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景园林中的步行与路径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常湘琦(译) 边思敏(校)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3,共8页
步行既可以作为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也可以作为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实践。步行在景观中留下运动的痕迹,从而形成路径,由此可以激发景观改造的创造性过程,甚至直接改造景观。通过德国慕尼黑“道路成景”研究型项目阐明了步行的功能... 步行既可以作为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也可以作为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实践。步行在景观中留下运动的痕迹,从而形成路径,由此可以激发景观改造的创造性过程,甚至直接改造景观。通过德国慕尼黑“道路成景”研究型项目阐明了步行的功能,并强调了这些功能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步行可以作为道路系统设计的专业创新实践;2)步行是多方共同参与路径设计的创新行动;3)步行可以运用于路径设计的实践中;4)步行可用于破译(decipher)新与旧的行走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步行 路径设计 纠缠 复杂性 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工业用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以上海宝钢厂区为例
2
作者 吴晖 武彩燕 +3 位作者 孟陈 陶育忠 舒怡 李俊祥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6,共11页
城市土地利用既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也为植物多样性提供支撑。城市工业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是工业区绿地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然而,城市工业用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承载能力却知之甚少。基于宝钢厂区内分层随机取... 城市土地利用既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也为植物多样性提供支撑。城市工业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是工业区绿地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然而,城市工业用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承载能力却知之甚少。基于宝钢厂区内分层随机取样的84个植物群落样地的野外调查数据,对厂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空间格局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宝钢厂区记录到维管植物物种286种,属于90科204属,其中木本植物119种,草本植物167种,本地野生种占比61.8%,非参数估计模型估算的潜在植物物种丰富度可达394种,对比分析表明,宝钢厂区是目前上海市拥有物种丰富度相对较高的土地利用类型,也是乡土物种比例相对较高的绿化类型;(2)宝钢厂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以及香浓-威纳多样性和皮洛均匀度的整体空间分布均呈现厂区东部和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存在局部高-高和低-低的聚集分布;(3)宝钢厂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空间格局受乔灌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共同影响,其中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草本层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调节作用在城市绿化中被长期忽略,应予以足够重视。上述结果对城市工业区物种多样性承载力的认识、绿地系统的优化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丰富度 香浓-威纳多样性指数 皮洛均匀度指数 多样性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课程群建构与混合式教学真实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于冰沁 王云 +1 位作者 王玲 张洋 《风景园林》 2020年第S02期6-11,共6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观的引领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基于理性辨析历史观的上海交通大学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课程群的建构,提出"三阶+四化+三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真实性评价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解决...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观的引领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基于理性辨析历史观的上海交通大学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课程群的建构,提出"三阶+四化+三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真实性评价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解决教学痛点问题,实现"两性一度"和"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连续5年的平行班问卷调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和教学方法满意度评价进行分析,对真实性评价与自我评价的一致性予以检验,揭示了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历史与理论 课程群 混合式教学设计 真实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与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流域水资源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于冰沁(译) 《风景园林》 2019年第9期101-108,共8页
通过绿色基础设施途径,处理美国波士顿北部的马萨诸塞州城市流域的水资源规划问题。从多个尺度为风景园林师提供水资源规划的经验与启发,探究公众对新型绿色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态度与偏好,以及公众偏好对于整体规划设计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流域规划 绿色基础设施 水资源保护 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对上海市城乡梯度上植物爆芽与展叶物候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庄铭皓 赵生寿 +3 位作者 毕星 武彩燕 王萌 李俊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96-2405,共10页
城市化影响植物物候,春季物候,如爆芽和展叶是植物响应城市化的客观生物指示。然而在城乡梯度上植物物候如何变化,以及物候与城市化程度是否存在定量关系,尚不明确。利用上海市2条城乡梯度上的6种木本植物的春季物候观测数据,以及距市... 城市化影响植物物候,春季物候,如爆芽和展叶是植物响应城市化的客观生物指示。然而在城乡梯度上植物物候如何变化,以及物候与城市化程度是否存在定量关系,尚不明确。利用上海市2条城乡梯度上的6种木本植物的春季物候观测数据,以及距市中心距离作为城市化程度的代理指标,研究植物的爆芽和展叶物候期在城乡梯度上的变化及其与城市化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6种城市木本植物的爆芽和展叶物候期呈现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延迟的趋势;城市化程度代理指标与爆芽和展叶物候期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城市化代理指标距市中心距离可以解释物候期延迟的31.5%—96.7%;物候期延迟时间因物种和距离城市距离而异,爆芽期延迟时间为3—15 d,展叶始期延长时间为4—13 d,展叶盛期延长时间为3—9 d。上述结果对理解城市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机制,评估城市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候 爆芽期 展叶期 城市化 梯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春花ChXES1和ChXES2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6
作者 宋军燕 张源珊 +2 位作者 申晓辉 赵莹 陈冠群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132,共11页
对舞春花叶黄素酯酶基因XES进行鉴定与克隆,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和逆境下的表达特征以及亚细胞定位,为挖掘XES基因功能奠定基础。基于舞春花风暴黄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库,使用DNAMAN等软件及PCR技术对ChXESs基因和启动子进行鉴定、分析及克... 对舞春花叶黄素酯酶基因XES进行鉴定与克隆,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和逆境下的表达特征以及亚细胞定位,为挖掘XES基因功能奠定基础。基于舞春花风暴黄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库,使用DNAMAN等软件及PCR技术对ChXESs基因和启动子进行鉴定、分析及克隆,利用RT-qPCR技术检测ChXESs在不同组织、花发育阶段及非生物胁迫后叶片的表达变化,通过农杆菌注射烟草观察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在舞春花中鉴定到2个ChXES基因,均编码710个氨基酸,具有ABH和LPLAT结构域,与矮牵牛亲缘关系最近,ChXES1pro和ChXES2pro含有逆境和激素响应元件。ChXESs在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在花发育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ChXES1表达量高于ChXES2;ChXES1对低温和干旱胁迫响应更显著,分别在12 h和6 h转录水平最高;ChXES2对高温胁迫和ABA信号响应更剧烈,均在18 h表达量达到峰值。ChXES1和ChXES2亚细胞初步定位于叶绿体和质体小球。ChXES1和ChXES2在舞春花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对逆境和ABA响应模式不同,为深入研究ChXES1和ChXES2功能、舞春花花色调控和抗逆机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春花 叶黄素酯酶基因 启动子 表达分析 非生物胁迫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植物精油对UVA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
7
作者 刘一丹 王文翠 +3 位作者 李玉红 魏国栋 刘焕燕 马莉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7-1796,共10页
采用气质联用仪检测了永久花精油、古巴香脂精油和依兰依兰精油的主要成分,通过CCK-8法测定其作用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安全质量浓度,基于UVA诱导的HSF损伤模型,从细胞氧化应激反应、蛋白损伤和炎症反应三方面考察了3种精油对损伤... 采用气质联用仪检测了永久花精油、古巴香脂精油和依兰依兰精油的主要成分,通过CCK-8法测定其作用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的安全质量浓度,基于UVA诱导的HSF损伤模型,从细胞氧化应激反应、蛋白损伤和炎症反应三方面考察了3种精油对损伤细胞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永久花精油、古巴香脂精油、依兰依兰精油分别检测出54、32、46种成分,主要为烯烃类化合物,其作用于HSF的最高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400、175和300 mg/L。3种精油均可以降低HSF中丙二醛的浓度,在照射前加入低质量浓度(0.1 mg/L)的依兰依兰精油的作用效果最佳,抑制率可达20.15%;3种精油均可以提高HS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质量浓度,在照射后加入低质量浓度(0.1 mg/L)古巴香脂精油的促进率高达118.09%;3种精油均可以提高HSF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质量浓度,在照射前加入低质量(1 mg/L)永久花精油的促进率高达137.10%;3种精油均可以降低HS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前列腺素(PGE2)、白细胞介素-1(IL-1)的质量浓度,在照射后加入低质量浓度精油效果最佳,其中,质量浓度0.1 mg/L的依兰依兰精油和古巴香脂精油对MMP-1和PGE2的抑制率分别高达50.67%和57.60%,质量浓度1 mg/L的永久花精油对IL-1抑制率高达3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花精油 古巴香脂精油 依兰依兰精油 紫外线A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氧化应激 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住环境植物景观特征对老年群体社交行为影响研究——以上海虹口区为例 被引量:25
8
作者 庄旖旎 陈丹 车生泉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3-88,共6页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年群体使用最频繁的绿地。研究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特征对老年群体社交行为的影响,对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上海虹口区的3个居住区绿地进行问卷调查,结合SPSS...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年群体使用最频繁的绿地。研究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特征对老年群体社交行为的影响,对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上海虹口区的3个居住区绿地进行问卷调查,结合SPSS统计与贝叶斯网络模型,来综合探索植物景观的观赏特征与老年群体社会交往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居住区绿地中,植物景观的植物色彩是对老年人社交活动影响最大的因子,而植物体量因子对其影响次之。以期为居住区绿化的服务功能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居住区 植物景观 老年群体 社交行为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VT的公园游憩偏好分析及管理对策--以上海世纪公园为例 被引量:20
9
作者 龙学文 陈丹 车生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3,共5页
城市综合公园是城市人居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城市公园与居民的关系,在满足公园服务功能的同时保障公园自身的良性环境,是当今城市公园建设的重要课题。以上海世纪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游客轨迹数据和补充问卷调研分析了游客游憩... 城市综合公园是城市人居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城市公园与居民的关系,在满足公园服务功能的同时保障公园自身的良性环境,是当今城市公园建设的重要课题。以上海世纪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游客轨迹数据和补充问卷调研分析了游客游憩偏好。结果显示,受景观资源不均衡分布的影响,游览路径表现出主路聚集、区域分散的现象;停留空间与游客需求相关,其中老年、中青年和家庭3类典型游客的主要停留节点分别是休憩服务设施、公园植物景点和游乐活动场所。针对环湖区域游客集中的问题,从亲水因素的角度开展分析,发现景观和设施资源分配的不均导致游客对空间亲水性的依赖差异。结合游客群体的游憩偏好特征,重点针对老年和中青年游客提出了公园管理和场地更新建议,助力解决临水区域游客压力过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世纪公园 GPS Visitor Tracking(GVT) 游憩偏好 密度分析 聚类分析 对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植物群落游憩适宜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诗雨 王云 +2 位作者 汤晓敏 王玲 陈丹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134,共6页
为进一步促进上海环城绿带功能的多元化拓展,探讨在环城绿带百米林带内开发游憩功能的适宜性,从群落外貌、景观结构、空间特征及游憩情况等方面对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40个游憩型植物群落样方进行调查,基于空间适游度、环境安全性、生... 为进一步促进上海环城绿带功能的多元化拓展,探讨在环城绿带百米林带内开发游憩功能的适宜性,从群落外貌、景观结构、空间特征及游憩情况等方面对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40个游憩型植物群落样方进行调查,基于空间适游度、环境安全性、生态承载力和可视景观美感度4个层面,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植物群落游憩适宜度评价体系,对40个样方的游憩适宜度进行分级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期对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后续的改造建设提供依据,并对同类环城绿带游憩功能的拓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上海环城绿带 植物群落 层次分析法 游憩适宜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行路者到引路者--玛莎·施瓦茨的设计教学、实践与研究哲思 被引量:6
11
作者 莫非 《风景园林》 2020年第6期54-62,共9页
玛莎·施瓦茨是首位获得哈佛大学风景园林方向终身教职的女性设计师,在风景园林设计实践及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专访中,玛莎就设计教学、实践和研究阐述了自己的核心思想。在教学方面,最根本的理念是帮助学生克服对设计... 玛莎·施瓦茨是首位获得哈佛大学风景园林方向终身教职的女性设计师,在风景园林设计实践及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专访中,玛莎就设计教学、实践和研究阐述了自己的核心思想。在教学方面,最根本的理念是帮助学生克服对设计的畏惧,建立个人的设计哲学与表达方式,启发他们通过观察和眼手协作的思维训练促进直觉和认知的发展。在实践方面,设计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建立设计与使用者的情感联系,并重点讲述了"面包圈花园"背后的故事及其发表后的影响。在研究方面,强调了风景园林对缓解城市环境问题、建立低碳地球系统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教育 设计实践 眼手协作 直觉 面包圈花园 脱碳 地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车生泉 谢长坤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2期69-74,共6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针对特大型沿海城市进行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及适应性对策研究,可保障城市健康安全发展。构建上海气候变化城市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对现状进行评估。发现上海为中度脆弱;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灾害发生风险增加,高度城...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针对特大型沿海城市进行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及适应性对策研究,可保障城市健康安全发展。构建上海气候变化城市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对现状进行评估。发现上海为中度脆弱;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灾害发生风险增加,高度城市化的上海受损可能性增加;上海在自然空间保护、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福利方面表现较好,对气候变化敏感性和适应性表现较好。分析上海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为上海预防气候性灾害、建设适应性城市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气候变化 气候适应性城市 评估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新视角下的上海近郊型工业园区公共活动空间网络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立南 王云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2-770,共9页
上海近郊型工业园区正走向功能多元共生、空间集约发展、注重人文关怀的产城融合转型之道,公共活动空间面临服务对象多元化、游憩需求差异化、存量空间待激活的更新诉求。因此,提出了企业服务驿站、产业社区花园、生活休闲游园3类公共... 上海近郊型工业园区正走向功能多元共生、空间集约发展、注重人文关怀的产城融合转型之道,公共活动空间面临服务对象多元化、游憩需求差异化、存量空间待激活的更新诉求。因此,提出了企业服务驿站、产业社区花园、生活休闲游园3类公共活动空间。以上海松江工业园区为对象,基于手机信令和兴趣点(POI)两类大数据分析,进行公共活动空间的增补与分类,由慢行系统联系公共活动节点,共同构建了公共活动空间网络。探索了大数据支持下的空间网络构建方法,为近郊型工业园区空间更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公共活动空间 大数据 上海近郊型工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IP6的多情景上海雨洪风险时空格局评价及规划响应对策
14
作者 吴昊 秦弋丰 +1 位作者 谢长坤 车生泉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2,共7页
气候变化带来的雨洪灾害是城市发展的巨大挑战之一,评估城市未来的雨洪风险并开展有效的规划应对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重大需求。未来气候情景下上海极端降水的时空格局还未得到充分研究。利用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12个全球模式... 气候变化带来的雨洪灾害是城市发展的巨大挑战之一,评估城市未来的雨洪风险并开展有效的规划应对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重大需求。未来气候情景下上海极端降水的时空格局还未得到充分研究。利用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12个全球模式气候数据耦合上海市10个气象站点历史数据,选用Delta降尺度方法预测上海市SSP245、SSP585情景下的2025—2055和2070—2100年重现期为5、10、20、50、100年的降水。使用SCS-CN模型模拟得到了多情景下上海市径流深度,结果表明21世纪末期比21世纪中期最大径流深度最高增加100%。结合各区域排水能力,划分了上海市多情景下的雨洪风险等级。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心城区排涝标准较高,雨洪风险较低,而中心城区以外区域风险相对较高。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区域,从流域视角统筹城市雨洪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提出防洪、除涝、雨水排水相互协调的规划响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气候变化 CMIP6 雨洪风险评价 规划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溪伊园考
15
作者 孙策 于冰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37,共7页
兰溪伊园的营造为李渔早期的一次造园实践,伊园的复原有助于完善李渔的造园理论。通过对李渔诗词、小说以及《闲情偶寄》中相关书写,结合田野调查考证伊园遗址,对伊园进行数字化复原。并结合时代背景对伊园相地立基、要素营建与园居活... 兰溪伊园的营造为李渔早期的一次造园实践,伊园的复原有助于完善李渔的造园理论。通过对李渔诗词、小说以及《闲情偶寄》中相关书写,结合田野调查考证伊园遗址,对伊园进行数字化复原。并结合时代背景对伊园相地立基、要素营建与园居活动进行分析,得出伊园“外敛内张”的特征。从功能上来说,这归因于抵御匪盗的需要以及李渔的自我表达;从造园的意图上来说,这是李渔在入世与出世两者间摇摆不定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李渔 兰溪伊园 园林复原 外敛内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视角下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估与调控研究——以上海黄浦江核心段为例
16
作者 尹静一 汤晓敏 王云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86,共6页
在“人民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基于人本视角,以人的活动体验为切入点,综合考虑空间使用情况与网络信息流的作用,从多样性、聚集性、稳定性和关注度4个维度构建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探索基于使用者拥挤感知评价测定“空间活力阈值区... 在“人民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基于人本视角,以人的活动体验为切入点,综合考虑空间使用情况与网络信息流的作用,从多样性、聚集性、稳定性和关注度4个维度构建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探索基于使用者拥挤感知评价测定“空间活力阈值区间”的方法。将网络大数据与实地调研数据相结合,定量测度上海黄浦江核心段滨江公共空间的活力,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总结场地设施、城市腹地、管理宣传3个方面的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并基于活力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提出疏导与提升、分区段与分阶段建设管理等活力调控策略,以期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估与调控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滨水公共空间 空间活力 活力阈值区间 上海黄浦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极端高温昼夜热脆弱风险空间变化及管控对策——以上海为例
17
作者 谢长坤 江美仪 +1 位作者 李宏 车生泉 《中国园林》 2025年第8期14-20,共7页
全球气候变化下极端高温发生频率增加,严重威胁社会健康。超大城市因热岛效应及人口流动等原因,其昼夜热脆弱风险存在时空异质性。识别超大城市极端高温昼夜热脆弱风险空间分异及转移规律,对精准制定极端高温风险对策有支撑作用。通过... 全球气候变化下极端高温发生频率增加,严重威胁社会健康。超大城市因热岛效应及人口流动等原因,其昼夜热脆弱风险存在时空异质性。识别超大城市极端高温昼夜热脆弱风险空间分异及转移规律,对精准制定极端高温风险对策有支撑作用。通过对上海进行研究,构建了极端高温热脆弱风险评估方法,识别了上海昼夜热脆弱空间格局及迁移特征,提出了热风险管控建议。结果显示:在昼夜转化时,极端高温热脆弱风险有从中心城区转向郊区的趋势。上海市存在昼高夜高、昼高夜低及昼低夜高3类极端高温高风险街道,街道数量占比达71.2%:昼夜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央活动区、主城区及五大新城;昼高夜低风险区集中在综合发展区,属于产业集中区域;昼低夜高区域主要位于主城区与整合提升区交界区域。研究针对不同风险区为上海提出了极端高温热脆弱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极端高温 热脆弱 超大城市 昼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和盐胁迫下百子莲的抗逆生理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涛 陈海荣 +2 位作者 汪成忠 任丽 张荻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69-2681,共13页
以蓝色大花百子莲实生苗作为材料进行干旱和盐处理,从抗逆生理层面探索其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耐受能力,为其在干旱和盐碱环境下的园林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园土培养下百子莲能够完全耐受约30 d的断水干旱胁迫;盐处理下... 以蓝色大花百子莲实生苗作为材料进行干旱和盐处理,从抗逆生理层面探索其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耐受能力,为其在干旱和盐碱环境下的园林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园土培养下百子莲能够完全耐受约30 d的断水干旱胁迫;盐处理下的半致死NaCl浓度为1.29%。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干旱和盐胁迫提高了百子莲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与总可溶性蛋白(TSP)含量。干旱胁迫下叶绿素(Chl)含量先升后降,盐胁迫下维持稳定。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胁迫30 d时显著(P<0.05)升高而后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持续下降;盐胁迫下3种抗氧化酶均表现为由高活性降低的趋势。基因表达结果显示,两种胁迫下百子莲的抗氧化基因响应有所差异,Cu/Zn-SOD、POD、APX和GPX积极响应干旱胁迫信号,Cu/Zn-SOD、POD和GPX参与响应盐胁迫信号。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从膜脂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评价百子莲对干旱的耐受能力,从抗氧化酶活性评价百子莲对高盐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子莲 干旱胁迫 盐胁迫 生理响应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乡村植被特征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策略 被引量:17
19
作者 谢长坤 夏蕴强 +1 位作者 尹程 车生泉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7,共7页
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是中国的重大战略,乡村生态状况是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健康发展的基础.针对长三角城市群乡村植被生物多样性保育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需求展开研究,调研了28个乡村共256个植物群落样地,分别进行了科属种构成和生活... 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是中国的重大战略,乡村生态状况是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健康发展的基础.针对长三角城市群乡村植被生物多样性保育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需求展开研究,调研了28个乡村共256个植物群落样地,分别进行了科属种构成和生活型分析;通过群落聚类,划分出47个群落类型和8个植被型,分析了植物群落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物种生物多样性分析,并将长三角乡村植被特征与城市区域和自然区域的植被特征进行比较;最后,从物种保护、生境维护、群落保育和生态美学引导等方面提出了长三角乡村植被生物多样性保育与构建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长三角 乡村 生物多样性 植物群落 生态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年人健康促进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37
20
作者 钟瑶琼 罗震伟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6-61,共6页
老年人是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动的主体人群之一,在社区中实现对老年人友好是推进社区健康促进的重要环节。老年群体由于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特征产生的变化,对使用空间有着更高的要求。基于老年人健康促进的社区公共空间须通过空间要素的... 老年人是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动的主体人群之一,在社区中实现对老年人友好是推进社区健康促进的重要环节。老年群体由于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特征产生的变化,对使用空间有着更高的要求。基于老年人健康促进的社区公共空间须通过空间要素的优化,满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要求及健康行为需求。以健康促进理论为支撑,对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及行为进行分析,在总结国内外社区公共空间健康促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老年人基于健康促进的社区公共空间优化体系,从空间、交通、设施、活动等方面提出基于老年人健康促进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希望对老龄化和健康城市背景下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老年人健康促进 老旧社区 公共空间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