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曾媛媛 肖元元 +5 位作者 祝超瑜 刘梦丹 高清歌 徐立 蒋伏松 魏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6期26-29,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泥城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4月上海泥城社区内40岁以上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患者5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评估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控制率并进行相关影... 目的了解上海泥城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4月上海泥城社区内40岁以上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患者5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评估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控制率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上海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的控制率分别为72.27%、43.44%、38.82%,3项指标达标率为5.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乏运动、未进行饮食控制、社区血糖监测频次低、高收缩压、高三酰甘油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危险因素(P<0.05);高龄、文化程度低、高糖化血红蛋白、高三酰甘油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血压达标的危险因素(P<0.05);缺乏运动、缺乏规律药物治疗、社区血糖监测频率低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血脂达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目前上海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尤其需要关注高龄、文化程度低、缺乏运动、不进行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测的患者,应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糖尿病 血糖 血压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监测在上海农村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曾媛媛 祝超瑜 +3 位作者 肖元元 高清歌 徐立 魏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7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及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4月对上海市某农村社区541例糖尿病患者实施1年的医院-社区一体化强化管理及血糖监测,并记录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收集患者管理前后的临床及...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及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4月对上海市某农村社区541例糖尿病患者实施1年的医院-社区一体化强化管理及血糖监测,并记录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收集患者管理前后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经过1年的管理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腰围均较管理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的达标率均较管理前提高,分别从63.40%、9.98%、50.46%提高到72.27%、22.18%、5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的单项、双项、三项达标率均较管理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次数能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的达标率产生积极影响。血糖监测是控制血糖一个好的管理措施,加强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慢病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上海农村郊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是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监测 血糖 血压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华飞 吕欣 +3 位作者 项守奎 万静波 蒋晓红 贾伟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骨钙素(osteocalcin,OC)不仅参与骨代谢,而且还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文中旨在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OC水平的变化。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PCOS患... 目的骨钙素(osteocalcin,OC)不仅参与骨代谢,而且还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文中旨在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OC水平的变化。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PCOS患者59例(PCOS组)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46例(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OC、羧化不全骨钙素(under-carboxylated osteocalcin,uc OC)、空腹血糖(fasting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泌乳素(PRL)、血脂等,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PCOS组血清O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12±6.20)ng/m L vs(17.09±4.54)ng/m L],而uc O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443±0.096)ng/m L vs(0.404±0.097)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C与BMI、FINS、HOMA-IR呈显著负相关,与LH、LH/FSH呈显著正相关;uc OC与TT、LH、LH/FSH呈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HOMA-IR及TT分别是影响血清OC及uc OC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PCOS患者的血清OC水平偏低,而uc OC水平偏高,并且与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清白蛋白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淑彦 吴松华 李青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628-1630,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清白蛋白 血糖 血红蛋白A 糖基化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肾病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锋 李文卉 +4 位作者 汪年松 程东生 包玉倩 周健 贾伟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7期603-605,共3页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研究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状态。方法:应用CGMS对30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和15例单纯2型糖尿病(DM)患者进行连续3d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DN组与单纯DM组相比,其MBG、MIN、>7.8AUC及PT、&g...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研究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状态。方法:应用CGMS对30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和15例单纯2型糖尿病(DM)患者进行连续3d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DN组与单纯DM组相比,其MBG、MIN、>7.8AUC及PT、>11.1AUC及PT和MOD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DN组较对照组的中、晚餐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DN组具有较明显的餐后高血糖。结论:DN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较单纯DM水平高,高血糖持续时间长,日间血糖波动性大,处于慢性波动性高血糖状态,餐后明显高血糖。应用CGMS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能使临床医生详细地了解2型DN患者血糖波动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青 潘洁敏 +5 位作者 包玉倩 张磊 张锋 周健 李鸣 贾伟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10期891-894,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肾功能、...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肾功能、血脂谱、24h尿白蛋白等。应用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MDRD)。所有患者均由眼科医生进行眼底摄片。按20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的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指南,将研究人群分为正常组(NCKD)、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NDRD)组及DKD组。结果:(1)共入选患者2225例,男1184例,女1041例;平均年龄为(60.5±11.7)岁。本研究人群中,DKD的发生率为15.4%,NDRD的发生率为18.5%。(2)DKD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肌酐、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水平(LDL-C)、24h尿白蛋白量均显著高于NDRD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077,95%CI为1.059~1.096,P<0.01)、收缩压(OR=1.039,95%CI为1.032~1.047,P<0.01)、糖化血红蛋白(OR=1.092,95%CI为1.032~1.156,P<0.01)、TC(OR=1.171,95%CI为1.050~1.306,P<0.01)、HDL-C(OR=0.558,95%CI为0.369~0.844,P<0.01)是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有效地延缓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及发展,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7
作者 丁飚 张妮娜 +4 位作者 卢逢娣 杜荣慧 阚凯 曾辉 陆佩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9期36-40,共5页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82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士糖尿病知识评估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826名临床护士糖...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82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士糖尿病知识评估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826名临床护士糖尿病知识总得分为(62.47±12.484)分,得分率为62.5%;临床护士糖尿病知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参加糖尿病知识培训是影响糖尿病知识掌握的主要因素(P<0.001)。结论临床护士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呈中等偏低水平,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关注该人群糖尿病知识的相关培训,为提高优质护理的内涵、确保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安全奠定扎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糖尿病知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钙对伤口TGF-β、VEGF和IL-6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汪涛 顾其胜 +3 位作者 赵珺 刘芳 张健 张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期10-14,18,共6页
目的 :观察海藻酸钙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制备大鼠背部皮肤缺损模型,于伤口局部应用海藻酸钙敷料(实验组,n=24)及经典棉纱布... 目的 :观察海藻酸钙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制备大鼠背部皮肤缺损模型,于伤口局部应用海藻酸钙敷料(实验组,n=24)及经典棉纱布(对照组,n=24),术后不同时期处死取材,并进行组织学和VEGF、TGF-β和IL-6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术后3 d两组肉芽组织较薄、炎症反应较重;术后7 d对照组肉芽组织厚度落后于实验组;14 d时实验组新生肉芽组织已基本修复完成;对照组炎症反应较前减轻。免疫组化结果示术后各期实验组伤口VEGF和TGF-β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术后3和7 d实验组IL-6含量低于对照组,14 d时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海藻酸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加速创面肉芽组织形成,促进伤口的愈合,但该过程与创面局部组织VEGF和TGF-β的含量无明显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钙 伤口愈合 VEGF TGF-Β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脂肪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魏美林 王倩倩 +3 位作者 韩峻峰 魏丽 包玉倩 贾伟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805-810,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脂肪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109例T2DM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指标、肝脏超声检查结果,根...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脂肪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109例T2DM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指标、肝脏超声检查结果,根据B超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T2DM组和T2DM合并NAFLD组,采用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评分(NAFLDFS)的高诊断阈值(>0.676)、低诊断阈值(<-1.455)将T2DM合并NAFLD组分为纤维化亚组、不确定亚组、无纤维化亚组进行分析。结果(1)T2DM合并NAFLD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舒张压(DB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C肽(FCP)、FCP代替胰岛素改良稳态模型指数(HOMA-C肽)均更高(P<0.01或P<0.05),而年龄、糖尿病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显著低于T2DM患者(P<0.01,表1)。(2)逐步logistic回归提示BMI[比值比(OR)=1.325,95%CI 1.249~1.406]、ALT(OR=1.025,95%CI 1.013~1.038)、TG(OR=1.283,95%CI 1.105~1.490)是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HDL(OR=0.532,95%CI 0.286~0.989)则是保护因素。(3) T2DM合并NAFLD患者中,纤维化亚组占13.4%。与无纤维化及不确定两亚组比较,年龄、病程、BMI、WC、HC、收缩压(SBP)、AST/ALT、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增加(P<0.01),然而ALT、白蛋白(ALB)、TG、血小板(Plt)显著减少(P<0.01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年龄、BMI、ALB、AST/ALT、Plt是T2DM合并NAFLD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T2DM合并NAFLD患者比例较大,与BMI、TG、ALT及HDL-C密切相关,而T2DM合并NAFLD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肝纤维化风险,与年龄、BMI、AST/ALT、ALB、Plt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脂肪肝 脂肪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周瑾 卢逢娣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3-305,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肥胖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j1994年世界糖尿病患者为11.2亿,1997年为1.35亿,2000年为1.75亿。预计2025年可达2.5亿。由此引发的各类相关并发症所带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肥胖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j1994年世界糖尿病患者为11.2亿,1997年为1.35亿,2000年为1.75亿。预计2025年可达2.5亿。由此引发的各类相关并发症所带来的危害,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2型糖尿病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绪枫 王筱霞 +6 位作者 汪年松 王锋 田寿福 陈玉强 张栋梁 李青 陈海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12-14,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2种剂量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STZ(链尿佐霉素,60mg/kg)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组(DM组)、舒洛地特10mg·kg-1·d-1组(S10组)、舒洛地特20mg·kg-1·d-1... 目的:探讨2种剂量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STZ(链尿佐霉素,60mg/kg)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组(DM组)、舒洛地特10mg·kg-1·d-1组(S10组)、舒洛地特20mg·kg-1·d-1组(S20组)、氯沙坦30mg·kg-1·d-1组(L组),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未造模大鼠作正常对照组(N组)。干预12周后测体重、24h尿白蛋白定量、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及肾重,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同N组相比,DM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显著增加(P<0.01),病理改变较明显。同DM组相比,治疗组(S10、S20及L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或P<0.01),但血肌酐及尿素氮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S10组相比,S20及L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光镜及电镜显示治疗组较DM组病理变化减轻,尤以S20及L组病变减轻明显。结论:舒洛地特可对糖尿病大鼠有肾脏保护作用,而20mg·kg-1·d-1较10mg·kg-1·d-1的剂量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糖尿病 白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胰岛素和免疫反应性胰岛素检测对评价精氨酸刺激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晓静 贾伟平 +3 位作者 周健 陆惠娟 陆俊茜 吴松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真胰岛素(TI)和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水平在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方面的不同。方法:对141例受试者行精氨酸刺激试验,分别测定各时点血糖(PG)、TI、IRI及胰岛素原(PI),其中正常糖耐量(NGT)组35例、2... 目的:探讨真胰岛素(TI)和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水平在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方面的不同。方法:对141例受试者行精氨酸刺激试验,分别测定各时点血糖(PG)、TI、IRI及胰岛素原(PI),其中正常糖耐量(NGT)组35例、2型糖尿病(T2DM)组106例,用精氨酸刺激试验后TI/PG、(TI+PI)/PG和IRI/PG的增值及曲线下面积来评价β细胞功能。结果:①TI/PG与(TI+PI)/PG及IRI/PG的增值无论在NGT组还是T2DM组均有相关性(r=0.68~0.99,均P〈0.01),其曲线下面积亦有类似现象(r=0.62~0.99,均P〈0.01)。②TI/PG的增值与曲线下面积在NGT组和T2DM组均相关(r分别为0.96、0.82,均P〈0.019。③以TI、(TI+PI)和IRI分别计算的HOMA—IR在T2DM组明显高于NGT组(均P〈0.01)。④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证实T2DM病理生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伴分泌不足。结论:TI较IRI更能客观地反映T2DM患者β细胞功能状态和胰岛素抵抗程度,但在无条件检测TI的情况下IRI也可推广使用,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血液 精氨酸/药理学 胰岛素/血液 胰岛素原/血液 胰岛/病理生理学 胰岛素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杰 肖元元 +4 位作者 祝超瑜 王煜非 魏丽 包玉倩 贾伟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7期87-90,共4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糖尿病专科门诊2013~2015年就诊数据,以WHO诊断标准确诊的1884例T2DM患者;依据超声检测结...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糖尿病专科门诊2013~2015年就诊数据,以WHO诊断标准确诊的1884例T2DM患者;依据超声检测结果,将IMT〈0.90 mm共1083例设为IMT对照组,IMT≥0.90 mm共801例设为IMT增厚组。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IMT与MS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结果显示,IMT增厚组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程、腰围(WC)、臀围(Hip)、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ln CRP)高于IMT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糖尿病病程≥10年、BMI≥24 kg/m2、WC≥88 cm、Hip≥101 cm、LDL-C≥2.91 mmol/L、ln CRP≥1.01 mg/L及高血压是T2DM患者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S聚集程度与IMT存在显著关联关系,且存在显著剂量-反应关系(χ2=2.64~19.43,P〈0.01)。结论 MS是T2DM患者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病程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晶晶 魏丽 王建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8期38-41,共4页
2型糖尿病(T2DM)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除了降糖外另一重要目的。外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或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其降糖作用已经非常明确,主要是通过与GLP-1受体相结合... 2型糖尿病(T2DM)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除了降糖外另一重要目的。外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或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其降糖作用已经非常明确,主要是通过与GLP-1受体相结合,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来降低血糖。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研究发现,GLP-1受体激动剂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抗氧化应激、降低血压、血脂、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来实现的。GLP-1受体激动剂能否以及是如何改善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仍需要长期大量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GLP-1受体激动剂 2型糖尿病 心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脂联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毛月芹 祝超瑜 +5 位作者 肖元元 王倩倩 魏美林 魏丽 包玉倩 贾伟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831-835,共5页
目的:检测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5例上海地区中国人,分为正常糖调节正常体质量(NBM-NGR)组、正常糖调节超重/肥胖(OW/OB-NGR... 目的:检测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5例上海地区中国人,分为正常糖调节正常体质量(NBM-NGR)组、正常糖调节超重/肥胖(OW/OB-NGR)组、2型糖尿病正常体质量(NBM-T2DM)组及2型糖尿病伴超重/肥胖(OW/OB-T2DM)组,测定体脂、生化指标及RBP4、脂联素及TNF-α水平。结果 T2DM各亚组及OW/OB-NGR组RBP4均显著高于NBM-NGR组, OW/OB-T2DM组RBP4显著高于NBM-T2DM组;T2DM各亚组及OW/OB-NGR组脂联素均显著低于NBM-NGR组;T2DM各亚组TNF-α均显著高于NBM-NGR组及OW/OB-NGR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BP4与脂联素呈负相关,与TNF-α呈正相关,TNF-α与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或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及腰臀比(WHR)是血清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性别、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清脂联素的独立相关因素;HbA1c是血清TNF-α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RBP4与腹内型肥胖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与血糖不相关;脂联素、TNF-α主要与糖代谢相关;RBP4与脂联素及TNF-α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糖尿病 2型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脂联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和SOCS-1、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绪枫 王筱霞 +5 位作者 汪年松 王锋 田寿福 陈玉强 李青 陈海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9期773-776,I0003-I0004,共6页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STZ(链脲佐霉素,60mg/kg)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组(DM组)、舒洛地特10mg·kg-1·d-1组(S10组)、舒洛地特20mg·kg-1...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STZ(链脲佐霉素,60mg/kg)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组(DM组)、舒洛地特10mg·kg-1·d-1组(S10组)、舒洛地特20mg·kg-1·d-1组(S20组)、氯沙坦30mg·kg-1·d-1组(L组),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未造模大鼠作正常对照组(N组)。干预12周后采集各组大鼠血、尿标本和肾脏组织标本,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肾脏功能和结构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SOCS-1及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同N组相比,DM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显著增加(P<0.01),病理改变较明显。同DM组相比,治疗组(S10、S20及L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或P<0.01);同S10组相比,S20及L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光镜及电镜显示治疗组较DM组病理变化减轻,尤以S20及L组病变减轻明显。大鼠肾脏组织SOCS-1的表达,DM组明显高于N组(P<0.05),治疗组显著高于DM组(P<0.05或P<0.01)。大鼠肾脏组织TGF-β1的表达,DM组明显高于N组(P<0.01),治疗组显著低于DM组(P<0.05或P<0.01)。结论: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而20mg·kg-1·d-1较10mg·kg-1·d-1的剂量效果更好。上调肾脏组织SOCS-1的表达,抑制TGF-β1的过表达可能是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糖尿病肾病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 转化生子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白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青 包玉倩 +3 位作者 潘洁敏 周健 唐峻岭 贾伟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826-830,共5页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SDBG)的相关性,为临床全面评价GA和HbA1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SDBG)的相关性,为临床全面评价GA和HbA1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住院的6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后第2天测定静脉空腹血糖(FPG)、HbA1c、GA、空腹C肽(FCP)及餐后2h血糖(2hPBG)、餐后2hC肽(2hCP)等。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研究对象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采用MAGE和SDBG评估研究对象的血糖波动程度,采用CGM中连续48h的平均血糖水平(MBG)评估整体血糖水平。结果(1)660例研究对象中男346例、女314例。年龄(66±6)岁,糖尿病病程[8.0(4.0~13.8)]年,HbA1c为[8.2(6.7~9.6)]%,GA为[21.1(17.6~25.9)]%,MAGE为[5.3(3.9~7.2)]mmol/L,SDBG为[2.1(1.6~2.7)]mmol/L,MBG为[8.6(7.3~10.1)]mmol/L。(2)单相关分析GA与HbA1c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836,P<0.01)。GA与FPG、2hPBG、MBG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4,0.670,0.650,均P<0.01);HbA1c与FPG、2hPBG、MBG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3,0.634,0.661,均P<0.01)。(3)单相关分析GA与MAGE、SDBG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5,0.529,均P<0.01);HbA1c与MAGE、SDBG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7、0.495,均P<0.01)。(4)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GA水平与血糖波动参数MAGE和SDBG水平独立相关。结论与HbA1c相比,GA能更好地反映餐后血糖的水平及血糖的波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清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绪枫 汪年松 +5 位作者 张海英 李军辉 王锋 简桂花 李青 陈海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883-886,共4页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已应用ACEI/ARB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9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在入组前至少服用一种ACEI或ARB类降压药6个月,入组后先接受10d舒...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已应用ACEI/ARB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9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在入组前至少服用一种ACEI或ARB类降压药6个月,入组后先接受10d舒洛地特注射剂60mg/d静脉滴注,再接受110d舒洛地特软胶囊100mg/d口服。用药前、用药4周、8周、12周及120d分别检测患者血压、空腹血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均出现尿蛋白显著降低(P<0.05);治疗120d后,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24h尿蛋白分别下降(38.97±14.67)%和(41.32±18.2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已应用ACEI/ARB的伴有微量白蛋白尿或大量白蛋白尿的2型DN患者,舒洛地特能有效降低其尿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戴静怡 李青 汪年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糖尿病不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病因,也是CKD患者重要的合并症之一。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终末期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如尿毒症毒... 糖尿病不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病因,也是CKD患者重要的合并症之一。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终末期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如尿毒症毒素对肝脏糖异生及周围组织利用葡萄糖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化白蛋白 临床应用 心血管并发症 透析患者 慢性肾脏病 肝脏糖异生 尿毒症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的降糖作用独立于AMPK的信号通路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元元 徐淼 +2 位作者 殷峻 沈丽 魏丽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847-851,共5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的降糖作用是否依赖于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途径。方法培养HepG2细胞和C2C12细胞,给予不同浓度小檗碱处理。葡萄糖消耗实验和乳酸生成实验用于检测小檗碱的降糖以及刺激糖酵解的作用。AMPK抑制剂化合物C... 目的:研究小檗碱的降糖作用是否依赖于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途径。方法培养HepG2细胞和C2C12细胞,给予不同浓度小檗碱处理。葡萄糖消耗实验和乳酸生成实验用于检测小檗碱的降糖以及刺激糖酵解的作用。AMPK抑制剂化合物C(Compound C,CC)和显性失活突变型AMPK,即腺病毒负显性AMPK(Ad-DN-AMPK)腺病毒用于抑制AMPK的表达和活性。Western印迹法用于检测AMPK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水平,以评估AMPK通路的活性。结果小檗碱显著刺激了HepG2细胞和C2C1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药物作用。5和10μmol/L的小檗碱显著增加AMPK及其下游蛋白ACC的磷酸化水平。CC和Ad-DN-AMPK腺病毒转染能明显抑制细胞内AMPK信号通路的活性。然而,在AMPK活性被抑制的条件下,小檗碱依然能够显著增加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结论小檗碱通过刺激糖酵解而上调细胞的糖代谢,该作用无需AMPK信号通路的参与。即使在AMPK的表达或者活性被抑制的情况下,小檗碱依然能够发挥显著的降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糖酵解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