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陆敏 张泓 +3 位作者 乔蓉 车大钿 陆权 张育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8-533,共6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的流行状况、临床特征、耐药谱和分子学特征。方法总结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社区发生MRSA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及...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的流行状况、临床特征、耐药谱和分子学特征。方法总结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社区发生MRSA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及分子学检测;分析本地区儿童CA-MRSA感染现状、发展趋势。结果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儿中MRSA检出率从7.5%增高至9.7%,其中CA-MRSA占MRSA的10.9%,而卫生保健相关性MRSA(HCA-MRSA)为65.2%。MRSA检出率有一定的季节分布。呼吸科和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HCA-MRSA阳性最高(20%),CA-MRSA在外科较多(40%)。CA-MRSA皮肤软组织感染比例最高为40%,HCA-MRSA以肺炎和败血症为主(52%和36%)。HCA-MRSA危险因素主要是卫生保健机构接触和使用抗生素(64%),而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以插管和机械通气为多见(4%)。30株MRSA mecA基因均为阳性。其基因型SCCmecⅡ型6株,SCCmecⅢ型15株,SCCmecⅣa型1株和SCCmecⅤ型2株,未能分型6株。PVL基因阳性11例,CA-MRSA均携带PVL基因。12株MRSA的spa基因中有3株(25.0%)完全相同。非多药耐药MRSA为17%,多药耐药MRSA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达80%。结论上海地区儿童社区发生的MRSA感染增多,应引起儿科医师重视。儿童HCA-MRSA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和败血症;CA-MRSA除了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外,也可引起重症肺炎和败血症。上海地区儿童MRSA菌株以SCCmec Ⅲ为主,CA-MRSA以SCCmecⅤ和未能分型株稍多。spa基因的多样性提示目前本地儿童MRSA并非流行株,需要作进一步连续耐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社区获得性 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泓 李万华 +3 位作者 孔菁 王春 陆敏 陆权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疫苗免疫预防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5月该院就诊患儿咽喉部分泌物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株。采... 目的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疫苗免疫预防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5月该院就诊患儿咽喉部分泌物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株。采用荚膜肿胀试验进行血清型分析,E试验法检测菌株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临床共分离到338株肺炎链球菌,主要血清型依次为19F 138株(41.0%)、19A 67株(19.8%)、14型30株(8.9%)、23F 14株(4.1%)、6B 13株(3.8%)、6A 12株(3.6%)和15B 10株(3.0%)。在青霉素不敏感菌株(PNSP)和红霉素耐药株(ERSP)中多价疫苗(PCV7)的覆盖率分别为41.9%(26/62)和59.6%(198/332),PCV13的覆盖率分别为72.6%(45/62)和84.9%(282/332)。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的血清型主要集中在19F、19A和未能分型株。除未能分型株之外,血清型的分布在2岁以下婴幼儿和2~5岁儿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38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株(PSSP)占81.7%(267/338),青霉素中介株(PISP)占10.9%(37/338),青霉素耐药株(PRSP)占7.4%(25/338)。19F和19A型的PNSP(PISP+PRSP)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显著高于PSSP(P<0.01)。未能分型株的PNSP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呋辛的耐药率显著高于PSSP(P<0.01)。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最常见血清型为19F、19A、14、23F、6B和6A,PCV13能覆盖多数PNSP和ERSP,应用该疫苗应能有效地预防儿童肺炎链球菌的感染和控制耐药菌株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血清分型 抗菌药物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肟对儿科常见感染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陆权 李万华 +1 位作者 张泓 车大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23-625,629,共4页
目的研究头孢克肟对小儿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儿科用药提供依据。方法E-test法测定头孢克肟对流感嗜血杆菌(HI)等5种共200株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分别与氨苄西林、头孢克洛、青霉素等作对比研究。结果头孢克肟和头孢克洛... 目的研究头孢克肟对小儿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儿科用药提供依据。方法E-test法测定头孢克肟对流感嗜血杆菌(HI)等5种共200株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分别与氨苄西林、头孢克洛、青霉素等作对比研究。结果头孢克肟和头孢克洛对不产β内酰胺酶的HI均敏感,但对产β内酰胺酶HI,氨苄西林100%耐药,头孢克洛敏感率70%,而头孢克肟依然100%敏感。对产β内酰胺酶的卡他莫拉菌(MC)以及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E.coli)、肺炎克雷伯菌(K.pn),头孢克肟抗菌活性均优于氨苄西林和头孢克洛。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SSP)和部分中介的肺炎链球菌(PISP),头孢克肟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头孢克肟对HI、MC、ESBLs(-)K.pn、ESBLs(-)E.coli、PSSP和部分PISP均有强大的体外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头孢克肟 细菌 体外抗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体温计在儿科陪护病房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丽君 洪霞 +1 位作者 贾华琴 李爱求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电子体温计在儿科陪护病房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电子体温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4—6月,便利抽样法抽取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需测量体温的65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左侧腋温,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 目的探讨电子体温计在儿科陪护病房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电子体温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4—6月,便利抽样法抽取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需测量体温的65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左侧腋温,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其右侧腋温和肛温。结果通过对患儿的两侧腋温和肛温之间的随机区组间方差分析比较发现,3种测量法所测量的温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两侧腋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70,P〉0.05);但腋温和肛温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054,t3=15.174,P〈O.05)。水银温度计测量腋温和肛温的时间分别为lOmin和3min;而电子温度计测量腋温一般为1~2min。水银体温计临床使用2%含氯制剂浸泡消毒2次(5min、30min),电子体温计使用75%乙醇擦拭表面即可达到消毒。结论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数据可靠,操作简便,可作为临床监测体温的工具之一,但使用时需加强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电子体温计 使用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我国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恩梅 陆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5-1007,共3页
合理用药是当前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药效学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文章概述了儿童用药现状、国内外关于合理用药的定义与标准、世... 合理用药是当前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药效学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文章概述了儿童用药现状、国内外关于合理用药的定义与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在促进儿童合理用药领域所采取的措施等,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认识,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用药知识,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用药观念和习惯,提高社会安全用药意识,最大限度地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维护儿童健康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 措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对儿童哮喘靶基因调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晓艳 陆权 +2 位作者 张慧燕 顾坚磊 钟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7,共7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尘螨过敏哮喘儿童特异性microRNA(miRNA)及其靶基因筛选,探讨哮喘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在62对尘螨过敏哮喘患儿及同龄正常无过敏儿童中,随机选取12例哮喘患儿及对照者进行microRNA芯片分析,比较...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尘螨过敏哮喘儿童特异性microRNA(miRNA)及其靶基因筛选,探讨哮喘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在62对尘螨过敏哮喘患儿及同龄正常无过敏儿童中,随机选取12例哮喘患儿及对照者进行microRNA芯片分析,比较两组中存在异常表达的miRNAs,并在其余病例中进行RT-qPCR验证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尘螨过敏哮喘儿童中有6个microRNA表达较对照组下调2倍以上,分别为miRNA-151a-5p、625-5p、126-3p、513a-5p、27b-3p、22-3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发现,这些microRNAs调控的PPARGC1B、CBL、ONECUT2、ESR1、EGFR、SYK、STAT1与炎症因子信号通路有着显著性关联(P<0.05)。结论 miRNA-625-5p、513a-5p、27b-3p、22-3p可能通过共同调控相关靶基因,形成一个网络通路,参与尘螨诱发儿童哮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哮喘 生物信息学 信号通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间质性肺疾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车大钿 陆权 +3 位作者 陆敏 董晓艳 张慧燕 吴蓓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总结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旨在引起临床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按临床-放射-病理学(CRP)模式确诊的儿童间质性肺疾病病例,探讨其临床特征、胸部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表现。结果 2例患儿均有咳嗽、气促,但均无杵状指趾。病原学检查无... 目的总结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旨在引起临床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按临床-放射-病理学(CRP)模式确诊的儿童间质性肺疾病病例,探讨其临床特征、胸部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表现。结果 2例患儿均有咳嗽、气促,但均无杵状指趾。病原学检查无感染证据,也无结缔组织疾病证据。胸部高分辨CT均见磨玻璃影和囊泡影。经开胸肺活检,1例诊断为类脂性肺炎,1例为脱屑性间质性肺炎。结论儿童间质性肺疾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对病情迁延、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儿,应警惕间质性肺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病理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呼吸困难伴声嘶2周
8
作者 吴蓓蓉 车大钿 陆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84-886,共3页
1病史摘要 患儿,男,4岁。因反复呼吸困难2周伴声嘶于2008年10月27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气促,表现为安静时呼吸加快、费力,略有声嘶,无发热。至当地医院就诊,拟诊"急性喉-气管-支气管肺炎,喉梗阻Ⅲ度”收治入院。... 1病史摘要 患儿,男,4岁。因反复呼吸困难2周伴声嘶于2008年10月27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气促,表现为安静时呼吸加快、费力,略有声嘶,无发热。至当地医院就诊,拟诊"急性喉-气管-支气管肺炎,喉梗阻Ⅲ度”收治入院。住院期间查血常规WBC16.45×10^9/L,N0.90,CK449IU/L,CK—MB56IU/L,痰培养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 声嘶 反复 支气管肺炎 呼吸加快 医院就诊 喉梗阻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异物147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善佳 顾浩翔 +2 位作者 陆敏 吴蓓蓉 唐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4-2016年间收治的147例外源性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硬质支气管镜、软式支气管镜取异物的应用进行比较。结果 147例患儿均由胸部CT、胸透或呼吸内镜诊断为支气管异物,其中男... 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4-2016年间收治的147例外源性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硬质支气管镜、软式支气管镜取异物的应用进行比较。结果 147例患儿均由胸部CT、胸透或呼吸内镜诊断为支气管异物,其中男104例、女43例,1~3岁幼儿占87.8%。支气管异物种类以坚果类食物最为多见。常见并发症依次为支气管黏膜肉芽组织增生88例(59.86%)、肺炎56例(38.1%)、肺不张15例(10.2%)、呼吸衰竭14例(9.52%),支气管扩张4例(2.72%)。141例经呼吸内镜取出异物,其中106例(72.11%)为软式支气管镜,一次性成功取出者100例(94.34%);35例(23.81%)为硬质支气管镜,一次性成功取出者28例(80.0%)。结论儿童支气管异物以男性幼儿居多,软式支气管镜与硬质支气管镜均可取出儿童外源性下呼吸道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36
10
作者 陆敏 陆权 +5 位作者 车大钿 张慧燕 吴蓓蓉 吴俐华 顾浩翔 张育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1-815,共5页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小儿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常规抗感染治疗超过2周仍无效的54例难治性肺炎患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其中41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作细胞学检查和细菌定量培养。结果镜检结...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小儿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常规抗感染治疗超过2周仍无效的54例难治性肺炎患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其中41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作细胞学检查和细菌定量培养。结果镜检结果示单纯炎症病变27例(50%),异物吸入12例(22%),支气管肺发育异常5例(9%),肺部出血性疾病4例(7%),气管支气管软化3例(6%),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4%),Kartagener综合征1例(2%)。难治性肺炎患儿中3岁以内婴幼儿多见,为38例(70%)。41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者的灌洗液细胞数中位数515×109/L[(55~390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中位数63%(0~98%),其中27例(66%)>25%。27例单纯炎症与14例伴其他病变(异物、支气管肺发育异常和出血性病变)患儿灌洗液的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灌洗液致病菌培养阳性者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寄生菌阳性者(P<0.05)。细菌培养阳性15例(37%),定量培养菌落≥104cfu/ml9株(≥105cfu/ml仅1株)。吞噬细菌中性粒细胞阳性2例。3例经纤支镜行支气管黏膜活检,其中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Kartagener综合征1例。结论纤支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小儿难治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镜检、灌洗液细胞学检查、细菌定量培养以及活检病理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在小儿难治性肺炎中,灌洗液培养以细菌生长≥104cfu/ml为界,作为致病菌,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时,≥103cfu/ml也应考虑为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 难治性肺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播散性念珠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权 赵顺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念珠菌是引起新生儿血流感染的重要病原真菌。低出生体重(LBW)儿血流感染患者中12%乃念珠菌所致,而体重〈1000g、孕周低于27周的极低出生体重(VLBW)儿中高达20%。念珠菌一旦进入血流,可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各个脏器,引起播散性念... 念珠菌是引起新生儿血流感染的重要病原真菌。低出生体重(LBW)儿血流感染患者中12%乃念珠菌所致,而体重〈1000g、孕周低于27周的极低出生体重(VLBW)儿中高达20%。念珠菌一旦进入血流,可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各个脏器,引起播散性念珠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病 新生儿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对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开虎 陆权 +5 位作者 邓力 俞桑洁 张泓 邓秋莲 沈叙庄 杨永弘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04-407,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对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方法以2000—2002年于北京、上海和广州3所儿童医院门诊分离的625株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应用简易棋盘式肺炎链球菌分型系统分析血清型;采用E试验(青霉素和红霉素)和... 目的了解不同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对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方法以2000—2002年于北京、上海和广州3所儿童医院门诊分离的625株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应用简易棋盘式肺炎链球菌分型系统分析血清型;采用E试验(青霉素和红霉素)和K-B纸片扩散法(复方磺胺甲噁唑、四环素和氯霉素)检测菌株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常见的血清型/群为19群、23群、6群和14型。常见血清型菌株对红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不敏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少见血清型和不能分型组。青霉素不敏感菌(PNSP)对红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不敏感率明显高于青霉素敏感菌(PSSP);不能分型的PNSP对红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不敏感率也明显高于PSSP;19群的PNSP红霉素和四环素不敏感率明显高于PSSP,氯霉素耐药率明显低于PSSP;23、6、14和其他少见血清型/群菌株PNSP和PSSP之间,各抗菌药物不敏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见的19、23、6和14型/群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四环素耐药率高于其他少见血清型和不能分型菌株,PNSP与PSSP对部分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敏感率的差异可能与血清型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血清分型 抗生素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疱疹病毒抗体阳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状况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秋雨 陆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疱疹病毒抗体阳性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免疫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360例2个月~16岁因MPP住院的患儿临床资料,以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任一疱疹病毒IgM抗体阳... 目的探讨疱疹病毒抗体阳性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免疫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360例2个月~16岁因MPP住院的患儿临床资料,以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任一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的162例患儿为抗体阳性组,另198例EBV、CMV、HSV抗体均阴性的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60例MPP患儿中男188例、女172例,合并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162例,其中EBV IgM阳性97例,阳性率26.9%;CMV IgM阳性39例,阳性率10.8%;HSV IgM阳性97例,阳性率26.9%。所有患儿均未予抗病毒治疗,经治疗症状缓解好转出院。抗体阳性组重症MPP、大叶性实变、并发呼吸衰竭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gM、CD4^+T细胞、CD8^+T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白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高于对照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使用激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P合并2种病毒IgM抗体阳性者的血IgM和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合并1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3种病毒IgM抗体阳性者与合并1种者比较,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有延长,血Ig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更高,重症MPP发生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MPP患儿的炎症反应强烈,临床症状重,病程长,并发症多,需更长时间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病毒IGM抗体 免疫紊乱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