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肽P物质调控脊髓损伤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成骨细胞RANKL/OPG的表达 被引量:8
1
作者 柳达 黄瑛 +5 位作者 刘忠厚 王广斌 李彬 许晓军 付勤 戴力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研究P物质(substance P,SP)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源性成骨细胞RANKL/OPG表达的影响,从而揭示SP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雄性6w龄SD大鼠制作脊髓损伤模型。3w... 目的研究P物质(substance P,SP)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源性成骨细胞RANKL/OPG表达的影响,从而揭示SP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雄性6w龄SD大鼠制作脊髓损伤模型。3w后测定胫骨骨密度,收集股骨髓腔细胞悬液,MSCs诱导成骨细胞培养至第二代,用10-8mol/L SP进行作用。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进行RANKL和OPG的染色并定量分析;用半定量RT-PCR分析RANKL、OPG、Col1α1、OCN基因的表达变化;用EI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RANKL和OPG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3w时SCI组胫骨的骨密度明显低于SHAM组,骨密度的下降既发生在胫骨近端干骺端(-26.3%,P<0.05),又发生在胫骨干(-21.2%,P<0.05)。通过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显示,SP处理后比不加处理因素的MSCs源性成骨细胞表达RANKL显著增加(P<0.05)。SP作用72h后MSCs源性成骨细胞RANKL的表达显著上调(+160.2%,P<0.01),OPG的表达显著下调(-45.5%,P<0.01),OCN的表达显著下降(-42.9%,P<0.01)。结论 SP在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偶联的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既可以对成骨细胞产生直接作用(抑制OCN的基因表达),又可以通过成骨细胞间接的作用于破骨细胞(促进RANKL表达,抑制OPG表达),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失衡,最终发生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P物质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物质对脊髓损伤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柳达 王广斌 +4 位作者 刘忠厚 黄瑛 许晓军 付勤 戴力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13-317,共5页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源性成骨细胞内NK1受体的分布。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P物质(substance P,SP)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用SP非特异性的阻滞剂和NK1受体特异性的阻滞剂进行干预,从而...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源性成骨细胞内NK1受体的分布。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P物质(substance P,SP)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用SP非特异性的阻滞剂和NK1受体特异性的阻滞剂进行干预,从而推测其作用细胞的靶受体,揭示其在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0只雄性6周龄SD大鼠制作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y,SCI)模型。取SCI3周大鼠的双侧胫骨、股骨,用DMEM完全培养液冲洗髓腔后收集细胞悬液。首先进行骨髓MSCs源性成骨细胞的诱导培养,用第2代细胞进行实验。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SCs源性成骨细胞内是否有NK1受体的表达。然后用SP、Spantide(SP的抑制剂)、L703606(NK1受体的抑制剂)进行配伍作用,并施加不同浓度的SP,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骨髓MSCs源性成骨细胞增殖的改变。结果脊髓损伤后大鼠骨髓MSCs源性成骨细胞膜及胞浆内存在NK1受体的分布,胞浆内含量较多。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SP对细胞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10-8mol/L浓度的促进作用最强(+124.5%,P<0.01),且增殖具有时间依赖性,随时间延长增殖越旺盛(96h:+121.8%,P<0.01)。细胞的增殖可以被Spantide和L703606所抑制,与SP组比较两者分别抑制了48.3%和45.4%。结论脊髓损伤后导致的骨质疏松,除了废用性因素以外,神经损伤所诱发的骨代谢异常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NK1受体存在于骨髓MSCs源性成骨细胞中,NK1受体是SP作用的靶受体,SP通过NK1受体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P物质 成骨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颖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8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新华医院住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治疗的患者331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新华医院住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治疗的患者331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综合护理和一般护理,患者出院时使用自制调查表评价护理工作满意度。随访患者术后一过性腰背痛发生情况,将发生术后一过性腰背痛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长效透皮缓释贴剂和口服短效镇痛剂进行疼痛管理,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来评价不同策略的有效性。结果接受综合护理的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5.2)分;接受一般护理的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3±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过性腰背痛发生率24.2%;应用疼痛管理措施后,长效透皮缓释贴剂组疼痛明显改善,与口服短效镇痛剂相比,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时,全部病例腰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保障临床疗效,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骨折 并发症 护理 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