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孤立性腘动脉慢性闭塞的近期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叶开创 彭智猷 +3 位作者 吴小雨 张省 王新 陆信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4-879,共6页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CB)血管成形术治疗孤立性腘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经DCB成形术治疗的孤立性腘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主要研究终点为靶病变1年初期通畅率,次要研究终...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CB)血管成形术治疗孤立性腘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经DCB成形术治疗的孤立性腘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主要研究终点为靶病变1年初期通畅率,次要研究终点1年二期通畅率、保肢率和临床症状改善等。结果共入组31例患者36条患肢(左侧19条),其中男20例;平均年龄72.7岁。14例患者16条患肢表现为重症肢体缺血(Rutherford分级4~6级)。手术技术成功率为83.3%(30/36)。6例患者靶病变需植入补救性支架,支架辅助技术均获成功。无患者发生远端动脉栓塞和腘动脉损伤,无死亡。平均随访7.8个月,有7例腘动脉再闭塞,其中3例系补救性支架植入患者,补救性支架再闭塞率为3/6。术后1年靶病变初期通畅率、二期通畅率分别为73.2%、83.6%,保肢率为86.1%,截肢/趾均发生于Rutherford分级6级患者。患肢平均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43上升至术后0.76,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DCB成形术治疗孤立性腘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安全,近期效果满意。补救性支架似并不能显著提高靶病变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闭塞性病变 药物涂层球囊 血管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2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在静脉血栓管壁重塑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旭辉 王鹏辉 +2 位作者 潘艺青 王琼 殷敏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91-797,共7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后管壁重塑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表型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0、1、10、20 ng/ml TGF-β2刺激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HVSMCs)24 h,以及10 ng/ml TGF-β2刺激HVSMCs 0、2、6、24 h,...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后管壁重塑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表型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0、1、10、20 ng/ml TGF-β2刺激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HVSMCs)24 h,以及10 ng/ml TGF-β2刺激HVSMCs 0、2、6、24 h,分别提取RNA,采用RT-PCR检测HVSMCs表型标志物(收缩型:α-SMA和Elastin;合成型:Col1A1和Col1A2)mRNA的表达。建立SD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血栓组(n=9)和TGF-β2实验组(n=5)。造模后第4天和第7天,采用HE和Masson染色进行验证。造模后第14天,用含TGF-β2(10 ng/只)的水凝胶在血栓局部处理24 h,采用RT-PCR检测各组静脉管壁SMC表型标志物mRNA的表达。结果TGF-β2可上调HVSMC收缩型和合成型标志物mRNA的表达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其中对收缩型标志物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更为明显。HE和Masson染色显示急性期(造模后第4天)血栓形成和慢性期(造模后第7天)血栓机化再通,证实下腔静脉血栓造模成功。造模后第14天,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栓组静脉管壁SMC收缩型标志物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合成型标志物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在血栓局部使用TGF-β2处理后,收缩型标志物mRNA的表达上调更为明显(P<0.05)。结论TGF-β2可诱导HVSMC收缩型和合成型标志物的表达,其中对收缩型标志物的上调作用更为明显。在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中,TGF-β2可明显上调SMC收缩型标志物的表达,有利于维持血栓段静脉管壁SMC的收缩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2 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静脉血栓 管壁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中期疗效 被引量:17
3
作者 殷敏毅 蒋米尔 +4 位作者 李维敏 陆信武 黄英 黄新天 陆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41-1745,共5页
目的观察导管溶栓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中期疗效。方法 33例急性下肢DVT患者接受CDT治疗,以静脉通畅改善度以及大腿和小腿健、患侧肢体周径差值(患肢周径-健肢周径)评估CDT术后早期疗效,以正常股浅静脉第一对瓣... 目的观察导管溶栓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中期疗效。方法 33例急性下肢DVT患者接受CDT治疗,以静脉通畅改善度以及大腿和小腿健、患侧肢体周径差值(患肢周径-健肢周径)评估CDT术后早期疗效,以正常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比例和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状评分(VCSS)评估CDT术后中期疗效。结果 CDT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发生出血并发症5例,平均CDT治疗时间(3.93±1.14)d。术后平均静脉通畅改善度(69.25±18.93)%,大腿和小腿健、患侧肢体周径差值显著小于术前(P<0.01,P<0.05)。成功随访29例,随访时间6~27个月。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血栓溶解Ⅱ级和Ⅲ级患者正常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比例显著高于Ⅰ级患者(P<0.05,P<0.01),VCSS显著低于Ⅰ级患者(P<0.01)。结论CDT治疗急性下肢DVT早中期疗效较好,严重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溶栓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抽吸术后髂股静脉支架植入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心蕊 刘光 +4 位作者 李维敏 刘晓兵 殷敏毅 黄新天 陆信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0-753,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髂股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AngioJet吸栓治疗后行静脉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因髂股静脉DVT行AngioJet吸栓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髂股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AngioJet吸栓治疗后行静脉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因髂股静脉DVT行AngioJet吸栓治疗后接受髂股静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分析技术成功率、1年通畅率及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发生率,并比较吸栓术后直接支架植入术和吸栓后分期支架植入术的疗效。结果·共纳入97例患者,其中直接支架植入组50例,分期支架植入组47例。溶栓吸栓治疗后植入支架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即时临床缓解率前者为92.0%,明显高于后者(68.1%,P=0.000)。12个月随访直接支架植入组通畅率为93.6%,分期支架植入组为97.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Villalta评分直接支架组高于分期支架组(4.21±2.37vs2.11±1.82,P=0.000)。结论·髂股静脉支架植入对于DVT后髂股静脉压迫/狭窄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支架植入的时机需根据患者基础情况和病变情况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抽吸术 静脉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引下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新方法预防产后出血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军乐 付大鹏 +4 位作者 石燕 丁锦辉 丁贺义 胡杨刚 陆信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下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新方法在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6例孕产妇经彩色超声、MR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或中央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前通过超声导引预置下腹主动脉球囊,术中间歇阻断腹主动脉...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下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新方法在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6例孕产妇经彩色超声、MR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或中央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前通过超声导引预置下腹主动脉球囊,术中间歇阻断腹主动脉。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子宫缝合时间。结果 16例均成功接受超声导引下预置球囊阻断腹主动脉,剖宫产术中平均出血量(756±222) m L,输血量(440±219) m L,子宫缝合时间(28.4±7.9) min。胎儿娩出后DSA下检查球囊置放位置准确,无明显移位。结论超声导引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操作简单、安全,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控制出血效果显著,避免了X射线和对比剂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 球囊阻断 产后出血 前置胎盘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行静脉造影在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叶开创 陆信武 +4 位作者 李维敏 黄英 黄新天 陆民 蒋米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98-1100,1103,共4页
目的探讨顺行静脉造影在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NIV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经左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诊断的NIVCS(A组+B组)和原发性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C... 目的探讨顺行静脉造影在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NIV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经左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诊断的NIVCS(A组+B组)和原发性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CVI)患者(C组)的病例资料,NIVCS患者均经静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A组采用受压髂静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和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EVLA)治疗,B组和C组均接受EVLA治疗,随访比较各组疗效。结果顺行静脉造影检查共发现91例NIVCS患者(A组39例,B组52例)和554例原发性CVI患者(C组)。随访1~24个月,A组和C组疗效确切,而B组效果欠佳。结论顺行静脉造影诊断NIVCS的特异性高,对NIVCS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即顺行静脉造影诊断的NIVCS患者在治疗浅静脉返流的同时常需处理髂静脉的回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静脉造影 诊断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在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丁锦辉 刘光 +10 位作者 李维敏 陆信武 黄新天 陆民 殷敏毅 施慧华 刘晓兵 叶开创 崔超毅 黄英 蒋米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3-567,共5页
目的评价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4月—2014年4月应用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21例,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男19... 目的评价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4月—2014年4月应用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21例,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男19例,女2例;年龄55~87岁,中位数为72.34岁。本组病例存在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合并髂动脉瘤10例,巨大动脉瘤4例,短瘤颈3例,瘤颈严重扭曲3例,入路严重扭曲4例,股动脉纤细1例,附壁血栓和严重钙化6例。2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术中死亡病例,2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于合并症。手术时间(135.43±12.45)min,术中出血量为(180.24±21.66)m L,均无输血。术中Ⅰ型内漏5例,Ⅱ型内漏3例,Ⅲ型内漏2例,均术中处理满意。术后随访19例,随访时间为3~36个月,18例存活,1例死于糖尿病并发症。随访患者术后均复查CT血管造影,未发现与支架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修复适用于多数复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手术风险较低,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 复杂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腔内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开创 陆信武 +7 位作者 李维敏 黄英 黄新天 陆民 刘晓兵 殷敏毅 施慧华 蒋米尔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评价腔内治疗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nonthrombotic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NIVCS)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6月到2008年6月在我科行NIVCS腔内治疗的技术成功率、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期间... 目的评价腔内治疗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nonthrombotic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NIVCS)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6月到2008年6月在我科行NIVCS腔内治疗的技术成功率、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68例NIVCS患者,男性21例,女性47例;左下肢64例,右下肢4例;年龄37~86岁,平均49.6岁;均采用经患肢股静脉穿刺行髂静脉受压段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对61例合并有浅静脉曲张患者同时予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4~48个月(平均26.7个月),髂静脉通畅率100%(68/68),肿胀缓解率79.2%(42/53),溃疡治愈率76.2%(16/21),疼痛缓解率75.0%(18/24),1例静脉曲张复发,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治疗NIVC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且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治疗 支架 激光 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所致严重性缺血的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陆信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22-25,共4页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疾病呈增高的发病趋势,目前,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因没有完全阐明、疾病未得到有效预防的情形下,动脉重建术(血管腔内和开放性手术)是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措施[1]。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CLI 开放性 腓动脉 自体静脉 严重性 下肢 四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