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VEGF、bFGF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沈慧 费晓云 顾晓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6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PAH)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共143例...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PAH)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共143例。根据PAH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A(COPD未并发PAH)61例和观察组(COPD并发PAH)82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40名肺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B。根据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急性期(69例)、缓解期(49例)、稳定期(25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升高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轻度PAH组(32例)、中度PAH组(27例)、重度PAH组(23例)。结果对照组A、观察组血清bFGF、VEGF水平与PAS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PD患者急性期、缓解期血清VEGF、bFGF水平与PASP均显著高于稳定期,急性期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度PAH组、重度PAH组血清VEGF、bFGF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度PAH组,重度PAH组明显低于中度P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PD未并发PAH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与PASP呈正相关(r=0.346、0.438,P=0.011、0.006)。COPD并发PAH患者血清VEGF、bFGF水平与PASP呈负相关(r=-0.421、-0.339,P=0.008、0.012)。结论 COPD患者中血清VEGF、bFGF水平存在异常表达,其表达水平与PASP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铜绿假单胞菌慢性肺部感染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松雷 丁凤鸣 沈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6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在小鼠铜绿假单胞菌慢性肺部感染中的功能变化。方法:选取54只小鼠,将含有铜绿假单胞菌(PA)的琼脂糖珠经气管灌注小鼠,建立PA慢性感染的动物模型为PA组(30只)。将给予无菌琼脂糖珠灌注气管的小鼠设为对照组(24...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在小鼠铜绿假单胞菌慢性肺部感染中的功能变化。方法:选取54只小鼠,将含有铜绿假单胞菌(PA)的琼脂糖珠经气管灌注小鼠,建立PA慢性感染的动物模型为PA组(30只)。将给予无菌琼脂糖珠灌注气管的小鼠设为对照组(24只)。检测两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23(IL-23)的浓度,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CD11c的表达情况,对部分肺匀浆行细菌培养。结果:PA组出现病理改变,肺匀浆培养出PA。对照组病理改变不明显,细菌培养阴性。PA组肺泡灌洗液IL-23的浓度、树突状细胞标志物CD11c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多(P<0.05),它们在3 d达到峰值,7 d后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结论:在小鼠的PA慢性肺部感染中,突树状细胞对宿主的免疫系统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与其分泌的免疫调节因子IL-23有很大的关系。IL-23可能是阻止慢性炎症反应的一个有效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树突状细胞 CD11C 白介素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 被引量:12
3
作者 曹轶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4期39-41,共3页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心理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ICU主要是接收危重或大手术后的患者,此类患者大多病情复杂,承受着极大的躯体痛苦和心理压力,直接影响其正常心理活动。
关键词 ICU综合征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对小鼠Toll样受体2、4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纪晓莉 徐凌 +2 位作者 陆奕 沈策 汤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2期17-20,24,共5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2、4 mRNA在铜绿假单胞菌慢性感染小鼠肺内的动态改变及其作用。方法 56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气道接种含有铜绿假单胞菌(PA)琼脂糖珠(感染组,34只)和无菌琼脂糖珠(对照组,22只)。于第1、3、5、7、10天处死小鼠,...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2、4 mRNA在铜绿假单胞菌慢性感染小鼠肺内的动态改变及其作用。方法 56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气道接种含有铜绿假单胞菌(PA)琼脂糖珠(感染组,34只)和无菌琼脂糖珠(对照组,22只)。于第1、3、5、7、10天处死小鼠,取肺组织细菌培养,行肺组织病理观察,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IL)-6和IL-17的含量,采用Real-time PCR检测TLR2 mRNA及TLR4 mRNA表达。结果感染组在接种后第3天IL-6和IL-17水平均达高峰,分别为(154.83±12.51)ng/L和(601.05±25.53)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5±2.98)ng/L和(213.75±9.2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在接种后第10天仍处于高水平。感染组中TLR4 mRNA的相对表达量第7天达高峰(4.09±0.25),与对照组第7天(0.97±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LR2 mRNA在感染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相比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 TLR4与小鼠肺部慢性感染P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TLR4在肺的免疫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TOLL样受体 慢性肺部感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