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上尿路梗阻患者行经皮肾造瘘术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
10
1
作者
石华
徐述雄
+8 位作者
李凯
王晓东
王元林
孙兆林
刘军
杨秀书
陈卫红
罗光恒
夏术阶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评估经皮肾造瘘术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上尿路梗阻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7月~2012年12月共78例患者,18例血钾高于6.5 mmol/L,13例严重酸中毒(CO2-CP〈15 mmol/L或血pH〈7.25),先给予血液透析等治疗纠正高血钾和酸中...
目的评估经皮肾造瘘术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上尿路梗阻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7月~2012年12月共78例患者,18例血钾高于6.5 mmol/L,13例严重酸中毒(CO2-CP〈15 mmol/L或血pH〈7.25),先给予血液透析等治疗纠正高血钾和酸中毒后再手术。2例有凝血机制异常(APTT延长大于10 s,PT延长大于5 s),予以输新鲜血浆出血倾向得到改善后再手术。58例贫血,其中26例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低于90 g/L,通过输浓缩红细胞将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提高到90 g/L左右或以上后再手术。其余患者均直接接受手术。结果 78例患者(共126侧)均安全成功耐受经皮肾造瘘术,手术时间10~30 min,平均单侧13 min,双侧25 min。43例患者术后2~20 d肾功能恢复正常,31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至不需要血液透析水平,4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未能好转。结论血尿素氮及肌酐的高低不是判断患者能否耐受经皮肾造瘘术的首要因素,只要患者内环境相对稳定、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且凝血机制基本正常均可手术。但血色素纠正到大于90 g/L较为安全,这能为可能出现的致命性大出血留出一定的安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造瘘术
上尿路梗阻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上尿路梗阻患者行经皮肾造瘘术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
10
1
作者
石华
徐述雄
李凯
王晓东
王元林
孙兆林
刘军
杨秀书
陈卫红
罗光恒
夏术阶
机构
贵州省
人民医院
泌
尿
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出处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文摘
目的评估经皮肾造瘘术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上尿路梗阻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7月~2012年12月共78例患者,18例血钾高于6.5 mmol/L,13例严重酸中毒(CO2-CP〈15 mmol/L或血pH〈7.25),先给予血液透析等治疗纠正高血钾和酸中毒后再手术。2例有凝血机制异常(APTT延长大于10 s,PT延长大于5 s),予以输新鲜血浆出血倾向得到改善后再手术。58例贫血,其中26例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低于90 g/L,通过输浓缩红细胞将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提高到90 g/L左右或以上后再手术。其余患者均直接接受手术。结果 78例患者(共126侧)均安全成功耐受经皮肾造瘘术,手术时间10~30 min,平均单侧13 min,双侧25 min。43例患者术后2~20 d肾功能恢复正常,31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至不需要血液透析水平,4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未能好转。结论血尿素氮及肌酐的高低不是判断患者能否耐受经皮肾造瘘术的首要因素,只要患者内环境相对稳定、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且凝血机制基本正常均可手术。但血色素纠正到大于90 g/L较为安全,这能为可能出现的致命性大出血留出一定的安全空间。
关键词
经皮肾造瘘术
上尿路梗阻
肾功能不全
分类号
R6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92.5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上尿路梗阻患者行经皮肾造瘘术的安全性评估
石华
徐述雄
李凯
王晓东
王元林
孙兆林
刘军
杨秀书
陈卫红
罗光恒
夏术阶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