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流行病学分析及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田东兴 张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治疗产ESBL及AmpC酶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长期不合理使用加剧了CRE的耐药性[1]。儿童作为...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治疗产ESBL及AmpC酶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长期不合理使用加剧了CRE的耐药性[1]。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可使用药物有限,对于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主要依赖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加之儿童自身免疫力低下,故其CRE检出率不断升高,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形势较成人更加严峻[2]。因此,儿童中CRE的出现及流行将是抗生素治疗及感染控制的一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 碳青霉烯酶 耐药性 多黏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肠道定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与主动筛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徐琪 张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6-220,共5页
肠杆菌科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主要定植菌,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出不断增多,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一大难题。据报道,肠杆菌科细菌可在社区或医院环境中通过空气、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定植... 肠杆菌科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主要定植菌,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出不断增多,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一大难题。据报道,肠杆菌科细菌可在社区或医院环境中通过空气、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定植或感染。而CRE定植是临床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在ICU,定植的CRE增加了患者感染和死亡的风险[2]。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一旦出现CRE感染,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就CRE在儿童患者中的流行现状、肠道定植及主动筛查方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儿童 肠道定植 筛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L基因重排阳性的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青 张娜 +5 位作者 邵静波 李红 陈凯 杜成坎 王真 蒋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03-909,共7页
目的·分析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age leukemia,MLL)基因重排(MLL rearrangement,MLL-r)阳性的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 目的·分析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age leukemia,MLL)基因重排(MLL rearrangement,MLL-r)阳性的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MLL-r AL患儿45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LL-r。Kaplan-Meier法评估患儿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率。对性别、年龄、白细胞数等影响生存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AL患儿MLL-r的检出率为7.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MLL-r的检出率分别为5.4%和1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组患儿的年龄(>1岁和≤1岁)和初发时白细胞数(≥50×10^(9)/L和<50×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和P=0.021)。MLL-r ALL患儿的免疫分型以早期前体B-ALL为主,占79.2%;MLL-r AML患儿以M5为主,占77.8%。MLL伙伴基因分析,ALL患儿MLL/AF4占59.2%(16/27),其中小于1岁的患儿占68.7%(11/16),与非MLL/AF4组小于1岁的患儿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AML患儿以MLL/AF9为主,占33.3%。42例患儿可进行疗效分析,完全缓解率为97.6%(41/42),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2~138个月),中位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分别为21个月和24.5个月,3年EFS和OS率分别为(41.8±9.4)%和(60.9±9.3)%。MLL-r ALL患儿中位EFS和OS时间分别为21.5个月和28个月,3年EFS和OS率分别为(44.3±11.7)%和(58.2±12.1)%。MLL-r AML患儿中位EFS和OS时间分别为16个月和23个月,2年EFS和OS率分别为(36.5±15.8)%和(64.7±14.5)%。ALL患儿复发8例,中位复发时间20个月(2~36个月);AML患儿复发7例,中位复发时间16个月(5~38个月);二者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8.4%和6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单因素分析显示,MLL-r ALL患儿年龄>1岁与≤1岁组、白细胞数≥50×10^(9)/L与<50×10^(9)/L组、血小板数>30×10^(9)/L与≤30×10^(9)/L组EFS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8、0.024和0.027。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时的白细胞数为影响MLL-r ALL患儿EFS的独立预后因素(RR=6.113,95%CI 0.017~1.050,P=0.013)结论·AML患儿MLL-r的发生率比ALL患儿高。MLL-r ALL患儿免疫分型以早期前体B-ALL为主,MLL-r AML患儿多见于M5型。MLL-r阳性儿童白血病患者化学治疗的缓解率尚可,但复发率高。发病时的白细胞数≥50×10^(9)/L是MLL-r ALL患儿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 儿童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T D73C组合纸片法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 被引量:1
4
作者 田东兴 张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使用MAST D73C组合纸片法检测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菌株中碳青霉烯酶及其分型,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方法MAST D73C组合纸片法和PCR基因检测确认240株儿童临床分离CRE菌株碳青霉烯酶基因,并... 目的使用MAST D73C组合纸片法检测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菌株中碳青霉烯酶及其分型,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方法MAST D73C组合纸片法和PCR基因检测确认240株儿童临床分离CRE菌株碳青霉烯酶基因,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AST D73C检测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233株CRE碳青霉烯酶基因表达阳性,blaNDM、blaOXA-232、blaKPC-2和blaIMP检出率分别为40.00%、28.75%、23.33%和4.17%,另有2株同时携带2种碳青霉烯酶基因。MAST D73C组合纸片对MβL酶、OXA-48酶和KPC酶的检出率分别为48.48%(112/231)、27.27%(63/231)和8.66%(20/231),另有36株(15.58%)细菌抑菌圈结果无法解释。与PCR方法相比,MAST D73C检测MβL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06%和94.40%;检测OXA-48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1.16%和95.68%;检测KPC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33.93%和99.43%,但采用法罗培南耐药判断该菌为产KPC型碳青霉烯酶的补充标准后,灵敏度提高至87.50%,并且检测其他酶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变,与PCR结果相比总符合率为90.91%(210/231)。结论儿童分离CRE菌株主要检出NDM-1酶和OXA-232酶,MAST D73C组合纸片法补充解释标准后可以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碳青霉烯酶,并可将其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酶 检测方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的变化及其与体质量指数、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黎琳琳 胡韶华 +1 位作者 尹小琴 李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5-1411,共7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女童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的变化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月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 目的·分析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女童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的变化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月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56例ICPP女童及46例同龄正常未发育女童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ICPP组和对照组。收集2组女童的身高、体质量,计算BMI及体质量指数标准差评分(body mass index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BMI SDS);检测所有女童的血清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的浓度,检测ICPP组女童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的基础值和峰值,以及雌二醇(estradiol,E2)、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对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 releasing-hormone analogues,GnRHa)治疗的女童随访3个月,比较完成随访的48例ICPP女童治疗前后血清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的浓度。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ICPP组女童的BMI、BMI SDS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种不饱和游离脂肪酸与BMI均无相关性(均P>0.05)。(2)与对照组相比,ICPP组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P=0.001)、n-6二十二碳五烯酸(n-6 docosapentenoic acid,n-6DPA;P=0.000)、n-3二十二碳五烯酸(n-3 docosapentenoic acid,n-3DPA;P=0.005)、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P=0.010)、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P=0.003)、总n-6多不饱和游离脂肪酸(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PUFA;P=0.049)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油酸(oleic acid,C18:1n-9;P=0.036)、巨头鲸鱼酸(gondoic acid,C20:1n-9;P=0.030)、亚油酸(linoleic acid,LA;P=0.020)、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P=0.010)、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P=0.009)及总n-6PUFA (P=0.041)水平,与LH峰值呈正相关;EPA (P=0.049)、DHA (P=0.046)水平与LH基础值呈负相关;EPA (P=0.020,P=0.002)、n-3DPA (P=0.003,P=0.001)、DHA (P=0.007,P=0.028)、总n-3PUFA (P=0.012,P=0.011)水平与FSH、E2基础值呈负相关;总n-6PUFA/总n-3PUFA比值与FSH基础值呈正相关(P=0.002);FSH峰值、SHBG、IGF-1水平与各种游离脂肪酸均无相关性(均P>0.05)。(4)经3个月GnRHa治疗后,ICPP女童C16:1 (P=0.001)、C18:1 (P=0.001)、C20:1 (P=0.001)、LA (P=0.013)、GLA (P=0.013)、ALA (P=0.03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AA (P=0.001)、EPA (P=0.000)、DHA (P=0.02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结论·ICPP女童普遍存在超重或肥胖,但各种不饱和游离脂肪酸水平与BMI均无相关性;性发育及GnRHa治疗可影响ICPP女童体内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代谢,多种不饱和游离脂肪酸水平与性激素水平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女童 血清不饱和游离脂肪酸谱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Thermo STP6F药敏测定卡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婉彤 潘芬 +2 位作者 姚剑杰 秦惠宏 张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430,共6页
目的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方便的链球菌药敏试验测定方法,比较ThermoSTP6F药敏测定卡与金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按CLSI要求,用ThermoSTP6F药敏测定卡检测199株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和无乳链... 目的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方便的链球菌药敏试验测定方法,比较ThermoSTP6F药敏测定卡与金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按CLSI要求,用ThermoSTP6F药敏测定卡检测199株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药敏测试方法涵盖10种抗菌药物对肺炎链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分类一致率(CA)为94.6%,基本一致率(EA)为95.5%,重大偏差(VMD)为0.5%,较大偏差(MD)为1.2%,次要偏差(mD)为4.6%;对化脓链球菌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的CA为99.2%,EA为95.0%,VMD为0.8%,MD为0.8%,mD为0;对无乳链球菌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的CA为97.8%,EA为93.6%,VMD为1.1%,MD为0.9%,mD为1.2%。ThermoSTP6F药敏测定卡所得数值常比标准方法略高。结论ThermoSTP6F药敏测定卡对链球菌的检测结果与微量肉汤稀释法一致性较好,在用于检测肺炎链球菌对美罗培南敏感性时建议结合E试验法复核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方法比较 最低抑菌浓度 微量肉汤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796
7
作者 胡付品 郭燕 +58 位作者 朱德妹 汪复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王爱敏 徐元宏 沈继录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郭大文 赵金英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温开镇 张贻荣 徐雪松 鄢超 喻华 黄湘宁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1-491,共11页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30所教学医院(26所综合性医院、4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6版判断结果。...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30所教学医院(26所综合性医院、4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6版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6年1-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共153 05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3 462株,占28.4%,革兰阴性菌109 597株,占71.6%。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8.4%和77.6%。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绝大多数测试药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SA中有92.3%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敏感;MRCNS中有86.5%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菌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氯霉素除外)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经表型或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主要为Van A型、Van B型或Van M型耐药。儿童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分离株中青霉素敏感和中介(PSSP和PISP)株所占比例较2015年有所上升,青霉素耐药(PRSP)株的检出率有所下降;成人分离株中PISP和PRSP均有所下降。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率分别平均为45.2%、25.2%和16.5%,产ESBL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10%。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90.6%)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8.6%和71.4%。与2015年耐药率数据相比,铜绿假单胞菌中广泛耐药株的检出率有所上升。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呈增长趋势,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措施,继续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广泛耐药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442
8
作者 胡付品 郭燕 +66 位作者 朱德妹 汪复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王爱敏 徐元宏 沈继录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郭大文 赵金英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温开镇 张贻荣 徐雪松 鄢超 喻华 黄湘宁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芳 郑红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1-251,共11页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34所医院(29所综合性医院、5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7版判断结果。...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34所医院(29所综合性医院、5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7版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7年1-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共190 61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5 649株,占29.2%,革兰阴性菌134 951株,占70.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5.3%和80.3%。MRSA和MRCNS对绝大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SA中有91.6%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敏感;MRCNS中有86.2%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除外氯霉素)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根据对50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表型推测或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主要为van A型(36株)、van B型(8株)或van M型(6株)耐药。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儿童株中青霉素敏感株(86.8%)和耐药株(2.2%)所占比例较2016年有所下降,中介株的检出率(11.0%)有所上升。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10.0%(除外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2005年的3.0%和2.9%上升到了2017年的20.9%和24.0%,耐药率上升幅度高达8倍,与此同时,肺炎克雷伯菌每年的分离率亦呈稳步上升趋势。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91.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6.7%和69.3%。与2016年耐药性数据相比,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3.6%对20.9%)继续呈下降趋势。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措施,在继续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同时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以发挥耐药监测工作的最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413
9
作者 胡付品 郭燕 +76 位作者 朱德妹 汪复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王爱敏 徐元宏 沈继录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郭大文 赵金英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温开镇 张贻荣 徐雪松 鄢超 喻华 黄湘宁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芳 郑红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窦睿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监测国内各省市主要医疗机构临床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44所医院临床分离菌按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18年CLSI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8年1-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共24484... 目的监测国内各省市主要医疗机构临床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44所医院临床分离菌按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18年CLSI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8年1-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共24484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8.2%,革兰阴性菌占71.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4.0%和78.9%。MRSA和MRCNS对绝大多数测试药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SA中有92.2%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敏感;MRCNS中有88.0%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儿童株中PSSP(89.4%)和PRSP(1.7%)所占比例较2016年有所下降。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17%(除克雷伯菌属外)。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2005年的3.0%和2.9%上升到了2018年的25.0%和26.3%。与此同时,肺炎克雷伯菌每年的占比亦呈逐步上升趋势。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92.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3.2%和73.9%;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30.7%和25.8%;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措施,在继续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同时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以发挥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最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