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规范管理与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陆汉魁 朱瑞森 +1 位作者 余永利 袁志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88-1291,共4页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技术,其整个治疗过程都具有放射性。因此,针对该技术的学科建设和临床管理不仅要遵循符合常规医疗管理的通则,同时要注重辐射安全性问题。该文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并结合本部门长期实践经验对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技术,其整个治疗过程都具有放射性。因此,针对该技术的学科建设和临床管理不仅要遵循符合常规医疗管理的通则,同时要注重辐射安全性问题。该文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并结合本部门长期实践经验对放射性核素治疗的规范化建设和内部管理基本要求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着重强调门诊和病房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治疗 管理 病房 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的必要性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瑞森 余永利 +2 位作者 陆汉魁 罗全勇 陈立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42-1043,1055,共3页
目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切除后单纯T4抑制治疗与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的生存率与复发率,证明DTC术后131I治疗的必要性。方法232例DTC病例分为A组:手术切除后T4抑制治疗(n=108),B组:手术切除后联合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n=1... 目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切除后单纯T4抑制治疗与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的生存率与复发率,证明DTC术后131I治疗的必要性。方法232例DTC病例分为A组:手术切除后T4抑制治疗(n=108),B组:手术切除后联合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n=124)。根据寿命法分别统计两组无死亡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各组和各生存率间采用F检验作两两比较。结果A组病例在手术后1、5、10年的复发率分别为4.63%、8.33%和12.04%,B组为0.81%、4.03%和7.26%。A组半数病例复发时间为2年,而B组为4年。两组在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比较上,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DTC患者手术切除后即行131I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复发或转移的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生存率 复发率 ^131I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远处转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9
3
作者 陆汉魁 余永利 +2 位作者 罗全勇 陈立波 朱瑞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分析^(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合并远处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152例DTC合并远端转移灶患者,经^(131)I清甲治疗后,133例患者接受了^(131)I阶段性长期治疗,平均剂量(172.3±22.4)mCi/次(1mCi=37MBq),^(131)I人均治... 目的分析^(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合并远处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152例DTC合并远端转移灶患者,经^(131)I清甲治疗后,133例患者接受了^(131)I阶段性长期治疗,平均剂量(172.3±22.4)mCi/次(1mCi=37MBq),^(131)I人均治疗(8.31±5.2)次,间隔(127±26)d,其余因转移灶不摄取^(131)I或其他并发症放弃^(131)I治疗。随访期1~10年。结果经^(131)I治疗后,37例(24.3%)治愈,82例病情好转或控制,总有效率为78.2%,其余无效或恶化。影响^(131)I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转移灶的性质和部位、患者的年龄和^(131)I治疗的副反应。结论^(131)I是治疗DTC合并远处转移的有效手段,早期发现转移灶及控制^(131)I治疗的副反应是该治疗方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疗法 ^131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纤维结构不良症^(99)Tc^m-MDP骨显像特点及诊断 被引量:9
4
作者 朱瑞森 罗琼 +3 位作者 陆汉魁 袁志斌 罗全勇 陈立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总结骨纤维结构不良症(OFD)99Tcm-MDP骨显像图的特点,并与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进行比较鉴别,以提高OFD的临床诊断率。方法临床诊断OFD患者97例,均接受常规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对99Tcm-MDP骨显像进行阅片,... 目的总结骨纤维结构不良症(OFD)99Tcm-MDP骨显像图的特点,并与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进行比较鉴别,以提高OFD的临床诊断率。方法临床诊断OFD患者97例,均接受常规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对99Tcm-MDP骨显像进行阅片,统计异常表现的位置、分布和图像特点。结果单骨型OFD有86例,均累及四肢骨,其中股骨最多见,44例(51.14%);其次是胫骨,24例(27.90%)。多骨型11例,骨病灶累及以单侧多发为主(63.63%)。骨显像特点包括:四肢骨和肋骨呈干状或条索状放射性浓集,但骨形不增大;颅骨和髂骨呈块状放射性浓集。结论OFD的99Tcm-MDP骨显像有特征性表现,如结合病史或X线检查有助于对该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结构不良症 骨显像 ^99TC^M-M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邱忠领 许艳红 +4 位作者 宋红俊 陈立波 朱瑞森 陆汉魁 罗全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59-1061,1066,共4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131I治疗的DTC骨转移患者的发生率、发病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病理类型、转移部位及合并其他转移的情况,并对131I全身扫描、99mTc-MDP骨扫描、MRI、...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131I治疗的DTC骨转移患者的发生率、发病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病理类型、转移部位及合并其他转移的情况,并对131I全身扫描、99mTc-MDP骨扫描、MRI、X线和CT诊断DTC骨转移敏感性进行比较,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骨转移发生率约占DTC患者的8.43%(106/1258),好发部位以肋骨、髂骨和胸椎居多,以溶骨性骨转移为主;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DTC患者占19.81%;多发性骨转移多见。MRI、131I扫描、CT、X线、和99mTc-MDP骨扫描诊断甲状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依次为96.59%、93.84%、66.49%47.46%和38.19%,其中131I全身扫描与X线、CT和99mTc-MDP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全身扫描与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病变为主,MRI和131I全身扫描的敏感性较高,CT次之,全身骨扫描和X线的敏感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骨转移 放射性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停用甲状腺素后TSH和FT_4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泽泉 罗全勇 +3 位作者 陈立波 丁颖 余永利 陆汉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定量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131碘治疗前停用甲状腺素制剂(优甲乐)后的TSH和FT4变化,探讨进行^131碘显像和治疗的恰当时间。方法67例DTC患者在接受过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术以及^131碘清除残留甲状腺治疗后准备再次^131碘治... 目的定量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131碘治疗前停用甲状腺素制剂(优甲乐)后的TSH和FT4变化,探讨进行^131碘显像和治疗的恰当时间。方法67例DTC患者在接受过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术以及^131碘清除残留甲状腺治疗后准备再次^131碘治疗,在开始停用优甲乐后每周测量血清中TSH和FT4指标,动态观察两项指标的变化。结幂DTC患者停用优甲乐后,血清TSH逐渐升高,但升高幅度存在个体差异。TSH的升高幅度与FT4的下降幅度呈一定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r=-0.945,P=0.055);女性患者TSH升高速率显著低于男性患者(P=0.001);老年人血清TSH升高速率显著低于年轻患者(P=0.037)。停药后第1—4周TSH≥30μIU/m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4%、37.4%、81.9%和91.5%。结论多数DTC患者停用甲状腺激素3周后即可进行^131碘检查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综合疗法 ^131碘 左旋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碘造影剂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病灶^(131)Ⅰ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盛矢薇 陈立波 +1 位作者 陆汉魁 罗全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应用放射性碘(^(131)I)扫描研究含碘造影剂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肺转移病灶^(131)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施^(131)I治疗前患者是否接受增强CT扫描及其与治疗的间隔时间分为增强CT... 目的应用放射性碘(^(131)I)扫描研究含碘造影剂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肺转移病灶^(131)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施^(131)I治疗前患者是否接受增强CT扫描及其与治疗的间隔时间分为增强CT扫描1组(间隔时间<3个月,n=32)、增强CT扫描2组(间隔时间≥3个月,n=27)和未接受增强CT扫描的阴性对照组(n=23)。^(131)I治疗后,^(131)I扫描观察和分析各组肺转移病灶的摄碘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肺转移病灶^(131)I扫描阳性率比较显示,增强CT扫描1组明显低于增强CT扫描2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增强CT扫描2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131)I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扫描1、2组肺转移病灶实施首次^(131)I治疗后,^(131)I扫描表现为阴性患者的疗效差于阳性患者。结论^(131)I扫描对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肺内病灶的^(131)I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接受^(131)I治疗前3个月内使用含碘造影剂会影响该类患者肺内病灶对^(131)I的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碘造影剂 甲状腺癌 肺转移 放射性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淋巴结转移影像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强 余永利 +1 位作者 高秀丽 朱兆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85-1087,109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核素显像和131I全身扫描(131I-WBS)检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117例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前行99mTc-MIBI和超声检查,治疗6d后行131I-WBS,结合血清... 目的探讨超声、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核素显像和131I全身扫描(131I-WBS)检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117例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前行99mTc-MIBI和超声检查,治疗6d后行131I-WBS,结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131I-SPECT/CT、淋巴结穿刺活检及临床随访等手段确定颈淋巴结转移灶。结果超声、99mTc-MIBI和131I-WBS诊断117例DTC术后患者颈淋巴结转移敏感度为76.5%、67.1%、83.5%(P<0.05),特异度为75.0%、78.1%、84.4%,准确度为76.1%、70.1%、83.8%(P<0.05);三项联合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8.8%、75.0%和92.3%。134个颈淋巴结转移灶检出率分别为超声75.4%、99mTc-MIBI66.4%、131I-WBS80.6%(P<0.05),前两项合并对26个131I-WBS假阴性显像灶检出率为96.2%。结论超声、99mTc-MIBI和131I-WBS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DTC术后患者颈淋巴结转移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前两项联合检查可提高131I-WBS假阴性显像灶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 131I 超声检查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之间的互补性 被引量:3
9
作者 高云朝 陆汉魁 +1 位作者 刘兴党 陆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诊断中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之间的互补性,探讨最佳单项和组合指标确立的依据。方法分析CA242、CA19-9、CA15-3、CA125、CA50和CEA6个指标在315例胰腺癌和181例良性疾病中相互之间的Spearman相关性,计算各指标ROC曲线下面... 目的研究胰腺癌诊断中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之间的互补性,探讨最佳单项和组合指标确立的依据。方法分析CA242、CA19-9、CA15-3、CA125、CA50和CEA6个指标在315例胰腺癌和181例良性疾病中相互之间的Spearman相关性,计算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试剂盒提供的参考值计算肿瘤标志物单一和组合分析时的诊断参数。结果单一肿瘤标志物以CA242和CA19-9的ROC曲线下面积(0.78vs0.76,P=0.195)最大;除了CA242与CEA和CA15-3之间各不相关外(P>0.05),其他所有指标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P<0.01)。回归分析只有CA242和CEA被纳入回归方程(P<0.05),样本分类准确率达81.5%;两指标并联后的Youden指数(0.51)在所有单项和组合分析中最大,与CA242单项比较,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是确立最佳单项和组合指标的合理统计分析方法;不相关指标之间互补性强,成为优化组合的基础;胰腺癌诊断中以CA242和CA19-9单项或CA242+CEA联合分析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互补性 胰腺癌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估学校恐怖症患儿脑血流差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秀丽 余永利 +2 位作者 金常青 钱昀 杜亚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分析评估学校恐怖症患儿性别、年龄组的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差异。方法研究组为20例学校恐怖症患儿,男12例,女8例,年龄11~18岁,平均(14.2±2.1)岁,分别进行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采用半定量方法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rCBF的... 目的分析评估学校恐怖症患儿性别、年龄组的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差异。方法研究组为20例学校恐怖症患儿,男12例,女8例,年龄11~18岁,平均(14.2±2.1)岁,分别进行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采用半定量方法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rCBF的变化。结果男女两组右侧额顶叶、右侧枕叶、左右尾状核+壳核、左丘脑+海马、左右颞枕叶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见研究组年龄与PI值有相关性(P>0.05),研究组年龄≥15岁者各脑区的PI与<15岁者的差异只有左侧颞顶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ECD脑血流灌注显像对学校恐怖症流行病学研究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恐怖症 脑血流灌注显像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促甲状腺素免疫检测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冬红 陆汉魁 高云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6-359,共4页
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血清TSH测定方法有多种,从最初的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放射分析法到临床逐渐普及的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等,乃至近年出现的微流控芯片技术,血清... 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血清TSH测定方法有多种,从最初的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放射分析法到临床逐渐普及的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等,乃至近年出现的微流控芯片技术,血清TSH检测的灵敏度显著提高。文章就临床较为常用的血清TSH检测技术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促甲状腺素 免疫分析 干扰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