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海波 徐志伟 +2 位作者 刘锦纷 苏肇伉 丁文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室缺)的经验。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12月,行21例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术。男15例,女6例。3例年龄分别为4、7和15岁;余18例平均手术年龄8个月(2~11个月),平均体重5.8 kg(4...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室缺)的经验。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12月,行21例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术。男15例,女6例。3例年龄分别为4、7和15岁;余18例平均手术年龄8个月(2~11个月),平均体重5.8 kg(4~8 kg)。19例伴心内外畸形,包括膜周室缺、肌部流入道室缺、肺动脉瓣下室缺、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缩窄、三尖瓣反流、冠状动脉畸形和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解剖纠治方法: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浅低温体外循环(肛温32~34℃),阻断主动脉,右心房切口,经由房间隔径路探及肌部室间隔缺损,经缺损右室面过导引钢丝及鞘管,导入封堵器行肌部室缺封堵器封堵。伴心内畸形者,行同期纠治。结果手术无死亡,食道彩超无影响心功能的明显残余分流。1例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术后3天延迟关胸。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死亡,2例术后心尖部小缺损开放,7例封堵器边缘残留少量左向右分流。全组左心室射血分数0.64±0.04,左心室缩短率35%±4%,心功能正常。结论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可避免传统手术纠治需心室切口、心室内肌束切开和残余分流率高、对心功能影响大的缺点;且可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并同期纠治伴发畸形,手术简便、安全,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可获得较佳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封堵 心内直视 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