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倩 彭思佳 +2 位作者 王笑瑗 唐宇凤 吴云成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9期967-970,共4页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aP)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有类似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以下半身运动障碍为主,常伴有锥体束征、假性延髓麻痹、痴呆、失禁等。为进...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aP)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有类似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以下半身运动障碍为主,常伴有锥体束征、假性延髓麻痹、痴呆、失禁等。为进一步认识VaP,本文就其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进展进行综述。Va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缺乏确切的诊断标准,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诊治V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特征 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 神经影像 间碘苯甲呱 碘氟潘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医学医师临床实践的培训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娅 桂雅星 +2 位作者 王国栋 冯轶 吴云成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1期1194-1197,共4页
随着神经病学相关技术发展及脑血管病患者数量增加,神经重症监护和管理需求逐年增加。神经重症医学作为神经病学的亚专业,同时具有重症医学特点。作为一门新兴亚专科,神经重症医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医护人员参差不齐... 随着神经病学相关技术发展及脑血管病患者数量增加,神经重症监护和管理需求逐年增加。神经重症医学作为神经病学的亚专业,同时具有重症医学特点。作为一门新兴亚专科,神经重症医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医护人员参差不齐,其中缺乏系统的临床培训尤为显著。本文以神经重症医学医师培训为出发点,指出我国神经重症医学尚缺乏统一理论课教材及规范临床操作指南,并提出“制定培训细则,完善理论体系;加强神经重症医学资质培训;强化实践教学与基地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与团队激励计划”的具体举措,旨在提高我国神经重症医学医师的临床实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脑血管病 临床实践 专科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家族性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病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潇颖 赵永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2-64,共3页
家族性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病(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FAP)为一罕见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与转甲蛋白(transthyretin,TrR)基因的80多个位点突变相关。临床上以进行性的周围神经、自主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内脏器官淀... 家族性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病(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FAP)为一罕见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与转甲蛋白(transthyretin,TrR)基因的80多个位点突变相关。临床上以进行性的周围神经、自主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内脏器官淀粉样蛋白质沉积为特征。FAP的病理基础即是转甲蛋白变异和广泛沉积。循环中95%以上的转甲蛋白由肝脏合成,其余由脉络丛和视网膜产生。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可消除肝脏来源的变异转甲蛋白淀粉样沉积物。这项治疗方法初始于199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神经病 淀粉样变 家族性 肝移植治疗 淀粉样蛋白质沉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自主神经病变 原位肝移植 liver 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干细胞特性
4
作者 王晓梅 赵永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6-448,共3页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神经祖细胞 神经元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郊县社区居民卒中知晓率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 高健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郊县社区居民对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现状。方法采用现场问卷方式,调查上海市松江区某社区居民对卒中危险因素及早期预警症状的知晓率。结果本次调查符合入选标准并领取完成问卷700份,有效问卷659份。①卒中9项危险因素知晓率... 目的了解上海郊县社区居民对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现状。方法采用现场问卷方式,调查上海市松江区某社区居民对卒中危险因素及早期预警症状的知晓率。结果本次调查符合入选标准并领取完成问卷700份,有效问卷659份。①卒中9项危险因素知晓率:57.2%的被调查者能识别2项以上卒中危险因素,28.0%的被调查者能识别3项以上危险因素,8.0%的被调查者能识别4项以上危险因素;19.9%~87.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血压、腹型肥胖、吸烟、血脂异常为卒中危险因素;只有4.0%~10.6%被调查者了解酗酒、心脏病、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缺乏锻炼可导致卒中发生。②早期预警症状知晓情况:社区居民对5项卒中预警症状知晓率为58.1%~70.3%。结论上海郊县社区居民对卒中危险因素、对预警症状的综合知晓度不高。提示卒中防治相关的健康教育对上海郊县社区居民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县居民 卒中 知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4
6
作者 宋小燕 赵永波 +2 位作者 周晓琳 吴云成 刘文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24-626,共3页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和CHOP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探讨内质网应激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相缺血周围区GRP78和CHOP的...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和CHOP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探讨内质网应激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相缺血周围区GRP78和CHOP的表达;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GRP78和CHOP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于再灌注12h和24h达高峰,CHOP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时间趋势一致。结论脑缺血再灌注诱导GRP78和GADD153表达上调,与神经细胞凋亡有关,内质网应激机制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 GRP78 CHOP凋亡 脑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4
7
作者 郑天衡 郝俊杰 +5 位作者 高建 朱鑫璞 周晓宇 杨建道 张会军 王少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死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96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80岁组141例和≥80岁组55例,发病<4.5 h的患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溶...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死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96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80岁组141例和≥80岁组55例,发病<4.5 h的患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溶栓后颅内出血(ICH)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发生率。90 d随访时,采用改良Rankin's评分评定临床结局。结果 2组溶栓后14 d的NIHSS评分都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1),<80岁组较≥80岁组NIHS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1)。≥80岁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80岁组(P<0.05);<80岁组和≥80岁组预后良好的比例分别为57.5%和45.5%(P>0.05),ICH发生率分别为16.3%和21.8%,sICH发生率分别为6.4%和14.5%(P>0.05)。结论高龄脑梗死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和年龄<80岁者同样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注射 静脉内 血栓溶解疗法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脑梗死患者经静脉溶栓后早期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天衡 郝俊杰 +4 位作者 周晓宇 高建 朱鑫璞 张会军 王少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362-366,381,共6页
目的研究高龄脑梗死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颅内出血(ICH)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6年7月—2011年10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神经科于发病4.5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75例... 目的研究高龄脑梗死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颅内出血(ICH)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6年7月—2011年10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神经科于发病4.5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75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年龄<80岁组(121例)和年龄≥80岁组(54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溶栓后24 h内颅内出血(ICH)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例数。采用改良Rankin(mRS)评分对存活的ICH患者进行随访。结果①共31例(17.7%)患者于溶栓后24 h发生ICH,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的ICH发生率分别为15.7%和22.2%,SICH发生率分别为5.8%和14.8%,两组患者ICH和SICH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脑白质疏松(LA)患者中,年龄<80岁组的ICH发生率(16.7%)低于年龄≥80岁组(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3,P=0.031);其余可能的危险因素,年龄<80m岁组与≥80岁组的ICH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共23例ICH患者好转出院。出院后90 d随访显示,年龄<80岁组患者的基本痊愈和轻中度残疾的比例高于年龄≥80岁组,重度残疾的比例低于年龄≥80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可能与高龄患者溶栓后早期ICH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年龄因素 颅内出血 脑白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卒中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兰 王为珍 王乔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8-283,共6页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残率和高病死率等特点。遗传因素在脑卒中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心脏病等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均与遗传因素相关。脑卒中易感基因是目前...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残率和高病死率等特点。遗传因素在脑卒中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心脏病等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均与遗传因素相关。脑卒中易感基因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拟就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卒中易感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压力对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朝军 高峰 +3 位作者 李春晓 王枫 杜联芳 罗向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1-816,共6页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定量指标,初步探讨斑块环境压力对CEUS定量参数的影响。方法急性缺血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stroke,LAAS...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定量指标,初步探讨斑块环境压力对CEUS定量参数的影响。方法急性缺血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stroke,LAAS)患者62例入组脑梗组。选取同期住院且年龄、性别匹配,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史的动脉硬化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选取颈动脉优势斑块行CEUS,脱机定量分析获取斑块强度均值(the mean of time-intensity curve,TIC-M)、拟合曲线峰值(fitting curve-peak,FC-P)和拟合曲线下面积(fitting curver-area under the curve,FC-AUC)。采用超声射频技术动脉僵硬度分析软件(quality arterial stiffness,QAS)获取斑块局部收缩压(local pressure-systolic,Loc Psys)和局部舒张压(local pressure-diastolic,Loc Pdia)。参数与斑块局部压力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脑梗组与对照组相比,Loc Psys和Loc Pdi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脑梗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造影参数TIC-M、PC-P和FC-AUC均大于对照组(P<0.05)。TIC-M与Loc Psys和Loc Pdia呈负相关(r=-0.470和-0.682,P均<0.05)。FC-P与Loc Psys和Loc Pdia呈负相关(r=-0.480和-0.691,P均<0.05)。FC-AUC与Loc Pdia呈负相关(r=0.493,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CEUS定量指标与斑块周围压力密切相关,CEUS评估易损斑块应考虑其周围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CEUS) 脑梗死 颈动脉 斑块 环境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痴呆相关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仕林 吴云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95-100,共6页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变性病,以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帕金森病痴呆是其中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和病残率较高,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国际上关于帕金森病痴呆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新进展。本文拟从临床视角对帕金...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变性病,以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帕金森病痴呆是其中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和病残率较高,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国际上关于帕金森病痴呆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新进展。本文拟从临床视角对帕金森病痴呆的流行病学特征、神经心理学特征、预测因素、诊断及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有助于推动国内帕金森病痴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痴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卒中后肺炎的早期风险识别和预防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郝俊杰 郑天衡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2期157-163,共7页
急性卒中后肺炎是卒中患者最主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卒中患者不良预后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了解急性卒中后肺炎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卒中后感染发生的免疫功能标记物有利于早期识别急性卒中后肺炎高危患者。卒中诱发的免疫抑制综合症(strok... 急性卒中后肺炎是卒中患者最主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卒中患者不良预后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了解急性卒中后肺炎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卒中后感染发生的免疫功能标记物有利于早期识别急性卒中后肺炎高危患者。卒中诱发的免疫抑制综合症(stroke-induced immunodepression system,SIDS)的相关研究为临床预防急性卒中后感染开创了新的方向。为了论证预防性抗菌治疗(preventiveantibacterial therapy,PAT)是否对急性卒中后感染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如执行卒中临床医疗途径及卒中单元,可能是目前减少急性卒中后肺炎发生、促进卒中患者康复的合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肺炎 感染 危险评估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纤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晓梅 冯加纯 +4 位作者 饶明俐 邓方 尹岭 王鲁宁 黄如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 探讨降纤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15 6只 ,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生理盐水组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 ,腹腔注射降纤酶 8U kg ,应用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胶质... 目的 探讨降纤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15 6只 ,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生理盐水组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 ,腹腔注射降纤酶 8U kg ,应用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观察缺血不同时间大鼠脑梗死体积比、神经元改变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周长和积分光度值改变。结果 降纤酶治疗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周长、染色强度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出血梗死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降纤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星形细胞 再灌注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汤建军 赵永波 王铭琴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26-428,共3页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神经功能评分、以及缺血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2、-9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米诺环素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时接受米诺环...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神经功能评分、以及缺血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2、-9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米诺环素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时接受米诺环素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再灌注6 h、24 h、48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48 h断头取脑,每组各取5只小鼠的缺血侧大脑半球提取蛋白,Western-blot测定MMP-2、-9的蛋白表达情况;其余小鼠测定缺血侧大脑半球脑组织含水量。结果米诺环素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小于对照组小鼠;米诺环素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低于对照组小鼠;米诺环素组小鼠MMP-2、-9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能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程度,改善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MMP-2、-9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再灌注损伤 脑水肿 基质金属蛋白酶 米诺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卒中单元对急性卒中后肺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俊杰 王少石 +4 位作者 郑天衡 周晓宇 陈真理 劳文英 刘春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20-123,128,共5页
目的研究综合性卒中单元对急性卒中后继发肺炎患者的预后、住院时间及抗生素费用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了159例急性卒中后(发病2周内)肺炎的住院患者,随机分组,接受综合性卒中单元治疗的为卒中单元组(77例),在神经科常规病房治疗的为对照... 目的研究综合性卒中单元对急性卒中后继发肺炎患者的预后、住院时间及抗生素费用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了159例急性卒中后(发病2周内)肺炎的住院患者,随机分组,接受综合性卒中单元治疗的为卒中单元组(77例),在神经科常规病房治疗的为对照组(82例)。评价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21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BI)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的营养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平均住院天数及抗生素费用。结果①卒中单元组入院后21 d NIHSS、mRS、BI的改善值明显优于对照组[-(1.06±1.27),0.18±1.19;-(0.12±0.33),0.03±0.36;3.1±6.0,-(0.5±2.7)。均P<0.01]。②卒中单元组并发症、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59.7%,32.5%,低于对照组的75.6%,48.8%,均P<0.05。③卒中单元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36±17)d,(55±34)d,P<0.01],抗生素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2506±893)元,(3070±1455)元,P<0.05]。结论与在神经科常规病房治疗相比,在综合性卒中单元治疗能减少急性卒中后肺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残障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营养不良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抗生素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肺炎 卒中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的营养评估及营养支持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郑天衡 王少石 刘春风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11期792-795,共4页
  卒中的发生和转归是多元化的,卒中后脑损害的恢复是建立在人体内环境正常的基础上,其中包括机体的营养状态.营养状况可以显著影响卒中预后,但在目前卒中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营养状况经常被低估,甚至被忽视.……
关键词 脑卒中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少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11-213,共3页
近年来,我国对卒中的防治从宏观策略到具体思路和模式正在走向国际化。但是临床医生在卒中整体治疗的管理中往往忽略营养状态,对患者施行营养治疗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更缺乏有关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多中心研究及相关数据。为统一和... 近年来,我国对卒中的防治从宏观策略到具体思路和模式正在走向国际化。但是临床医生在卒中整体治疗的管理中往往忽略营养状态,对患者施行营养治疗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更缺乏有关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多中心研究及相关数据。为统一和规范卒中治疗中营养管理的认识,中华内科杂志组织全国神经和营养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卒中患者营养管理的专家共识,以期进一步规范卒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患者 营养管理 专家 中国 整体治疗 多中心研究 营养状态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病例对照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鲁佑瑜 王少石 +1 位作者 JM Henderson Chen Lincoln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 (Parkinson sdisease ,PD)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频率及比较睡眠障碍与抗PD药物、情绪、PD运动障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病例 对照 ,量表方式调查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脑捐献中心非痴呆PD患者 5 2例、同龄非P...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 (Parkinson sdisease ,PD)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频率及比较睡眠障碍与抗PD药物、情绪、PD运动障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病例 对照 ,量表方式调查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脑捐献中心非痴呆PD患者 5 2例、同龄非PD对照组 5 0例 ,为增加信息的可靠程度 9%被调查者采用直接会见方式、2 7%附加电话问询进一步确认症状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结果 完成调查表者 38例PD患者和 32例年龄匹配的对照组均在社区居住。PD组与对照组比较有较多的白天过量嗜睡 ( 4 5 %比 6 % )、不安腿 ( 5 0 %比 19% )和睡眠异常运动 ( 34%比 0 % ) ,此类症状多在PD诊断后的 3~ 5年内发现。上述异常表现与患者情绪障碍及药物无关。结论 多数PD患者存在睡眠障碍 ,且发现这些症状多出现在PD诊断后平均 3~ 5年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白天过量嗜睡 调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型卒中——卒中患者中不可忽视的人群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俊芳 吴云成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期15-17,共3页
每年全世界有将近200万青年人发生卒中事件,青年缺血性卒中对家庭、社会和经济造成巨大的负担。与老年人卒中发病率逐年下降相反,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青年型卒中的发病率上升显著[1]。这一现象提示对于青年型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 每年全世界有将近200万青年人发生卒中事件,青年缺血性卒中对家庭、社会和经济造成巨大的负担。与老年人卒中发病率逐年下降相反,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青年型卒中的发病率上升显著[1]。这一现象提示对于青年型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的发现与干预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对于传统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发现新的卒中危险因素。青年型卒中的危险因素谱与老年人有所差别,往往包括一些少见的危险因素,例如:主动脉夹层、PFO、偏头痛、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遗传性疾病等,需要特定检查才能明确病因[2]。目前,很多大型临床试验的入组患者的年龄标准为40岁以上,排除了一定比例的青年型卒中人群,这些试验对于青年型卒中的亚组分析也非常欠缺。因此,仍有待进一步针对青年型卒中的研究来指导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青年型卒中 卵圆孔未闭 原因不明的栓塞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治疗脑梗死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翔 王国栋 赵永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02-1605,共4页
目的:观察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强力天麻杜仲胶囊4-6粒口服,每日3次,共28d。对照组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 目的:观察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强力天麻杜仲胶囊4-6粒口服,每日3次,共28d。对照组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滴注,用药疗程为28d。治疗组与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8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8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02±4.8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88±4.85)分(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和83.33%(P〈0.05)。结论: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可以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强力天麻杜仲胶囊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