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依赖理论视域下我国社区基金会运行模式研究--基于上海和深圳个案 被引量:63
1
作者 徐家良 刘春帅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6-224,共9页
社区基金会的建设,对于激发社区公益,解决社区问题,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社区合作治理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资源依赖理论出发,按照推动主体的不同,将我国已成立的社区基金会分为政府主导运行模式、企业主导运行模式和居民主导运行模式,... 社区基金会的建设,对于激发社区公益,解决社区问题,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社区合作治理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资源依赖理论出发,按照推动主体的不同,将我国已成立的社区基金会分为政府主导运行模式、企业主导运行模式和居民主导运行模式,对三种模式的形成原因、运行特点和产生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政府、企业和居民推动成立社区基金会都是为了依赖社区基金会提供的公共服务资源,而社区基金会运行的特点和遇到的问题都与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资源特点相关。在现阶段,政府主导运行的社区基金会模式,最能反映中国社区特点与需求的模式,有利于形成政府与社区基金会的合作共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基金会 资源依赖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被动捐赠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以上海地区公众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徐家良 郝斌 卢永彬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1,共8页
结合2013年上海市公众捐赠情况的调查数据,对影响个人捐赠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探讨降低个人被动捐赠可能性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公众募捐金额满意度越高、对募集财产使用情况的关注度越高、募捐活动由政府和企业发起、捐向不... 结合2013年上海市公众捐赠情况的调查数据,对影响个人捐赠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探讨降低个人被动捐赠可能性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公众募捐金额满意度越高、对募集财产使用情况的关注度越高、募捐活动由政府和企业发起、捐向不清楚和现金捐赠等因素增加了公众将捐赠视为被动行为的概率,而平均月收入越高、募捐方案满意度越高、有宗教信仰、对受益对象基本情况关注度越高、由媒体发起募捐活动以及捐向卫生健康领域等则降低了公众被动性捐赠的概率。基于此,募捐信息透明公开、募捐活动"去官僚化"、捐赠内容多元化是化解被动捐赠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捐赠 信息透明 去官僚化 形式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金会治理核心评估内容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家良 卢永彬 赵璐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89,共6页
在众多社会组织中,基金会在教育、医疗、卫生、艺术等领域发挥着募集社会资金、满足公众需求、传播慈善意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30多年来我国基金会发展的文献回顾梳理,重点对基金会评估进行深入分析,比照目前我国民政部... 在众多社会组织中,基金会在教育、医疗、卫生、艺术等领域发挥着募集社会资金、满足公众需求、传播慈善意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30多年来我国基金会发展的文献回顾梳理,重点对基金会评估进行深入分析,比照目前我国民政部基金会评估指标,总结出五个中国基金会主要评估要素:基础条件、公开透明度、工作绩效、社会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对上海市基金会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基金会治理最需要关注的核心评估因素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为公开透明度和基础条件。核心评估要素研究对完善我国基金会评估指标体系和提升基金会能力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会 治理 核心评估 公开透明度 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合法性探析--基于政策合法性视角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家良 武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分配的政策路径,当其获得较高合法性时,才能得到有效执行并实现政策目标。因循公共政策合法性的一般逻辑,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合法性框架包含价值合法性、程序合法性和主体合法性三个维度。...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分配的政策路径,当其获得较高合法性时,才能得到有效执行并实现政策目标。因循公共政策合法性的一般逻辑,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合法性框架包含价值合法性、程序合法性和主体合法性三个维度。结合全国及上海市H区的政府购买服务实践发现,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对三个维度的合法性要求及其实现程度存在差异。提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合法性,需要健全制度设计使其有法可依、鼓励地方创新以拓展政策创新空间、探索购买服务主体参与的实现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公共政策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腐败的表现形式及根治措施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家良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94-95,共2页
隐性腐败是腐败的一种形式,是党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相关组织工作人员借助公共权力和职务、利用隐蔽的非法方式获取各种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的犯罪行为。
关键词 隐性腐败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界定 物质利益 公共权力 犯罪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