疾病现状、治疗信息、医疗信息获取途径、治愈概率、预后注意事项、自我照顾或家庭照顾信息的需求分数,均超过家属或病患期望的分数。结论·家属的照顾能力与病患对家属的生活影响程度及家庭亲密度相关。病患和家属在疾病现状、治疗信息、医疗信息获取途径、照顾信息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需求意愿。在临床工作中,应对自杀未遂病患及家属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和心理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信息需求 照顾能力 家庭照顾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