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应用紫杉醇与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魏盟 马士新 +7 位作者 陆志刚 蒋利 杭靖宇 张洁 李京波 顾水明 张昀昀 金立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后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共入选患者168例,雷帕霉素支架组83例,紫杉醇支架组8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后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共入选患者168例,雷帕霉素支架组83例,紫杉醇支架组8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血压水平,总胆固醇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积分(Gensini法),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术后严格要求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定或氯比格雷9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术后患者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部分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平均随访10.6个月,失访患者3例(包括2例雷帕霉素支架组患者与1例紫杉醇支架组患者),失访率为1.79%。在随访的81例雷帕霉素支架组共7例(8.64%)发生了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在随访到的84例紫杉醇支架组8例(9.52%)患者发生了不良心血管事件。以上2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0.05)。雷帕霉素支架组冠状动脉造影再狭窄率为200%(3/15),紫杉醇支架组冠状动脉造影再狭窄率为25%(6/24),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短期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紫杉醇 雷帕霉素 洗脱支架 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水化和口服水化预防心功能不全患者对比剂肾病临床应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丁力 庄国红 丁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和口服两种水化疗法预防心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效果。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心功能不全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静脉水化组... 目的探讨静脉和口服两种水化疗法预防心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效果。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心功能不全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静脉水化组(n=90)和口服水化组(n=90),术前及术后6 h内分别经静脉滴注和口服途径补充生理盐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48 h、72 h血清肌酐(SCr)及脑钠肽(BNP)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变化差异。结果静脉水化组和口服水化组间术后24 h、48 h、72 h SCr和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功能不全Ⅲ级患者术后24 h、48 h 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和口服两种水化疗法均可有效地预防心功能不全患者PCI术后CIN,但心功能Ⅲ级患者接受口服水化疗法更加安全、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静脉水化 口服水化 心功能不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率减速力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艳红 王兴德 +2 位作者 杨嘉君 周丽 潘永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6-769,共4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心率减速力(DC)等自主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对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54例对照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计算DC及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对患者进行OCSP分型,采用NIHSS评分记录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析脑梗死患者DC...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心率减速力(DC)等自主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对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54例对照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计算DC及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对患者进行OCSP分型,采用NIHSS评分记录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析脑梗死患者DC、心率加速力(AC)、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等指标变化情况及与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DC较对照组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脑梗死组DC与AC绝对值、SDNN、RMSSD均呈正相关(r=0.864、0.603、0.216,P<0.05),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_S=-0.223,P=0.039)。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特别是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心脏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自主神经功能 心率减速力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余涛 李京波 +3 位作者 朱伟 李帅 王法斌 魏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58-1960,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心梗组(B组)、辛伐他汀组(C组)。行电生理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边缘区酪氨酸羟化酶和生长相关蛋白-43阳性神经纤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心梗组(B组)、辛伐他汀组(C组)。行电生理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边缘区酪氨酸羟化酶和生长相关蛋白-43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和分布。RT-PCR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B组明显增加(均P<0.05),目标基因表达亦增加(均P<0.05);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明显升高(P<0.05)。C组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和基因表达以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均较B组减少(均P<0.05)。结论:辛伐他汀通过减少心肌梗死大鼠交感神经重构而起到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和NGF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辛伐他汀 室性心律失常 交感神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急性肺水肿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京波 魏盟 +4 位作者 华雪蔚 杭靖宇 张洁 潘晔生 张昀昀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PSV 冠心病 通气模式 冠状动脉病 急性肺水肿 机械通气治疗 PE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聚集和脱颗粒促进冠状动脉微血管栓塞后心肌内胶原纤维的沉积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庆勇 王志华 +3 位作者 李晓波 殷莲华 李京波 魏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探讨心肌肥大细胞聚集和脱颗粒,在小型猪冠状动脉微血管栓塞后心肌胶原纤维沉积中的作用。方法:32头小型猪分成4组。分别为冠状动脉微血管栓塞组(n=8),假手术组(n=8),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曲尼司特预处理并冠脉微血管栓塞组(n=8),以及... 目的:探讨心肌肥大细胞聚集和脱颗粒,在小型猪冠状动脉微血管栓塞后心肌胶原纤维沉积中的作用。方法:32头小型猪分成4组。分别为冠状动脉微血管栓塞组(n=8),假手术组(n=8),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曲尼司特预处理并冠脉微血管栓塞组(n=8),以及曲尼司特预处理但无冠脉微血管栓塞组(n=8)。冠脉微血管栓塞30 d后,用组织化学方法和透射电镜,研究肥大细胞总量以及脱颗粒肥大细胞的数量和胶原纤维的沉积。结果:微血管栓塞30 d后,肥大细胞总量和脱颗粒的肥大细胞数量以及胶原容积分数,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曲尼司特能,有效减少微血管栓塞组中肥大细胞总量和脱颗粒的数量以及胶原容积分数。胶原容积分数分别同总的肥大细胞数量(r=0.91,P<0.001)和脱颗粒的肥大细胞数量(r=0.92,P<0.001)呈正比。结论:肥大细胞的聚集和脱颗粒促使心肌胶原纤维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胶原纤维类 血栓栓塞 心肌 冠状血管 毛细血管 疾病模型 动物 微血管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憩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7
作者 潘静薇 陆志刚 +4 位作者 魏盟 孙磊清 黄蓓丽 顾永文 孙继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657-660,共4页
报道1例心绞痛合并先天性左心室憩室病例,心室造影明确诊断,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血管狭窄,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因该病患病率低,症状隐匿,对其病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尚无统一标准,通过资料复习。
关键词 心脏憩室 心绞痛 心室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法斌 李京波 +3 位作者 朱伟 李帅 余涛 魏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1-373,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心梗组(B组)、瑞舒伐他汀组(C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马松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心梗组(B组)、瑞舒伐他汀组(C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马松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的表达;RT-PCR检测VEGFmRNA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心肌纤维化明显增加(均P<0.05)。与B组相比,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降低、心肌纤维化明显减少、心肌组织VEGF及CD31表达增加,心肌组织VEGFmRNA表达亦增加(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促进心肌组织血管形成,进而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VEGF表达上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瑞舒伐他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反应在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余涛 李京波 魏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44-1745,共2页
心肌梗死后存在交感神经重构及再生现象,大量研究表明心律失常及猝死发生与这种交感神经重构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炎症反应,受损心肌及其他炎症细胞产生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关键词 交感神经重构 心肌梗死 炎症反应 死后 炎症细胞因子 心律失常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美芳 翟大红 +3 位作者 叶美霞 王岚 黄晓莉 孙素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4期50-50,7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辛平 黄石安 +4 位作者 李志根 朱伟 魏盟 吴晓玲 陈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高脂血症组)、C组(心梗组)和D组(心梗合并高脂血症组)。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高脂血症组)、C组(心梗组)和D组(心梗合并高脂血症组)。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和密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白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生化法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心肌梗死和高脂血症均可导致梗死周边区域GAP-43和TH阳性神经纤维密度显著增加(均P<0.05),并伴随着NGF、IL-1β蛋白表达的上调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增高,且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GAP-43和TH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与NGF、IL-1β蛋白水平及氧化应激呈良好的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高脂血症可以加剧心肌梗死大鼠交感神经重构,其机制与氧化应激和IL-1β释放增加导致NGF表达上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高脂血症 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的心肌保护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盟 韩蓓蓓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396,共3页
关键词 再灌注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 再灌注损伤 内皮细胞损伤 缺血心肌 心脏事件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蔚青 金惠根 +5 位作者 陈万春 杨伟 刘宗军 施佳 王东毅 方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30-32,共3页
目的 对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术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出现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进行分析 ,探讨其治疗及预防 ,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176例AMI患者行直接PCI,其中 5 6例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类型 ;再... 目的 对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术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出现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进行分析 ,探讨其治疗及预防 ,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176例AMI患者行直接PCI,其中 5 6例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类型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与发病后至冠脉再通时间的关系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与梗死范围大小的关系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与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 AMI后 6h内行直接PCI术者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AMI后 6~ 2 4h行直接PCI术者 (P <0 .0 1)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多支血管病变者高于单支血管病变者 (P <0 .0 5 ) ;再灌注后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 :下壁心肌梗死者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死者 (P <0 .0 1)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与梗死范围大小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AMI直接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是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 ,正确的预防和处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直接血管成形术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运动员心肌桥患者运动实验血压骤降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伟国 陈万春 +1 位作者 郑立珍 盛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2-613,共2页
关键词 前降支中段心肌桥 体育运动员 血压骤降 运动实验 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心前区疼痛 抗心肌抗体 年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神经重构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涛 李京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87-1390,共4页
心脏活动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支配,在损伤后出现去神经化、神经出芽及过度再生,即心脏神经重构现象,在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来发现许多心脏疾病伴随心脏神经重构,这可能是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之一。该文就心脏神经重... 心脏活动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支配,在损伤后出现去神经化、神经出芽及过度再生,即心脏神经重构现象,在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来发现许多心脏疾病伴随心脏神经重构,这可能是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之一。该文就心脏神经重构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神经 重构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宇 顾水明 魏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046-1048,共3页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炎症因子(TNF-α、IL-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前体脑钠素(NT-proBNP)等的影响。方法:将5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Ⅱ~Ⅲ)患者分为一般治疗组和普伐他汀组,治疗前进行基本资...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炎症因子(TNF-α、IL-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前体脑钠素(NT-proBNP)等的影响。方法:将5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Ⅱ~Ⅲ)患者分为一般治疗组和普伐他汀组,治疗前进行基本资料收集、心脏超声检查、基本实验室检查、特殊实验室检查(包括炎症因子、MMP-2、NT-proBNP)、6min步行试验。随访18个月时再次进行治疗前的各项检查。结果:与一般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普伐他汀组心功能分级(均值)下降,6min步行距离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NF-α、MMP-2、NT-proBNP水平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IL-6水平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普伐他汀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有益,但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普伐他汀 心功能 炎症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前体脑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心肌病的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静薇 陆志刚 +3 位作者 沈红 张洁 黄冬 魏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66-769,共4页
目的探讨淀粉样心肌病的诊断方法。方法分析2例表现为难治性右心衰竭患者,分别采用右心导管和心内膜活检等方法明确诊断。结果 2例患者心脏超声和MRI均提示室间隔增厚、心肌回声和延迟扫描增强,右心导管检查提示右心压力增高,心内膜活... 目的探讨淀粉样心肌病的诊断方法。方法分析2例表现为难治性右心衰竭患者,分别采用右心导管和心内膜活检等方法明确诊断。结果 2例患者心脏超声和MRI均提示室间隔增厚、心肌回声和延迟扫描增强,右心导管检查提示右心压力增高,心内膜活检刚果红染色阳性。结论心脏症状通常是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第一表现,部分患者表现为难治性心力衰竭,右心导管和心内膜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心肌病 淀粉样蛋白 心内膜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诱导的大鼠急性低血糖对心律失常发生及心肌connexin 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光宇 叶婷婷 张庆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3-977,共5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诱导的大鼠急性低血糖对心律失常发生及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高血糖组(DM组,n=9)和糖尿病低血糖组(DMHY... 目的研究胰岛素诱导的大鼠急性低血糖对心律失常发生及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高血糖组(DM组,n=9)和糖尿病低血糖组(DMHY组,n=9);同时将同一批次未建模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血糖组(Sham组,n=9)和低血糖组(NHY组,n=9)。DMHY组和NHY组大鼠经颈静脉分别滴注胰岛素诱导低血糖。采用开胸在体电生理刺激诱发心律失常,对各组大鼠血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进行测定,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心肌Cx43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DM组大鼠血糖水平升高,体质量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明显增高(P<0.05);NHY组大鼠心律失常诱发率明显增高,室颤阈值显著降低(P<0.05)。与DM组比较,DMHY组心律失常诱发率明显增高,室颤阈值显著降低(P<0.05)。各组心肌Cx43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此为Sham组、DM组、NHY组和DMHY组,低血糖组与对应的非低血糖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应的非低血糖组(Sham组和DM组)比较,低血糖组(NHY组和DMHY组)大鼠血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胰岛素诱导的急性低血糖可促进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室颤阈值降低和心肌Cx43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 糖尿病 心律失常 CONNEXIN 43 室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蓓蓓 魏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1-212,共2页
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ICE)是将超声换能器置于心脏导管头端,从心腔内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新技术,1994年首次被用于射频消融术。近年来其功能不断完善,目前新型相控阵超声导管不仅具有二维显像、M型显像、血... 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ICE)是将超声换能器置于心脏导管头端,从心腔内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新技术,1994年首次被用于射频消融术。近年来其功能不断完善,目前新型相控阵超声导管不仅具有二维显像、M型显像、血流多普勒检测功能,还能进行组织多普勒显像及实时三维动态显像。它能高清晰地显示心脏解剖结构,提供全面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信息,尽管目前临床研究较多关注ICE在心脏电生理介入术、房问隔封堵术的指引和监测作用,但它对冠状动脉(冠脉)血流和室壁运动等也具有优越的显示功能,因此在冠心病诊治中也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腔内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房神经重构和电重构的影响
20
作者 余涛 李京波 +2 位作者 朱伟 王法斌 魏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房神经重构和电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的2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n=11)和辛伐他汀组(n=11);另设假手术组(n=11):在大鼠心脏的相同部位只穿线不结扎。4周后,对大鼠行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房神经重构和电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的2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n=11)和辛伐他汀组(n=11);另设假手术组(n=11):在大鼠心脏的相同部位只穿线不结扎。4周后,对大鼠行超声心动图和心房电生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密度;Real-Time PCR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NGF mRNA表达升高、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增加、左心房内径增大、射血分数降低,并伴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缩短及房性快速心律失常(AT)诱发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梗死组比较,辛伐他汀组NGF mRNA表达降低、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减少、左心房内径减小、射血分数升高,并伴随AERP延长及AT诱发率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辛伐他汀组仍不能使上述指标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通过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房神经重构及电重构而起到预防AT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GF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心肌梗死 神经重构 电重构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