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袭性真菌病33例分析
1
作者 邱维吉 周兴梅 +1 位作者 花天放 孔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符合IFD确诊标准的33例临床资料,了解其发生率、临床特征、相关因素、治疗方法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IFD 33例占同期住...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符合IFD确诊标准的33例临床资料,了解其发生率、临床特征、相关因素、治疗方法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IFD 33例占同期住院患者的0.048%;死亡10例;病死率为30.3%。白念珠菌感染居IFD首位(19例,57.5%),其次为热带念珠菌(7例,21.2%)。患者自身营养状态下降,留置侵袭性导管,机械通气>48 h,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存在其他相关因素的情况下易发生IFD。抗真菌治疗较多使用的是三唑类和棘白菌素类药物。结论 IFD的病死率较高,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保护患者自身免疫屏障,对高危患者加强预防和监测,可提高侵袭性真菌病的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 营养 免疫屏障 发生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