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年上海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晶 姚国英 方秉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4-688,共5页
目的对上海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以掌握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变化规律。方法将2005年上海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获得的数据,按城郊、性别分为22个年龄组,共计17 712名健康儿童的体重和身高(长)测量值,分别与上海市1995... 目的对上海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以掌握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变化规律。方法将2005年上海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获得的数据,按城郊、性别分为22个年龄组,共计17 712名健康儿童的体重和身高(长)测量值,分别与上海市1995年儿童体格调查、WHO(2006)和美国CDC(2000)标准进行比较。结果上海市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10年前有明显提高,1岁后各年龄组与1995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初生组和3岁后郊区女童组,其余各组体重和身高(长)均高于WHO标准;初生组和10个月后郊区男女童体重低于美国CDC标准,大多数年龄组的上海儿童身高超过美国CDC标准。结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但应避免营养过剩导致超重、肥胖的发生;需重视婴儿辅助食品的添加和喂养知识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生长发育 WHO标准 美国CDC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5
2
作者 朱德妹 张婴元 +28 位作者 汪复 郭燕 阮斐怡 倪语星 孙景勇 应春妹 汪雅萍 王传清 薛建昌 蒋燕群 汤瑾 张泓 李万华 沈燕雅 金文敏 周庭银 陈险峰 张蓓 黄卫春 杨海慧 卫颖珏 汤荣 丁星 吴丽桂 武楠 汪瑞忠 房华 吕新华 朱爱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01-411,共11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8年1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CLSI2008年版为判断标准。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菌35 7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2.3%,革兰阴性菌占67.7%。4 486株金葡菌中M...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2008年14所医院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CLSI2008年版为判断标准。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菌35 7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2.3%,革兰阴性菌占67.7%。4 486株金葡菌中MRSA检出率为62.3%,2 02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MRCNS检出率为77.0%。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616株肺炎链球菌中7株为脑膜炎肺炎链球菌,609株为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568株儿童患者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菌株(PSSP)占78.5%,青霉素中介株(PISP)和青霉素耐药株(PRSP)检出率分别为11.3%和10.2%。41株成人患者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均为PSSP,未发现青霉素不敏感株。检出3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2株为Van A型,1株为Van B型。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58.9%、49.6%和15.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2.8%和19.2%。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4%和28.3%。出现少数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现用抗菌药(除多黏菌素外)均耐药的泛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出现少数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较往年有较显著的增加,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 药敏试验 泛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6
3
作者 朱德妹 张婴元 +32 位作者 汪复 郭燕 蒋晓飞 倪语星 孙景勇 应春妹 汪雅萍 王传清 王爱敏 蒋燕群 汤瑾 张泓 孔菁 王蓉 沈燕雅 周庭银 陈险峰 傅启华 黄卫春 杨海慧 卫颖珏 汤荣 丁星 袁轶群 武楠 汪瑞忠 房华 刘瑛 陈峰 张正银 孙晴 戴俊华 吴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36-445,共10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16所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菌株作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0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41 326株临床分离株中,革兰阳性菌占30.3%,革兰阴性菌占69.7%。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16所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菌株作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0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41 326株临床分离株中,革兰阳性菌占30.3%,革兰阴性菌占69.7%。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各自为57.9%和78.9%,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656株肺炎链球菌中7株为脑脊液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其余为非脑膜炎分离株。儿童分离株中PSSP占71.2%,PISP和PRSP分别占17.0%和11.8%。成人分离株中97.0%为PSSP,1株为PISP。发现15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和6株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其中分别有11株和5株为vanA型耐药,其余均为vanB型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分别占56.8%、40.8%和19.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5%。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仍继续增高,耐药率分别为49.6%和51.2%。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泛耐药菌株较2009年显著增多。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采取积极有效防控措施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 药敏试验 泛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9
4
作者 朱德妹 杨洋 +44 位作者 蒋晓飞 王传清 王爱敏 刘瑛 陈峰 倪语星 孙景勇 应春妹 汪雅萍 张泓 孔菁 蒋燕群 汤瑾 周庭银 陈险峰 袁轶群 武楠 汤荣 刘庆忠 杨海慧 卫颖珏 张蓓 黄卫春 王金铎 魏丽 胡必杰 黄声雷 李娜 臧先林 张正银 孙晴 沈燕雅 金文敏 孙杰 沈思娣 康向东 戴俊华 唐群力 冯景 汪瑞忠 房华 唐之俭 王芳 张莉 秦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1-411,共11页
目的总结2011年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上海地区23所医院的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总计56 032株临床分离菌,革兰阳性菌占28.7%,革兰阴性菌占71.3%。耐甲氧西林金... 目的总结2011年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上海地区23所医院的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 201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总计56 032株临床分离菌,革兰阳性菌占28.7%,革兰阴性菌占71.3%。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各自菌种的56.9%和79.9%,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798株肺炎链球菌中7株为脑膜炎分离株,其余为非脑膜炎分离株。非脑膜炎儿童分离株中青霉素敏感、中介和耐药菌株各占70.0%、13.7%和16.3%。发现32株屎肠球菌和4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32株屎肠球菌中分别有12株和10株为vanA型和vanB型万古霉素耐药,7株为vanF型万古霉素耐药;4株粪肠球菌中vanA型和vanB型万古霉素耐药菌各1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7.9%、39.6%和14.3%。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5%。不动杆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仍继续增高,耐药率分别为53.0%和55.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仍有少数泛耐药株。磷霉素对分离自尿液标本中的肠球菌属细菌、大肠埃希菌包括产ESBLs菌株和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细菌耐药性呈继续增长趋势,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某些医院中多重耐药菌相对集中的科室及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积极有效防控措施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 药敏试验 泛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下呼吸道人类偏肺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曾玫 陆权 +3 位作者 钱渊 朱汝南 陆敏 张慧燕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22-227,共6页
目的了解儿童人类偏肺病毒(hMPV)呼吸道感染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4年8月—2005年1月我院45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副流感病毒1~3型... 目的了解儿童人类偏肺病毒(hMPV)呼吸道感染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4年8月—2005年1月我院45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副流感病毒1~3型和腺病毒,以上病毒检测阴性的245份标本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hMPV M基因,随机挑选部分PCR扩增产物送核苷酸测序作基因分析。结果245份标本中hMPV阳性例数为59例(24.1%),452例患儿中单一hMPV感染率13.1%。冬季月份中hMPV检出数高于其他呼吸道病毒。59例hMPV感染患儿,平均月龄27.7月,各年龄组hMPV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hMPV感染者临床特征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无明显差异(P>0.05)。23份hMPV M基因部分核苷酸片段与GenBank中hMPV M基因序列同源性为82.8%~100%,基因进化树分析提示存在2种不同的hMPV基因。不同hMPV基因型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MPV是2004年冬季我院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流行的病毒病原,临床表现无特征性,2种不同基因型感染的临床特征也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人类偏肺病毒 临床特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特应性皮炎血过敏原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钱秋芳 丁惠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目的了解引起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35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采用瑞典UniCAP100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及其专用体外变应原试剂,进行血过敏原及总IgE、特异性IgE测定,分析其过敏因素和临床特征。结果350例... 目的了解引起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35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采用瑞典UniCAP100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及其专用体外变应原试剂,进行血过敏原及总IgE、特异性IgE测定,分析其过敏因素和临床特征。结果350例患儿中,总IgE升高161例(占46.00%),特异性IgE升高254例(占72.57%),食物过敏185例(占52.86%),Fx5E阳性175例(占50.00%),吸入过敏178例(占50.86%)。3岁以下儿童以食物过敏为主,尤以牛奶、鸡蛋白为甚;3岁以上儿童以吸入过敏为主,尤以螨虫为甚。结论应用UniCAP100系统进行体外血过敏原测定安全、方便、快速。3岁以下儿童主要检测食物过敏原,建议首次检测总IgE、Fx5E和F1、F2、Phadiatop;3岁以上儿童主要检测吸入过敏原,建议首次检测总IgE、Phadiatop,Fx5E和d1,再根据结果检测特异性IgE。随着家庭宠物的增加,3岁以下婴幼儿猫毛、狗毛吸入过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血过敏原检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超声预判儿童睾丸扭转后不同转归 被引量:2
7
作者 项霞青 许云峰 +4 位作者 赵新美 吴春燕 程刚 陈旭 王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预判睾丸扭转患儿转归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儿童睾丸扭转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按不同转归分为存活组(手术复位后随访睾丸存活)及失睾组(因缺血、坏死接受患侧睾丸切除术或手术复位后随访患侧睾丸萎缩),对比观...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预判睾丸扭转患儿转归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儿童睾丸扭转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按不同转归分为存活组(手术复位后随访睾丸存活)及失睾组(因缺血、坏死接受患侧睾丸切除术或手术复位后随访患侧睾丸萎缩),对比观察两组声像图特征,包括患侧睾丸大小改变、轴向改变、内部回声、血流改变及鞘膜积液。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声像图特征,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预判患侧睾丸转归。结果 45例患儿均为单侧扭转,其中左侧27例,右侧18例;最终纳入存活组11例,失睾组34例。失睾组34例中,32例患侧睾丸回声不均匀,2例回声尚均匀;33例患侧睾丸实质内未探及血流信号,1例探及少量血流信号;6例患侧睾丸周边可见"环岛"征。存活组11例中,9例睾丸实质内回声均匀,2例回声不均匀;9例患侧睾丸实质内血流较健侧减少,2例未探及血流信号。两组间内部回声及血流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侧睾丸大小改变、轴向改变及鞘膜积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术前超声的阳性(失睾)预测值为97.10%,阴性(存活)预测值为81.80%,预判睾丸扭转患儿转归的准确率为93.30%。结论术前超声对预判儿童睾丸扭转的转归具有较高准确率,声像图中患侧睾丸内部回声及血流改变可作为预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儿童 精索扭转 术前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性血液系统疾病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为群 陆正华 +2 位作者 杨静薇 邵静波 蒋慧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59-460,共2页
关键词 感染 EB病毒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MC-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慧娟 姜健 +7 位作者 仲任 李学荣 卢愿 汤静燕 蒋慧 袁晓军 王宁玲 孙立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8-1033,共6页
目的评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05(SCMC-ALL-2005)治疗方案治疗儿童B细胞型ALL的疗效。方法按照SCMC-ALL-2005方案,5家医院对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新发B细胞型ALL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和随访。结果研究期间共收... 目的评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05(SCMC-ALL-2005)治疗方案治疗儿童B细胞型ALL的疗效。方法按照SCMC-ALL-2005方案,5家医院对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新发B细胞型ALL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和随访。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B细胞型ALL患儿601例,539例(89.68%)随访至2011年9月30日。601例患儿中,低危284例、中危231例、高危86例,均按照诊疗建议治疗。诱导期间缓解率为98.84%(7例未缓解),第一次事件发生时的中位时间为35个月(2.94年),至随访终止日的539例随访病例中共完成治疗403例(74.77%);低危组完成治疗223例(86.43%),中危组150例(73.17%),高危组30例(39.47%),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患儿随访3年的总生存率为(83.3±1.8)%,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79.2±1.9)%;随访5年总生存率为(79.5±3.3)%,5年EFS率为(70.9±3.7)%。低、中、高危三组间3年及5年EF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CMC-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B细胞型ALL的疗效比较满意,多中心协作有助于儿童白血病的规范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细胞型 SCMC-ALL-2005方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室性期前收缩计算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莉 黄玉娟 +4 位作者 王健怡 罗佳佳 冯飞 徐萌 黄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运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的方法,初步建立3个儿童室性期前收缩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比较并评价其对儿童室性期前收缩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1 200例儿童室性期前收缩的体表心电图作为室性早博组,并以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1 200例正常儿童心... 目的运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的方法,初步建立3个儿童室性期前收缩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比较并评价其对儿童室性期前收缩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1 200例儿童室性期前收缩的体表心电图作为室性早博组,并以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1 200例正常儿童心电图作为正常对照组,男女比例3:2,平均年龄均为(6.5±0.5)岁。剔除个别不适于模型训练的心电图,在两组中随机抽取800例样本,运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的方法,训练建立3种自动诊断儿童室性期前收缩的计算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另外在室性期前收缩组及对照组剩余的样本中各抽取200例,以心电图专家小组的诊断作为"金标准",利用统计学方法,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结果利用心电图波形图像建立二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V3模型,利用心电图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其中二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灵敏度65%、特异度71.5%、漏诊率35%、误诊率28.5%、阳性预测值69.5%、阴性预测值67.1%、准确率68.2%、Kappa值0.365;V3模型的灵敏度82%、特异度85%、漏诊率18%、误诊率15%、阳性预测值84. 5%、阴性预测值82. 5%、准确率83. 5%、Kappa值0. 670;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灵敏度87.5%、特异度89.5%、漏诊率12.5%、误诊率10.5%、阳性预测值89.3%、阴性预测值87. 7%、准确率88. 5%、Kappa值0. 770。结论运用计算机深度学习方法建立的V3模型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性能良好,其中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真实性和可靠性最佳,与专家小组的诊断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眼部良性肿瘤的临床CT诊断
11
作者 张骥 李婷婷 +1 位作者 黄文虎 缪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眼部良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临床及影像综合诊断证实的儿童眼部良性肿瘤37例,分析其CT影像学改变。其中脉络膜骨瘤4例、脉络膜血管瘤1例;毛细血管瘤6例,海绵状血管瘤13例,...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眼部良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临床及影像综合诊断证实的儿童眼部良性肿瘤37例,分析其CT影像学改变。其中脉络膜骨瘤4例、脉络膜血管瘤1例;毛细血管瘤6例,海绵状血管瘤13例,淋巴血管瘤4例;神经纤维瘤4例,视神经胶质瘤3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肌上皮瘤1例。结果:大部分(35/37)儿童眼部良性肿瘤CT诊断较为明确;少数罕见肿瘤(2/37)不具有特有的临床及影像征象而难以术前诊断,如肌纤维母细胞瘤和肌上皮瘤。结论:累及儿童眼部的大部分良性肿瘤通常都有相对明确的影像征象,结合临床资料,CT对定性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 良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ylor空间支架在儿童下肢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士奇 王一臣 +4 位作者 应灏 焦勤 王隼 马琪超 赵利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37-842,共6页
目的探讨Taylor空间支架(Taylor spatial frame,TSF)矫正儿童下肢畸形的临床疗效和精准度。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采用TSF矫治儿童下肢畸形5例,其中女4例,男1例;年龄4~15岁,平均8.2岁;特发性膝外翻及肢体短缩畸形1例... 目的探讨Taylor空间支架(Taylor spatial frame,TSF)矫正儿童下肢畸形的临床疗效和精准度。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采用TSF矫治儿童下肢畸形5例,其中女4例,男1例;年龄4~15岁,平均8.2岁;特发性膝外翻及肢体短缩畸形1例,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畸形1例,创伤后膝内翻及肢体短缩畸形1例,创伤后踝关节外翻及肢体短缩畸形1例,感染性膝外翻及肢体短缩畸形1例。术前常规拍摄标准双下肢全长或标准踝关节正位X线片,根据影像学资料全面评估双下肢或足踝的短缩、成角、旋转、移位情况,设计矫治方案及截骨平面。术中根据截骨平面按照穿针要求安装固定Taylor环,参考环垂直骨平面,安装TSF并测量支架的安装参数后,依据所定位截骨平面进行截骨。术后1周复查,拍摄标准的正侧位X线片以及大体照片,测量畸形参数,电脑软件系统中输入畸形参数和安装参数获得畸形矫正处方,依据新生成的电子矫正处方调整6个可伸缩连接杆,畸形矫治过程中每周复查X线片及外观照片,根据处方提示,必要时更换需要调整的连接杆直至畸形完全矫正。结果经过35~42 d的调节,2例经过1次处方畸形完全矫正,3例因残存畸形或过度矫治,经第二次或第三次2~6 d处方满意矫正畸形。截骨处新骨生成和矿化良好,术后1.5~6个月去除外固定架。随访时间6~29个月,畸形无复发。所有患者患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畸形得到纠正。术后1例发生针道切割和感染,应用敏感抗生素及局部换药治疗痊愈。无一例血管神经损伤、继发马蹄足畸形、关节僵硬及去除外固定后再发骨折发生。结论Taylor空间支架矫正特发性、神经源性、外伤性及感染性畸形疗效确切,术后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精确度高,是儿童下肢畸形矫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畸形 先天性/外科学 支架(骨科) 矫形外科器材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C反应蛋白的检测和评价 被引量:43
13
作者 庄晓岚 何丽 +1 位作者 朱艳 黄绮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敏C反应蛋白(sCRP)浓度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用比浊法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CRP、sCRP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CRP、sCRP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敏C反应蛋白(sCRP)浓度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用比浊法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CRP、sCRP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CRP、sCRP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均高于WBC计数,3个指标中敏感性以sCRP最高;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CRP最高;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CRP、sCRP两者相差无几。结论C反应蛋白浓度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新生儿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现状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王丽 杨永弘 +9 位作者 陆权 王艺 陈沅 邓力 邓秋莲 张泓 王传清 刘岚 徐樨巍 沈叙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儿童医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总体耐药及流行情况。方法对2000—2006年5所医院送检标本中分离细菌进行耐药监测,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及ESBLs。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较高,大肠埃希...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儿童医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总体耐药及流行情况。方法对2000—2006年5所医院送检标本中分离细菌进行耐药监测,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及ESBLs。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较高,大肠埃希菌与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及头孢吡肟耐药率成正相关,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2种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药物耐药性呈波动趋势。上述细菌耐药性存在地区差异,北京和重庆地区耐药性偏高而上海地区耐药性较低。结论掌握各地耐药流行特点,严格用药适应证,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27
15
作者 胡付品 朱德妹 +28 位作者 汪复 蒋晓飞 杨青 徐英春 张小江 孙自镛 陈中举 王传清 王爱敏 倪语星 孙景勇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徐元宏 沈继录 张泓 孔菁 卓超 苏丹虹 张朝霞 季萍 胡云建 艾效曼 黄文祥 贾蓓 魏莲花 吴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1-329,共9页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5所教学医院(13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CLSI 2011年版判断结果。结果 2011...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5所教学医院(13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CLSI 2011年版判断结果。结果 2011年1 12月收集各医院临床分离菌共59 28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 872株,占28.5%,革兰阴性菌42 415株,占71.5%。金葡菌(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平均分别为50.6%和74.6%。甲氧西林耐药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RSA中有73.3%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MRCNS中有88.2%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细菌中粪肠球菌对所测试的抗菌药(氯霉素除外)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根据表型推测多数为VanA型耐药。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成人株和儿童株中PSSP所占比例较2010年均略有升高,PRSP的检出率均有所下降。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株分别平均为50.7%、38.5%和13.8%。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4%~6%。不动杆菌属细菌(鲍曼不动杆菌占88.6%)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0.4%和61.4%。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仍有少数泛耐药株。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在某些科室内的流行播散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菌 泛耐药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研究进展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泓 吴文娟 倪语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38-140,共3页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多重耐药性 耐药机制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NET监测2010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40
17
作者 胡付品 朱德妹 +26 位作者 汪复 蒋晓飞 杨青 黄文祥 贾蓓 徐元宏 沈继录 徐英春 张小江 胡云建 艾效曼 张朝霞 季萍 单斌 杜艳 卓超 苏丹虹 王传清 王爱敏 倪语星 孙景勇 孙自镛 陈中举 魏莲花 吴玲 张泓 孔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14所医院临床分离菌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0年版CLSI文件判断药敏试验...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14所医院临床分离菌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0年版CLSI文件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的CRE菌株670株,包括克雷伯菌属(64.2%)、肠杆菌属细菌(14.5%)和大肠埃希菌(13.6%)等。标本来源和病房分布最多者分别为呼吸道标本(49.5%)和重症监护病房(36.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和米诺环素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52.6%和37.0%外,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在70%~100%,对厄他培南100%耐药。儿童患者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 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呈高度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的挑战。CRE菌株在某些医院中的某些病区较为集中,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引起大范围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中国CHINET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骆骥才 杨青 +28 位作者 俞云松 倪语星 孙景勇 徐英春 张小江 孙自镛 陈中举 汪复 朱德妹 胡付品 蒋晓飞 王传清 王爱敏 卓超 苏丹虹 胡云建 艾效曼 黄文祥 贾蓓 张朝霞 季萍 张泓 孔菁 魏莲花 吴玲 徐元宏 沈继录 单斌 杜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0-347,共8页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医院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照统一的方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E试验法,按照美国CLSI 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用WH...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医院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照统一的方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E试验法,按照美国CLSI 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 5.4软件统计分析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14所医院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细菌22 4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3.2%,革兰阳性菌占16.8%。下呼吸道常见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8.0%)、铜绿假单胞菌(17.0%)、肺炎克雷伯菌(14.2%)、金葡菌(10.9%),上呼吸道标本常见分离菌为化脓性链球菌(20.1%)、金葡菌(14.8%)、肺炎克雷伯菌(13.2%)。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门诊及儿童患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儿童分离株中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株(PRSP、PISP)检出率分别为13.2%、16.7%,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2.9%、3.3%),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70%,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仍保持较高敏感性。流感嗜血杆菌儿童株和成人株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3.1%和34.1%,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90%。金葡菌中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9.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敏感(耐药率<6%),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30%。ICU分离菌耐药性高于非ICU菌株。结论本次临床分离的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现象严重,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增高,应引起各医院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中国CHINET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0
19
作者 艾效曼 胡云建 +26 位作者 俞云松 杨青 倪语星 孙景勇 徐英春 张小江 孙自镛 陈中举 汪复 朱德妹 胡付品 卓超 苏丹虹 徐元宏 沈继录 单斌 杜艳 魏莲花 吴玲 张朝霞 季萍 王传清 王爱敏 贾蓓 黄文祥 张泓 孔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15所医院2011年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15所医院2011年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 889株,按统一方案及材料、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照CLSI 2011年标准判...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15所医院2011年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15所医院2011年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 889株,按统一方案及材料、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照CLSI 2011年标准判读结果。结果监测的1 88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占93.3%;门诊患者分离株占6.7%。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分离株占62.9%,小于18周岁患者的分离株占8.2%。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是该菌的主要分离源,占82.6%;分离自血液、胸腹水、关节腔液、脑脊液等无菌体液菌株占4.2%。该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6.6%、10.0%和1.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9.0%。血液及无菌体液分离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为37.1%,高于其他标本分离株,与伤口及尿液标本比较,P值<0.01。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及其痰液等呼吸道标本中,且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多见。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固有耐药,但对CLSI推荐的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该菌亦有抗菌活性。应以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治疗方案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永为 沈捷 +2 位作者 黄敏 肖婷婷 谢利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418-423,共6页
目的评价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对川崎病(KD)冠状动脉瘤(CAA)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 目的评价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对川崎病(KD)冠状动脉瘤(CAA)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6月。纳入标准治疗方案(大剂量IVIG+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对KD CAA发生率影响的相关文献。依据KD诊断标准、研究设计、冠状动脉影像学随访时间和冠状动脉检查是否采用盲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表示。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7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均为英文文献,其中4篇为RCT文献,3篇为回顾性对照研究。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评分2分3篇,5分1篇,6分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可显著降低CAA的发生率(RR=0.34,95%CI:0.13~0.89)。由于纳入文献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进行亚组分析,显示研究设计(RCT和非RCT)、样本量(<100和>100)、糖皮质激素的类型(泼尼松龙和其他)是异质性产生的原因。RCT研究及样本量>100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未能显著降低CAA的发生率(RR分别为0.79和0.73,95%CI分别为0.43~1.43和0.42~1.28)。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可显著降低IVIG再治疗率(RR=0.48,95%CI:0.32~0.72),显著减少发热天数(WMD=-1.66d,95%CI:-2.58^-0.73d),对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影响(RR=0.87,95%CI:0.35~2.16)。结论现有证据提示标准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未能显著降低CAA的发生率,可减少IVIG再治疗率和发热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糖皮质激素 META分析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