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科学理论建构与中国都市化进程——上海交通大学2012城市科学秋季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士林 耿波 +12 位作者 唐亚林 张立群 刘新静 高小康 周武忠 陆邵明 王郁 严明 姜晓云 周捷 聂翔宇 王真 周继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8-27,共10页
城市科学是关于城市化或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层本质、整体特征及当代形态的理论体系。城市科学理论体系的合理建构对解决当代中国都市化进程的"中国问题"意义重大,如大都市治理能力建设、城市层面的空间公平问题、城市设... 城市科学是关于城市化或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层本质、整体特征及当代形态的理论体系。城市科学理论体系的合理建构对解决当代中国都市化进程的"中国问题"意义重大,如大都市治理能力建设、城市层面的空间公平问题、城市设计能力、新城新区建设、后都市空间的文化生态、城市品质提升及代表城市文化根基的记忆场所的拯救等问题,都将通过对城市科学的系统研究得以解决,另外,传统农耕文化与江南娱乐精神对当代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的影响力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科学 中国问题 城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地震风险评估中建筑物易损性与损失组合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凡 汪明 刘宁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21,共6页
探讨了以美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例的建筑物易损性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地震随机事件损失组合的方法。由于应用对象的不同,如用于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估或是对保险资产风险的评估,其易损性模型建立的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工程应用中,注... 探讨了以美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例的建筑物易损性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地震随机事件损失组合的方法。由于应用对象的不同,如用于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估或是对保险资产风险的评估,其易损性模型建立的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工程应用中,注重对建筑结构的分析,往往使用非线性解析方法如能力频谱法等以得到结构的易损性或脆弱曲线;而保险行业常用历史数据并运用统计方法等获取所需的易损性曲线。由于工程应用的易损性曲线有更好的精准性,越来越多保险用模型采用此方法。此外,工程应用常对单一地震事件进行评估,而保险行业的模型往往涉及对大量随机事件的评估。对不同的建筑物易损性建模方法、规范标准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并对随机事件损失组合方法中如何计算损失的单次超越概率(OEP)和累计超越概率(AEP)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风险评估 建筑结构易损性 脆弱曲线 随机事件 超越概率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的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堑边坡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齐超 邢爱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88,共3页
基于Flac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公路荷载作用下路堑边坡动力响应问题,取得了路堑边坡在公路交通荷载作用下位移及速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公路荷载作用下位移响应最大位置均发生在坡脚,坡体的水平向位移响应不容忽视。由于竖向加载缘故,... 基于Flac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公路荷载作用下路堑边坡动力响应问题,取得了路堑边坡在公路交通荷载作用下位移及速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公路荷载作用下位移响应最大位置均发生在坡脚,坡体的水平向位移响应不容忽视。由于竖向加载缘故,垂直速度峰值大于水平速度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数值模拟 交通荷载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筑教育中的西方建筑史教科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冬梅 卢永毅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年第6期119-119,共1页
西方建筑史教学在中国的建筑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918年北京美术学校开设“西洋建筑史”课程至1980年代初全国统一编写的“外国建筑史”教科书,“外国建筑史”教学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巨变。教科书是教学中的关键环... 西方建筑史教学在中国的建筑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918年北京美术学校开设“西洋建筑史”课程至1980年代初全国统一编写的“外国建筑史”教科书,“外国建筑史”教学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巨变。教科书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教育水平。“外国建筑史”教科书是在引介和解读西方的建筑史文献中逐渐形成,并在教学积累和独特的社会历史语境中书写而成。其中包含的历史知识、建筑观念以及价值认识,不仅反映了建筑教育的发展状况,也是建筑学科发展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教育 西方建筑史 教科书 编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计程仪传感器现场故障测量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许扬文 王俊雄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5,共3页
提出了一种船用计程仪传感器检测的新方法。依据电化学原理建立起传感器导电机理的数学模型,利用双脉冲激励源测量电路测量传感器、电极、海水综合系统的电导值,进而定量判断传感器的好坏。可在海上即时监测传感器的工作情况,克服了传... 提出了一种船用计程仪传感器检测的新方法。依据电化学原理建立起传感器导电机理的数学模型,利用双脉冲激励源测量电路测量传感器、电极、海水综合系统的电导值,进而定量判断传感器的好坏。可在海上即时监测传感器的工作情况,克服了传统方法必须进坞上排后才能进行检测这一不足,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达到了预期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双脉冲激励源 电导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爆炸事故对住宅建筑的破坏 被引量:17
6
作者 韩永利 陈龙珠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3,128,共5页
目前燃气爆炸事故灾后调查中,尚缺乏有关其破坏机理及特点方面的研究。介绍了发生于上海的2起燃气爆炸事故的概况及处理方案。运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方法得出了2起事故中破坏较为严重的预制板和现浇板的抗爆能力,估算出2起事故的爆... 目前燃气爆炸事故灾后调查中,尚缺乏有关其破坏机理及特点方面的研究。介绍了发生于上海的2起燃气爆炸事故的概况及处理方案。运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方法得出了2起事故中破坏较为严重的预制板和现浇板的抗爆能力,估算出2起事故的爆炸超压。分析了2起事故爆炸超压相差不大,但破坏后果却相差较大的原因。进而对燃气爆炸对房屋造成损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1)双向现浇板的抗爆能力要远优于单向预制板;2)点火源所在房间直接受到超压波的冲击作用而破坏最为严重,周围房间的破坏则是由震动引起的,距离爆炸点越远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爆炸 抗爆能力 爆炸超压 楼板 破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期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统计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春辉 吴凡 陈龙珠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近20年来,我国高层建筑数量剧增。其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十分困难,极易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1997~2011年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变化趋势,并对1992~2011年100例典型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火灾事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 近20年来,我国高层建筑数量剧增。其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十分困难,极易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1997~2011年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变化趋势,并对1992~2011年100例典型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火灾事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严重性高于中西部地区;28层以内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相对较多;建设期违章电焊、运营期电气设备及线路故障、用火不慎,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的3大主因;冬春季、星期日和10∶00~18∶00是相对容易发生火灾的时间;中毒窒息则是火灾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混凝土建筑 火灾事故 烟囱效应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诱发大规模黄土液化流滑的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兰民 许世阳 +8 位作者 王平 王睿 车爱兰 周燕国 吴志坚 王谦 蒲小武 柴少峰 马星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3,共9页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7°,东经102.79°,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在距震中约20 km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永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二级阶地黄土台塬地貌下引发了长2.5 km的大规模...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7°,东经102.79°,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在距震中约20 km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永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二级阶地黄土台塬地貌下引发了长2.5 km的大规模液化流滑灾害,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笔者在震后立即对该液化流滑灾害和地震动特征进行了现场联合调查,基于现场考察、无人机现场勘测、钻孔勘探、电法探测、参考历史同类灾害的前期研究成果等手段,初步查明了液化流滑的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该液化流滑是由于地震触发11 m深度以下地下水饱和的黄土层大面积液化,上覆土体随液化土体沿液化层带顺着2°~3.5°的缓斜坡方向流滑进入冲沟,然后,沿坡度为1.5°~5°的冲沟向下游继续流滑。在流滑过程中,液化土体中喷涌出的大量水与上覆土体中高含水率表层土中的水不断与流滑土体搅合揉搓使得流滑混合体在到达冲沟中下部的拦洪坝之前,已经演化为泥流。在遇到拦洪坝受阻漫溢到左右两岸的同时,泥流转而也进入了左侧另一条相邻冲沟一定距离,最终拦洪坝溃坝,泥流继续下泄到了金田村和草滩村,造成两村51户房屋被埋或冲毁,20余人死亡,泥流最终停止于两村下游约317 m处。并在结论中得到了评估与减轻此类灾害风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流滑 黄土地层 地震动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式海底地震仪节点结构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张川 周建平 +4 位作者 阮爱国 翁利春 段磊 曾锦锋 陈宁特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2-679,共8页
海底地震仪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地震观测设备。针对中国近岸浅海洋流噪声大和人类活动频繁的特点,提出链式地震观测方式并对链式海底地震仪节点进行机械结构设计。首先根据内部构件尺寸与布局对地震仪节点整体结构进行设计;然后通过理论计... 海底地震仪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地震观测设备。针对中国近岸浅海洋流噪声大和人类活动频繁的特点,提出链式地震观测方式并对链式海底地震仪节点进行机械结构设计。首先根据内部构件尺寸与布局对地震仪节点整体结构进行设计;然后通过理论计算与有限元仿真方式确定地震仪节点仓体的壳体厚度、端盖厚度和密封尺寸;最后通过压力试验验证所设计的地震仪节点结构的耐压和水密性能符合要求,通过地震观测对比试验验证其接收天然地震的能力。此链式海底地震仪未来将应用于浙江近海的实际地震观测,提供实时连续的地震观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地震仪 结构设计 仿真计算 压力试验 地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窄通道红细胞运动特性分析及应用
10
作者 龚晓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8-278,共1页
目的高通量单细胞力学特性测量在个体化医疗技术中逐渐体现出价值,红细胞力学特性在许多与血液相关的重点慢性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红细胞的优越变形特性使得红细胞力学特性的高通量精准测量极具挑战。方法利用狭窄圆形通道中... 目的高通量单细胞力学特性测量在个体化医疗技术中逐渐体现出价值,红细胞力学特性在许多与血液相关的重点慢性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红细胞的优越变形特性使得红细胞力学特性的高通量精准测量极具挑战。方法利用狭窄圆形通道中细胞-流体相互作用的流体动力学机理,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精确测量红细胞力学特性的单细胞高通量测量方法。利用高速相机记录红细胞在恒定压力驱动下在微米直径毛细圆管内的时间序列影像。通过红细胞运动速度和稳定形态,学习反演得到红细胞的体积、面积、细胞膜剪切模量、细胞黏度。结果临床样本实验显示,利用本方法可以区分不同糖化血红蛋白受试者不同红细胞结构的力学特性差异。结论该方法从细胞尺度流固耦合动力学机理出发,实现了细胞力学本构特性的准确高通量测量,在运用细胞力学特性流式分析方法,监测血液相关的疾病健康管理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医疗 糖化血红蛋白 高速相机 细胞力学 红细胞 狭窄通道 运动特性分析 动力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T方法在脉搏波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1
作者 孙仁 沈海东 +2 位作者 鲁传敬 王忆勤 李福凤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7-93,共7页
目的采用HHT(Hibert-HuangTransformation)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处理从人体采集到的脉搏波信号。方法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技术将一非线性、非稳态过程的原始离散数据序列分解为一组内在模态函数(IMFs),然后对每一个IMF进行HT变换,这样得... 目的采用HHT(Hibert-HuangTransformation)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处理从人体采集到的脉搏波信号。方法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技术将一非线性、非稳态过程的原始离散数据序列分解为一组内在模态函数(IMFs),然后对每一个IMF进行HT变换,这样得到的信号幅度和瞬时频率都是时间的函数,即获得脉搏波信号幅度和频率的时间分布。再根据已获得的HH谱,进而得到边际谱。这是一种更具适应性的、新型的、基于模态分解的时间序列数据处理方法。结果首先对一系列由标准的周期函数构造而成的时间序列信号进行了EMD处理,验证HHT方法分解的可行性、有效性;然后分别对一例正常人脉搏波信号和一例典型的冠心病人脉搏波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对得到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HHT方法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 HHT(Hibert—Huang Transformation)方法 经验模态分解 内在模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高频振动沉桩的饱和土超静孔压及单桩静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邓俊杰 陈龙珠 +1 位作者 邢爱国 宋春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08,共6页
为解决常规锤击、电动中低频振动法进行桩基施工时引起较为严重的噪声、振动和增大电网负荷等问题,发达国家已在应用液压高频振动施工技术,但沉桩的土动力学机理以及单桩静力荷载–沉降特性等尚缺乏深入的室内外试验研究。利用大吨位液... 为解决常规锤击、电动中低频振动法进行桩基施工时引起较为严重的噪声、振动和增大电网负荷等问题,发达国家已在应用液压高频振动施工技术,但沉桩的土动力学机理以及单桩静力荷载–沉降特性等尚缺乏深入的室内外试验研究。利用大吨位液压高频振动锤,在某深厚饱和软土场地对直径500 mm、长度26~29 m的预应力管桩进行了沉桩施工试验,观测了邻近地基土超静孔压随沉桩深度而上升及其后续消散的过程;在休止期满后进行了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并将实测极限承载力与其它常规施工方法的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对推广应用液压高频振动沉桩新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地基 预制桩施工 液压高频振动锤 超静孔隙水压力 单桩静载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孔透射波法与反射波法检测基桩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敬一 陈龙珠 +1 位作者 宋春霞 马晔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9-104,共6页
为了解决桩基检测中长桩桩底与深部缺陷难以识别的问题,采用旁孔透射波法,建立桩-土系统简化理论模型,对旁孔透射波法提出了桩身缺陷及桩底深度的检测分析方法,并采用三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旁孔透射波法与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 为了解决桩基检测中长桩桩底与深部缺陷难以识别的问题,采用旁孔透射波法,建立桩-土系统简化理论模型,对旁孔透射波法提出了桩身缺陷及桩底深度的检测分析方法,并采用三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旁孔透射波法与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的技术效果.结果表明,反射波法适用于非长桩的长度和深度不大的桩身缺陷检测,虽然指数放大有助于辨识长桩底端和较深处桩身缺陷的反射信号,但在实际应用中仍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旁孔透射波法受桩长和长径比的影响显著小于反射波法,在桩身缺陷位置及其程度和桩底深度的检测分析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孔透射波法 反射波法 基桩 桩身缺陷 桩端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基桩检测方法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敬一 陈龙珠 +1 位作者 马晔 杨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92-96,共5页
对于在役基桩,由于桩顶部非裸露自由,低应变反射波法往往无法识别桩底反射。采用适宜的激振-检波配置方式,结合小波变换优良的时频特性,辅以双信号法定位桩底反射,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小干扰,达到识别桩底深度的目的。通过建立桩-土-梁三... 对于在役基桩,由于桩顶部非裸露自由,低应变反射波法往往无法识别桩底反射。采用适宜的激振-检波配置方式,结合小波变换优良的时频特性,辅以双信号法定位桩底反射,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小干扰,达到识别桩底深度的目的。通过建立桩-土-梁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梁顶及桩侧激振,对信号小波变换后,研究了不同激振-检波配置方式对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桩侧斜向激振时,检波点宜在激振面的侧面,且激振与检波点距上部结构一定距离有利于减小上部结构的干扰;在梁顶激振时,检波点宜在桩侧与上部结构保持一定距离;对小波波形双信号法的运用可进一步提高确定桩底深度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波法 小波变换 在役基桩 双信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二维滑坡涌浪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5
作者 宋新远 邢爱国 陈龙珠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0-94,共5页
本文从N-S方程出发,建立了二维滑坡涌浪控制方程,使用二维非定常分离隐式PISO算法求解方程。通过UDF(User-Defined Function)编程,采用动网格技术控制滑体的运动,结合RNGk-ε湍流模型并采用VOF方法跟踪非线性自由表面流场,基于流体计算... 本文从N-S方程出发,建立了二维滑坡涌浪控制方程,使用二维非定常分离隐式PISO算法求解方程。通过UDF(User-Defined Function)编程,采用动网格技术控制滑体的运动,结合RNGk-ε湍流模型并采用VOF方法跟踪非线性自由表面流场,基于流体计算软件FLUENT模拟滑体下滑所引起的水的速度、自由表面高度变化以及流动过程,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Monaghan和Kos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算例表明:本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出滑体下滑过程中孤立波的产生和传播以及涡流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研究了滑体速度对水体自由表面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涌浪 数值模拟 FLUENT VO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前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的工程实例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文娟 沈水龙 +1 位作者 李耀良 唐翠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14-318,共5页
上海浦东新区某基坑工程开挖前抽水260d,观测到的基坑内的沉降为0.20~0.30m不等。为分析基坑地下水位变化、土体渗流场的变化以及坑内外地面沉降,对基坑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资料基本吻合,表明所用方法可以较... 上海浦东新区某基坑工程开挖前抽水260d,观测到的基坑内的沉降为0.20~0.30m不等。为分析基坑地下水位变化、土体渗流场的变化以及坑内外地面沉降,对基坑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资料基本吻合,表明所用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实际工程。在进一步的计算分析中分别考虑了含水层和隔水层对地面沉降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抽取承压含水层水时,初期是由于承压含水层释水压密引起,但是沉降量较小,随着时间的增长,黏土层固结产生沉降,而这部分沉降量较大,为基坑抽水引起的主要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前 地下水抽取 三维有限元分析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住宅砌体结构地震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马宏旺 王兰民 +1 位作者 陈龙珠 李庆松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239,共8页
国内震害调查表明我国农村房屋在地震中破坏严重,主要原因是农村自建房屋大都缺乏基本抗震措施。近年来有关部门针对农村房屋的抗震性能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但这些措施实际抗震效果如何,除了极少数通过模型试验验证外,很少得到验证。本文... 国内震害调查表明我国农村房屋在地震中破坏严重,主要原因是农村自建房屋大都缺乏基本抗震措施。近年来有关部门针对农村房屋的抗震性能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但这些措施实际抗震效果如何,除了极少数通过模型试验验证外,很少得到验证。本文建立了砌体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以一幢农宅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时程反应来再现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状况。研究表明本文提出数值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砌体结构在地震中破坏过程,发现结构抗震薄弱部位。通过对三种模型对比分析表明圈梁和构造柱可以有效提高砌体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但对局部破坏影响不大,需要在以后抗震设计中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建农宅 砌体结构 时程分析 抗震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德法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体制机制探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继红 刘红玉 +1 位作者 周岱 赵加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4期122-126,134,共6页
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欧洲发达国家把发展建设一流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作为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同时不断调整完善与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 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欧洲发达国家把发展建设一流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作为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同时不断调整完善与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不断变化的形势。本文对欧洲英、德、法三国的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体制机制进行探讨,剖析与归纳其共性经验,为推进我国国家实验室发展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国家级实验室 研究基地 体制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振方式对旁孔透射波法检测既有工程桩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敬一 张理轻 +1 位作者 陈龙珠 马晔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0-185,共6页
对于既有工程桩,其顶面非裸露自由,常规低应变法难以有效检测其桩底深度,而旁孔透射波法则对此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旁孔透射波法可以在桩侧采用竖向、斜向和水平横向敲击的激振方式。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既有工程桩在桩侧竖向、... 对于既有工程桩,其顶面非裸露自由,常规低应变法难以有效检测其桩底深度,而旁孔透射波法则对此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旁孔透射波法可以在桩侧采用竖向、斜向和水平横向敲击的激振方式。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既有工程桩在桩侧竖向、斜向下45°、水平向敲击下进行旁孔透射波法测试模拟分析。读取不同深度信号的首至波走时并进行分段线性拟合的结果表明:在桩侧竖向或斜向敲击时,主要是基于桩身一维P波信号进行分析;在桩侧水平向敲击时,应主要基于桩身的弯曲波信号进行测试。当地基土饱和时,桩身弯曲波波速与土的P波波速相差较小,采用现行的桩身和桩底土拟合直线交点法难以较为可靠地确定桩底深度,而采用在桩侧竖向或斜向敲击方式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孔透射波法 既有桩 低应变检测 激振方式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墙体抗燃气爆炸能力数值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韩永利 陈洋 陈龙珠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前国内外有关墙体防爆的研究多是针对恐怖袭击,且建模分析中多采用单向墙体,而对于民宅内燃气爆炸防护的研究很少。本文详细讨论了数值模拟的建模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墙体三维模型,采用具有民宅燃气爆炸特征的荷载曲线,对四边... 目前国内外有关墙体防爆的研究多是针对恐怖袭击,且建模分析中多采用单向墙体,而对于民宅内燃气爆炸防护的研究很少。本文详细讨论了数值模拟的建模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墙体三维模型,采用具有民宅燃气爆炸特征的荷载曲线,对四边约束墙体的破坏模式、抗爆能力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与单向墙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墙体边界约束条件、厚度、砂浆强度、平面尺寸等因素均会对计算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前两者的影响效果较为显著。以此为基础提出的一些民宅防爆建议,可为结构防爆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爆炸 四边约束墙体 抗爆能力 破坏模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