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锅法合成近红外量子点用于胶质瘤荧光显像与光动力治疗
1
作者 刘明兴 仲骏 +2 位作者 窦宁宁 夏磊 高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合成近红外量子点并验证其荧光成像和光动力效应。方法:应用一锅法水相合成近红外量子点CdTe,经表征检测后连接RGD多肽,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荧光成像效果。随后,将3~24μg/mL的CdTe-RGD分别加入U251和3T3细胞,避光培养24 h... 目的:合成近红外量子点并验证其荧光成像和光动力效应。方法:应用一锅法水相合成近红外量子点CdTe,经表征检测后连接RGD多肽,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荧光成像效果。随后,将3~24μg/mL的CdTe-RGD分别加入U251和3T3细胞,避光培养24 h间,观察量子点的细胞毒性。最后用强度为30 mW/cm^2,波长为632.8 nm的激光照射量子点处理后的细胞5~60 min,观察其光动力效应。结果:合成的CdTe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分散性,其直径为3.75 nm,发射波长700 nm,荧光产率20%。经量子点处理后,U251细胞可荧光显像而3T3细胞则不能。暗环境下,不同浓度CdTe-RGD处理过的U251和3T3细胞存活率都在85%以上。激光照射后,随光照时间延长和量子点浓度的增加,U251细胞存活逐渐下降至(37±1.6)%。而3T3细胞组的存活率则无明显变化。结论:一锅法水相合成的CdTe-RGD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且细胞毒性低,在生物成像和光动力治疗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近红外 量子点 生物成像 光动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