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医师临床思维培养模式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明 滕银成 +5 位作者 黄亚娟 陶敏芳 顾京红 李萍 杜菲 蒋荣珍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期482-484,共3页
二胎开放,高龄孕产妇骤然增加,社会环境与饮食结构的改变,孕产妇疾病谱悄然发生变化,疑难罕见疾病频发,患者与家属对医疗服务预期增加,医患关系紧张,世界卫生组织与国家卫计委要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迫切要求,使产科医生面临新的机遇与... 二胎开放,高龄孕产妇骤然增加,社会环境与饮食结构的改变,孕产妇疾病谱悄然发生变化,疑难罕见疾病频发,患者与家属对医疗服务预期增加,医患关系紧张,世界卫生组织与国家卫计委要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迫切要求,使产科医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产科医生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临床要求,新时期培养优秀的产科尤其是重症产科医生是确保产科质量的关键,关注产科专业医师的系统、规范、多元化培养将是母婴健康保障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胎政策 产科医生 临床思维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疾病预警分级”为基础的产科专业医师实例培训对产科质量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蒋荣珍 李明 +5 位作者 李萍 滕银成 黄亚娟 顾京红 杜菲 陶敏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6期925-928,954,共5页
目的探讨以"疾病预警分级"为基础的产科医生实例培训在产科质量与重症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1~2012年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辖区产科专业医生进行"疾病预警分级"为基础的实例培训,收集2008~2016... 目的探讨以"疾病预警分级"为基础的产科医生实例培训在产科质量与重症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1~2012年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辖区产科专业医生进行"疾病预警分级"为基础的实例培训,收集2008~2016年辖区转入中心病例共818例,以2012年末为培训终点,分析培训前后辖区转入中心孕产妇疾病类别、高危病人占比、规范化转诊变化情况。结果以"疾病预警分级"为基础的实例培训后,红色预警分类病人占比(32.75%)、内外科合并症病人占比(52.13%)、转入病人规范化占比(92.59%)明显高于培训前(分别为18.46%,23.76%,50.26%),P<0.01;转入病人黄色分类病人占比(14.11%)、产科并发症病人占比(47.97%)明显低于培训前(分别为29.76%,76.24%),P<0.01。结论以"疾病预警分级"为基础的实例产科专业医生培训可以优化产科治疗资源,提高产科管理质量与重症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医生 疾病预警分级 实例培训 产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樊雅静 黄翠琴 +3 位作者 韩微 黄凌 路潞 张玲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索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产科2010年1-6月自然临产的孕妇453例为对照组,2010年7-12月自然临产的孕妇47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 目的探索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产科2010年1-6月自然临产的孕妇453例为对照组,2010年7-12月自然临产的孕妇47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分娩护理。评估两组间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程中剖宫产术情况、住院费用、患者出院后满意率等指标的差异,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检查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因产程异常行手术者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而因胎儿宫内窘迫、社会因素行手术所占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娩过程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从整体着眼,避免了不必要的护理操作,规范了产程的观察和处理,有助于降低产程异常所致的剖宫产率以及患者住院费用,提高了产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路径 阴道分娩 产程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P”模式在危重孕产妇抢救及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樊雅静 路潞 +3 位作者 黄凌 黄翠琴 韩微 张玲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3P"模式(即抢救设备最佳状态、护理技能最佳发挥、抢救预案最佳应用)在危重孕产妇抢救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我院未实施"3P"模式前救治的危重孕产妇83例作为对照组;将2... 目的探讨"3P"模式(即抢救设备最佳状态、护理技能最佳发挥、抢救预案最佳应用)在危重孕产妇抢救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我院未实施"3P"模式前救治的危重孕产妇83例作为对照组;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实施"3P"模式后救治的危重孕产妇96例为观察组,比较"3P"模式应用前后两组的护理工作效率及医护人员对抢救流程的自我评价。结果 "3P"模式应用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医护人员对抢救流程的自我评价均优于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3P"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能力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模式 危重孕产妇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产后关爱服务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静 侯淑萍 +1 位作者 竺闻雷 李淑敏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AC)服务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611例计划行人工流产终止早孕妇女,其中304例妇女接受传统人工流产服务(对照组),307例妇女在接受人工流产服务同时接受流产后关爱服务(干预组)。术后随访半年。随访内容为2组对术后...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AC)服务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611例计划行人工流产终止早孕妇女,其中304例妇女接受传统人工流产服务(对照组),307例妇女在接受人工流产服务同时接受流产后关爱服务(干预组)。术后随访半年。随访内容为2组对术后避孕方法的可接受性、续用率以及重复流产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接受流产后关爱服务(尤其是术前避孕咨询)后,35.50%流产女性选择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而对照组仅有1例(0.33%)选择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干预组对即刻宫内节育器放置的接受性大于对照组(χ2=125.695,P=0.000)。354例流产女性在术后6个月中接受了随访(干预组173例,对照组181例)。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续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0%vs.100.0%,χ2=0.000,P=1.000);干预组对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的接受性大于对照组(19.08%vs.8.84%,χ2=6.936,P=0.008),但续用率则低于对照组(24.24%vs.87.5%,χ2=14.966,P=0.000)。对照组对避孕套的接受性高于干预组(73.48%vs.37.57%,χ2=44.828,P=0.000),但2组的避孕套续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3,P=0.881)。2组发生的重复流产均与使用避孕套相关的避孕失败有关,重复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4,P=0.453)。干预组发生1例术后即刻放置的宫内节育器脱落。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咨询可促进妇女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人工 计划生育服务 避孕 宫内避孕器 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相关肾损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锋 邢涛 +1 位作者 汪年松 黄雅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肾损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2004年9月~2007年8月期间住院患者的妊娠肾损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75例妊娠患者存在肾损伤,占2.58%。妊娠相关肾损伤的产科并发症(包括早产,胎儿宫内窘迫)...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肾损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2004年9月~2007年8月期间住院患者的妊娠肾损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75例妊娠患者存在肾损伤,占2.58%。妊娠相关肾损伤的产科并发症(包括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病率升高,总的新生儿存活率90%。经单因素分析高血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果相关(P<0.05)。结论:在Scr<123μmol/L的患者中,妊娠并发症相对较少,孕妇大多成功分娩,妊娠结果相对较理想。在Scr≥124μmol/L的患者中,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妊娠并发症明显升高,产科并发症也相对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并发症 肾损伤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相关肾损伤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锋 邢涛 +1 位作者 汪年松 黄雅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肾损伤的病因、发生率、预后转归。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2004年9月~2007年8月期间2988例住院妊娠患者在妊娠过程中肾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75例妊娠患者存在肾损伤,占2.58%,22例为肾脏病合并妊娠。轻度肾损...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肾损伤的病因、发生率、预后转归。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2004年9月~2007年8月期间2988例住院妊娠患者在妊娠过程中肾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75例妊娠患者存在肾损伤,占2.58%,22例为肾脏病合并妊娠。轻度肾损伤组血浆白蛋白显著高于重度肾损伤组(P值均<0.001)。各组间总胆固醇与三酰甘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肾损伤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重度肾损伤组(P<0.01),但轻度与中度肾损伤组间、中度与重度肾损伤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肾损伤组和重度肾损伤组相比,轻度肾损伤组SBP(P值分别为0.001,0.002)、DBP(P值分别为0.022,0.009)及MBP(P值分别为0.005,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中度肾损伤组与重度肾损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例资料完整患者Scr均值由妊娠初期时的(176.97±108.83)μmol/L上升到妊娠后期的(193.69±148.63)μmol/L(P<0.001);MBP均值由妊娠前期的(97.00±10.91)mmHg上升到后期的(119.94±19.00)mmHg(P<0.001)。发生子痫前期的患者共有37例(49%),其中轻度肾损伤组24例(42%),中度肾损伤组7例(58%),重度肾损伤组6例患者都存在着子痫前期。9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中,肾小球滤过率(1/Scr)在妊娠晚期比早期下降的有14例(48%),其中有4例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超过25%)。结论:妊娠相关肾损伤并不少见,可随着妊娠而进展,值得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肾损伤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例起病与妊娠相关的肾脏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玉梅 鲍宏达 +1 位作者 黄亚娟 汪年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了解起病与妊娠相关的肾脏病女性患者的发病率、病因及一般情况。方法:收集2004年8月~2013年1月肾脏科,于妊娠期间及产后6个月内诊断为肾脏病的女性患者,并记录其临床资料。结果:起病与妊娠相关的肾脏病女性的发病率为1.49%(43... 目的:了解起病与妊娠相关的肾脏病女性患者的发病率、病因及一般情况。方法:收集2004年8月~2013年1月肾脏科,于妊娠期间及产后6个月内诊断为肾脏病的女性患者,并记录其临床资料。结果:起病与妊娠相关的肾脏病女性的发病率为1.49%(43/2 891),53.4%为CKD1~2期患者,6名女性进入终末期肾脏病(0.208%)。67.4%在妊娠期间诊断为肾脏病,大部分因蛋白尿发现(46.5%)。最多的临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7.9%),最多的病理诊断为Ig A肾病(50%)。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105±30)g/L,血钙磷代谢异常比例为20.9%。妊娠至诊断肾脏病的平均时间为(128±288)周(中位数25周),她们的剖宫产比例及死产比例均高于健康妊娠女性(53.8%比16.7%,60%比0%,P〈0.05)。43名中的8名女性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结论:起病与妊娠相关的肾脏病女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文献报道,这些女性的临床及病理诊断与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一致,他们贫血及钙磷代谢的控制情况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慢性肾脏病 妊娠结局 肾穿刺 肾脏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自我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曹君 张怡 +2 位作者 韩微 黄翠琴 樊雅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1-83,共3页
目的构建并应用"团队自我培训"体系,以提高各级产科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团队抢救能力。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4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与产房工作的39名产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Benner模式将其分为N0~N4共5个层级,制订... 目的构建并应用"团队自我培训"体系,以提高各级产科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团队抢救能力。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4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与产房工作的39名产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Benner模式将其分为N0~N4共5个层级,制订并实施团队自我培训计划,分层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及急救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周期2个月。培训前后,N0、N1、N2组护士均进行理论、技能及配合默契度的考核。结果培训前,三组护士的理论、技能及配合默契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三组护士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团队自我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使产科护士的学习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提高产科护士抢救危重孕产妇的应急能力及专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自我培训 急救操作技能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早衰的激素替代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敏芳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65-67,共3页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闭经、雌激素缺乏、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等卵巢功能衰竭所导致现象。最早是Moraes-Reuhsen等[1]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据此定义,临床诊断提出必须符合以下3点:1年龄【40岁;2闭...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闭经、雌激素缺乏、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等卵巢功能衰竭所导致现象。最早是Moraes-Reuhsen等[1]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据此定义,临床诊断提出必须符合以下3点:1年龄【40岁;2闭经时间≥6个月;3两次(间隔1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激素替代治疗 卵巢功能衰竭 雌激素缺乏 促性腺激素 卵泡刺激素 PREMATURE follicle stimulating 血管舒缩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