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Ⅱ/UT系统对LPS刺激枯否细胞固有免疫炎症信号通路TLR4-IRF3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涂文娟 汪小庭 +4 位作者 刘亮明 朱彤 梁冬雨 杨志文 高得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13-1319,共7页
目的:探讨UrotensinⅡ(UⅡ)/UT系统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固有免疫炎症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UrotensinⅡ(UⅡ)/UT系统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固有免疫炎症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KCs,KCs培养上清液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FN-β和IFN-γ分泌水平采用ELISA分析检测,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IRF3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方法检测。结果:LPS刺激后,KCs培养上清液IL-6、IFN-β和IFN-γ分泌水平、细胞表面TLR4表达阳性细胞率及细胞内IRF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UT拮抗剂urantide预处理抑制了LPS刺激诱导KCs对上述分子的上调表达;LPS的应用也造成了KCs胞核内IRF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使胞浆内IRF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urantide预处理后,抑制了LPS诱导KCs核内IRF3蛋白上调和胞浆水平下调。结论:UⅡ/UT系统通过对TLR4-IRF3通路的正性调控作用,介导了或至少部分介导了LPS刺激KCs的免疫性炎症分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否细胞 炎症 脂多糖 UrotensinⅡ URANTIDE Toll样受体4 干扰素调节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肝毒性对血浆miRNA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叶长根 谢平 +10 位作者 刘亮明 白茹 陈彩萍 朱伟星 赵晖 王迎迎 汪妍妍 吴剑琴 高得勇 徐国荣 夏利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60,164,共8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肝毒性(ATDH)对患者血浆中微RNA(miRNA)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对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用药前和发生ATDH后的血浆标本进行miRNA芯片检测。对存在差异性表达的miRNA分子,采用Real Time-PCR进行验证。应用互联网miRNA靶基...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肝毒性(ATDH)对患者血浆中微RNA(miRNA)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对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用药前和发生ATDH后的血浆标本进行miRNA芯片检测。对存在差异性表达的miRNA分子,采用Real Time-PCR进行验证。应用互联网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对经证实存在差异性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采用PANTHER蛋白分类系统查找靶蛋白基因本体(GO)功能分类。结果 ATDH发生后,血浆中共筛选出22个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性表达的miRNA分子,表达上调和下调的miRNA各11个。Real Time-PCR验证结果显示:ATDH发生后,患者血浆中显著上调的miRNA有5个,分别为miR-378i、miR-125b-5p、miR-1224-5p、miR-194-5p和miR-34a-5p;下调的miRNA有3个,分别为miR-1260a、miR-338-3p和miR-4286。结论 ATDH发生患者血浆中存在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性表达的miRNA分子,这些分子的存在可能与ATDH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肝毒性 微RNA 血浆 差异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F3基因干扰对LPS刺激原代枯否细胞早期细胞因子分泌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彤 涂文娟 +1 位作者 谈志丽 刘亮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0-475,479,共7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shRNA腺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早期细胞因子分泌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灌注分离培养大鼠原代KC,以IRF3shRNA腺病...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shRNA腺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早期细胞因子分泌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灌注分离培养大鼠原代KC,以IRF3shRNA腺病毒体外感染KC,48 h后采用LPS刺激细胞,于0、2、4和6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并收集6 h细胞。上清液细胞因子的分泌采用ELISA分析;细胞IRF3基因表达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LPS刺激诱导了KC内IRF3 mRNA和蛋白质表达升高,IRF3 shRNA腺病毒的应用抑制了LPS刺激诱导和非刺激组成性IRF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KC受LPS刺激活化后极早期(2 h)IFN-β分泌即上升,4 h达峰值,6 h分泌水平开始下降,但仍维持于高水平。干扰腺病毒的应用抑制了LPS刺激后各时间点IFN-β的分泌,抑制分泌高峰的出现,并使6 h分泌水平趋于正常;KC活化后极早期即分泌大量TNF-α,并于2 h内达到峰值,随后分泌逐渐下降,但6 h仍维持于高水平。干扰腺病毒的应用抑制了LPS刺激各时间点TNF-α的分泌,并抑制了分泌高峰的出现;IL-1β分泌增高出现于LPS刺激4 h后,6 h分泌水平达更高值。干扰腺病毒的应用抑制了LPS刺激早期KC对IL-1β的分泌;KC受LPS刺激活化后极早期IL-10分泌即上升,且随着LPS刺激时间延长,其分泌水平逐渐增加。IRF3 shRNA腺病毒的应用促进了LPS刺激后早期各时间点IL-10的分泌。结论:IRF3 shRNA腺病毒可使原代枯否细胞IRF3基因表达沉默;在LPS刺激原代KC,IRF3可促进其下游信号分子IFN-β、前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并抑制抑炎细胞因子IL-10分泌。因此,IRF3可能在肝组织免疫炎症性损伤的发生中起中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枯否细胞 干扰素调节因子3 基因干扰 固有免疫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刺激诱导大鼠原代枯否细胞基因表达谱变化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谈志丽 朱彤 +1 位作者 涂文娟 刘亮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34-1740,共7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原代大鼠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情况。方法:胶原酶灌注消化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培养大鼠原代肝脏KC,采用LPS刺激细胞。One Array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LPS刺激后,细... 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原代大鼠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情况。方法:胶原酶灌注消化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培养大鼠原代肝脏KC,采用LPS刺激细胞。One Array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LPS刺激后,细胞内基因表达谱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表达上调最显著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LPS刺激后,原代KC内基因表达谱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刺激组基因表达上调27个(包括Ces1f、Slc17a3、Slc21a4、Hsd17b2、Sorbs2、Ccdc116、Mgam、Myo5b、Etl4、Fabp1、Kif4b、Fosl1、Cyp4a1、Penk、Tmem221、Rpl5、Nr2f1、Hoxb1、Gpr165、Fam90a13p、Kpna6、Irak1bp1、Kcnh1和4个尚未命名基因),表达下调4个(包括Oc90、Tagln、Arxes2和Olr830)。其中Ces1f为上调最显著的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LPS刺激诱导KC对Ces1f基因表达水平上调达23.88倍。结论:LPS刺激可诱导大鼠原代KC基因表达谱发生变化。其中,Ces1f基因的上调表达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枯否细胞 脂多糖 基因表达谱 芯片分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干扰素调节因子3对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核内Irak1bp1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谈志丽 王迎迎 +5 位作者 钟欢 何玉 施青青 杨雪 徐国荣 刘亮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目的·扩增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腺病毒,并研究该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诱导Raw264.7细胞核内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nterleukin-1... 目的·扩增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腺病毒,并研究该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诱导Raw264.7细胞核内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1 binding protein 1,Irak1bp1)表达的影响。方法·IRF3 sh RNA腺病毒的扩增在人胚肾293 T(HEK293T)细胞中进行,并采用TCID 50法测定病毒滴度。Raw 264.7细胞随机分为4组,1组为腺病毒(-)LPS(-),2组为腺病毒(-)LPS(+),3组为腺病毒(+)LPS(-),4组为腺病毒(+)LPS(+)。细胞IRF3基因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核内IRF3及Irak1bp1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结果·经计算扩增腺病毒滴度为2.2×10^(11) PFU/m L,最佳MOI为300。LPS刺激后Raw 264.7细胞内IRF3 m RNA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核内IRF3蛋白及Irak1bp1表达也明显增加;IRF3 sh RNA腺病毒应用后,细胞对IRF3 m RNA的组成性表达及LPS刺激诱导的IRF3 m RNA和核内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受抑,但未刺激状态下IRF3蛋白核内组成性表达无明显影响;IRF3 sh RNA腺病毒应用对细胞静息及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ak1bp1表达并无影响。结论·IRF3 sh RNA腺病毒能够有效抑制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F3的表达,但并不影响核内Irak1b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3 短发夹RNA腺病毒 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rak1bp1)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