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涛 王瑞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3,共3页
鲍曼不动杆菌为不动杆菌属细菌,是一种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特别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种常见机会致病菌。与其他一般细菌相比较,其耐药比例高,耐药性强,且可克隆传播。细菌进入人体后可在局部形成被膜,使药... 鲍曼不动杆菌为不动杆菌属细菌,是一种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特别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种常见机会致病菌。与其他一般细菌相比较,其耐药比例高,耐药性强,且可克隆传播。细菌进入人体后可在局部形成被膜,使药物难以发挥作用,一旦感染,治疗较为棘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3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救治的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侯一珺 谢云 +1 位作者 王涛 黄培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救治的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及死亡情况。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院ICU救治的危重孕产妇283例。根据入住ICU的主要病因是否与... 目的·探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救治的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及死亡情况。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院ICU救治的危重孕产妇283例。根据入住ICU的主要病因是否与妊娠相关,将患者分为妊娠并发症组(175例)和妊娠合并症组(108例)。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病例资料的组间差异。结果·妊娠并发症组孕产妇入住ICU的前3位病因依次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及妊娠剧吐导致的代谢紊乱,妊娠合并症组的前3位病因依次是妊娠合并心脏疾病、妊娠合并感染及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与妊娠合并症组相比,妊娠并发症组孕产妇的平均年龄较大、经产妇及未规律产检者较多、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分值较高,且进行内科穿刺操作(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者较少(均P<0.05)。结论·危重孕产妇入住ICU的病因较多,深入分析该类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将有助于ICU医师更好地认识和管理产科急危重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孕产妇 重症监护病房 妊娠并发症 妊娠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多部位感染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慧芳 田锐 王瑞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9-321,共3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治疗难度大、药物选择少、病死率高,已对全世界的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报道1例危重症患者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多部位感染,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与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实现病原学清...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治疗难度大、药物选择少、病死率高,已对全世界的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报道1例危重症患者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多部位感染,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与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实现病原学清除和临床改善。1病例报道患者男,32岁,肥胖危重症患者(130 kg,175 cm,BMI 42.45 kg/m2),因腹部外伤致部分肠坏死,急诊行部分肠切除术及近端肠管造瘘手术,术后患者出现复杂性腹腔感染,腹部伤口分泌物和腹水培养均回报CRKP,该患者同时合并急性肾损伤和肝功能不全,行肾脏替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下万古霉素治疗血流感染6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慧芳 汤荣 +5 位作者 舒文 王瑞兰 梁晓宇 杨洋 吴菊芳 张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探讨增大万古霉素剂量治疗血流感染的可行性。方法入选2013年7月1日—12月31日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成人患者,检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并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万古霉素给药方案,同时记录患者... 目的探讨增大万古霉素剂量治疗血流感染的可行性。方法入选2013年7月1日—12月31日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成人患者,检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并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万古霉素给药方案,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分析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下增大万古霉素剂量,治疗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血流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中血流感染病原菌均为MRCNS,除1株人葡萄球菌的万古霉素MIC值为1 mg/L,其余菌株的万古霉素MIC值均为2 mg/L。常规剂量(2 g/d,或1.5 g/d)万古霉素的谷浓度平均值为(3.84±1.42)mg/L,高剂量(3 g/d)万古霉素谷浓度平均值为(9.13±4.88)mg/L。常规剂量时平均万古霉素曲线下面积(AUC)与MIC浓度比值(AUC/MIC)为152±39,高剂量用药时平均AUC/MIC为197±44。6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肾功能损害。6例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后3例临床和细菌学治愈,3例无效。结论万古霉素治疗肾功能正常的MRCNS血流感染患者时,建议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下调整患者个体化的给药方案,以达到目标治疗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血流感染 万古霉素 最低抑菌浓度 肾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痛中心认证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赵英英 徐浩 +2 位作者 胡国勇 高玮 沈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98-901,共4页
目的比较胸痛中心模式认证前与认证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救治情况,为胸痛中心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认证前与认证后的急性STEMI患者救治数据,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救治的11... 目的比较胸痛中心模式认证前与认证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救治情况,为胸痛中心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认证前与认证后的急性STEMI患者救治数据,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救治的119例患者纳入认证前组,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救治的160例患者纳入认证后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首份心电图确认时间、肌钙蛋白报告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药品费、住院检查费、住院检验费、住院总费用、救治效果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和糖尿病史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导管室激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证后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Z=-7.247,P<0.001)、首份心电图确认时间(Z=-5.072,P<0.001)、肌钙蛋白报告时间(Z=-3.210,P=0.001)、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Z=-7.025,P<0.001)均短于认证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药品费、住院检查费、住院检验费、住院总费用和死亡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胸痛中心模式认证和规范化运行可缩短急性STEMI患者救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伴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其对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的指导意义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梁晶 李旭光 +2 位作者 王志敏 董莉亚 赵利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353-2357,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其对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单纯高血压患者114例,为高血压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其对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单纯高血压患者114例,为高血压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伴房颤患者107例,为高血压伴房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AngⅡ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对高血压伴房颤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伴房颤组患者血浆AngⅡ水平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伴房颤组(95.3%,102/107)血浆AngⅡ水平升高发生率高于高血压组(8.8%,10/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AngⅡ水平是高血压伴房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的血浆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血浆AngⅡ水平是高血压伴房颤的影响因素,可以作为高血压伴房颤患者治疗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血管紧张素Ⅱ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和关节镜对软骨退变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建国 黄培杰 +1 位作者 杨永明 俞永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波对于膝骨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5例(36膝)欲做膝关节镜或全膝置换手术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术前用高频超声波检查膝关节软骨并行分期,再与手术中肉眼观察结果比较,作相关性分析。结果:高频超声波能够较准...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波对于膝骨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5例(36膝)欲做膝关节镜或全膝置换手术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术前用高频超声波检查膝关节软骨并行分期,再与手术中肉眼观察结果比较,作相关性分析。结果:高频超声波能够较准确地对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程度进行分期,此分期与手术中肉眼观察分期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806(P<0.05)。结论:高频超声波对于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波 骨关节炎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式正交偏振光谱和侧流暗视野成像技术在脓毒症微循环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唐雪 王瑞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110-2112,共3页
目前脓毒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对其治疗给予巨大的投资,严重脓毒症的病死率仍在50%。微循环障碍是脓毒症的始动因素,早期提高微循环灌注可降低脓毒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因此微循环的监测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有重大意... 目前脓毒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对其治疗给予巨大的投资,严重脓毒症的病死率仍在50%。微循环障碍是脓毒症的始动因素,早期提高微循环灌注可降低脓毒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因此微循环的监测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有重大意义。监测微循环的方法有手持式正交偏振光谱(OPS)成像技术和更先进的侧流暗视野(SDF)成像技术,SDF轻便、无创、无毒、可视,为早期发现脓毒症微循环改变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阐述了OPS及SDF的定义及原理以及近年来该技术在脓毒症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诊断显像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C_(24h)/MIC引导下的万古霉素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高MIC值的MRSA多部位感染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慧芳 范亚新 +4 位作者 陈渊成 金卫 周志刚 张菁 王瑞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6-749,共4页
2020年中国万古霉素共识指南推荐对于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1 mg/L的MRSA感染,可以根据临床判断使用替代药物[1]。本文报道1例MRSA多部位感染的危重症患者,万古霉素对该菌的MIC值为2 mg/L,未换用替代药物,而是通过万古霉素药动... 2020年中国万古霉素共识指南推荐对于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1 mg/L的MRSA感染,可以根据临床判断使用替代药物[1]。本文报道1例MRSA多部位感染的危重症患者,万古霉素对该菌的MIC值为2 mg/L,未换用替代药物,而是通过万古霉素药动学/药效学(PK/PD)指数即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AUC_(24h)/MIC)引导进行个体化给药,成功实现对该菌株的清除和临床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_(24h)/MIC 万古霉素 MRSA 高万古霉素MIC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贫血发生情况及其与院内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会标 许严新 +3 位作者 沈坚 苏琦 王瑞兰 张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贫血是否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雷神山医院58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及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水平分为入院贫血组、住院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三组患者人口学特... 目的探讨贫血是否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雷神山医院58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及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水平分为入院贫血组、住院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三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入院实验室参数及临床结果等指标差异;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评估COVID-19患者死亡事件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583例COVID-19患者中,281例(48.2%)入院时合并贫血,52例(8.9%)住院期间新发贫血,250例(42.9%)没有贫血;入院贫血组和住院贫血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非贫血组。经过调整混杂因素,住院新发贫血与COVID-19患者死亡事件独立相关(HR=10.23,95%CI 1.197~78.340,P=0.015)。结论COVID-19患者合并贫血的患病率很高,住院新发贫血是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医师应提高对COVID-19患者住院期间新发贫血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贫血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欣颖 高谊 +2 位作者 缪从良 丁晓颖 洪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4-678,共5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病理机制复杂,与心房纤维化等结构重塑密切相关。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的唯一嵌合体成员,是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可能参与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重塑。该文就Gal-3与心房...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病理机制复杂,与心房纤维化等结构重塑密切相关。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的唯一嵌合体成员,是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可能参与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重塑。该文就Gal-3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心房颤动 心房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重症肺曲霉感染3例
12
作者 袁成斌 谢晖 +4 位作者 田锐 金卫 杜江 程瑞杰 王瑞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0-553,共4页
曲霉病是指由各种曲霉引起的感染。曲霉以孢子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侵袭性曲霉感染常见于免疫妥协(immunization compromised)人群,如长期使用激素、罹患肿瘤、肺移植术后。急性呼吸道曲霉感染也会发生在非免疫妥协的群体并且发展为重症... 曲霉病是指由各种曲霉引起的感染。曲霉以孢子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侵袭性曲霉感染常见于免疫妥协(immunization compromised)人群,如长期使用激素、罹患肿瘤、肺移植术后。急性呼吸道曲霉感染也会发生在非免疫妥协的群体并且发展为重症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本文报道3例非免疫妥协的重症肺曲霉感染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 重症肺炎 免疫妥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标准药物治疗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结果分析
13
作者 邹卓群 汪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根据心脏再同步化用于心力衰竭(CARE-HF)研究结果 ,结合我国目前国情,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标准药物治疗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联合有除颤功能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的长期结果。方法选择1999年12月至2008年4月行CRT、CRTD治疗的患... 目的根据心脏再同步化用于心力衰竭(CARE-HF)研究结果 ,结合我国目前国情,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标准药物治疗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联合有除颤功能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的长期结果。方法选择1999年12月至2008年4月行CRT、CRTD治疗的患者68例,为CRT/CRTD治疗组。选择同期常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患者84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需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结果 CRT/CRTD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常规药物治疗组明显改善,但最终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5%(52/68)比73.8%(62/84),P>0.05]。但CRT/CRTD组中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显著少于常规药物治疗组[8.8%(6/68)比19.0%(16/84),P<0.05]。结论 CRT不能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总体病死率,但在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同时具备CRT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CRTD治疗可能成为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体外膜氧合辅助治疗对常用抗感染药物药动学影响
14
作者 张慧芳 王瑞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5-632,共8页
体外膜氧合(ECMO)是通过血管或心腔插管将体内血液引出经膜氧合后再通过血泵输回体内,是一种重要的体外生命支持形式,主要包括静脉-静脉ECMO(VV-ECMO)和静脉-动脉ECMO(VA-ECMO)两种形式。据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 体外膜氧合(ECMO)是通过血管或心腔插管将体内血液引出经膜氧合后再通过血泵输回体内,是一种重要的体外生命支持形式,主要包括静脉-静脉ECMO(VV-ECMO)和静脉-动脉ECMO(VA-ECMO)两种形式。据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已有超过463个ECMO中心,共有15875例接受ECMO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抗感染药物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