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外科监护室感染患者的细菌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虞敏 叶一舟 +2 位作者 胡振雷 萧明第 周新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总结心脏外科术后监护病房 (ICU)感染患者细菌学特点。方法 :统计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5月心脏术后入ICU患者的细菌学表现、医院感染情况、抗生素使用和细菌分布的关系。结果 :①确诊医院感染 30例 (发生率 4 .4 % ) ,下... 目的 :总结心脏外科术后监护病房 (ICU)感染患者细菌学特点。方法 :统计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5月心脏术后入ICU患者的细菌学表现、医院感染情况、抗生素使用和细菌分布的关系。结果 :①确诊医院感染 30例 (发生率 4 .4 % ) ,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最多见 (2 0例 )。②各种标本 171份 ,细菌培养阳性率 :痰液 4 8.9%、尿液 5 5 .6 %、血液 6 .7%、静脉留置管 11.1%、伤口分泌物 4 0 %、粪 33.3%、胸腹心包腔积液 0。③痰和尿标本阳性率随带管天数而变化。④总体上革兰阴性杆菌、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真菌构成比接近 (2 8%、30 %、2 7% ) ,肠球菌所占比例也较高 (12 % ) ,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最多。各标本中细菌构成比各有特点。⑤一线抗生素以第三、四代头孢菌素为主 ,细菌表现为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多见 ,二线抗生素包括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氟康唑等 ,细菌以肠球菌和真菌为主。结论 :心脏外科术后ICU医院感染以肺部感染多见 ,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真菌为主。抗生素的使用改变了病原菌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外科 医院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心脏外科发展现状 被引量:18
2
作者 肖明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心脏外科 胸腔镜手术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瓣膜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体外循环手术期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侯晓彬 刘沙 +1 位作者 易定华 肖明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9-370,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70岁以上老年和30~49岁成年患者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心脏手术术后炎性损伤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外科在2003-10~2004-10期间,实施CPB心脏手术的患者36例(≥70岁的老年患... 目的:对比研究70岁以上老年和30~49岁成年患者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心脏手术术后炎性损伤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外科在2003-10~2004-10期间,实施CPB心脏手术的患者36例(≥70岁的老年患者和30~49岁成年患者各18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患者手术诱导后、CPB结束后和手术结束后24h,分别采集血样,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6和IL-8的含量。结果:老年患者中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为11.1%),成年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手术结束24h后,老年患者较之成年患者血浆TNF-α、IL-6和IL-8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结论:70岁以上老年患者CPB心脏手术后24h炎性损伤明显比成年患者严重,因此,设法减轻CPB术后的炎性损伤,或许对提高老年患者心脏手术的疗效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体外循环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