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与综合——医学遗传学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溢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系统回顾了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从形式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直到近代的分子遗传学;对分析与综合这一贯穿医学遗传学发展史的研究思路讲行评述,并对今后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前景作一思考。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分析 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同源盒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胚外内胚层分化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洪磊 郭传亮 +4 位作者 蔡勤 李婉睿 曾溢滔 薛燕 曾凡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59-1369,共11页
目的·探索双同源盒(double homeobox,DUX)蛋白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mESC)向胚外内胚层(extraembryonic endoderm,XEN)分化潜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慢病毒体系在mESC中构建过表达DUX细胞... 目的·探索双同源盒(double homeobox,DUX)蛋白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mESC)向胚外内胚层(extraembryonic endoderm,XEN)分化潜能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慢病毒体系在mESC中构建过表达DUX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UX过表达前后2细胞样细胞(2-cell-like cell,2CLC)的比例,并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2细胞期特异性基因,如内源性Dux、锌指和SCAN结构域的蛋白质4c(zinc finger and SCAN domain containing 4c,Zscan4c)、锌指蛋白352(zinc finger protein 352,Zfp352)和鼠内源性反转录病毒-聚合酶(mur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L polymerase,MERVL-pol)的表达。RT-qPCR检测过表达DUX的mESC多能性因子[nanog homeobox(Nanog)、kruppel-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4(Klf4)、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Sox2)、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和自然分化状态下各胚层标志性基因[内胚层(endodermal):GATA结合蛋白4(GATA binding protein 4,Gata4)、Gata6、Sox17;外胚层(ectodermal):微Ⅲ型β微管蛋白3(tubulin beta 3 classⅢ,Tubb3)、巢蛋白(Nestin);中胚层(mesodermal):心脏和神经嵴衍生物表达转录本1(heart and neural crest derivatives expressed 1,Hand1)、肌源性分化蛋白1(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1,Myod1)、激酶插入结构域受体(kinase insert domain protein receptor,Flk1)]的表达。挖掘公共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数据,通过分析胚外内胚层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明确DUX对mESC向胚外内胚层分化的影响;通过对差异基因的功能及通路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找出DUX作用的信号通路;深入分析已有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结合二代测序(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ChIP-seq)数据,探究DUX的潜在靶基因。结果·2CLC比例升高和2细胞期标志基因表达上调,证明已成功构建过表达DUX细胞系。分子生物学实验显示过表达DUX后可有效维持mESC的多能性,与公共RNA-seq数据分析结果一致;差异基因分析发现,内胚层基因出现特异性上调;诱导mESC自然分化后,RT-qPCR检测实验表明XEN标志基因(Gata4、Gata6、Sox17)的mRNA表达出现显著上调(P<0.001),而中胚层、外胚层基因没有特异性变化。GSEA结果提示DUX可能激活了视黄醇代谢信号通路,ChIP-seq数据解析进一步揭示在DUX结合的peaks中存在已知的视黄酸受体motif,可激活下游与XEN发育相关的靶基因。结论·DUX与视黄酸信号通路密切关联,预示其激活了视黄酸信号通路,促进mESC倾向XEN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胚外内胚层细胞 双同源盒 视黄酸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体外受精胚胎的性别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晨 李华 +2 位作者 蔡勤 曹辉 黄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为加速母牛胚胎的生产,实现性控制胚胎产业化和体外扩繁优质品种的奶业工程发展,本研究在体外受精技术(invitro fertilization,IVF)不断成熟和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对牛非性控IVF胚胎与常规人工受精体内胚胎移植的妊娠成功率及其两者出生... 为加速母牛胚胎的生产,实现性控制胚胎产业化和体外扩繁优质品种的奶业工程发展,本研究在体外受精技术(invitro fertilization,IVF)不断成熟和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对牛非性控IVF胚胎与常规人工受精体内胚胎移植的妊娠成功率及其两者出生后牛的性别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组妊娠成功率基本相同,且IVF胚胎出生的公牛比例高于体内胚;采用性控和非性控精液进行IVF试验,并对非性控IVF胚胎及性控IVF胚胎用牛Y染色体性别决定特异基因(SRY)核心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性别鉴定,结果显示,性控IVF胚胎的公牛比例显著低于普通IVF胚胎;此外,作者还比较了性控IVF与普通非性控IVF的囊胚发育率,结果显示两者并无显著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证明,体外扩繁优质良种母牛的奶业工程必须依靠性别控制体外授精技术来提高其效率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体外扩繁技术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性别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移植山羊体内的人源细胞 被引量:2
4
作者 肖艳萍 陈美珏 +3 位作者 盛敏 巩芷娟 王舒 黄淑帧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人造血干细胞(human hematopoietiestem cell,hHSC)经宫内移植至山羊体内后人源细胞的存在、比例及其动态变化。 方法 用人特异17号染色体卫星DNA探针对13头移植山... 目的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人造血干细胞(human hematopoietiestem cell,hHSC)经宫内移植至山羊体内后人源细胞的存在、比例及其动态变化。 方法 用人特异17号染色体卫星DNA探针对13头移植山羊进行间期FISH(interphase FISH,IFISH)分析,并用人男性特异Y染色体卫星DNA探针对其中2头移值人男性HSC的山羊进行IFISH分析。标本采用外周血细胞滴片、骨髓涂片和肝脏组织印片。结果 在13头移植山羊中,11头山羊体内有人源细胞存在,其中2头为人男性细胞,证实这些山羊为人/山羊异种移植嵌合体;人源细胞比例随山羊月龄递减,最长已存活21个月;所检测月龄段的移植山羊外周血、骨髓和肝脏组织中人源细胞比例小于1‰,但其中2头山羊肝脏组织中人源细胞集中一处,局部比例高达207.92‰和392.41‰。结论 FISH检测出人源细胞能在山羊体内存在并长期存活,表明山羊是经宫内移植hHSC的合适受体;人源细胞在外周血和骨髓中比例低,而在肝脏组织局部比例高,提示山羊肝脏组织局部内环境适于人源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血于细胞 荧光原位杂交 移植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类小鼠胎肝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沄汉 迟亚男 +4 位作者 杨冠恒 范书玥 马姬 薛燕 曾凡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6-1232,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小鼠胎肝基质细胞在细胞形态、分子特征和生物学功能上的差异。方法·通过体外贴壁培养的方式获取13.5 d小鼠胎肝基质细胞,根据细胞形态及其表面标志物CD44、CD29、CD106、CD45及Sca-1的表达差异,区分不同的...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小鼠胎肝基质细胞在细胞形态、分子特征和生物学功能上的差异。方法·通过体外贴壁培养的方式获取13.5 d小鼠胎肝基质细胞,根据细胞形态及其表面标志物CD44、CD29、CD106、CD45及Sca-1的表达差异,区分不同的细胞类型。使用小鼠基因组阵列4302.0基因芯片在P<0.05、差异倍数>3或<-2的标准下筛选差异基因,并使用IPA(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软件对典型信号通路和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结果·依据细胞形态的不同,分离出2类胎肝基质细胞,即短梭形细胞(CD45^+CD106^-CD29^+CD44^+Sca-1-)和成纤维样细胞(CD45^-CD106^+CD29^+CD44^+Sca-1^-)。前者共筛选出1485个高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免疫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后者共筛选出3374个高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形成及细胞间黏附。结论·小鼠胎肝基质细胞在生物学特征及功能上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在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肝 基质细胞 造血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 基因芯片 IPA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干细胞关键因子Oct4 RNA结合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姬 郭传亮 +2 位作者 范书玥 薛燕 曾凡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分离多能干细胞关键因子Oct4的RNA结合蛋白。方法·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R1),从中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为cDNA,PCR扩增Oct4并转录为m RNA。采用链霉素亲和层析和质谱技术筛选候选RNA结合蛋白,采用RNA免疫沉淀技术鉴定候选... 目的·分离多能干细胞关键因子Oct4的RNA结合蛋白。方法·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R1),从中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为cDNA,PCR扩增Oct4并转录为m RNA。采用链霉素亲和层析和质谱技术筛选候选RNA结合蛋白,采用RNA免疫沉淀技术鉴定候选RNA结合蛋白。结果·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和筛选出121个能与Oct4 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和Oct45'UTR相结合的RNA结合蛋白,肽段图谱匹配数≥2的有11个。并对其中的7个候选RNA结合蛋白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果显示Oct4可与DSP、SOD1、LMNA、NPM1、PSIP1、NCL和HDGF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其中HDGF与Oct4结合能力最强。结论·Oct4RNA结合蛋白的鉴定将为Oct4的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为后续其功能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 RNA结合蛋白 胚胎干细胞 RNA免疫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